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長徵五號B火箭成功發射後,分別傳出一條壞消息和一條好消息

2020-12-05 有趣探索

趣味探索訊 在經歷接連兩次火箭發射失利後,我國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獲得極大成功!2020年5月5日18時,長徵五號B帶著兩款新型載荷從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騰空而起,直指蒼穹,這兩個載荷是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它們是中國空間站實驗項目一部分,專門用來負責運送太空人、生活物資及試驗物資,是中國空間站與地面往返的重要「交通工具」。

點火升空約490秒後,載荷與火箭成功分離,隨後各自進入預定軌道,意味著此次發射獲得了極大成功。在航天領域中,火箭發射既是最基礎技術,也是最重要一項技術,為了精益求精,我國航天針對不同發射需求打造了多款不同箭型,長徵五號B就是以長徵五號作為基礎,從而衍生出來的一種箭型,全長53.7米,直徑5米,能一次性將22噸載荷送入近地軌道,是組建中國空間站主力箭型。

不過到了5月6日下午有一條壞消息傳出,接著5月7日又有一條好消息傳出,壞消息是從近地軌道彈道再入的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返回過程中出現異常。具體是在哪個環節出現了異常呢?我國專家正在對異常原因分析和排查之中,暫時還未向外公開數據,但我相信這個問題很快就會被解決。

什麼是「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模樣看起來如此奇怪,名字聽起來也那麼陌生,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是一款帶有充氣外殼的返回艙,充氣外殼又被稱充氣熱盾,外表看起來胖乎乎的,充氣熱盾技術對返回艙而言作用非常巨大,減緩飛行速度,防止大氣摩擦煅燒,避免地面和水面碰撞時造成傷害,還能重複使用,最重要的是,大大降低了航天成本,要知道航天一直以來成本巨大,一次發射少則數億美元,多則數十億美元。

在航天領域中,充氣熱盾返回技術可以說是當今一項新技術,世界上沒有幾個國家掌握了該技術,只有超級大國的美國曾經進行過一些試驗,但獲得的技術和經驗還處在保密之中。所以我國首次測試充氣熱盾技術可以說沒有任何的借鑑經驗而言,首次測試失敗也在所難免。失敗並不可怕,最重要的是,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找出失敗原因,從而向成功邁進。

今天(5月7日)有一個好消息傳出,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在軌運行正常,截止到5月7日凌晨時分,已經完成了5次變軌操作。按原計劃,試驗船總共會進行7次變軌,將橢圓軌道從數百公裡高切換到數千公裡高,隨後縮小軌道直徑,接著重新返回地球。整個過程將會進行多次軌道切換制動,多次姿勢調整,還有返回艙與服務艙分離,而所有的這些操作皆由試驗船自主完成,地面工作人員只對它進行跟蹤觀測。

新一代載人飛船長8.8米,能同時將六名太空人運送到近地軌道或者是月球軌道,由兩個模塊組成:一個返回地球的機組人員模塊,以及一個為機組人員提供推進、動力和生命支持的服務模塊。新一代載人飛船旨在取代神舟飛船,不僅能將我國太空人送往空間站,未來還能將太空人送往月球,成為一款多功能飛船。由此看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們從一個「航天小國」成長為一個「航天大國」,已經擁有世界頂尖航天科技。

相關焦點

  • 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升空 隨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將重達8.2噸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一舉送入近地點約20014噸級,運載能力位居世界現役火箭前列,足以將目前人類研製的最重無人探測器之一——嫦娥五號直接送入預定地月轉移軌道。
  • 就在剛剛,我國長徵5號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艙發射成功!
    因為就在今年的3月中旬進行發射的長徵7號甲和4月上旬進行的長徵3號乙兩次火箭發射均遭遇了失敗,對我國航天事業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因此這次發射成功重新的振奮了我們的精神及自信心!也正是因為最近的火箭發射失利,原計劃4月24日發射的長徵五號B,推遲到5月5日才開始。
  • 我的世界: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MC玩家還原火箭發射瞬間
    就在昨天,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489秒後進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圓滿成功。比之前長徵5號還要快20多秒,這意味我國在運載火箭這一塊的科技有增進了。我感到非常的開心,所以我打算在《我的世界》中,用方塊的形式,來還原長徵五號B火箭發射的瞬間,也為了致敬默默為我國付出的航天人。
  • 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火箭長徵五號首飛成功 躋身全球最強火箭行列
    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火箭長徵五號首飛圓滿成功!今天(11月3日)20點43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出一聲長嘯,火光映紅了天空。長徵五號起飛引發的大地震動,傳到數公裡之外。隨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與其託舉的遠徵二號上面級成功分離,上面級繼續將實踐十七號衛星送往預定軌道。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抓總研製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長徵五號B火箭首飛成功!發布會回應兩次發射失敗,不料卻被「花式...
    5月5日18時00分,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為基礎改進研製而成,主要承擔著我國空間站艙段等重大航天發射任務,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大於22噸,是目前我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此次飛行任務驗證了火箭方案的正確性,考核了火箭的功能性能,為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奠定了重要基礎。
  • 我國的長徵五號火箭在全球算什麼水平?
    反觀中國,一直以來都在鑽研技術,而事實證明長期的沉澱是有效的,我國在航天領域內經過長期的沉澱後,研製出了長徵五號並發射成功。由此一來,我國也就成為了航天領域內,足夠與美國匹敵的國家。對此,很多人也很好奇長徵五號在全球範圍能處在什麼水平。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微信消息,5月5日18時,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胖五」火箭的兄弟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華麗首秀成功首飛。B運載火箭全身圖(宿東 攝)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主要包括長徵五號和長徵五號B兩型火箭。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拉開序幕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以下簡稱「長五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載荷組合體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我國首個一級半構型火箭,到底強在哪?
    (視頻來源:央視新聞)原標題: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開啟新華社海南文昌5月5日電(李國利、肖建軍)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5日在海南文昌首飛成功,正式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的序幕。
  • 繼兩次發射失利之後,我國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終於首飛成功!
    我國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終於首飛成功!再次打開我國航天科技的新局面!這是繼我國兩次火箭發射失利之後的正名,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做到了!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31次飛行,同時正式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的序幕。
  • 最新消息: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中國青年報 今天最新消息: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成功!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嫦娥五號乘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 執行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
    2020年11月24日4:30,中國的首個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嫦娥五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搭乘長徵五號遙五火箭發射升空,奔赴月球!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收官之戰,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將挑戰我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分別是:①首次月面自動採樣;②首次月面起飛上升;③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④首次帶月壤高速再入返回地球。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為何如此重要?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18時00分,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489秒後,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
  • 寫在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之際
    2019年12月27日20時45分,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閉關苦練」兩年之後,「胖五」歸來,再問蒼穹。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第3次飛行,也是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23次飛行。
  • 長徵五號遙二火箭點火發射升空!
    此次發射,也是長徵五號火箭的第二次發射任務。長徵五號火箭是我國迄今為止研製出的體型最大,發射能力最大的運載火箭,因其體格粗壯,長徵五號被關心航天的人們暱稱為「胖五」。作為運載火箭的「重中之重」,大塊頭「胖五」究竟有多厲害?這次發射有何看點?詳情點擊:一圖 | 中國最大火箭「月半五」再出徵!帶著什麼重任?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及其發射服務展望
    作為我國首個一級半構型火箭,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於2020年5月5日成功首飛,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及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的組合體準確送入預定軌道,標誌著我國運載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躋身國際前列,為我國空間站工程任務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 長徵五號火箭刷新歷史
    比如,進入射前6分鐘左右,各個模塊的儲箱才進行增壓以及連接器脫落的操作,射前這段時間內任何一個動作出現異常,都會導致火箭不能按預定窗口發射。如果只採用一條軌道,一旦火箭出現異常,應急處置完就錯過了發射窗口,無法正常執行發射任務。「窄窗口多軌道」是提高發射概率和發射可靠性的一個重要措施,即使射前某個時段出現異常,應急處置延遲幾分鐘,也還可以有發射機會。
  • 25日16點50分,一枚火箭在酒泉首飛成功,創造了中國航天發射歷史
    在飛行測試中,該火箭順利完成了全程機動飛行、大動壓整流罩拋罩分離等動作,並在首飛之際成功將一枚商業載荷送入軌道,這也創造了中國航天發射的歷史,因為以往運載火箭在正式接受商業訂單前,都會進行若干次發射試驗,以驗證火箭安全技術讓客戶讓心。
  • 長徵五號B首飛任務打了個翻身仗,中國航天回應今年兩次發射失利
    史嘯攝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以下簡稱「長五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載荷組合體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
  • 長徵五號遙三火箭發射成功,對中國航天的意義到底有多大?
    2017年7月2日,長徵五號遙二火箭由於火箭的心臟——液氫液氧發動機(YF-77)出現故障,在歷經346秒後,在黑暗中急速降落,墜入馬裡亞納海溝深海。 12月27日晚間,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作為中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大推力無毒無汙染液體火箭和中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火箭,長徵五號因體型寬大而被暱稱為「胖五」。當晚,「胖五」用一場酣暢淋漓、盪氣迴腸的成功發射,一掃兩年多前遙二火箭發射失利的陰霾,展現出「王者歸來」的英雄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