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化物所仿生關節軟骨材料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2020-12-08 中國科學院

  人體滑膜關節能夠在極高的赫茲接觸壓力(3-18 MPa)下呈現出較低的摩擦係數(0.001-0.03)。無論是靜止還是運動狀態,關節界面始終都能夠保持超低的摩擦係數,支撐人體正常運動過程。研究表明,包覆在骨關節表面的重要軟組織——關節軟骨在減小骨與骨之間的摩擦以及緩衝運動時產生的震動等方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關節軟骨具有非常複雜與精細的結構,而這種結構可以被簡化成一種雙相模型,即關節軟骨具有流體相與固體相:流體相是一種多孔結構,孔中包埋有大量的生物大分子,具有動態自適應性能,其與關節潤滑液協同起到很好的潤滑減摩作用;固體相則在低速運動中起到了很好的承載作用。由於關節軟骨缺少必要的血管,使得關節軟骨在受到損傷後很難實現自我修復,這就促使臨床上對關節軟骨替代材料有迫切的需求。水凝膠作為一種具有溼、軟特性三維網絡高分子材料,與關節軟骨有諸多的相似之處,因而被視為一種比較理想的關節軟骨替代材料。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外科學家開展了大量水凝膠摩擦學相關的研究工作,以期獲得與人體關節相媲美的超低摩擦係數和高承載的水凝膠材料。然而,具有良好潤滑性能的水凝膠機械性能較差,而提高力學性能後又不能獲得很好的潤滑性能。水凝膠的這些缺陷以及潤滑與強度的矛盾使得水凝膠在關節軟骨替換材料領域的實際應用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因此,發展一種具有高承載、低摩擦及抗磨損特性的水凝膠材料顯得尤為緊迫。

  近期,受關節軟骨雙相、梯度結構啟發,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周峰團隊在結構化水凝膠構築仿生關節軟骨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進展,實現了具有高承載、低摩擦的軟硬複合結構化水凝膠材料,為開發設計新型人工關節材料提供了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持。該團隊採用軟硬複合的仿生界面設計策略將聚丙烯酸 (PAA) 水凝膠澆築成型到多孔陽極氧化鋁 (AAO) 模板中,構築了一種新型的軟硬複合表面(圖1。基底為硬質的 AAO 模板,表面層為有序的水凝膠納米纖維陣列,類似於軟骨表面的膠原纖維陣列。在高載荷滑動剪切下,表層水凝膠起到減摩效果,硬質 AAO 模板起到承載作用。該複合表面能夠在 40 N 的高載荷下,實現界面的超低摩擦係數(10-3 級別)。進一步,由於聚丙烯酸水凝膠的酸、鹼響應特性,該複合表面可以在高的赫茲接觸壓力下實現界面摩擦係數原位、快速、穩定、可逆的轉變。該工作發表在國際期刊《先進功能材料Nano-porous substrate-infiltrated hydrogels: a bio-inspired regenerable surface for high load bearing and tunable friction, Shuanhong Ma, M. Scaraggi, Daoai Wang, Xiaolong Wang, Yongmin Liang, Weimin Liu, D. Dini* and Feng Zhou*, Adv. Funct. Mater. 2015, 47, 7366-7374上。

  基於相同的設計理念,該團隊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ABS模具表面活潑氫對聚合的弱阻聚效應,採用界面誘導調控聚合成型技術,開發了一種高強度水凝膠軟骨材料,該水凝膠材料分為兩層,表層為具有超滑特性的大孔水凝膠網絡,底層為具有緻密網絡結構的高強度水凝膠(圖2)。滑動剪切過程中,多孔高含水的表層水凝膠網絡起到潤滑作用,而底層的低含水高強度水凝膠網絡起到承載作用,從而實現了水凝膠材料高承載與低摩擦性能的統一。該層狀水凝膠軟骨材料可在幾個兆帕級別接觸壓力下,實現超低摩擦係數,有望用作新一代關節軟骨材料。該研究結果發表在ACS Macro LettersArticular Cartilage Inspired Bilayer Tough Hydrogel Prepared by Interfacial Modulated Polymerization Showing Excellent Combination of High Load-Bearing and Low Friction Performance, Peng Lin, Ran Zhang, Xiaolong Wang*, Meirong Cai, Jun Yang, Bo Yu, and Feng Zhou*, ACS Macro Lett. 2016, 5: 1191-1195)上。

  基於上述研究工作,研究團隊受《聚合物》(Polymer期刊邀請撰寫了首篇關於結構化水凝膠方面的綜述論文(Structural hydrogels, Shuanhong Ma, Bo Yu, Xiaowei Pei*, Feng Zhou*,Polymer, 2016, 98, 516-535)。該論文對國內外結構化水凝膠最新發展狀況進行了綜述,概述了新一代結構化水凝膠的製備方法及應用前景,對摩擦學領域科學家從事結構化生物潤滑材料研發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重點部署項目和西部之光人才培養計劃的資助。

    文章連結:1 2 3

 

1 PAA水凝膠澆築在多孔氧化鋁模板中形成的高承載、低摩擦軟硬複合結構化水凝膠表面 

 

2 雙層水凝膠的結構示意圖、SEM照片及以鋼球和PDMS軟球為對偶的摩擦實驗結果 

 

3 結構化水凝膠結構及應用示意圖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研發出仿生層狀關節軟骨潤滑材料
    水凝膠是由親水性聚合物網絡構成的高分子材料,但傳統水凝膠的水化能力與承載能力呈反比,水化度高的水凝膠材料過軟,在高承載剪切過程中易變形;力學強度較高的凝膠表面水化性能較差,無法給予水凝膠優良的潤滑性能。過去20年,學術界對軟物質潤滑材料的研究,未能協同考慮界面潤滑、機械承載和抗磨損。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材料表/界面課題組聚焦於研究高性能仿生水潤滑材料。
  • 蘭州化物所苛刻條件下聚醯亞胺摩擦性能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蘭州化物所苛刻條件下聚醯亞胺摩擦性能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2014-12-09 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聚合物自潤滑複合材料研究組針對苛刻條件下聚醯亞胺性能的變化進行研究並取得了系列進展。
  • 蘭州化物所碳基納米材料冷陰極研究取得進展
    冷陰極材料的選擇、製備及場發射性能對冷電子源真空器件的性能和壽命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與其他材料相比,碳基材料(如碳納米管、石墨烯等)表現出較為優異的場發射性能。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清潔能源化學與材料實驗室低維材料與化學儲能課題組一直致力於碳基納米材料冷陰極的構築及性能研究,先後對石墨烯、碳納米管等碳基冷陰極進行了研究,並獲得了具有優異發射特性的冷陰極,可滿足不同真空電子器件的使用要求。
  • 蘭州化物所甲苯衍生物sp3 C-H氧化胺化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石峰帶領的團隊在多年開展N-烷基化胺合成多相催化體系研究的基礎上,發展出了一種高效的炭負載納米鎳鈷合金結構的催化材料,並以該材料作為催化劑將催化加氫和選擇氧化兩個互相矛盾的反應置於同一體系,實現了硝基苯為氮源的甲苯分子中sp3 C-H的高效氧化胺化反應。
  • 蘭州化物所親核催化的醯基遷移反應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夏紀寶團隊一直致力於惰性化學鍵的活化與轉化研究。最近,他們在前期研究惰性C-N鍵選擇性催化斷裂(Org. Lett. 2019, 21, 1226; Chin. J. Org. Chem. 2018, 38, 1949)的工作基礎上,實現了首例Lewis鹼催化(親核催化)的醯胺C-N鍵斷裂重組的聯烯胺-醯化反應。
  • 關節軟骨修復新途徑:組織工程化軟骨
    關節軟骨在人體關節內起著承載負重與減少摩擦的重要作用,但是由於其本身無神經、血管支配且所含細胞量少,因此損傷後往往無法實現自身修復。關節軟骨損傷患病率較高,據報導約 60% 行關節鏡檢查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關節軟骨損傷。
  • 大連化物所在芬頓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大連化物所在芬頓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2016-01-15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之後,該團隊首次報導了Fe-Co 普魯士藍類似物(PBAs)的超高芬頓反應活性。通過穆譜對芬頓反應過程中鐵物種循環的研究,發現Fe-Co PBAs金屬有機骨架中大量高分散水配位的鐵和晶胞空位的存在是其高活性的主要原因;通過與大連化物所503組研究員韓洪憲等人在EPR表徵解析上的合作,提出了單線氧作為直接活性物種的反應機理(Appl. Catal.
  • 大連化物所金屬有機化合物用於儲氫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複合氫化物材料化學研究組副研究員何騰和研究員陳萍領導的團隊與廈門大學教授吳安安、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Tom Autrey等合作,在儲氫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背頁封面形式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上。
  • 青島能源所生物質能源材料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生物質材料具有來源豐富、可再生等優點,在可持續能源材料開發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以海洋中豐富的海藻多糖、甲殼素等生物質材料為基礎,研究開發高性能的能源材料具有重要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仿生能源與儲能系統團隊負責人崔光磊等在海洋生物質能源材料研究領域取得一系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Electrochem. Soc.、Electrochim Acta、J Mater Chem等雜誌,並有多項發明專利獲得授權。
  • 在銻化物納米線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納米砂磨機訊:在銻化物納米線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納米砂磨機訊:III-V族半導體納米線憑藉其獨特的準一維結構和物理特性在納米電晶體、納米傳感器和納米光電探測器等方面有著重要潛在應用,是當前國際研究的熱點。
  • 可實現受損關節替換的軟骨再生3D生物列印
    在臨床實踐中,使用金屬及合成材料假體的全關節置換手術可以取代患有關節炎的關節。因為目前關節假體還不能與周邊關節組織一起重塑,並且可能由於無菌性鬆動或感染而導致長期功能損傷,只能通過關節的生物性再生來解決。
  • 【中國科學報】超高強度水凝膠生物潤滑材料研究獲進展
    蘭州化物所 【中國科學報】超高強度水凝膠生物潤滑材料研究獲進展 2015-05-18 中國科學報 科訊   水凝膠是一類包含大量水分的具有三維網絡結構的高分子材料,其在關節潤滑、組織工程、藥物控釋載體等領域有重要應用前景,受到廣泛關注。水凝膠還與人體諸多活性組織,如人的關節潤滑軟骨、肌肉組織等有極為相似的性質,從而使得水凝膠成為人工關節最為理想的替代材料,也是開發類肌肉驅動器的最佳基體材料。但是水凝膠通常比較脆弱,受到外力後容易發生機械破裂,從而大大限制了其應用範圍。
  • 上海應物所等界面水的微觀性質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上海應物所等界面水的微觀性質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2015-11-13 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字體最近,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水科學與技術研究室在相關領域取得系列進展,三篇論文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PRL 115,164502;PRL 115,186101
  • 大連化物所金屬氧化物催化劑設計研究取得進展
    大連化物所金屬氧化物催化劑設計研究取得進展 2018-03-09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研究發現,與共沉澱法製備的Ce-Zr氧化物相比,採用FSP方法製備的氧化物所能提供的氧空位數量增加了19倍。該研究成果為新型氧化物催化材料的設計和應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化學科學》上。該研究得到了中科院-亥姆霍茲夥伴研究團隊項目、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的資助。
  • 大連化物所二維原子晶體限域生長研究取得新進展
    大連化物所二維原子晶體限域生長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5-12-30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    文章連結 大連化物所二維原子晶體限域生長研究取得新進展
  • 大連化物所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大連化物所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2017-09-05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論文連結 大連化物所全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 大連化物所納米限域催化理論研究取得新進展
    大連化物所納米限域催化理論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5-02-03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 大連化物所納米限域催化理論研究取得新進展
  • 蘭州化物所路易斯酸催化的碳氫官能化研究取得進展
    路易酸催化碳氫官能化  近日,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在路易斯酸催化的碳氫官能化研究方面取得了新進展。  在前期鈀催化的碳氫活化(J. Am. Chem.Soc. 2010, 132, 3650-3651)研究基礎上,研究人員採用非貴金屬路易斯酸作為催化劑實現了碳氫鍵活化,構建了2-取代的含氮雜環芳香化合物和N-磺醯基亞胺的加成反應,得到了一類含氮雜環胺衍生物,並通過碳氫鍵官能化引發串聯反應,簡潔高效地合成了異吲哚啉酮和異吲哚啉化合物。  該研究為含氮雜環芳香化合物合成重要的藥物雜環骨架提供了一種新方法,在醫藥化學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螢光染料發光構效關係研究取得系列進展—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