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原在世界範圍內是怎樣分布的?
苔原也叫凍原,是生長在寒冷的永久凍土上,由灌木、草本植物、苔蘚和地衣佔優勢的層次不多的生物群落。苔原冬季的溫度不見得非常寒冷,最低氣溫比東西伯利亞的針葉林還要高一些,但夏季卻寒冷而短促,沒有針葉林那樣可以使樹木生長的、溫暖溼潤的夏季。苔原多處於極圈內的極地東風帶內,風速極大,且有明顯的極晝和極夜現象。苔原區降水量雖然不是很大,但蒸發量極小,因此氣候仍是非常溼潤的。植物既要適應溼潤的氣候,又要忍受由寒冷造成的生理性乾旱。苔原區到了夏季也只有表層土壤融化,其下就是厚厚的永久凍土,降水被永久凍土阻攔而難以滲入地下,由此形成大面積積水,使苔原區普遍有沼澤化現象,一系列沼澤池塘點綴在苔原之上。苔原包括北極苔原和高山苔原。前者廣泛分布在北半球,佔據著歐亞大陸北部及其鄰近島嶼的大片地區。西伯利亞的北部是最大的苔原區,面積約為300平方千米。在北美,苔原區也佔了大片面積,如美洲大陸的北部、加拿大群島和格陵蘭群島沒有覆冰的地區。在南半球僅分布在南美南端的馬爾維納斯群島、南喬治亞群島和南奧克尼群島等。後者發育在海拔足夠高的地區,在樹線之上和無植物的裸露巖石區及永久雪線以下。
(本文轉載自地理知識庫,作者admin,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公眾號予以處理)
在下方留下你的精彩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