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材料學院朱宏偉教授課題組合作在孿晶結構催化水分解取得新進展

2020-11-25 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材料學院朱宏偉教授課題組合作在孿晶結構催化水分解取得新進展


清華新聞網10月10日電 10月4日,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朱宏偉教授課題組合作在《先進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發表了題為《孿晶結構BiVO4光陽極促進載流子的分離和傳輸提高產氧性能》(Twin Structure in BiVO4 Photoanodes Boosting Water Oxidation Performance through Enhanced Charge Separation and Transport)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提出了製備具有孿晶結構的BiVO4光陽極的方法,驗證了孿晶結構形成的同質結有利於促進載流子的分離和傳輸從而提高BiVO4的產氧性能。

BiVO4具有較小的帶隙(~2.4 eV)、合適的能帶結構和較好的穩定性,是目前有發展前景的光陽極材料之一。但是,BiVO4的載流子的分離效率低和傳輸過程緩慢顯著增大了載流子的複合。BiVO4單晶體幾乎沒有晶體缺陷,能夠有效降低載流子在BiVO4體內的複合。然而,單晶體的非定向且長距離傳輸依然會增大載流子的複合;而具有孿晶結構的BiVO4單晶顆粒提供的「背靠背」的勢壘和定向傳輸有利於促進載流子的分離和傳輸,從而顯著提高BiVO4的光電化學性能。

圖1、圖2. 孿晶結構有效提高產氧性能的原理圖

課題組通過退火電沉積得到的BiOI納米片(加釩源),獲得了具有孿晶結構單晶顆粒組成的BiVO4薄膜。由於BiVO4內的孿晶結構所形成的同質結有效促進了載流子的分離和傳輸,其產氧性能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圖1和圖2)。對於BiVO4光陽極,孿晶顆粒比例佔比最高的光陽極在1.23 VRHE下的產氧電流密度是孿晶顆粒比例佔比最低的光陽極的兩倍左右。

另外,為了減少暴露的基底表面帶來的載流子的複合位點,通過「沉積-退火循環」法(圖3)提高BiVO4在基底的覆蓋度。所獲得具有最優孿晶結構和覆蓋度的BiVO4光陽極在0.6和1.23 VRHE下的電流密度分別為~2.1和~3.1 mA/cm2,在0.6 VRHE下可以得到1.35%的轉換效率。該BiVO4孿晶的製備方法,為其它具有孿晶結構的半導體的製備提供了參考和借鑑。

 
圖3. 「沉積-退火」循環製備方法示意圖

近年來,朱宏偉教授團隊專注於低維材料的可控制備、性能表徵及應用技術開發,在環境/能源、柔性器件領域取得了多項重要成果。相關工作發表在《化學學會評論》(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先進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納米快報》(Nano Letters)、《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等期刊上。

本文第一作者為清華大學材料學院2016級博士生黃美榕,通訊作者為朱宏偉教授和北京大學李志宏教授。本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和面上項目的資助。

論文連結: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enm.201802198

供稿:材料學院 編輯:華山 審核:襄楠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朱宏偉團隊在《化學學會評論》發表石墨烯綜述論文
    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朱宏偉團隊在《化學學會評論》發表石墨烯綜述論文清華新聞網7月10日電 7月5日,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朱宏偉教授團隊與合作者在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旗下的《化學學會評論》(Chemical Society Reviews)期刊上在線發表長篇綜述論文《石墨烯-表面的物理與化學》(The physics
  • 化學化工學院何榮幸教授課題組在電催化材料設計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化學化工學院何榮幸教授課題組在催化領域國際知名期刊《Applied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應用催化B:環境》,
  • 燕山大學在納米孿晶金剛石硬度機理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燕山大學亞穩材料製備技術與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田永君教授課題組溫斌教授與國內外科學家合作,在納米孿晶金剛石硬度機理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Dislocation behaviors in nanotwinned diamond」(納米孿晶金剛石位錯行為)為題於2018年9月21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Science Advances是Science
  • 徐曉翔課題組層狀鈣鈦礦材料光催化分解水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徐曉翔課題組層狀鈣鈦礦材料光催化分解水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來源: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18-03-21  瀏覽:
  • 科研新進展 | 我校化學化工學院曹陽教授與程俊教授合作發文報導硒化銦/石墨烯異質結構光陽極材料
    我校化學化工學院曹陽教授與程俊教授合作在原子層厚度的硒化銦/石墨烯異質結構光陽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成果以「Atomicallythin
  • 化學化工學院李明教授、何榮幸教授課題組在電催化材料領域再獲進展
    近日,化學化工學院李明教授、何榮幸教授課題組在催化領域國際知名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 南昌航空大學航空功能材料課題組在機械振動催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南昌航空大學航空功能材料課題組在機械振動催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鈮酸鉀鈉基環境友好型壓電材料的振動催化作用:一種高效的相界催化劑》(Vibration catalysis of eco-friendly Na0.5K0.5NbO3-based piezoelectric: An efficient phase boundary catalyst)為題並以第一單位在線發表於
  • 東南大學王金蘭教授課題組取得新進展
    未來網高校頻道11月8日訊(記者 胡曉萌 通訊員 林釗宇)近日,東南大學王金蘭教授課題組在固氮催化劑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以「Metal-Free Single Atom Catalyst for N2 Fixation Driven by Visible Light」為題發表在化學類頂級期刊
  • 清華大學材料學院與島津公司合作示範項目正式揭牌
    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具有雄厚的科研力量和先進的材料製備加工和分析測試平臺,多年來緊緊圍繞材料領域的科學發展前沿、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大需求和國家重點科研任務深入開展材料加工、新材料合成及表徵領域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開創性、獨具特色的科研成果,目前正逐漸成為國內外領先的高水平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基地。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是日本島津製作所在中國的全資子公司。
  • 清華大學朱宏偉團隊:LDH納米片高各向異性氫氧根離子傳導
    【成果簡介】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朱宏偉教授課題組與日本國立物質·材料研究機構(
  • 快來看看,8月的清華取得了哪些科研進展?
    化工系陸奇團隊在電化學二氧化碳轉化製備高附加值化學品受含氧基團影響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團隊在綠色反溶劑抑制非輻射複合實現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新進展材料學院楊金龍教授課題組合作發明燒結不收縮高強度泡沫陶瓷電機系首次研製成功
  •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在光催化制氫領域取得系列新進展
    近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樸玲鈺研究員課題組在光催化產氫方面取得系列新進展,研究成果相繼發表於Nano Energy (2020, 67, 104287)、Nano Today樸玲鈺課題組分別通過光催化水分解和甲酸分解兩個過程,實現了高效、穩定的光催化產氫,並為該過程的合理評價提出了系統分析與建議。
  •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在光催化制氫領域取得系列新進展
    近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樸玲鈺研究員課題組在光催化產氫方面取得系列新進展,研究成果相繼發表於Nano Energy (2020, 67, 104287)、Nano Today(DOI: 10.1016/ j.nantod. 2020. 100968)及Angew. Chem.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趙立東教授課題組取得低熱導材料研究新進展
    這類具有極端熱輸運性質的材料在許多領域都有重要應用其製備也是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日前,北航材料學院趙立東教授課題組給塊體材料結構降維,讓熱傳導慢下來取得低熱導材料研究新進展成果被日前,由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基金委聯合主辦的材料領域權威期刊《中國科學:材料》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了北航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趙立東教授課題組在低熱導材料研究上取得的新進展:《Extremely Low
  • 光催化劑孿晶工程
    內容簡介文獻研究表明:適量晶體缺陷的存在將破壞原子排列的周期性,產生一定的晶格畸變內應力,這有利於調控材料的晶體結構和電子結構,進而改善其催化活性。材料科學中,晶體缺陷主要包括:點缺陷(空位和異質原子)、線缺陷(刃型位錯、螺型位錯和向錯)、面缺陷(表面、界面、孿晶和層錯)和體缺陷(孔洞和裂紋)。
  • 材料學院周濟課題組在《材料科學進展》發文綜述力學超材料相關...
    材料學院周濟課題組在《材料科學進展》發文綜述力學超材料相關研究進展清華新聞網12月26日電  12月21日,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周濟教授課題組在材料科學領域的國際權威期刊《材料科學進展》 (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上發表題為《關聯強度
  • 華中師範大學在電催化還原CO2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反應(CO2RR)可以通過可再生能源電能將溫室氣體二氧化碳轉化為有價值的化學物質和燃料,對可再生能源的存儲和緩解氣候變化都至關重要,從而吸引了國際研究領域的廣泛關注,其中的關鍵是高效催化材料製備以及相關催化機理。
  • 清華醫學院廖洪恩課題組合作在腦腫瘤精準診療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清華醫學院廖洪恩課題組合作在腦腫瘤精準診療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清華新聞網4月26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廖洪恩教授課題組、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神經外科王貴懷教授課題組合作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診療》(Theranostics)上發表題為《雙模態光學診斷實現神經外科腫瘤精準在體識別》(Dual-modality optical diagnosis
  • 金屬所《Science》:梯度納米孿晶金屬中的額外強化與加工硬化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以上小程序非蘋果手機可保存到手機桌面來源 | 金屬研究所            編輯 | 化學加近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盧磊研究員課題組和美國布朗大學高華健教授研究組合作在梯度納米孿晶金屬中的額外強化與加工硬化研究取得重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