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非洲都沒有的「非洲雞」,只有澳門才可以吃得到!

2021-01-15 騰訊網

點擊這裡,關注不一樣的美食世界

今天尋味小分隊來到澳門尋找美食,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局長文綺華女士,第一時間為澳門打Call。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局長 文綺華

健康城市免隔離

暢遊澳門歡迎你

關師傅帶隊,當然就要去尋找米其林星級餐廳啦。

連續7年獲得米其林三星餐廳

這間8餐廳,從 2014年-2020年,連續7年榮獲米其林三星餐廳。

這間餐廳的菜式裡,很多裝飾都是做成8字,代表吉祥如意。連續7年獲得米其林三星,這裡的出品當然不會差。

蜜汁黑豚叉燒

選用日本的黑毛豬,精選豬梅肉,每一塊梅肉只做兩條叉燒,肥瘦比例控制得非常好,口感層次豐富。

黃金雪花牛肉

用天婦羅的方法做外皮,外表的脆漿炸得十分酥脆,裡面的牛肉依然保持鮮嫩的口感,吃的時候搭配陳皮檸檬醬,可以很好地解掉牛肉的油膩感,吃多幾塊都不會膩。

金蒜翡翠星斑球

因為魚十分新鮮,所以肉質很緊緻,味道也格外鮮甜,陳皮的加入,令魚的鮮味提升一個檔次。

鮑魚雞粒瑤柱飯

將香米和絲苗米按比例混合好,讓飯的口感不會太硬也不會太粘,恰到好處,加上豐富的配料,米飯立即來了次華麗變身,成為壓軸好戲。

吃完米其林餐廳,關師傅帶這兩位主持人來到另一間餐廳,聽說很多米其林廚師都是從這裡出來的。

原來這裡是澳門旅遊學院的教學餐廳,榮獲2019年米其林指南推介。

來到廚師學校,機會難得,當然要請教這裡的老師學習地道的澳門菜,非洲雞就是最經典的澳門菜之一了。

雖然叫非洲雞,其實在非洲是絕對吃不到這種做法的,之所以叫非洲雞,是因為以前這道菜是由一位非洲籍的廚師首創,但是因為這位廚師做出來的菜比較鹹和辣,所以當地的廚師就將其進行改良,加入一下東南亞的香料,作出合適當地人口味的非洲雞。

非洲雞

1、將雞肉去骨

2、加入適量的鹽、黑椒粉、甜紅椒粉、蒜頭、白葡萄酒、香葉、橄欖油等進行醃製4個小時

3、將醃製好的雞肉煎至表面金黃

4、適量牛油煮至融化,加入蒜頭爆香

5、放入洋蔥、辣椒、葡萄酒、紅椒粉、椰奶、牛奶,將食材煮軟,然後全部放入攪拌機打成醬汁

6、將醬汁淋到雞肉上

7、用180度烘烤18-20分鐘即可

醬汁調得十分好,甜鹹辣鮮,各種味道完美融合,雞肉經過先煎再烤,表皮焦香,內裡細嫩,不愧是當地的經典菜式。

香酥馬介休球

先將馬介休浸泡,去除多餘的鹹味,然後拆絲再炒香,然後再來製作成馬介休球,真是少點心思都不行。

葡式燜飯

看起來和煲仔飯有幾分相似,但是一口下去就會發現,完全是兩種概念,西式的風味充斥你的味蕾,讓人胃口大開。煮飯不是用水,而是用煮鴨的湯汁,而且還加入芝士,所以米飯特別濃香,每一口都是鴨肉的鮮味和芝士的香味,越吃越過癮。

相關焦點

  • 尋找最美(味)的非洲雞
    本期,我們走進非洲充滿原始風情的森林、草原和土路,來近距離的探索野生狀態下未被馴化的珍珠雞。 得名 它因羽毛密布規則的圓形白色斑點,狀似披著一件華麗的珍珠袈裟,哦,不對,是珍珠襯衫,故得名珍珠雞。這是一種在非洲大陸廣泛分布,長相、叫聲奇特,在國內一般是在動物園才能見到,但是味道又特別鮮美的外來雞種。
  • 中國人喜歡吃的美食,卻被非洲人當垃圾,賣出了白菜價
    中國人喜歡吃的美食,卻被非洲人當垃圾,賣出了白菜價中國美食博大精深,任何一樣食材都能給製作成美食,在這其中最受人們喜歡的食材莫過於豬蹄了,它是年夜飯上必備的美食,每個人都要吃它,寓意新的一年可以向前爬,還得是要前蹄才行,製作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什麼滷的,紅燒的,炒的等等,製作的方法特別的多
  • 全世界的人都吐槽非洲沒有食材,非洲人:我們只是缺一個中國廚師
    出國旅遊是絕大多數人的選擇,一般來說,出國的目的就是兩個,一是美景,二是美食。世界上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不僅美景存在差異,在美食上面的詮釋和見解也是不一樣的。就拿美食來說,全世界都是公認的難吃就是印度和非洲,印度的食物其實只是在健康和衛生方面差了一點。並且這兩個地方都是全球公認的貧困地區,從大多數的新聞報導上就可以知道,他們的溫飽問題都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 非洲非常難得的美食,一隻重達3千克,每年限制出口約300隻!
    一說到吃很多小夥伴就非常感興趣,畢竟大部分的人都覺得這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就是吃美食了,國內的美食可以說是非常多的,每個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味道,就算是吃貨達人想要吃遍中國的美食那也是有點困難的。不過今天我們要說一非洲的美食,一提到非洲很多小夥伴可能是比較拒絕的。
  • 誰說只有中國吃貨最能吃,非洲吃貨把滿山的蝸牛都吃到差點瀕危了
    說到吃,肯定都會先想到中國的吃貨們了。中國吃貨可謂是無所不吃,只要是能入口的就都能做成美味端上飯桌,就連在國外都讓人備感頭疼的小龍蝦,都被中國吃貨吃到需要人工養殖才能供應市場需求,可見中國吃貨的可怕。不過,在遙遠的非洲大陸,我們的黑人兄弟們也是非常能吃的呢,讓我們來看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吧。
  • 非洲日記:非洲窮人吃小龍蝦,富人吃什麼?
    在奈及利亞打工期間,我不太習慣當地的美食,所以一般在公司食堂吃飯,只偶爾到城裡的中餐廳吃飯,我的手下小黑臉皮很厚,我從來沒見過他紅臉。有時候我到外面吃飯,他也跟著混吃混喝。在非洲中餐廳吃飯,消費並不比國內低,因為奈及利亞蔬菜賣得很貴。
  • 非洲奢侈的美食,土豪天天吃,中國人看見就說吃夠了!
    非洲奢侈的美食,土豪天天吃,中國人看見就說吃夠了!泡麵作為素食,在生活中被人們廣泛接受,特別是在月底的時候簡直拯救了萬千吃土上班族人的生活,但你知道嗎?在我們這一塊錢一包的方便麵到了非洲,卻成了土豪們說話的美食。
  • 吃還是不吃?非洲大蝸牛讓消費者犯難了
    身為一個吃貨,就沒有任何食物能阻擋他們的腳步。中國在世界上最出名的就是,啥都能做成美食的國家,亞洲鯉魚,小龍蝦,豬大腸,鮑魚,扇貝等,甚至在國外泛濫成災的生物,都能被我們國人吃到被保護。
  • 中國人會吃,可不是啥都敢吃,面對非洲這些美食,也只能退避三舍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作為中國人一定不會對「吃貨」這個詞語感到陌生,當然我們也不否認,可是「二手」消息有的時候的確不夠靠譜,咱們中國人會吃,可不是啥都敢吃。
  • 傳說中非洲6大國民美食,野味烤肉沒啥,看到它:雞皮疙瘩起來了
    傳說中非洲6大國民美食,野味烤肉沒啥,看到它:雞皮疙瘩起來了一說起非洲,很多人腦海中出現的畫面就不是很友好的,一說到非洲美食,更是基本都被認為是「黑暗料理」,但是非洲也是有各國美食代表的,今天小編就給你們分享以一下傳說中的非洲6國國民美食吧,看看能不能激起你們的食慾。
  • 非洲人討厭的海鮮:貽貝營養豐富似雞蛋,在非洲卻沒人吃
    我們知道,海鮮向來都是比較高級的食材,普通人想要吃一頓海鮮,估計還要等到逢年過節。在神奇的非洲,海鮮的地位卻沒有想像中那麼高。非洲的一些沿海國家,海鮮的價格甚至不如白菜,地攤上一買就能買一大鍋。非洲人大概都不喜歡吃海鮮,甚至碰都不碰。
  • 為什麼非洲人寧願餓死,都不吃這種食物,中國吃貨:簡直浪費!
    至今,非洲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在網上經常看到非洲人吃一些令人感到噁心的食物來填飽肚子的圖片,還有成群結隊的非洲難民,這也是很多人對非洲最初的印象。那他們為什麼寧願餓死也對海鮮美食置之不理,甚至連貽貝、龍蝦都不吃,令很多中國人百思不得其解,而對於中國吃貨來說簡直「太浪費」!在非洲的羅博格海灘上,如今已經被一大片黑色覆蓋,而這一大片黑色就是貽貝,在中國也叫海虹、青口,鮮活貽貝在中國是大眾化的海鮮品。可以蒸、煮、炒食,也可剝殼後和其他青菜混炒,味均鮮美。
  • 入侵美國大蝸牛,水泥都能吃,中國人都沒辦法,在非洲卻活不下去
    提到外來入侵物種,很多國家會想起中國,因為中國是一個非常能吃的民族,甚至很多時候,可以通過吃來對抗入侵物種,因此有許多國家,遭受了入侵物種後,都希望能夠得到中國的幫助,比如說德國的小龍蝦,還有美國的亞洲鯉魚。
  • 非洲「最大」青蛙,一隻能吃半個月,中國吃貨:看起來就嘴饞!
    非洲"最大"青蛙,一隻能吃半個月,中國吃貨:看起來就嘴饞!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對"吃"很是重視了。說起美食,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各種各樣的美食是應有盡有。
  • 在非洲流行吃蝸牛,一個外國人前往非洲夜市覓食,對其讚不絕口
    在非洲流行吃蝸牛,一個外國人前往非洲夜市覓食,對其讚不絕口在這個很多美食盛行的世界上,各個國家都會有著各種各樣的美食,這些美食都會吸引五湖四海的吃貨們前來平常,有些食物是很可口的,而有些食物是很難下口的,就像這樣一道非洲的菜,是用蝸牛製作起來的,小妖看了就不禁想起下雨天,草叢邊滿地都是蝸牛的情景
  • 非洲人到底吃不吃大象?看完這篇文章才明白,原來非洲有這些內幕
    除了我們常吃的這些肉類,在非洲還有人會吃大象肉,相信大多數人還是沒有膽子吃的,那麼非洲人為何吃大象肉?一般情況下,非洲人是不吃大象肉的。因為大象是一級保護動物,而且肉質非常粗糙,難以下咽。同時,大象的皮膚裡會寄生沙蚤、攜帶慢病毒BIV。在非洲某些地區,大象還是他們的圖騰,是信仰和保護神。
  • 直擊非洲的經典美食,海鮮多的吃不完,只是做法讓國人不敢恭維
    來到非洲當地的大市場,這裡面什麼都有,不管是肉還是海鮮,還是蔬菜和水果,只要你能想像到的,在這裡基本上都能買到,而且有些地方的市場還是比較安靜的, 說起非洲,我們首先會想到的就是「貧窮」,因為這裡不管是地理環境還是自然資源都比較差,很多人更是不喜歡勞動,所以有的地方的人甚至連飯都吃不起。
  • 全國最地道的美食攻略你一定得收著!
    ,但這道美食不可多得,即使是哈薩克族人民,一年也只能吃到一次。 非洲雞,非洲吃不到,葡萄牙吃不到,只在澳門吃得到。 非洲雞的做法十分複雜,首先,要先用十多種醬料將雞醃製上一整天,然後把薑黃、黃辣椒、月桂葉、咖喱、椰絲
  • 非洲貽貝泛濫成災,為什麼非洲人餓死不吃?
    貽貝又稱海虹,是我國常見的一種海鮮,由於產量高,價格相對便宜,所以在我國貽貝是家喻戶曉的一種美食,如論是清蒸、直接煮還是蒜蓉都是不錯的選擇。那麼,貽貝作為我們國人口中的美食,非洲人卻餓死不吃,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 非洲「傳統」的幾種美食,烤蝸牛炒蟲子,外國吃貨「捂住嘴」
    背景眾所周知,非洲是個相對落後的大陸,大部分地區是十分貧瘠。一方面是因為當地的環境十分惡劣,另一方面則是當地人的思想限制了市場經濟的發展。非洲人民吃的食物令世界大部分地區的遊客都接受不了,他們不喜歡吃帶殼、帶骨頭的海洋生物,這就包括了海魚、龍蝦、螃蟹等等。當地人比較愛吃軟骨動物,比如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