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8月21日龍門山探訪洞穴後(新聞回顧>>龍門山一溶洞現神奇動物:不織網蜘蛛、透明馬陸……),10月10日,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再出發,去往眉山進行洞穴科考。
地下洞穴內,不時能碰見暗河、瀑布,7名探洞人員發現了一種馬陸,此前在洞外從來沒有見到過。在更深的地方,燈光照過去發現一片「珠簾」,像是《阿凡達》電影裡發光的枝條,趙力介紹,這是幽簾蟲在四川系首次發現,也是國內首次拍到其視頻。
↑洞下發現的細長馬陸
細長馬陸像極「地獄蜈蚣」 初判系新物種
「裡面大約有三層,走一段就要垂直往下。」11日下午,剛剛從眉山回到成都的趙力向成都商報記者介紹。緣繩下去了十多米,又繼續走了大約兩三百米,「垂直距離大約三四十米的樣子,這時候純正的洞穴生物就出現了。」
↑洞下發現的一種馬陸,與此前在龍門山洞穴內發現的相似
與龍門山洞穴科考中偶爾遇見的馬陸不一樣的是,趙力在洞穴內發現了大量的馬陸,「有3個種,不過只採集到了2個種的標本。」其中一個種與上回發現的很相似,「另一個種在這個洞外,外面和探訪的其他洞穴內都從來沒有見到過。」
↑洞下發現的細長馬陸
他向記者展示了這種馬陸,很細長,「燈光照過去,就像是白色的手機數據線。」趙力回憶剛看到時的情形。在他印象中,這種馬陸外形與克羅埃西亞最深洞穴內發現的「地獄蜈蚣」非常像。
「估計是一個新的物種,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趙力有些興奮地說道。
幽簾蟲的「珠簾」現身,系四川首次發現
從發現馬陸的位置繼續往前走了約兩三百米,進洞的7人遇到一處暗河。在暗河上方的洞壁上,燈光照射出一片「珠簾」,「簾」子上還粘了一些很小的昆蟲。
↑幽簾蟲的珠簾
「晶瑩剔透的掛在洞子裡面,就像是電影《阿凡達》裡發光的樹的枝條。」仔細觀察後趙力意識到,這是幽簾蟲的幼蟲分泌出的絲線。趙力表示,幽簾蟲就生活在附近。
「這在四川是首次發現,國內此前也只有廣西公開報導發現過。」趙力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廣西的那次發現只有圖片,而這一次他還拍下了視頻,「是國內首次。」對於帘子上的小昆蟲,「此前學界確實有推測,幽簾蟲的絲線是粘昆蟲的,這次算是拍到了。」
↑幽簾蟲的珠簾
回到家後,趙力查資料時發覺,此前在洞內看到的以為是蚊子的昆蟲,應當就是幽簾蟲的成蟲。他也將拍到的幽簾蟲珠簾與紐西蘭螢火蟲洞內的幽簾蟲珠簾做了對比,「相比廣西的,這次發現的幽簾蟲珠簾的長度、珠子的密集度以及大小與紐西蘭的更像。」
回想經歷:這個洞 不想下去第二次了
根據周圍村民的介紹,趙力一行7人選擇的是難度適中的洞。不過剛下去時趙力就感覺此行不易。「村民找了個十多米的梯子,往下都放不到底。」最後他們選擇緣繩而下。
進洞後,「洞裡很窄,很多時候都是在爬行。」而爬行一段距離後,就又要攀住繩子往下,「都是垂直的,像是在崖壁上。」
↑洞穴科考中
當天下午1點過進洞後,直到晚上8點過趙力他們才因為攜帶的電源電量不足選擇退出。「返回比下洞更頭痛。」攀住繩子向上的過程中,趙力表示,自己身上也多處擦傷。「九死一生、狼狽不堪。」趙力直言:「這個洞,不會下去第二次了。」
圖據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
成都商報記者 彭亮 編輯 唐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