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為何那麼多毒?科學家給出答案,你還敢吃蝙蝠嗎

2020-12-05 黑洞先驅

2019年,一部名為《血疫》的美國網劇在各大平臺上映,引起很多人的關注。該劇取材於非洲的伊波拉病毒事件,講述主角們想方設法共同防止和應對伊波拉病毒的事件。由於該劇與人類的生存問題息息相關,因而廣受觀眾們喜愛,在豆瓣上的評分較高。

說到伊波拉病毒,無人不聞之色變的,因為它是目前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感染此病毒的患者的內臟會慢慢變為血水,在極度痛苦中死去,其死亡率高達90%。曾經有一段時間,該病毒在非洲某些國家肆意橫行,造成大量人員死亡。幸好發現得早,沒有出現大範圍的擴散,能夠有效地對它進行防控。

每當有新病毒的出現,都會對現實社會造成困擾,嚴重的還會搞出人命。若想快速解決病毒問題,必須儘快尋找到病毒的宿主。例如,伊波拉病毒的宿主之一就是蝙蝠。

提到蝙蝠,很多人都對這種生物有著一種深深的恐懼感。它們經常棲息在一些光線暗淡的洞穴中,倒掛在牆壁上,一旦有人冒冒然進入洞穴,蝙蝠就會驚慌失措,朝著光源處飛行,甚至還會給你咬上一口。在很多影視作品和書籍中,蝙蝠亦是被醜化成反派角色,是極其噁心的存在。

儘管如此,人類是一種複雜的生物,他們有著無盡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對於食物亦是如此。蝙蝠是一種野生生物,某些商家為了滿足一些人的獵奇心理,將之做成菜餚。可是他們怎麼也意料不到,這會為他們埋下一個個大災難。蝙蝠身上到底攜帶著那些病毒呢?我們一起細數一下:伊波拉病毒、狂犬病毒、SARS原型病毒和MERS原型病毒等等,它是多種人類病毒的源頭。很多人都不明白,一隻小小的蝙蝠,為什麼會攜帶著如此多病毒?接下來我們就慢慢來分析一番。

蝙蝠可以稱得上是活化石的存在,它的發展史約有8000萬年,亦即是說它躲過了6500萬年前那場彌天大禍蝙蝠的生命力之強可見一斑。另外,蝙蝠是最成功的哺乳動物之一了。因為它是哺乳動物中唯一擁有翅膀能夠飛行的生物,可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飛翔,怎麼不讓人豔羨呢。

蝙蝠還有兩個非常強大的技能:第一,它的壽命極為悠長。要知道貓和狗的壽命一般在於14歲左右,而小型蝙蝠的壽命則有25年。對於哺乳動物而言,壽命的長短與體型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在諸多生物中,蝙蝠的體型屬於偏小型,但是它的壽命並不算短。由此可見它的特殊之處。

上面已經提及,蝙蝠是諸多病毒的宿主,可是攜帶如此多病毒的它,卻不會因感染任何病毒而死,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bug。目前為止,科學家尚未弄清蝙蝠體內的機構,不然的話人類將能規避諸多病毒,再也不用為感染病毒而擔憂。

蝙蝠亦屬於大自然的一份子,見證了人類的誕生和發展。人類,請控制你們自身的欲望,不要再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慾而去吃蝙蝠,好吃的生物已經被祖先們篩選出來,不要再去吃這些野味,放它們一條生路,也放自己一條生路吧。不要為了滿足自身的私慾,破壞了大自然的平衡,給世人帶來重大的災難。屆時,哪怕你後悔一萬遍,已無濟於事。所以一定要保持警醒!朋友們,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

相關焦點

  • 蝙蝠可以消滅嗎?科學家早已給出了答案
    蝙蝠身上既然攜帶這麼多的病毒,那麼為何蝙蝠自身不會被傳染呢?我們知道病毒一般不喜歡高溫環境,因此生物的免疫系統經常靠提高體溫來「對抗」病毒,這就是我們說的「發燒」現象。而蝙蝠的體溫高達40攝氏度,這就直接導致了病毒拿蝙蝠「沒辦法」。要知道如果人體體溫達到40攝氏度,用不了多久就會引起腦損傷,而蝙蝠可以說無時無刻不在「發燒」卻啥事兒也沒有。
  • 蝙蝠為什麼那麼毒?科學家稱可能是為了飛行做出的犧牲
    還有之前全球肆虐的伊波拉病毒,也在蝙蝠的身體內找到了源頭,而現在正在傳播的新型冠狀病毒據科學家分析大概率是源自於蝙蝠。除了蝙蝠之外科學家還公布了很多「危險」的野生動物,例如刺蝟、浣熊、穿山甲、野豬、野兔、土撥鼠、蛇、果子狸等,最危險的行為就是「吃野味」,面對這樣大的潛在危機只是為了一口食物實在是不值當。
  • 那個吃蝙蝠治病的男孩已長大,疫情之下,蝙蝠是藥還是毒?
    話說,也不知是心理作用,還是吃蝙蝠真有療效,吃了將近一年時間的蝙蝠,男孩困擾多年的支氣管炎竟然奇蹟般地好了。此後,男孩也就再沒吃蝙蝠了。而今,再見男孩,已不是當年體弱多病的小男孩了。他已長大成一個精神的小夥,身高有一米八,身體健碩,少有疾病,就連傷寒感冒也很少。
  • 上帝的寵物:蝙蝠究竟是什麼物種進化的?為何那麼毒自己還不死?
    蝙蝠的帶毒體質蝙蝠在大家印象中並不是一種吉利的動物,所以和它接觸也相對較少,大家對這種毛茸茸、而且還會飛的動物,實在不太感冒,但你有一點不得不承認,蝙蝠這種動物實在是太牛逼了,簡直就是上帝的寵物!首先它的高壽,按動物體型比,蝙蝠壽命目測也就2-3年,最多也就5-6年,因為大致上體型和壽命是正比的,但這個定律在蝙蝠身上失效了,你家的寵物狗那麼大隻,還不如小小的蝙蝠能活,大部分蝙蝠能活過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而你家的狗狗,大概只有11-12年的壽命,了不起15年到頂了!
  • 蝙蝠為什麼那麼「毒」?科學家:可能是為了飛行做出的犧牲
    有很多知名的病毒都是來源於蝙蝠,例如2002年-2003年起源於我國廣東的SARS病毒,果子狸只是中間宿主,而蝙蝠才是最初的源頭。還有全球肆虐的伊波拉病毒,也是在蝙蝠的身體內找到了源頭,而現在正在傳播的新型冠狀病毒據科學家分析大概率是源自於蝙蝠。
  • 蝙蝠有「毒王」之稱,既然蝙蝠這麼毒,為什麼人類不將其趕盡殺絕
    開篇第一問,地球上最毒的動物是什麼?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因為自然界存在著許多有劇毒的動物,而有些動物自身就攜帶著大量病毒。前一種動物能夠釋放出劇毒的毒液,在短短幾秒鐘內就讓人斃命,例如眼鏡王蛇。後一種動物主要通過將病毒傳播給其它動物來彰顯「毒氣本色」。
  • 蝙蝠身上為何如此多病毒?是與生俱來的?科學家如此解釋
    但事實上並不是如此,人類充其量只能在大陸某些區域內「橫行」,很多禁區依舊是他們不敢觸碰的,所以說「地球之主」的名號是名不符實。另外,人類並不是無敵的存在,還有許多事物可以危害到他們的生命安全,比如病毒,便可以輕易地奪走人類的性命。
  • 什麼病能殺死百毒不侵的蝙蝠?
    ,因為它們是多種人類病毒的源頭,比如狂犬病、伊波拉病毒甚至SARS的原型病毒,那麼你知道看似「百毒不侵」的蝙蝠最怕什麼病菌嗎? 答案是白鼻綜合症(WNS),自2012年以來,這種病估計已造成超過670萬隻蝙蝠死亡,有11種蝙蝠甚至瀕臨滅絕。 那麼,究竟什麼是白鼻綜合症?
  • 小小的蝙蝠怎麼會這麼「毒」?科學家:這是為了飛行所付出的代價
    科學家們曾經對69個國家的大約200種蝙蝠做過研究和統計,他們在這些蝙蝠身上發現了4000多種病毒,其中至少有60種是對我們人類有威脅的,比如說伊波拉、SARS、MERS、馬爾堡、亨德拉、尼帕等等,由此可見蝙蝠的「移動病毒庫」這個稱號並不是空穴來風。
  • 蝙蝠——並非你所知
    蝙蝠——並非你所知! | 安誠蝙蝠是唯一進化出具有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它在這次新冠病毒傳播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那麼,你心中的蝙蝠是個什麼形象呢?它是人類的敵人還是朋友?這幾天,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網上流傳的各種吃蝙蝠的圖片。大多數人應該跟我一樣,見到那種情景,總覺得瘮怪怪的,又殘忍又恐怖。我知道,很多人懼怕蝙蝠,加上這次新冠病毒爆發,據說病毒就是藉由蝙蝠傳播給人類,那就在懼怕上更增加了幾分厭惡。可是,蝙蝠又得罪誰了呢?它是自己跑到華南海鮮市場的嗎?還是自己飛到了吃它的人嘴邊?
  • 蝙蝠的毒性為何這麼大,招招致命,數量還如此之多?
    蝙蝠數量極其龐大,在生態系統中佔據重要地位。它是昆蟲的天敵,可以消滅害蟲,保護農作物,也是傳播花粉,播種植物的小能手。然而我們對蝙蝠的認識都是因為它體內致命的病毒。為何蝙蝠可以攜帶的病毒,毒性這麼大,我們下面來聊聊。
  • 蝙蝠為什麼這麼「毒」?3分鐘英文動畫帶你了解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組長鍾南山2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對2019-nCoV的基因組的分析研究表明,其與SARS-CoV有79.5%的相似性,而與蝙蝠來源CoV有96%的相似性,基本支持2019-nCoV來源於蝙蝠,但是否存在中間宿主目前還需要研究。
  • 長相可怕的「蝙蝠」,為何會淪為食物?答案令人感到羞愧
    國人為何會去吃蝙蝠?背後動機令人深思,也令人羞愧愚昧的牽強附會我們中國人愛吃野生動物,但吃野生動物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行為。福祿雙收不知道有沒有,但危險卻是實實在在的,吃蝙蝠無異於打開潘多拉魔盒,會釋放出災難。
  • 為什麼每次傳播病毒的都是蝙蝠?因為蝙蝠體內有一個火熱毒蠱!
    無疑蝙蝠是最成功的哺乳動物,因為它是唯一能飛的哺乳動物!但它幾乎也是掃把星的代名詞,無論是在狂犬病毒還是伊波拉病毒,或者薩斯病毒,甚至現在的新型冠狀病毒,蝙蝠都是它們的源頭,似乎它是潘多拉魔盒中釋放出來的疾病代名詞,為什麼蝙蝠會那麼毒?而且自己那麼毒居然還沒事?
  • 蝙蝠:揭秘蝙蝠帶毒不中毒之謎
    如果你要問我這過去的兩個月有沒有什麼遺憾的事情,那我會告訴你,如果我要是知道過年這段時間出不去,那麼我當初絕對不會就只喝一杯奶茶這樣草草了事,起碼也得吃頓火鍋啊! 可惜,我現在只能望梅止渴,過著一邊看美食照片一邊寫稿的生活。要問我為什麼會這樣,那還得從一隻蝙蝠說起。
  • 蝙蝠身上有百種病毒,蝙蝠為何百毒不侵
    地球上有 961 種蝙蝠,蝙蝠是除人之外,地球上數量最多、分布最為廣泛的哺乳動物之一。 在幾百萬年前,蝙蝠真的變異了,它們的飛行特性導致了超高的新陳代謝率,天天渾身發燒40度,擱人身上,早特麼的燒成智障掛了,但它們不會,就像沒事人一樣過了五百萬年。這種超高的代謝率意味著,蝙蝠在進行著普通哺乳動物難以想像的細胞快速更新。
  • 蝙蝠長相難看,為何還有人吃得下去?馬來西亞人:有點像雞肉味
    蝙蝠長相難看,為何還有人吃得下去?蝙蝠長相難看,為何還有人吃得下去?為什麼蝙蝠長相這麼難看,還有人能吃下去呢?蝙蝠是超級毒王,是病毒的自然宿主,作為全球攜帶病毒最多的動物之一,蝙蝠自己卻百毒不侵。所以開始吃吃看?蝙蝠長相難看,為何還有人吃得下去?
  • 此國吃蝙蝠比我國還厲害,為何卻沒有一例確診呢?專家一語道破
    最典型這次的疫情,也是這樣的,是因為食用蝙蝠等引發,為此大規模擴展,到現在都沒有辦法。但是同樣是食用蝙蝠,下面這個國家吃蝙蝠比我國還厲害,但是為何至今卻沒有一例確診呢?當地專家一語道破。這個國家就是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第一大國,國土面積超過190萬平方公裡,人口2.6億,是亞洲地區人口大國。
  • 英媒:為什麼蝙蝠有那麼多種類?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 英國《焦點》月刊近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蝙蝠有那麼多種類?對於這個問題,文章給出答案稱:世界上有1200多種蝙蝠,佔了哺乳動物種類的近五分之一。其中一部分原因為蝙蝠是唯一能撲翼飛行的哺乳動物,也就是說蝙蝠種群能夠遠距離遷徙,在地理上彼此相隔甚遠,從而演變出不同種類。
  • 武漢蝙蝠在冬眠,為何它就成了背鍋俠呢?--中國數字科技館
    武漢蝙蝠在冬眠,為何它就成了背鍋俠呢?  冬眠的蝙蝠躺槍了    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大多數編碼蛋白在2019-nCoV和相關的蝙蝠衍生冠狀病毒之間顯示出高度的序列同源性。  目前可獲得的數據表明,2019-nCoV病毒源自蝙蝠病毒庫,但尚不清楚哪種動物充當了蝙蝠與人類之間的中間宿主。  蝙蝠有些「委屈」了,為什麼總是讓我背鍋呢?我並沒有襲擊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