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發動機「機油乳化」的兩種普遍現象 你都知道嗎?

2020-12-05 車市紅點

中國消費者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愛車的群體!為何這樣說呢?因為各種發揮聰明才智的「保護」愛車措施:包括給車門貼防刮「犀牛皮」、給座椅套座套、給中控臺加遮陽墊……種種類似的行為,都不能完全表達車主對喜提愛車的激動。

對於國內的工薪階層來說,購買一輛20多萬的汽車,還依然不能說是九牛一毛。車在他們的心目當中的地位,依然是和房子一樣的大件。所以國內汽車消費者對於愛車「故障」的敏感性,導致任何一種汽車潛在後續爆發的問題,都會讓消費者難以接受。

無論是此前曾爆發的,還是近期再度成為熱點話題的「機油乳化」事件,再次讓車主們和機油之間產生了故事。其實機油乳化並不是一種新現象,它甚至與「燒機油」一樣,是發動機的一種常見現象,而這種現象的發生則有很多條件導致。

機油乳化

是發動機現象還是質量問題?

從之前燒機油現象的成功解決來看,消費者應該對機油乳化現象的解決充滿信心。藉由燒機油事件的平息轉至機油乳化,其實依然是一個可解決性問題,但不能一概而論就是質量問題。首先,要採用排除法考慮用車環境是否導致機油乳化。

2020年進入3月份,全國的抗「疫」行動不斷取得階段性勝利,而在這個關鍵時刻,卻曝出有些汽車因為沒有長期駕駛出現機油乳化現象,並且只發現在機油蓋附近。針對這個問題紅點君想詳談一些觀點。

現象一:短途駕駛導致的水汽蒸發不充分

很多車主頻繁短途駕駛並遭遇寒冷氣候,發動機水溫未達到理想工況可能已經完成往返,同樣會為機油乳化製造潛在誘因。

首先,乳化現象的發生,可以100%確認有水進入到發動機。但這需要溯源,以確定這樣的乳化會對機油性能造成的影響。因為疫情導致大家無法出遠門,用車的環境變成了短中距離駕駛。駕車的主要目的可能變成了購買生活必需品,基本都是短距離短時間駕駛,往往在車輛水溫還沒達到理想狀態下,可能就已經完成了往返。

機油乳化普遍發生在機油加注口上蓋機油經過放出檢測卻沒有問題

加上冬春寒冷的天氣環境,使得發動機機油中水蒸氣頻繁的氣化與液化,水汽還未充分通過燃燒消失,可能車主已經返回家中將車輛靜置。

較短的用車時間,導致發動機的循環工況也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水汽也沒有充分蒸發掉造成水凝結,此時曲軸強制通風裝置PCV隨著發動機關閉,也停止工作。

未排出的水汽冷凝之後竄入發動機氣室上蓋與冷空氣交換,這是造型機油乳化為何發生在機油加注蓋邊緣的原因。這種情況需要車主多駕駛、或者讓發動機多燃燒達到理想水溫,工作一段時間就可以避免。

現象二:長期停放導致的機油乳化

還有一些汽車在長期停放的狀態下也會發生機油乳化,同樣集中在機油加注口上蓋。

此種情況的車主,可以通過機油標尺液位判斷機油情況,來排除機油乳化導致機油液位增高,如果確實沒有增高,則證明這類機油乳化是長期停放車輛導致的。

長期停放車輛,也會為機油乳化製造誘因

造成以上現象的發生,說明機油乳化現象並未影響到機油性能下降,且只是在機油加注蓋上面存在乳化現象。汽車長期未駕駛,其實也會聚集在發動機氣室上蓋冷凝的水汽變成水,與寒冷的環境共同導致發動機產了機油乳化現象。

如果車主在觀察機油液位正常的情況下,通過正常的駕駛是可以讓機油乳化現象消失的,這種屬於環境造成的機油乳化,是可以通過駕駛避免的。

汽車上有沒有

能避免水汽無法蒸發的裝置?

以上兩種原因的機油乳化都是一種現象,並非發動機故障,也是大部分車型發生所謂乳化現象的誘因。

眾所周知,現在的汽車擁有曲軸強制通風裝置PCV,曲軸箱強制通風系統就是為了排出發動機高熱工作產生的蒸汽凝結成的水汽,以防止機油劣化。在你關閉發動機之後,冷卻水的溫度還在100℃以上,但此刻PCV裝置已經停止工作。

這就導致冷卻水停止循環,但高溫的冷卻水還會在冷凝的過程當中產生水汽,並且有可能竄入發動機上蓋,遇到發動機氣門室罩內外的冷空氣作用而凝結成水珠與油氣混合成黃白色乳狀混合物,粘附在氣門室罩蓋的最頂處。

這種現象的發生就是一種現象而不是故障,也不能說明廠商的產品有問題,而是發動機工況與特殊環境產生的現象。

紅點觀察

在紅點君看來,消費者在享受技術的同時,我們也應當理性看待愛車發生一些現象。而養成良好的汽車養護與用車習慣,是避免任何潛在誘發故障的重要行為!

而車企則需要及時、有效、透明的為車主答疑解惑。合理解釋現象背後的誘因,避免車主擔憂。這樣不但不會讓車企蒙受損失,還會進一步增加消費者對品牌的粘性。

相關焦點

  • 揭秘:機油乳化,你真的了解嗎?機油乳化,原來沒什麼大不了
    最近,關注汽車圈的朋友應該有聽到「機油乳化」這個詞。其實,機油乳化並不是車輛常見的問題,所以有些車主根本不知道機油乳化是怎麼回事,但近期,機油乳化問題沸沸揚揚,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個中原委。乳化是如何發生的?
  • 「機油門」再現!機油增多、機油乳化到底是不是所謂的正常現象?
    另外,在冬天低溫情況下,或者短距離行駛導致發動機在未充分熱車情況下運行,部分未燃燒的汽油蒸汽會溶解到機油內,就會出現機油增多且有汽油味道。特別是混動車型的節能設計,導致發動機長期處於無工況狀態,冬季機油增多現象會更普遍。
  • 機油乳化是什麼,為什麼會出現機油乳化現象?
    在了解機油乳化之前,我們先來學習一下什麼叫做「乳化」,其實這是一個化學專有名詞,兩種不相溶的液體經過劇烈攪拌,將它們強行混合成液體的過程就叫做乳化,通俗一點比喻的話,就像炒雞蛋時將蛋清與蛋黃使勁攪拌,混在一起形成乳狀液體。
  • 關注:領克汽車驚爆機油乳化現象,快打開你的機油蓋看看
    關注:領克汽車驚爆機油乳化現象,快打開你的機油蓋看看   自渦輪增壓和直噴成為汽車發動機主流技術時,一直困擾汽車工程界的直噴發動機燃油稀釋問題,也越來越多被暴露在消費者面前了。2017至2019年,東風本田、廣汽本田、長安汽車、北京現代等都深陷其中,尋其原因,基本都是研發的直噴發動機技術問題惹得禍。
  • 你所不知道的「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看看專家是怎麼說的
    機油,被譽為汽車的血液,對發動機起到潤滑減磨、輔助冷卻降溫、密封防漏、防鏽防蝕、減震緩衝等作用。我們有時候聽身邊朋友說愛車「燒機油」了,但隨著用車知識的普及,已經有不少人知道機油也是有正常損耗的,並不是機油減少就是所謂的「燒機油」。那麼「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你遇到過嗎?是否屬於發動機嚴重故障?
  • 發動機機油乳化後果嚴重嗎?怎麼判斷機油有沒有乳化?
    每一次一出點什麼事情不可避免的大家都要看看,這件事情會不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你先別急,如果你的車是傳統的機油尺,不是電子機油尺的話,那麼你一定要等車完全涼下來之後再看機油的位置,你看著高可能因為你的車沒涼就測了。
  • 為何機油乳化普遍發生在機油加注口位置?
    機油乳化的原因一、短途駕駛導致的水汽蒸發不充分乳化現象的發生,可以100%確認有水進入到發動機。但這需要溯源,以確定這樣的乳化是否會對機油性能造成影響。由於疫情導致大家無法出遠門,用車環境變成了短中距離駕駛。
  • 關於機油增多和乳化 你想知道的真相都在這裡!
    機油被稱作汽車的血液,日常開車時你根本不會被它所吸引,但是它在汽車「身上」的作用至關重要。一些老司機講起機油可以說是頭頭是道,不遜於一些專業的技師。再有,所有機油中都含有抗氧化劑、抗乳化劑等,來抵抗竄氣及汽油對機油產生的不良影響。機油位面升高是一種普遍現象,只要車輛的「機油報警燈」沒有點亮,用戶完全不用擔心。只要駕駛者稍加注意改善駕駛習慣,使得燃燒室恢復正常工作時,機油增多的現象會自然消失。
  • 機油增多、機油蓋乳化現象,到底如何解決?
    由於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持續下跌,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宣布,我國汽車市場的汽油和柴油價格正式迎來了"五元時代"。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愁。在眾多車主歡喜之餘,有一部分車主反映,自己的愛車出現了"機油增多"和"乳化"現象,其中也有一些是豐田車主。
  • 發動機機油增多/乳化是不是正常現象?這3點要先了解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網上曝出的機油增多和乳化的照片,只是機油蓋上有乳化物,這不能視同機油乳化,而是一種正常現象,此外機油增多在目前直噴發動機上其實也是普遍存在的狀況,存在品質問題或者發動機存在隱患。下面我們詳細通過3點來了解下機油為什麼增多,機油蓋乳化為什麼不等於機油乳化。
  • 透過現象看本質:關於機油乳化N個被混淆的問題
    最近網上關於一些品牌出現機油液面升高和機油乳化現象的事情突然冒了出來,大家都很關注,之前咱們已經從技術角度分析了機油增多是怎麼回事?了解到了機油液面升高是一種所有燃油車上都會出現的現象,不必過度擔心。那對於機油乳化的現象,大家究竟又有了真正的了解了嗎?
  • 機油為何會「乳化」?怎樣可以避免?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事實上,機油乳化和我們日常所熟知的發動機積碳一樣,與身邊大多數車輛都息息相關,因此對於普通車主而言,心中最大的疑問無非集中在以下三點:1.機油乳化究竟是如何形成的?2.機油乳化會給發動機造成怎樣的影響?
  • 機油乳化太傷發動機,乳化後發動機還能要嗎?機油乳化該怎麼維修
    最近口碑很好的日系車,多款車型都接二連三地發生了機油乳化增多的現象。其實很早就有車型出現過類似的現象,我好多朋友開修理廠的也時不時會遇到。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會導致機會乳化呢?該如何預防?今天良民說車就來淺談一下,機油乳環這個問題。
  • 日系汽車相繼出現機油增多或機油乳化,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難道不是事實嗎?)日產汽車目前沒有過多設計發動機機油的故障點,但是捷科特的CVT變速箱卻涵蓋了此類低端變速箱的所有問題:低溫保護時間過長增加耗油量與排放量,變速箱油粘度下降造成鋼帶使用壽命的下降,帶檔滑行的兩次頓挫感過於明顯,而在頓挫之外還有異響的問題。
  • 發動機、油品、天氣、超短距離駕駛:誰該為機油增多乳化負責?
    本田在中國爆發了發動機機油增加事件,當時本田針對機油增多乳化問題的解決辦法是,降低渦輪增壓器的增壓值,升級ECU程序並調整噴油時機、點火時機,加快發動機的升溫效能來減少甚至徹底消除機油增多和乳化變質。這次,豐田出現機油增多和乳化現象,集中在了混合動力車型上。
  • 從最近的機油門聊起,機油增多和乳化現象並沒有那麼可怕
    說到機油,真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東西,能潤滑,能密封,能清潔,能防鏽,但是和機油有關係的發動機毛病可以說也是相當的多,從大眾的燒機油,CS35的機油乳化,本田機油的增多,都引起過極大的爭議。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關於機油那些熱門問題,機油增多是什麼?機油乳化又是什麼?它們到底有傳言中那麼可怕嗎?
  • 機油乳化不是病 但病起來要命 如何正確對待機油乳化?
    關注汽車圈的朋友經常都會聽到機油乳化這個詞語,但是很多人都不了解車輛的機油乳化是什麼症狀,而且不知道機油乳化到底是如何引起的,對車輛有什麼影響以及車主平時使用車輛應該如何預防等問題。今天就來了解一下車輛機油乳化的相關問題。
  • 關於機油增多和乳化,你了解多少?
    相信提起機油問題,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燒機油」這一詞,這也難怪,由於大眾EA888的影響,這一問題早已「深入人心」了。但是你聽說過「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嗎?筆者詢問了身邊的一些車主朋友,很多人都表示不太清楚,自己也沒遇到過這種情況。那麼機油增多和乳化到底是什麼?
  • 正常現象?豐田機油增多、乳化事件持續發酵!
    記者查詢某全國汽車消費者投訴平臺後發現,從2月底到現在,平臺共收到以上四款車型關於機油增多的投訴300餘例,關於機油乳化的投訴80餘例【註:3月9日後,此平臺暫無一汽豐田RAV4榮放 、亞洲龍的相關投訴數據】。其中凱美瑞在7日到16日9天時間裡,就收到177例機油增多投訴、37例機油乳化投訴。豐田機油增多、乳化事件持續發酵。
  • 一汽豐田機油增多、乳化 官方表示:正常現象
    車輛問題頻發,機油增多、乳化北京的一位車主董先生,向財經網汽車反饋,自己於2019年11月買的亞洲龍2.5L雙擎進取版,行駛了7000公裡左右,天窗、A柱在正常行駛時都有異響的情況發生。機油乳化是發動機日常行駛中發生的一般現象,不會影響到機油的潤滑性也不會對發動機性能造成影響,不屬於品質問題,屬於正常現象」。針對機油增多以及乳化現象,財經網汽車就此問題向一汽豐田官方諮詢,以下內容為一汽豐田官方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