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有意識的,那動物到底有沒有意識呢?

2020-12-04 鍾銘聊科學

自我意識

其實關於「意識」這個問題,科學家一直以來也確實在研究,而且就是在這個領域出現了一個現象多種解釋,每種解釋都千差萬別的情況。這其實在整個科學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那究竟是咋回事呢?

我們其實可以思考一下,意識的基礎是什麼?或者說,我們可以思考一下,機器人和人類的區別到底是什麼?

實際上,這個區別是,機器人有沒有「我」這個概念。

能夠意識到自我的存在,意識到自己和周圍的事物是完全不同的,是人類的智慧和機器人之間最本質的區別之一。而這也就是自我意識。

具有了自我意識,就會知道「我」其實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這其實對於我們而言就像是每天在呼吸一樣自然。我們會自然而然地知道:

我餓了我困了我累了我渴了我想上衛生間……但實際上,自我意識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如果你養育過孩子,你就會發現,小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是沒有「我」這個概念的。

具體來說就是,小孩子並不會說:我。當他們要表達需求時,常常會說:寶寶(或者是他的小名),如何如何。而不會說:我如何如何。

而孩子從1歲半2歲時,就會慢慢開始學會使用「我」,也就是說,對於人類來說,自我意識是在成長發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能力。

有一種常見的疾病,現在被我們稱之為自閉症。自閉症是一種和遺傳有關的疾病,患者會有嚴重的社交障礙。這些患者中,有很多在成人時,依然無法使用「我」。這也說明了自我意識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帶有很強的遺傳學基礎。

鏡子實驗

上文我們一直都在講述的人的自我意識。那動物的呢?動物有沒有自我意識?我們如何可以知道動物有沒有意識呢?

1970年,美國心理學戈登蓋洛普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設計了一個實驗。他們把黑猩猩麻醉了,然後在它的臉上畫了小紅點,把黑猩猩關在一個籠子裡,並且放了一面鏡子。等黑猩猩醒過來後,拿起鏡子玩,他們觀察到,黑猩猩找了鏡子之後,能夠立刻意識到鏡子裡的是自己,不僅如此,它還能意識到臉上出現了紅點,並且開始試圖去擦掉紅點。

類似的實驗,科學家重複做了很多遍,並且推廣到對各種動物做這些實驗,比如,我們平時樣的寵物狗,它們就沒有辦法識別出鏡子裡的自己。

不僅僅是狗做不到,實際上貓也做不到。

那些我們平時覺得特別聰明的動物,比如:海豚,大猩猩,大象。它們是可以意識到鏡子裡的是自己。

更神奇的是,科學家給孩子也做了鏡子實驗,他們就發現,一歲半以前的孩子是沒辦法通過鏡子實驗的,而1歲半到2歲之間的孩子,就開始可以通過鏡子實驗了。這也完美符合了之前的發現。

(當然,這裡要強調一下,實際上鏡子實驗也並不是完美的實驗,它也有一些缺陷,比如:有一些動物的視力不好,即使它具有自我意識,也沒有辦法識別出鏡子裡的自己。)

目前,能夠通過鏡子實驗的大概有10多種動物,比較奇葩的就是喜鵲也在其中,剩餘的都是我們平時覺得比較聰明的動物。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通過科學家的研究,自我意識其實是一種可以知道「我」的存在,自己是獨一無二的能力。我們目前可以利用「鏡子實驗」來測試一個動物是否有自我意識。能夠通過自我意識的動物僅僅只有10多種,從這個實驗中,我們可以得出,只有極少的動物具有自我意識,而其他的動物並不具備。

相關焦點

  • 人類的到底有沒有靈魂,意識和思想到底怎麼產生的
    這個世界充滿了神秘,讓人類對整個世界的未知充滿恐懼和好奇心,因此才會去探索,動物植物處於本能去保護自己,他們不會有意識和思想。人類的思想和意識讓他對所有事物產生經行想像、認知和探索。這就是人類與其它動物的不同。
  • 人的意識到底和量子力學有啥關係?
    所以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到底我們的意識和微觀世界有啥關係?其實就目前的主流科學家認可度而言,意識還是獨立於客觀世界而存在的,也就是說意識的參與並不能直接影響到微觀世界的演化進程,但是無數次實驗又告訴我們,一旦去觀察微觀粒子,那麼你的觀察行為會不可避免影響到被觀察的微觀粒子,所以其實我們也默認了一個事實:觀察的確會導致微觀粒子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 意識的起源:事物如何從無意識變為有意識
    意識,也許是自然界最大的謎團,它長久地困擾著我們的科學家。我們每一個人都想知道,人類最初的意識到底來源於哪裡,或者說起源於哪裡?意識使我們可以意識到周圍的環境,自我的存在,它也讓我們可以進行思考學習,明白是非對錯,更重要的是我們有了時間的概念,所以有這樣一句話,時間是意識的產物。
  • 動物們是否有自我意識?為什麼?
    那麼動物們是否有自我意識呢?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那就要弄明白什麼是自我意識。一.什麼是自我意識?我認為基本的自我意識基本的自我意識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對主體我的認識,另一部分是對客體我的認識。那麼狗狗有主體我的意識嗎?
  • 植物,到底有沒有思維意識?這種蘭花,竟會去欺騙動物的「感情」
    筆者的腦海中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植物,到底有沒有思維意識?」因為越是深入地了解植物,就會發現有些植物的行為實在超出你的現象。比如今天要介紹的這種植物,是一種蘭花。這種蘭花,竟會去欺騙動物的「感情」!這已經算是一種策略性的行為了,植物真的有這麼聰明嗎?
  • 魚是否也有意識和思想呢?
    歡迎收聽科學有故事。比科學故事更重要的是科學精神。還是按照我自己的節奏來,該講到哪裡就講到哪裡,今天這期呢,我們要來探討魚是否也有意識和思想。為了說明這個問題啊,我們先從一個最基本的問題開始講起,那就是魚是不是會有痛覺呢?
  • 人的意識到底是什麼
    每個人都有自己思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生活規律,但是主導這些的到底是什麼?有人說是對待生活的態度 ,有人說是一個人的格局,也有人說是一個人思想的境界。但是,到底是什麼操控了人們?沒人說的清楚,那麼就只有一個原因 ,就是我們的意識,只有你意識到了你需要的東西,或者你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你就會去努力;當你意識到了困難或者意識到了阻力堅持不下去了,那麼你就失敗了;成功者就是意識到了自己可以達到某個目標,並一直保持清晰的目標意識,長期堅持才達到意識中的高度。就連稻盛和夫都是一樣,他寫的書中就不止一次提到,他看到了京瓷的發展,他看到了日航的未來等等!
  • 人是簡單的個體,卻有無數個意識分身,宇宙是多意識還是多世界呢
    地球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宇宙的存在也令人心生好奇,人類的渺小不足為過,但是地球在宇宙簡直就是一粒塵埃,可能它的消失都不會影響到宇宙本身的存在,人是簡單的個體,地球卻並非簡單的個體,而宇宙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 《動物有意識嗎?》
    他們講述了許多簡直令人難以置信的動物行為,並根據來自生物學、動物學以及行為研究的最新認識對其進行了審視。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樣證實了兩位作者多年以來的實踐經驗:動物在許多方面的行為,如果不從情感和思維能力的角度考慮,是無法做出合理解釋的。根據這一認識得出的緊迫結論就是:我們必須徹底反思我們對動物的態度並建立一種人與動物的嶄新關係。
  • 動物也有意識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動物植物#系列徵文動物也有意識嗎?「意識」這個詞,有複雜的定義。如果以「自我認知」來定義意識的話,答案是肯定的,動物有意識。以著名的劍橋宣言開場。哺乳動物,能跟人類交流的黑猩猩,能學習人類製造並使用工具的紅毛猩猩,能體會到主人喜怒哀樂的寵物貓狗,大多數人都沒法否認它們具有意識。鳥類,會感恩的貓頭鷹,會記仇的烏鴉,大家也不能否認它們有意識。
  • 鳥有大腦皮層,那它有意識嗎?
    但是,一些鳥類,例如鴉科的渡鴉,雖然沒有大腦皮層,但在認知能力上卻與猴子,甚至類人猿(great apes)相差無幾。「沒有大腦皮層,卻有認知」——關於鳥類的這一矛盾觀點困擾學界已久。*編譯註鳥腦(birdbrain):在英語語境中,鳥腦指一個愚蠢的人,特別是注意力不集中的人。
  • 人類意識之謎 ①追尋意識的起源
    「上帝到底存不存在?」等等。許多人甚至認為,這類問題不可能有正確的答案。其實,不!跟蛋和雞的問題一樣,有一個問題也十分古老,即「什麼是意識」。我們人類當然是有意識的,但狗或貓有沒有意識呢?還有,會製造工具的烏鴉,會跑到另一口魚缸裡偷魚吃的章魚,甚至非常低級的蠕蟲,它們是不是也有意識呢?正面解決這些問題的難度在於:一,大腦的神經活動中,並沒有一個特定的模式表明這是意識;二,動物無法告訴我們它們的經驗;三,我們甚至至今都還沒有一個準確的有關意識的定義。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只能束手無策了。
  • 那些尋死的動物,真的是在有意識地自殺嗎?還是我們想多了?
    在人類社會,自殺的情況並不鮮見,痛苦、失望等一系列的負面情緒都會導致自殺的發生,此外,如抑鬱症一類的心理或精神疾病也會導致人陷入自殺的窘境。但無論是何種原因自殺,也不論自殺者是否患有某些疾病,自殺本身都是一種具有自主意識的行為。 那麼自殺是不是人類的專利呢?動物是否也會自殺呢?
  • 所謂的自由意志,自我意識,到底存不存在,有何意義
    還有我們人類的親兄弟,尼安德特人,我們和他們的基因相差不到1%,尼安德特人比智人更早走出非洲,更早佔領歐亞大陸,可是為什麼卻滅絕了呢?很多人認為是我們人類學會了社會協作,如果論團隊協作,我們可能比不上蜜蜂,蜜蜂通過八字舞,幾分鐘之內就能夠決定集體搬家,並且井然有序,行動統一。上萬隻蜜蜂不需要任何設計圖紙,能夠建造出嚴絲合縫的六角形蜂巢。
  • 人類嬰兒與動物幼崽的區別,沒有意識之前,兩者並沒有區別
    作為人類,我們也知道自己之所以區別於動物的根本原因,那就是人類擁有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也可以說是靈魂,也可以說是意識。但是很少有人去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人類的意識或者是靈魂究竟是在什麼時候才出現的?
  • 人類意識是宇宙第一意識?意識能否讓人類更長壽?更有意義?
    一,什麼叫意識?答:本人認為,對意識的理解,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向去分析解答。所謂狹義層面,就是具備生物特性包括病毒、單細胞、動物和植物等,對有形和無形空間包括自我信息的有意和無意的聯繫和反饋。而人只是最脆弱的碳基生命。UFO是最有說服力也最值得相信,也最值得探究的意識事件。七,意識能否改變或掌控浩瀚無邊的宇宙命運?答:當能動意識逐漸探究了萬物基礎意識的本質的時候,我相信能動意識就能掌控宇宙的命運。八,意識是否也在不斷進化?
  • 意識是什麼?人的意識是從無到有,還是永恆存在於宇宙中的?
    意識是什麼?人的意識是從無到有,還是永恆存在於宇宙中的? 記得小時候學習哲學,一直對物質和意識這兩個概念弄不清。哲學書上總會有這麼一句話:「物質是意識的基礎,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應。」對於物質,大家都很清楚,那就是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也就是自然界中的任何真實存在的物品。
  • 意識是一種物質嗎?人類大腦到底是怎麼產生意識的?
    隨著人類的科技越來越強大,對於我們自身的研究也是越發的深入了,然而不管我們的科學如何的發展,對於人的意識卻很少有人能夠解釋,那麼人類的大腦到底是如何產生意識的呢?其實關於人的意識是如何產生的,在早前的時候就有不少人進行過研究,甚至在20世紀的時候還被許多人認為,這是一項禁忌課題,它並不屬於科學研究的範疇,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了這樣的限制,但對於意識是如何產生的卻依然沒有完美的定論很多研究人員在剛開始的時候,他們認為只要能夠了解了大腦的工作原理,那麼意識是如何誕生的也就不攻自破了,然而事實上他們並沒有成功
  • 意識到底是什麼?
    但什麼是意識?在科學和哲學中,這個話題一直是非常有爭議的。思想家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筆墨試圖揭開意識神秘的面紗,比如意識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在哪裡。科學家和哲學家們對於意識是什麼仍不能達成一致,更不用說是一個嚴格的定義了。然而,許多專家都同意,有意識的人能意識到他們周圍的環境,自己和自己的感知。
  • 意識是什麼?是物質、能量還是一種波呢?中國科學家解釋意識理論
    意識到底是什麼?是物質還是能量還是一種波呢?甚至意識到底是否存在這樣的問題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面困擾著科學界。有科學家認為界定意識的定義已經到達了神學與科學之間的邊界了,對無論是哲學還是物理學都有著決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