想像一下 NASA 宣布他們發現了外星人火星上的細菌、木衛二上奇怪的外星魚還有土衛六上古老的外星遺蹟,你會不會認為這是件很棒的事?額,並不,那將是個很糟糕的消息。它甚至具有意味著人類將會走向自己已經幾乎確定的那個終結的可能性。為什麼呢?為什麼我們有史以來最令人振奮的發現可能將是個壞消息?
讓我們把生命從一開始到我們現在的發展過程想像成一段樓梯,第一步是需要把東西組裝起來,使沒有生命的化學物質變成穩定且適應性強的可自我複製的形式。此後,它們便有了機會邁向第二步:早期生命變得更加複雜。它們可以進化出更加複雜的結構,並且對可用能量的利用也變得高效得多。第三步,由這些細胞組成的多細胞生物創造出難以置信的多樣性,甚至是再進一步的複雜程度。這些物種進化出了大容量的大腦,使得它們能夠運用工具、創造文化、分享知識;甚至有具有更複雜結構的生物目前可以在其所在的行星上佔據統治地位,並根據其需要改造它所在的星球。同時,對離開其所在星球的不成熟的嘗試也在發生著。這也是我們人類現在所在的程度。
正如我們所知的生命的自然規律,它們盡其所能的到達每一個角落,又因為每個星球都有有限的承載容量和壽命,所以一個物種想要延續它們就會嘗試努力到達更多地方。如此一來,以上幾步的反覆出現就顯得合理。在太陽系建立殖民地再擴張到其他星球,如果有實現這一步的可能,我們就能建立一個銀河系規模的文明。這很可能就是宇宙通用的文明規則。
如果一個物種善於競爭,那麼不論它在哪裡,為了能在其星球外有立足之地,它們大概不會輕易罷休。我們知道銀河中有 5000億行星,其中類地行星至少就有 100 億顆,它們之中又有許多年齡比地球還大個數十億年,但我們至今卻尚未發現任何一個其他的銀河系文明。我們應該有能力找到,但什麼都沒有發現,宇宙像是空空如也、死氣沉沉。這意味著有什么正在阻礙其他生物爬上發展的階梯超過我們現在的位置,使得實現銀河系規模的文明變得極其困難,甚至不可能實現。
這就像是一個過濾屏障,是一個極難跨越的挑戰,幾乎淘汰了所有嘗試逾越的生物。有兩種假設可以解釋我們所在的局面:要麼,我們人類實在是太過特殊和幸運;要麼,我們十分愚蠢並離滅絕已經不遠。到底哪種假設是正確的?這取決於這個過濾屏障在發展階梯上的位置,是在我們身後,還是在我們的面前。
【如果過濾屏障在我們身後,就意味著人類已經穿越過了無法完成的一步。】
那會是哪一步呢?是因為生命本身就十分稀有嗎?誠然,要理解生命是如何通過無生命的物質形成是極其困難的事情。有些科學家認為,只要符合條件,任何地方都能形成生命;而另一些科學家則認為,地球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地方。
又或是因為,人類在進化之中,衍化出了複雜的動物細胞嗎?據我們所知,此過程中發生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且僅此發生過一次——一個早期的獵人細胞吞掉了另外一個細胞,但注意,並不是消化掉,而是與其形成了一個整體。外面的大細胞為裡面的小細胞提供庇護,並通過與外界進行能量交換為小細胞提供能源;而住在裡面的小細胞在免費使用住所和食物的同時,也專注於為它的宿主合成大量額外能量。
有了充足的能量,宿主細胞可以生長到從未有過的尺寸,並創造出新型「高科技」「產品」來壯大自己的生長。與此同時,外來的小細胞也逐漸進化為「發電廠」(即線粒體)。這種細胞組成了我們星球上的每一種動物。也許銀河中有數十億星球被細菌覆蓋,但除地球之外,沒有任何一個星球進化出了這個複雜程度,抑或說是智力。我們人類享受填字遊戲和言情小說,
覺得這不過是平常之物,然而這一切的昂貴前提是擁有一個大體積的大腦。大腦十分脆弱,在我們惡熊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它幫不上任何忙。除此之外,大腦還消耗著我們巨大的能量。可儘管如此,也花了人類 20 萬年的時間,從冷兵器時代進化到文明社會。變得聰明並不意味著我們能不戰而勝。也許智慧本身並沒有那麼好,但幸運的是,它們對我們來說行之有效。
【如果過濾屏障在我們面前,那麼……】
這就意味著其他星球的大量物種已經滅絕。而我們眼前的過濾屏障,是比人類經歷過的一切量級更大也更危險的東西。即使是一場把人類消滅的瀕臨殆盡、使人類歷史倒退數千年的災難,我們依舊能夠挺過難關並重新振作。只要我們能重新振作,那麼即便是花上一百萬年,這也算不上是過濾屏障,而可視為人類在建立最終銀河系規模文明之路上的一個路障。在宇宙時間觀念裡,數百萬年也只不過是一眨眼。可如果過濾屏障真的在我們前面,那麼它的破壞力一定能使得數十億年才被創造出的文明變成一休塵埃。
一個令人難受的假說是,當某一物種統領了它所在的星球,這一物種就已經踏上了自我毀滅之路。而科技便是完成這一切的方便手段。這個過濾屏障應該是這樣的一個東西——它是如此顯而易見,人人都看到了它;又是如此危險,因為它會發展為人類滅亡的大災難。一場大型的核戰爭、失去控制的納米技術、基因工程造出的完美超級細菌、一次把讓大氣層變為火海的實驗、一個意外(或故意)摧毀了它的創造者超級人工智慧……或者是我們現在還不了解的事情。
也可以簡單的將以上概括為,當一些物種有了足夠的能力來控制它們生存的星球之後,它們便會必然的在之後消滅掉這個星球以在互相競爭中獲取更多資源。也許在這個動態系統中,並沒有什麼後路存在,因而一旦危險在系統鏈條之中被點燃,一切便無法修復。因此一旦有一種文明強大到能改變系統布局分配的時候,它就會讓那個星球上的生命毀滅,無法避免。希望事實不要如此啊。
如果過濾屏障真的在我們面前,我們的贏面就真的太小了。我們能寄希望於什麼呢?這就是為什麼找到地外生命十分可怕:宇宙中生命越常見、生命形式越高級,就越說明過濾屏障越可能在我們前面。發現細菌不是啥好事,發現小型動物就更糟糕,要是發現了智能生物,就更令人擔心了。但要是發現了早期外星文明的廢墟,那就是太壞的消息了。
現在對我們來說最好的消息就是火星是個不毛之地;木衛二的海洋裡死氣沉沉;銀河系廣闊的臂灣裡停靠的只有空無一物的海洋和不再活動的大陸……還有數十億沒有生命的星球等待被發覺和被生命充盈,數十億的新家園等待著我們,最終到達。我們有多大的機率找到與我們相似的地外生命呢?這取決於他們的恆星的適居帶(也就是恆星周圍液態水可以存在的區域)有多少行星。由於恆星的大小和結構各不相同,這個區域在每個星系都可能各不相同——這需要物理知識來計算。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Kurzgesagt – In a Nutshell-王藝晴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