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小麥香、玉米黃—養育了輝煌華夏文明

2020-12-05 青藤1021

摘要:

數萬年前的某一春天,一位先民隨手將野外尋來的幾把野稻丟在棲身的洞穴旁。一段時間後,那裡長成了一塊小小的稻田。從此,從隨手到精耕,從隨意到細作,從荒地到良田,一顆稻子在中國的土地上輪迴5000年,還將繼續一年又一年輪迴下去。

在這場無休止的旅程中,水稻,養育了輝煌的華夏文明,養活了無以數計的炎黃子孫,見證了王朝的崛起與凋零,也沉澱了一個民族血脈裡的情結。種稻,豐收,蒸煮,果腹,每一個中國人在稻田裡都會有難以言說的親切,好像一個久伴的朋友歸來,與你擁抱。

那麼,你知道一顆水稻,是如何走完自己的一生的嗎?

水稻

水稻(Oryza sativa)是世界三個穀物之一,草本科稻屬的一種一年生作物,也是稻屬中作為糧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種。世界上近一半人口,包括幾乎整個東亞和東南亞的人口,都以稻米為食。

除稱為旱稻的生態型外,水稻可在熱帶、半熱帶和溫帶地區的淹水地栽培。

世界上稻屬作物的品種數量多達14萬之巨!在中國和印度各有約5萬種。

水稻的分類

在植物學上,稻米分為秈稻粳稻2個亞種。

粳稻比秈稻的穀粒短,通常黏性也高,種植的區域更靠北,旱作更多

水稻之鄉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產國和消費國,水稻播種面佔全國糧食作物的1/4,而產量則佔一半以上。

史記中記載大禹時期曾廣泛水稻,夏本紀記載: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溼。

水稻的馴化

研究者認定水稻馴化從中國南方地區的普通野生稻開始,經過漫長的人工選擇形成了粳稻。

通過對馴化位點的鑑定和進一步分析,推斷出人類首先是在廣西的珠江流域利用當地的野生稻種,馴化出粳稻,隨後往北逐漸擴散。

而往南擴散中的一支,進入東南亞,在當地與野生稻種雜交,經歷了第二次馴化,產生了秈稻。

感謝水稻,為我們的餐桌而來的一生。

《西京雜記》

太液池邊,皆是雕胡紫蘀綠節之類。菰之有米者,長安人謂之雕胡。

菰之有首者,謂之綠節。

菰米

,禾本科稻亞科菰屬,東亞、東南亞及其附近島嶼的水生植物

菰與水稻的親緣關係較近,多年生的菰生長要比水稻高大。每年初夏開始,生於水中的菰便開始抽穗開花,其花似蘆葦,但穗痩而花大。

菰的花期很長,從初夏至秋,花落便結實。從仲夏到晚秋,穗上的果實隨結隨落。這樣正常開花結實的菰便是古人所說的「有米」的雕胡。

而當菰因為受真菌感染,原本要發育成花穗的部分受到真菌的刺激而增生出肥大的薄壁組織,故而不再長穗開花,只會長出肥大的「菌癭」,稱為「有首」的綠節。

隋唐時代,用菰米煮的雕胡飯,白潔軟糯香味撲鼻,是招待嘉賓上客的美食。

印第安人採集菰米

茭白

茭白,又名高瓜、菰筍、菰手、茭筍,高筍,分為雙季茭白和單季茭白(或分為一熟茭和兩熟茭),雙季茭白(兩熟茭)產量較高,品質也好。

世界上把茭白作為蔬菜栽培的,只有中國和越南。

茭白栽培技術的成熟,使得作為糧食的雕胡米走向了沒落。但是雕胡米並沒有完全淡出人類的視野,在注重食物營養品質的今天,又逐漸受到人們的青睞。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李白

「滑憶雕胡飯,香聞錦帶羹」——杜甫

「鄖國稻苗秀,楚人菰米肥」——王維

玉米

玉米(Zea mays L.),又名玉蜀黍、棒子、包穀等。是全球產量第一的作物,年產量近9億噸。我國2015年玉米產量約2.16億噸。

玉米的子粒中含有豐富營養,澱粉含量達70%,蛋白質含量高於大米,脂肪含量高於小麥、大米和小米。

玉米是「飼料之王」,飼用價值相當於高粱的1.2倍,燕麥的1.35倍,秈米的1.5倍數。玉米也是重要的工業原料。

根據籽粒形態、胚乳硬度等特徵,在農學上,人們將玉米分為食用品質較好的硬粒型玉米、籽粒兩邊有凹陷的馬齒型飼料玉米、用來生產澱粉產品的粉質型玉米等9種類型。

玉米的馴化

玉米的原產地在拉丁美洲的墨西哥一帶。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墨西哥城的考古工作發現了九千年前的玉米花粉化石,約七千年前的玉米果穗標本。

根據考古發現,認為玉米的祖先是拉丁美洲的一種野生玉米。

玉米的野生祖先是墨西哥類蜀黍(teosinte),別名大芻草。大芻草在墨西哥中部地區溫暖潮溼環境中生長的草本植物,直立叢生,可高達3米。

大芻草為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頂生,圓錐花序,花絲同玉米一樣從上端掛出花序外。雌花為穗狀花序,有多束包在外殼中的能結果的花穗。

人類栽培玉米的歷史大約有七千年至一萬年,從野生狀態改造成栽培類型約四、五年。

玉米的全球之旅

1492年哥倫布在古巴發現玉米,1494年帶回西班牙後,逐漸傳至世界各地。到了明朝末年,我國玉米的種植已達十餘省,距今大約已有460年的歷史。發展到現在,我國玉米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

小麥

小麥是小麥系植物的統稱,是一種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的

禾本科

植物。

世界上總產量位居

第二

,僅次於玉米。

小麥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的農作物之一,其穎果是人類的主食之一。小麥產量幾乎全作食用,僅約有六分之一作為飼料使用。中國是世界上惟一總產量超過1億噸的國家。世界 40%的人口以小麥為主食,磨成麵粉後可製作麵包、饅頭、餅乾、麵條等食物,發酵後可製成啤酒和酒精。

除了小麥,麥類還包括大麥、燕麥。歐洲人直到16世紀主要還是吃大麥。如今世界大麥 80%的產量被釀造成啤酒。

小麥的馴化

小麥起源於亞洲西部新月沃土(Levant)地區。

在西亞和西南亞一帶至今還廣泛分布有野生一粒小麥、野生二粒小麥及與普通小麥親緣關係密切的節節麥。

在肥沃新月地帶,特別是伊朗西南部、伊拉克西北部和土耳其東南部周圍地區,是栽培二粒小麥和提莫菲維小麥最早被馴化之地。

以色列西北部、敘利亞西南部和黎巴嫩東南部是野生二粒小麥的分布中心和栽培二粒小麥的起源地。

普通小麥的出現晚於一粒小麥和二粒小麥,通常認為起源於裏海的西南部。

其後,小麥即從西亞、中東一帶西向傳入歐洲和非洲,東向傳入印度、阿富汗、中國。

中國的小麥則由黃河中遊向外傳播,逐漸擴展到長江以南各地,並傳入朝鮮、日本。

15世紀至17世紀間,歐洲殖民者將小麥傳至南、北美洲。

18世紀,小麥傳入大洋洲。

相關焦點

  • 一個偉大文明的誕生——華夏文明的起源和發展
    中華民族古時稱為華夏族,古中國文明在世界史上亦被稱為華夏文明,那麼「華夏」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所以「華夏」一詞,不但只指地理上的位置,更有深一層的文化含義。關於華夏文明的起源時間,西方學者根據他們的標準一直認為是公元前3000年的商文明(西方史學界對於文明的標準是:城市、文字、青銅、神廟和祭壇,)。中國學者雖然存有異議,但基於這套標準卻也沒法證明其錯誤,只能無奈接受。目前「商文明」的存在已是毫無異議的事實。
  • 實至名歸 中糧福臨門自然香大米斬獲世界頂級美味大獎!
    憑藉「色、香、味」俱佳的卓越品質,中糧福臨門自然香系列大米一舉斬獲5枚獎章,向世界傳遞了中國農糧企業以科技成就美味的強大魅力。中糧福臨門自然香系列大米能夠獲得權威認證,拿下頂級美味大獎,除每一款產品都產自國內優質產地且品種卓越之外,還與其採用9%黃金碾磨加工技術,保留稻穀原生美味層的創新之舉有著脫不開的緊密關係。
  • 常吃有機富硒稻花香米的好處
    再加上完全專用的優良碾米機械設備,就可以達到完全香、黏和無怪味的高品質效果。後期加以人工富硒,造就了優質健康的大米。研究顯示,有機富硒大米含有較多鐵質、鎂質、鈣質、硒等微量元素及維生素,而重金屬以及致癌的硝酸鹽含量則較低,長期食用有機富硒大米,有利於健康。尤其是嚴格的生產管理標準,使得有機富硒大米的品質更純淨。
  • 力證全人類文明起源於華夏:外星文明創造論
    本期內容將視角拉回萬年前,以「外星文明創造論」為引,重新梳理全人類上古史! 用硬核的邏輯,力證全人類文明起始於同一源頭,它叫古華夏! p.s: 因本期內容信息量巨大,全文接近2萬字,故而分上下兩篇。
  • 古希臘文明與華夏文明丨文稿
    一、古希臘文明與華夏文明的由來 (一)文明的含義 我們比較古希臘文明和華夏文明,首先要知道文明是什麼。「文明」的詞義在漢語中與歷史學界術語中不同,漢語中的「文明」是一個多義詞,可以指良好的文化教養、道德教養,也可以指人類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而歷史學中的「文明」是一個綜合指標,泛指原始社會之後的漫長歷史階段。文明與原始相對應,意味文明社會較原始社會有巨大的社會進步。
  • 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糧食作物——小麥,沒有小麥就沒有現代文明
    蒸汽機的發明縮短了人類之間的距離,雖然期間有不斷的戰爭,卻加速了世界文明的飛速傳播。人類是從什麼時期,進入了跨越式的發展。人類最遙遠的祖先——非洲古猿,從樹上下來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歷史。在這幾百萬年的進化生涯中,我們的祖先在緩慢的成長。從四肢行走到直立行走,也有一個幾百萬年的過渡期。
  • 超科技文,李復意外獲得超級文明種子,帶領華夏文明主宰星辰大海
    推薦文章:超科技文,李復意外獲得超級文明種子,帶領華夏文明主宰星辰大海。大學生李復無意之間獲得了超級文明給自己公民配備的文明種子,從此帶領華夏文明走出地球,主宰星辰大海,成為宇宙霸主!李復無奈的笑了笑,對於自己幾個室友的謙讓也是記在心上,心想著以後找個機會補償一下他們,當然李復手中掌握的技術和創意佔30%的股份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並不能算是佔便宜。「既然大家都這樣關照,那我就佔30%吧。」
  • 文明是氣候的饋贈(上):史前氣候冷暖無常,華夏文明如何誕生?
    當時間來到260萬年前,就來了人類生存的紀元—第四紀,也是新生代最新的一個紀,雖然號稱人類時代,但人類文明的歷史,還不到第四紀總長度的0.5%,儘管如此,人類文明的演化還是伴隨著氣候的冷暖交替而幾度興衰。
  • 全人類文明起源於華夏!視頻完整版
    本期內容會將視角拉回萬年前,以「外星文明創造論」為引,重新梳理全人類上古史!用硬核的邏輯,力證全人類文明起始於同一源頭,它叫古華夏! 看完後大家就會明白,世界各大文明的神話故事,都出自同一個原型。
  • 文明之光:為什麼說華夏文明是一個從地獄中走出來的偉大文明?
    四大文明中的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因為沒有度過這些災難,全都不可避免的消失了。四大文明中的三個都無法倖免,其他的那些希臘羅馬、蘇美爾、瑪雅、秘魯、墨西哥等次級文明,更就談不上生存了。從這點上來看,大到生命誕生,再到文明留存。華夏文明的確稱得上,一枝獨秀源遠流長。那麼,為什麼只有華夏文明,可以做到歷久彌新?
  • 蘇美爾文明:與華夏文明有淵源,竟領先近代歐洲千年
    之後幾萬年的時間,我們和石頭打交道,學習製作工具,又神奇的學會了使用火,直到人類跌跌撞撞走到公元前4000年時,人類世界才出現了第一縷文明的曙光。大家都知道目前國際公認的四大文明是古巴比倫、古印度、古埃及以及古中國,其實上這4個並不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文明,還有一個誕生於6000多年前的蘇美爾文明,而這個文明與華夏文明有著不解之緣。
  • 傳說中的華夏遠古超級文明,應龍竟然是外星人
    歐洲可以有亞特蘭蒂斯,咱華夏為什麼不可以有遠古超級文明?在我眼裡。屬於的歐洲的史前文明叫做亞特蘭蒂斯,屬於美洲的史前文明叫做瑪雅文化,屬於的亞洲的史前文明叫做華夏遠古文明。在我們看來,黃帝與蚩尤之間的戰役是一場部落紛爭,但是如果將這場戰爭,假設成是兩個生存在史前的高級文明生物之間的一場爭霸戰,我們則會得到一個完全出乎意料的結果,即:外星人在史前便已經造訪了華夏大地開創了史前文明。
  • 是華夏文明,還是西亞文明?為什麼專家不敢深入研究三星堆文明?
    眾所周知:三星堆文明是中華文明的源流之一!但是,專家們卻不敢深入研究三星堆文化,因為研究得越深入,越會發現三星堆文明跟華夏文明差異很大,和愛琴海地區的文明古國卻非常相像。研究越多,謎團越多。顛覆了很多已有觀念。
  • 為什麼小麥要磨粉吃,大米直接吃?
    大米和小麥是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之中,被祖先篩選下來,不斷種植、培育,養育了我們的中華文明。這兩樣作物幾乎佔據了咱們中國人主食的全部!在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和地區,也一樣作為人類主食的主力軍。那你知道,為什麼咱們吃小麥要磨成粉(麵粉)吃,而大米就直接吃呢?
  • 河南考古70年:重現華夏文明基因譜系
    新華社鄭州8月29日電 題:河南考古70年:重現華夏文明基因譜系  新華社記者桂娟、韓朝陽  距今8000多年的賈湖骨笛、轟動考古界的二里頭綠松石青銅牌、殷墟卜骨卜甲……一件件文物出現在眼前,歷史悠久的華夏文明「活」了起來,70年的考古發現還原了華夏文明的真實面貌
  • 蘇美爾文明與華夏文明本就同根同脈,她為何就覆滅了呢
    蘇美爾人建立蘇美爾文明,是整個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中最早,全世界已知最早的文明。蘇美爾人是於公元前5000年左右遷徙到西亞兩河流域南部地區居住的一支古老民族。他們發明了人類最早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她是來自遙遠東方的黑髮黃皮膚種族,建築物是按照木結構原理建造的,殘留的建築遺蹟是塔廟,宗教發展並不高,崇拜自然的神靈。
  • 臨洮縣召開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協調推進會
    臨洮縣召開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協調推進會 2021-01-07 20: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日「小滿」:小麥青青大麥黃,風和日麗滿地香
    等到歲晚無花空有葉時,玲瓏綠珠就滿樹蔭了。而流鶯舞蝶兩相欺時,「婆娑拂面兩三株,洽恰舉頭千萬顆」。小滿之後,我國北方地區的小麥等作物,正處在籽粒將滿未滿的灌漿期,所以叫「小滿」。第二層含義與降水有關,我國南方地區用「滿」字形容水量,有「小滿不滿,幹斷田坎」的說法,意思是說小滿時田裡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乾裂。小滿過後,各地氣溫加速上升,江南一帶可達 35℃以上。小滿、芒種期間,全國各地逐漸進入夏季。
  • 從沒有斷過的民族,華夏五千年文明歷史從何時期算起
    從沒有斷過的民族,華夏五千年文明歷史從何時期算起。中國歷史悠久,都知道有著5000多年歷史,雖經歷許多磨難,她是唯一沒有斷過的文明。 從沒有斷過的民族,華夏五千年文明歷史從何時期算起。
  • 首屆華夏文化與現代文明傳承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一部世界史,四大古文明,為何唯有中華文明延續到今不曾中斷,歷經蹉跎不掩輝煌?我想原因之一,就因為中華民族有著這種最為頑強的文化記憶,最為深沉的文化認同。這是樹根對泥土的眷戀,是水滴對大海的皈依。我們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尚書·周書》。夏,大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裝之美,謂之「華」,所以華夏就是中華文明的代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