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孝打虎處」印記竟是恐龍留下

2021-02-13 曉曉會生活

李存孝打虎處的「虎爪印」和「人足跡」邢立達攝

第二看臺

去過江蘇省新沂市馬陵山風景名勝區的人一定會留意一個叫 「李存孝打虎處」的景點。李存孝是誰?他是晉王李克用麾下一員驍將,也是李克用眾多「義兒」中的一個,因排行十三,故稱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號稱唐末第一猛將。景點石碑上這樣寫著:「相傳唐代十三太保李存孝力大無比,來此山為民除虎害,奮力打虎,虎跡逐滅。此處留下其足跡與虎蹄印各一。」

但是這個景點真的是李存孝打虎的地方嗎?最近,古生物學家就指出:這裡的腳印既不是李存孝的,也不是老虎的。但是,別失望,那些足跡是恐龍的。

事實上,早在上世紀80年代,古生物學家和地質學家就在馬陵山中生代白堊紀地層中,發現多處恐龍足跡化石。這些足跡化石清晰地展現在紫紅色的粉砂巖層面上,造跡者包括小型蜥腳類恐龍、獸腳類恐龍等。

2018年7月,海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2016級研究生王楊子看到一些馬陵山恐龍足跡的新聞報導後,覺得新沂「李存孝打虎處」的足印與恐龍足跡很相似,並通過社交媒體與該研究參與者、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取得聯繫。邢立達看到王楊子提供的照片後非常激動,「我一直非常關注民間傳說與恐龍足跡關聯,這些足跡是典型的恐龍足跡。這些恐龍行跡的間距很有規律,模式清楚,爪痕明顯,這是典型的肉食恐龍足跡的特徵。」隨後,邢立達兩次組織了專家學者前來考察。

「新沂發現的足跡長度約15釐米,有著尖銳的爪痕,古人從爪痕聯想到老虎的爪子。」英良世界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執行館長鈕科程解釋道,「但貓科動物足跡的模式與蜥腳類恐龍足跡完全不同。」

該足跡點的「人足跡」其實也是恐龍的。「當時地面泥濘所以獸腳類恐龍的部分腳後跟(蹠骨)陷入泥裡與前面三個腳趾一起形成足跡,但三個趾的痕跡在長年累月的風化中消失了,所以造成整體輪廓類似人足。」邢立達解釋道,「美國著名足跡點,德克薩斯州的玫瑰谷就發現過大量類似的足跡,且長期被擁護神創論的人們認為是人與恐龍共存的化石證據。」

首都博物館考古專家陳鬱分析,馬陵山足跡點很可能只是因為印記與虎、人的腳印相似,而使民眾將其與李存孝打虎的傳說相聯繫,並不代表真實的歷史。

「這個發現是一個極好的案例,表明恐龍足跡與中國民間傳說的密切關係,我們可以繼續挖掘民間傳說來獲取恐龍足跡的線索。」邢立達表示。

相關焦點

  • 徐州"李存孝打虎處"的"虎爪印"和"人足跡"竟然是恐龍足跡!
    "李存孝打老虎處"是新沂市馬陵山風景區一處著名的旅遊景點此處有一個"人足印"和"老虎爪印
  • 殘唐鐵槍將:被李存孝打得不敢出頭,十三太保亡故,立刻為他報仇
    看到「殘唐鐵槍將:被李存孝打得不敢出頭,十三太保亡故,立刻為他報仇」這樣一個標題,熟悉殘唐五代系列故事的書迷,對相關的人物一定不會陌生。這個鐵槍將,就是被稱為「後李存孝時代」的第一高手,王彥章,但問題是,王彥章跟李存孝本來是有些仇怨的,他是怎麼給李存孝報仇的呢?其實,這個所謂的「報仇」,只能算是一種歪打正著的結果。接下來,老樂就簡單跟各位,介紹一下這段故事。
  • 殘唐第二猛人:等李存孝離世才敢露面,沙場首戰,橫掃三十六大將
    看到「殘唐第二猛人:等李存孝離世才敢露面,沙場首戰,橫掃三十六大將」這樣一個標題,熟悉殘唐五代故事的書迷,應該能想到此人是誰吧?當然,由於殘唐五代小說影響力不如隋唐主線,而且也沒有一個標準的武評,所以除了李存孝是公認的天下第一之外,在他身後,如何排名可謂是眾說紛紜。但是,普遍的觀點,還是認為鐵槍大將王彥章可以排名第二的,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的沙場第一戰,就震懾住了李克用的百萬聯軍。
  • 「遠古印記與龍同行」2019新春中原恐龍展打造「科普+」創新模式
    圖為發布會現場,嘉賓共同啟動「遠古印記與龍同行——2019新春中原恐龍展」項目。12月18日,「遠古印記與龍同行——2019新春中原恐龍展」(簡稱「2019新春中原恐龍展」)新聞發布會暨啟動儀式在河南鄭州舉辦,會議宣布「2019新春中原恐龍展」將於2019年1月20日在河南鄭州綠博園開幕。
  • 滅菊打虎是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滅菊打虎目的是什麼
    最近更新的《創造101》中,經常能夠看到網友發的「滅菊打虎」,這個到底是什麼梗呢?讓網友在彈幕上大肆刷屏。  「滅菊打虎」中菊指的是王菊,王菊因為粉絲陶淵明的力挺,發動全網跟風投票,順利從淘汰邊緣逆襲到了第二名,這樣的結果讓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畢竟想到王菊「黑胖」的形象,還是難以和女團聯繫在一起。
  • 心臟病發作會留下「基因印記」?
    心臟病發作會留下「基因印記」?烏普薩拉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心臟病發作可通過表觀遺傳改變我們的基因而留下「記憶」。研究結果發表在《人類分子遺傳學》雜誌上。我們在出生時就從父母那裡繼承了基因。我們的一生中,DNA的化學修飾,關閉或開啟相應的基因,這即所謂的表觀遺傳變化。這些變化可能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發展。本研究中,研究人員檢查了那些有過心臟病發作患者的表觀遺傳改變。
  • 《恐龍當家》:勇敢是克服內心的恐懼,更是為了所愛變得強大!
    阿木看了動畫電影《恐龍當家》,覺得這部電影超級適合給孩子看,成長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克服內心的恐懼,逐漸勇敢起來!恐龍爸爸和恐龍媽媽的三個孩子出生了,莉比和巴克看起來好像更強壯,而最後孵化的阿洛十分瘦弱,小小的身軀,大大的蛋殼,這個反差好可愛哦。
  • 外媒:澳科學家解開洞穴頂部的恐龍足跡化石謎團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日前,據外媒bgr援引《文化遺產日報》(HeritageDaily)報導稱,澳大利亞古生物學家揭開了澳大利亞洞穴頂部的恐龍足跡化石謎團。據悉,跡象表明,摩根山(Mount Morgan)上這處熱門景點上的恐龍足跡似乎是顛倒過來的,這也成了長達數十年的一個謎團。對此,昆士蘭大學的 Anthony Romilio 博士近日在一份聲明中指出,「洞穴頂部的足跡,並不是恐龍趟在地上踢踏造成的,而是恐龍在湖泊的沉積物上行走,後來這些印記又被泥沙給覆蓋了。」
  • 韓國發現世界上最大的恐龍「託兒所」(圖)
    圖為在韓國慶尚北道發現了一個距今1億多年的恐龍「託兒所」,是目前已發現的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幼年恐龍活動區域。  據韓國《朝鮮日報》報導,近日韓國科學家在韓國東南部的慶尚北道發現了一個距今1億多年的恐龍「託兒所」,這個被發現的幼年恐龍活動區有很多幼年恐龍的足跡化石和相關的古老印記化石,而且是目前已發現的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幼年恐龍活動區域。
  • 恐龍腳印化石是怎麼留下的?
    身後的淤泥灘留下了一串難看的腳印。灼人的陽光沒用幾天就曬乾了你留下的足跡,而它的邊上,還有一堆紛亂的其他腳印。替換高清大圖旱季裡,恐龍走過露出的湖底,留下一串腳印雨季,昔日的小水坑重現碧波萬傾。水面以下,沒羞沒臊的魚兒正在用生命進行群P。湖水裡漂浮的泥沙慢慢沉到水底,覆蓋了死去的魚群,還有你的腳印。
  • 貧窮會在基因留下印記?網友戲稱為貧窮限制想像力找到了有力證據
    美國西北大學近期研究發現,貧窮可以嵌入基因組的大片區域,會在人類基因組中近10%的基因上留下印記。研究表明,較低的社會經濟地位與DNA甲基化水平有關,DNA甲基化在後天形成,是能夠潛在影響基因表達的遺傳印記,不過,基因會記住貧窮的機制,還沒有被揭曉。
  • 測你前世留下了什麼愛的印記
    測你前世留下了什麼愛的印記ACD 測試結果:A、你前世留下的印記是淚痣B、你前世留下的印記是紋身。都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需要愛護,你也是這麼做的。但是當你遇見了深愛的TA時,因為某些原因沒有結果,因為你深愛,所以選擇在自己身上留下紋身來紀念自己的愛情。今生的你很重視自己的想法,不願將就。如果遇見對的人,你不會放手,否則,你寧願孤單一輩子!C、你前世留下的印記是胎記。
  • 義烏髮現80多處恐龍腳印化石
    翼龍腳印 浙江自然博物館提供  鳥腳類恐龍腳印 浙江自然博物館提供  有人算過,四隻腳的動物,比如馬,一天至少要走6000步,如果每走一步留下4個腳印的話,一天至少會留下2.4萬個腳印。按這種算法,一隻恐龍一生得留下多少腳印?但事實上,目前發現的恐龍腳印化石,少之又少。  所以當義烏髮現了80多處恐龍腳印化石時,簡直是驚呆了世界。  前天,由浙江自然博物館牽頭,來自中國、美國、阿根廷、葡萄牙等國的恐龍專家組了支近四十個人的小隊伍,去了義烏。對他們來說,80多處恐龍腳印化石,「實在太吸引人了」。
  • 江西發現霸王龍留下的東西……尺寸驚人!
    「尋找暴龍類的足跡,也就是最大的肉食恐龍足跡,長久以來是我的夢想之一。」邢立達激動地說,「而這類足跡其實非常稀少,暴龍類的足跡目前主要分布在美國的新墨西哥州、科羅拉多州、懷俄明州、蒙大拿州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中國的大多數恐龍足跡屬於侏羅紀和白堊紀早期,白堊紀晚期的足跡記錄非常稀少,更別說位於食物鏈最頂端的暴龍類的足跡了。
  • 男子居然發現了恐龍蛋 真相令他驚訝竟是雕齒獸的殼
    男子居然發現了恐龍蛋 真相令他驚訝竟是雕齒獸的殼時間:2016-04-11 23:34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男子居然發現了恐龍蛋 真相令他驚訝竟是雕齒獸的殼 對很多人來說,假期中去短途旅行是比較平常的事情。
  • 江西贛州發現亞洲首例暴龍類足跡 對研究中國白堊紀最末期恐龍動物...
    央廣網贛州7月31日消息(記者謝元森)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恐龍時代留下的巨獸足跡,日積月累沉澱成化石,令人對白堊紀世界充滿想像。7月29日,中外古生物學專家學者宣布,他們在江西贛州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恐龍足跡,這是中國乃至亞洲首次發現暴龍類的足跡,對研究中國白堊紀最末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與演化有著重要意義。霸王龍足跡的發現,能否有助於探尋白堊紀世界恐龍種群密碼?在著名電影《侏羅紀公園》中,霸王龍因為體型碩大、行動敏捷、生性兇猛,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拔罐後留下的印記是什麼?看完你就知道了
    拔罐後留下的印記是什麼?看完你就知道了1、紫黑色印記有些人在拔罐之後會發現皮膚上有紫黑色的印記,其實這是體內有寒氣,而這也說明心臟供血不足。如果黑紫黑色的印記消退,時間很長的話,說明體內的寒氣比較嚴重,除了在平時要去除寒氣之外,還應該進行相關的檢查。2、暗紅色印記有些人在拔完罐之後會出現暗紅色的印記,其實這是體內的血液濃度較高或血脂較高造成的,所以在平時我們一定要警惕心血管疾病,看看是不是血管出現了堵塞的問題。
  • 7.5米食肉恐龍踩個腳印,被中國古生物學家發現了!
    很多人對贛州的印象可能來自於贛南臍橙,但是在古生物學家眼中,贛州可是化石寶庫,這裡已經發現了包括暴龍類在內的大量恐龍。贛州的恐龍化石很多都是在進行基建項目時發現的,有的是修學校,有的是打地基。許多年前,贛州當地在修建一條公路,當工人清理附近石頭的時候,在紅色的砂巖上發現了一個奇特的印記,看上去像一個三叉腳印。
  • 神奇恐龍木乃伊留下7800萬年前最後晚餐!
    神奇恐龍木乃伊留下7800萬年前最後晚餐!提起「木乃伊」,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雄偉的埃及金字塔以及關於法老們的神秘傳說。恐龍的遺體也能變成木乃伊,不信?那今天就給大家介紹最著名的一具恐龍木乃伊「萊昂納多」( Leona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