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搬遷 喜笑顏開》 盧虹靈攝
邕寧區那樓鎮那盆村蜜柚基地,攝影家與村民開心合影。 記者葉子榕攝
《產業助脫貧》 李鹹勝攝
《蜜柚喜獲豐收》 李鹹勝攝
《喜獲豐收 笑開顏》 盧虹靈攝
《享受豐收的喜悅》 李鹹勝攝
近日,南寧市扶貧辦、市國資委、南寧日報社、市文聯、市攝協聯合舉辦 2020 脫貧攻堅攝影大賽。活動主辦方組織攝影家深入邕寧區那樓鎮那盆村蜜柚基地、新江鎮新樂村大化移民點、屯茶村新型全自動蛋雞養殖基地、華達村錄究坡壇叢荔枝扶貧示範園等扶貧一線,通過攝像、航拍等方式,記錄邕寧區脫貧工作的生動景象,以及山區群眾搬出大山安居樂業的場景。
據了解,那樓鎮那盆村蜜柚基地位於邕寧區那樓鎮那盆村那盆坡,核心區總面積約 1000 畝,向外輻射至周邊那九、小何村、堆牛等約 3000 畝,採用土地流轉模式經營。基地聘請國內知名三紅蜜柚鑑定專家黃東來教授為生產技術指導、華南農業大學果樹學碩士張蘭主持果樹科研開發,基地招聘了貧困農戶 20 餘人務工。
攝影家們來到基地時,基地正在採摘蜜柚,攝影家們拍下了勞動者工作的鏡頭,拍攝完畢後基地工作人員拿出蜜柚給大家品嘗。三紅蜜柚果大皮薄、果肉鮮紅多汁,清甜微酸,口感極佳,是老少皆宜的養生水果,攝影家們讚不絕口。基地負責人告訴記者:" 三紅蜜柚在廣西種植髮展的空間大效益高,一次種植就能保證長期收成。2019 年已榮獲柚類『無公害農產品證書』、廣西柑橘類種植行業協會柚類評選『銀獎』。"
攝影家一行人隨後來到屯茶村新型全自動蛋雞養殖基地、華達村錄究坡壇叢荔枝扶貧示範園。在養殖基地,蛋雞的飼養、雞蛋和雞糞的收集已實現智能化,工作人員利用機器就可以完成以上工作,極大節約了人力物力。駐村第一書記黃成介紹說,扶貧示範園總共帶動安排屯茶村貧困戶 22 人就業,人均月工資 1500 元左右,實現了帶動貧困戶增收、鞏固貧困戶脫貧成效的雙重目的。
最後攝影家一行來到位於新江鎮新樂村那貢坡的新江鎮大化移民那貢安置點。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新江鎮大化移民那貢安置點是將原來的那貢點、那餘橋頭點、力勒點等 3 個移民點集中安置(二次搬遷)。那貢安置點分兩期開展建設,其中第一期安置移民 62 戶 159 人,第二期安置 48 戶 78 人。"
據悉,該項目建設資金通過政府各級補助、移民群眾貸款政府貼息、移民群眾自籌等方式籌措。政府出資徵收約 60 畝作為永久安置地,每戶安排住房用地 60 平方米,每戶移民均獲得建房資金補貼 1.85 萬元,為提升環境面貌,2020 年 5 — 8 月採取 " 以獎代補 " 方式進行外立面改造,移民點面貌煥然一新。
為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新樂村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 " 先鋒引領 · 脫貧攻堅 " 大行動的號召,實施以食用菌產業生產、優質稻、糖料蔗、雞、中草藥為主的特色農業種養殖項目,並以食用菌產業作為新樂村 2017 年村級集體經濟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柱。在新江鎮新樂村那貢坡那餘橋頭建設標準化食用菌生產基地,建設面積約 3000 平方米,擁有加工區間、滅菌區、接種區、栽培區、養菌大棚、辦公區、生產廠房、產品儲存庫等。
項目建成後,新江鎮新樂村民委員會將標準化食用菌生產基地出租給南寧盈高農牧有限公司作為食用菌生產經營場所,合同期限為 9 年,合作社將每年純利潤的 8% 給村委分紅,所得收益全部進入村級集體經濟帳戶,2019 年村級集體收益達 11 萬元。基地投產後安排長期工人 8 人、臨時工 30 人,其中安置貧困戶 5 戶,帶動養菌農戶 30 戶以上。基地年生產能力為 50 萬— 80 萬個菌棒,產值 200 萬元。
據了解,新江鎮將健全跟蹤服務機制,通過宣傳和落實扶貧政策,引進合作公司、成立合作社等方式,推進農業產業現代化建設,讓移民群眾不僅有舒適的居住環境,也能有穩定的收入,確保移民群眾安居樂業。(劉清風)
【來源:ZAKER南寧】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