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大半金屬磁性材料的理論設計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楊金龍研究組在尋找具有室溫半金屬磁性材料方面取得重要理論進展,使得製備可在常溫環境下工作的自旋電子器件成為可能。此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
-
物理所寬禁帶半導體磁性起源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陳小龍研究員及其領導的功能晶體研究與應用中心一直致力於寬禁帶半導體磁性起源問題的研究。最近,他們從實驗和理論上證明了雙空位導致磁性,首次在實驗上給出了直接證據,為通過缺陷工程調控寬禁帶半導體的磁性提供了實驗基礎,相應結果發表在Phys. Rev. Lett. 106, 087205 (2011)上。
-
清華物理繫於浦研究組在「新型磁電耦合效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清華物理繫於浦研究組在「新型磁電耦合效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清華新聞網12月21日電 12月18日,清華大學物理繫於浦課題組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發表《利用氧離子型柵極實現磁電耦合》(「Electric field control of ferromagnetism
-
半導體所在垂直磁各向異性材料MnGa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最近,國際期刊《先進材料》報導了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超晶格室趙建華研究員和博士生朱禮軍的最新研究成果——製備出室溫環境中同時具有超高垂直矯頑力、超強垂直磁各向異性和大磁能積MnGa單晶鐵磁薄膜。同時具有高矯頑力、高垂直磁各向異性和高磁能積的磁性材料在超高密度垂直磁記錄(~10Tb/inch2)、高性能永磁體和高熱穩定性並抗電磁幹擾的自旋電子器件等方面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基於這類材料的自旋電子器件主要包括高速、低功耗的磁電阻隨機存儲器;高空間解析度、高靈敏度的磁性傳感器、硬碟讀頭;高功率微波振蕩器、自旋光隔離器和自旋場效應管等。
-
半導體所等在室溫全電控制自旋翻轉研究中取得突破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有關項目基金的支持下,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王開友課題組及其合作者,在室溫無外加磁場條件下,利用電場-電流的方法成功實現了垂直鐵磁器件的自旋可控翻轉,該工作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材料
-
中國科大在二維材料半導體量子電晶體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大在二維材料半導體量子電晶體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我校郭光燦院士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在半導體門控量子點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
材料學院團隊在三線態有機半導體材料領域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材料科學與光電技術學院黃輝教授研究團隊在三線態有機半導體材料的光電和生物等應用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進展,提出了新的材料設計思想和方法。因此,開發三線態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並探索其工作機理,對開發高效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具有重要意義。 黃輝團隊近年來一直探索三線態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及其工作機理,前期工作在受體材料中引入碲原子,通過重原子效應促進系間竄越,從而得到一系列三線態受體材料,並探索了其在有機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和工作機理,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Angew. Chem. Int.
-
信息學院胡又凡-彭練矛課題組在超薄柔性電子器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這類器件的厚度一般只有微米量級,在加工過程中須黏附於剛性基板(為器件提供臨時支撐)之上,但將器件從剛性基板上剝離,卻易受到應力損傷。因此,高效且無損地實現柔性電子器件與剛性支撐基板之間的快速分離,是大面積製備高性能超薄柔性電子器件的關鍵工藝。近日,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納米器件物理與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胡又凡研究員-彭練矛教授課題組在相關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
物理學最新成果:可以通過電學手段,控制磁性半導體中的磁性
物理學家現在已經證明可以通過電學手段控制磁性半導體中的磁性,為新型自旋電子器件鋪平了道路。半導體是信息處理技術的核心,以電晶體的形式,半導體充當電荷的開關,允許在二進位狀態0和1之間切換。另一方面,磁性材料是信息存儲設備的重要部件。研究利用電子的自旋自由度來實現記憶功能。磁性半導體是一類獨特的材料,可以同時控制電荷和自旋,有可能在單一平臺上實現信息處理和存儲操作。
-
新型超薄磁性半導體:打造新一代自旋電子器件和量子電子器件!
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電子器件的小型化進程。一般來說,傳統的電子器件都是基於電子的電荷特性開發而成的。電荷在金屬導體或者半導體中定向運動形成電流,電流可以傳輸與處理數據信息。但是,電流流經導體與半導體時,會不可避免地會散發熱量,產生能耗。
-
進展|二維室溫鐵磁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當二維材料的厚度降低至原子級幅度時可導致很多新奇物理現象的出現,使得二維材料成為當今凝聚態物理和材料科學的研究熱點。二維鐵磁體作為二維材料家族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獨特的物理特性而備受關注。通常,隨著二維鐵磁體厚度的降低,其鐵磁有序居裡溫度TC也會降低,鮮有材料會隨著厚度的降低TC反而升高。
-
清華材料學院朱宏偉教授課題組合作在孿晶結構催化水分解取得新進展
清華材料學院朱宏偉教授課題組合作在孿晶結構催化水分解取得新進展清華新聞網10月10日電 10月4日,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朱宏偉教授課題組合作在《先進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發表了題為《孿晶結構BiVO4光陽極促進載流子的分離和傳輸提高產氧性能
-
清華物理系實驗團隊合作在電場調控質子化控制磁性研究中取得進展
清華物理系實驗團隊合作在電場調控質子化控制磁性研究中取得進展清華新聞網1月15日電 1月10日,清華大學物理繫於浦、楊魯懿等人的實驗研究團隊和上海交通大學羅衛東的理論研究團隊合作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發表《電控質子過程對SrRuO3磁態的調控》(Reversible manipulation of
-
進展 | 二維材料及異質結的高通量計算取得重要進展
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統電子元器件在不斷微型化過程中面臨著諸多挑戰。尋找新材料、新結構和新原理器件是推動信息化器件進一步發展的關鍵。近年來,二維材料由於僅有單個或幾個原子層厚度,量子效應凸顯,呈現出許多區別於傳統三維材料的新奇物性和卓越性能,有望成為新原理型光、電、磁等器件的核心材料。
-
進展 | 磁性二維晶體中拓撲磁性斯格明子的發現
例如,2016年,在六角結構MnNiGa合金中,獲得寬溫區跨室溫的雙渦旋磁性斯格明子【見科研進展:寬溫域室溫磁性斯格明子(Skyrmion)研究取得重要進展】;2017年,在Kagome晶格阻挫磁性合金Fe3Sn2中,觀察到具有最高居裡溫度的多拓撲態磁性斯格明子【見科研進展:Kagome晶格阻挫磁體中的多拓撲態寬溫區磁性斯格明子
-
進展|磁性二維晶體中拓撲磁性斯格明子的發現
例如,2016年,在六角結構MnNiGa合金中,獲得寬溫區跨室溫的雙渦旋磁性斯格明子【見科研進展:寬溫域室溫磁性斯格明子(Skyrmion)研究取得重要進展】;2017年,在Kagome晶格阻挫磁性合金Fe3Sn2中,觀察到具有最高居裡溫度的多拓撲態磁性斯格明子【見科研進展:Kagome晶格阻挫磁體中的多拓撲態寬溫區磁性斯格明子】;2018年,利用聚焦離子束和微納加工技術,製備出單鏈磁性斯格明子器件
-
長春應化所在新型半導體雷射器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的雷射器取得重大突破。該雷射器突破了以往僅能在低溫下連續穩定工作的瓶頸,率先實現了室溫可連續雷射輸出的鈣鈦礦雷射器,為該類器件的產業化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雷射器是將輸入的光或電能量轉換成光的器件。由於其發光高度均勻,被廣泛應用於工業、醫療、信息、科研等領域。鈣鈦礦半導體材料具有可低成本溶液加工、發光波長可調、發射光譜穩定等優點,作為工作物質在雷射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中國科大在半導體深紫外LED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中新網合肥11月29日電(記者吳蘭)記者29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科研人員巧用藍寶石調控角度,突破了紫外LED發光性能研究的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著名學術期刊《先進功能材料》上。近期,中國科大微電子學院孫海定和龍世兵課題組關於利用藍寶石襯底斜切角調控量子阱實現三維載流子束縛,實現以上研究突破。紫外線雖然在太陽光中能量佔比僅5%,但卻廣泛應用於人類生活。
-
進展|二維材料及異質結的高通量計算取得重要進展
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統電子元器件在不斷微型化過程中面臨著諸多挑戰。尋找新材料、新結構和新原理器件是推動信息化器件進一步發展的關鍵。近年來,二維材料由於僅有單個或幾個原子層厚度,量子效應凸顯,呈現出許多區別於傳統三維材料的新奇物性和卓越性能,有望成為新原理型光、電、磁等器件的核心材料。
-
物理所低維半導體納米材料的結構與熱電特性研究取得進展
低維半導體納米材料是未來納電子器件的基本組成單元,在電子、熱電、光電乃至能源等領域都有重要的應用。在過去的幾年中,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高鴻鈞研究組在新型硼低維納米材料的製備、性質和應用方面開展系統研究,取得許多有意義的成果【Adv. Fun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