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識
其實關於「意識」這個問題,科學家一直以來也確實在研究,而且就是在這個領域出現了一個現象多種解釋,每種解釋都千差萬別的情況。這其實在整個科學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那究竟是咋回事呢?
我們其實可以思考一下,意識的基礎是什麼?或者說,我們可以思考一下,機器人和人類的區別到底是什麼?
實際上,這個區別是,機器人有沒有「我」這個概念。
能夠意識到自我的存在,意識到自己和周圍的事物是完全不同的,是人類的智慧和機器人之間最本質的區別之一。而這也就是自我意識。
具有了自我意識,就會知道「我」其實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這其實對於我們而言就像是每天在呼吸一樣自然。我們會自然而然地知道:
我餓了我困了我累了我渴了我想上衛生間……但實際上,自我意識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如果你養育過孩子,你就會發現,小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是沒有「我」這個概念的。
具體來說就是,小孩子並不會說:我。當他們要表達需求時,常常會說:寶寶(或者是他的小名),如何如何。而不會說:我如何如何。
而孩子從1歲半2歲時,就會慢慢開始學會使用「我」,也就是說,對於人類來說,自我意識是在成長發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能力。
有一種常見的疾病,現在被我們稱之為自閉症。自閉症是一種和遺傳有關的疾病,患者會有嚴重的社交障礙。這些患者中,有很多在成人時,依然無法使用「我」。這也說明了自我意識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帶有很強的遺傳學基礎。
鏡子實驗
上文我們一直都在講述的人的自我意識。那動物的呢?動物有沒有自我意識?我們如何可以知道動物有沒有意識呢?
1970年,美國心理學戈登蓋洛普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設計了一個實驗。他們把黑猩猩麻醉了,然後在它的臉上畫了小紅點,把黑猩猩關在一個籠子裡,並且放了一面鏡子。等黑猩猩醒過來後,拿起鏡子玩,他們觀察到,黑猩猩找了鏡子之後,能夠立刻意識到鏡子裡的是自己,不僅如此,它還能意識到臉上出現了紅點,並且開始試圖去擦掉紅點。
類似的實驗,科學家重複做了很多遍,並且推廣到對各種動物做這些實驗,比如,我們平時樣的寵物狗,它們就沒有辦法識別出鏡子裡的自己。
不僅僅是狗做不到,實際上貓也做不到。
那些我們平時覺得特別聰明的動物,比如:海豚,大猩猩,大象。它們是可以意識到鏡子裡的是自己。
更神奇的是,科學家給孩子也做了鏡子實驗,他們就發現,一歲半以前的孩子是沒辦法通過鏡子實驗的,而1歲半到2歲之間的孩子,就開始可以通過鏡子實驗了。這也完美符合了之前的發現。
(當然,這裡要強調一下,實際上鏡子實驗也並不是完美的實驗,它也有一些缺陷,比如:有一些動物的視力不好,即使它具有自我意識,也沒有辦法識別出鏡子裡的自己。)
目前,能夠通過鏡子實驗的大概有10多種動物,比較奇葩的就是喜鵲也在其中,剩餘的都是我們平時覺得比較聰明的動物。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通過科學家的研究,自我意識其實是一種可以知道「我」的存在,「自己是獨一無二的」能力。我們目前可以利用「鏡子實驗」來測試一個動物是否有自我意識。能夠通過自我意識的動物僅僅只有10多種,從這個實驗中,我們可以得出,只有極少的動物具有自我意識,而其他的動物並不具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