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天,「起床靠勇氣,跑步憑毅力」依舊是不變的難題。
那麼問題來了,對於那些希望堅持冬季訓練的跑者來說,寒冷的氣候裡,什麼時段跑步才是最合適的呢?
近日,美國跑步雜誌《Runner’s World》就邀請了資深教練扎克·艾利遜和運動科學博士湯普森講解了冬季不同時段對於訓練的優劣。
晨跑的優劣提高神經興奮VS自身狀況從時間效率的選擇來說,晨跑一直是不少跑者推崇的訓練時間。當跑者在清晨做完跑步訓練之後,精神會更加清醒,而且不影響白天的工作安排。
在冬天裡輕度適宜的晨跑確實有很多益處,按照艾利遜的說法,它可促使交感神經興奮,不僅令身體靈活、思路敏捷,也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 但選擇晨跑的跑者必須考慮的是自身的身體狀況。
日本山口大學的研究統計表明,清晨是心臟病發的尖峰時間,因此一早跑步對很多老年人的心臟會帶來損害,而且實驗也表明清晨跑步的腎上腺素分泌量要比午後和夜跑高出2至4倍。
另外,早晨血糖正處於低水平,高強度跑步會消耗大量的血糖,容易導致低血糖的症狀。
除此之外,早晨跑步時的環境問題也是需要注意的隱患之一,特別是日出前,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高,不適合耗氧量大的運動。
午後跑的優劣身體最佳狀態VS時間安排困難綜合研究表明,如果你的時間允許,下午4點至6點其實是人體最佳跑步時間,而午後跑的好處還不止於此。
美國大學運動醫學會(ACSM)的湯普森博士通過研究發現,人體體力的最高點和最低點受機體「生物鐘」的控制,一般在下午靠近傍晚時達到高峰。
比如,身體吸收氧氣量的最低點在下午6點;心臟跳動和血壓的調節在下午5點至6點間最平衡——「此時,絕大多數人精神平靜穩定,體力充盈,技術活動的靈活性、協調性、準確性及適應能力均處於最佳狀態。」
艾利遜強調了冬季裡的這個時段,身體狀態最適合跑步,「所以,建議跑步最佳時間為下午4點至6點。」
但最好的時段,對於大部分跑者而言,確是最不現實的訓練時段。畢竟,這是一個工作忙碌,即將加班的時間,很難有空跑步鍛鍊。
夜跑的優劣高效燃脂VS氣溫惡劣對於所有白天沒有時間鍛鍊的人來說,夜跑成了最好的選擇。
湯普森博士通過實驗發現,與晨跑相反,夜跑時血小板的數量下降了20%,大大減少了血管栓塞的危險性。
而夜跑後,睡覺時大腦分泌的褪黑激素和生長荷爾蒙更加充足,能促進青少年成長和成年人提高免疫力,並具有促進睡眠的作用。
美國芝加哥大學臨床研究中心曾發表過另一份研究報導:晚上和夜間兩個時間段中,人體新陳代謝的關鍵物質荷爾蒙對身體鍛鍊的反應最強烈。這也意味著,夜跑是個不錯的減肥方式。
然而,冬天夜跑最大的問題就是——氣溫環境對跑者實在太苛刻了。
如果氣溫過低,又沒有做好保暖措施的話,跑者很容易在訓練中生病,或者又因為身體沒有完全活動開來,提高受傷的風險。
小貼士不同時間段跑步需注意這5點:
1.如果時間允許,那麼儘量在下午4點後開始跑步,也適合進行高強度訓練,比如休息日時進行長距離訓練。
2.若選擇晨跑鍛鍊,那麼請在日出後開始跑步,記得之前補充一點糖分,比如一杯蜂蜜水。
3.選擇夜跑者,儘量在夜晚11點前結束鍛鍊,留足洗澡休息的時間,避免睡前太過興奮,導致睡眠質量不高。
4.無論是晨跑還是夜跑,首先要觀察環境和空氣是否適合跑步,且跑步不要超過一小時,並以低強度為主。
5.夜跑不要選擇風大的地點,要注意保溫,帶上毛巾及時擦汗,避免感冒。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