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透鏡把顯微鏡解析度提高5倍

2020-11-25 中國網財經

  ■最新發現與創新

  新華社華盛頓8月12日電 (記者林小春)中國和英國研究機構的科學家12日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利用常見的二氧化鈦納米粒子製備一種固態半球超級透鏡,能把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提高4到5倍,大幅突破了常規光學顯微鏡的極限解析度。

  這項研究由英國班戈大學電子工程系的王增波和中國復旦大學材料系的武利民等人合作完成。

  王增波對新華社記者介紹說,他們首先把二氧化鈦納米粒子放於某種流體介質中,然後用注射器擠壓出來,直接滴到觀測樣品上,形成半球狀物體,流體蒸發後就形成一個固態的半球超級透鏡,直徑大小為幾十微米,比人的頭髮絲還細。

  王增波說,在普通白光照明條件下,傳統光學顯微鏡無法看到小於200納米的物體,而這種由高折射率納米粒子組成的超級透鏡,則能把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提高到創紀錄的45納米。

  簡單來說,利用這種超級透鏡能使一臺普通的光學顯微鏡變身成納米級光學顯微鏡。比如,藍光光碟上的線槽最細只有100納米,使用普通顯微鏡是看不見的,但利用這種超級透鏡就可以直接觀測。研究人員希望將來這一成果能應用於生物醫學,如實時觀測亞細胞結構和病毒等。

  據介紹,這種技術使用的二氧化鈦納米粒子廣泛用於防曬化妝品和白色塗料,是一種常見材料,成本較低,而且製備工藝相對簡單。王增波表示,如果有合適資金支持,預計這項技術幾年內就可實現商業化。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焦點

  • 蜘蛛絲--天然超級透鏡,能使顯微鏡解析度提升2至3倍
    新一期美國《納米通訊》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自然界的蜘蛛絲是一種天然的超級透鏡,可以有效幫助常規光學顯微鏡突破「視力」極限。這是生物超級透鏡首次登上科技舞臺,為超級透鏡研究開闢了全新的發展方向。    這項研究由英國班戈大學電子工程系的王增波主持,並與牛津大學弗裡茨·沃爾拉特教授等人合作完成。    王增波對新華社記者說:「這項研究的漂亮之處就在於它的簡單性,超級透鏡設計和製備一直是個比較複雜的課題,需要專業的知識和設備。
  • 蜘蛛絲能使顯微鏡解析度提升2至3倍
    ■最新發現與創新  據新華社華盛頓8月29日電 (記者林小春)新一期美國《納米通訊》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自然界的蜘蛛絲是一種天然的超級透鏡,可以有效幫助常規光學顯微鏡突破「視力」極限。這是生物超級透鏡首次登上科技舞臺,為超級透鏡研究開闢了全新的發展方向。
  • 蜘蛛絲助力顯微鏡突破「視力」極限 解析度增2-3倍
    蜘蛛絲助力顯微鏡突破「視力」極限 解析度增2-3倍 原標題:   新華社華盛頓8月29日電(記者林小春)新一期美國《納米通訊》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自然界的蜘蛛絲是一種天然的超級透鏡,可以有效幫助常規光學顯微鏡突破「視力」極限。
  • 能使顯微鏡解析度提升2至3倍
    (原標題:蜘蛛絲能使顯微鏡解析度提升2至3倍)
  • 在不影響解析度的情況下,將雙光子顯微鏡成像速度提高5倍!
    博科園:本文為天文學類科學家開發出了一種方法,可以在不影響解析度的情況下將雙光子顯微鏡成像速度提高五倍使用這種新方法在不到一秒時間內獲得了花粉顆粒的雙光子顯微鏡圖像,使用傳統的方法這將需要五倍的時間。這種基於壓縮傳感的雙光子顯微鏡方法,將有助於可視化神經網絡或同時監測數百個神經元的活動。通常,神經元在10毫秒的時間尺度上傳輸信號,而傳統系統太慢了。
  • 物理學家將電子顯微鏡的解析度提高到約0.039納米,這確實了不起
    美國物理學家發明了一種新的透射電子顯微鏡技術,將圖像的最大解析度提高到了0.039納米。為此目的,他們使用了投影術的方法,這樣可以在不同條件下獲得大量衍射光譜的重建圖像。為了實現這種方法,科學家們降低了電子束的能量,並創造了一種特殊的探測器來捕獲少量的散射電子。
  • 突破光學顯微鏡成像能力,中國南京大學發明:波導陣列傳輸光
    光學顯微鏡面臨的挑戰之一是不斷提高成像能力或解析度,在過去的三百多年裡,科學家們一直在建造越來越好的顯微鏡。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極限只由兩個因素決定:被觀察對象的對比度,以及顯微鏡中光學元件的解析度。特別是在過去的50年裡,改善物體對比度和光學質量的技術出現了爆炸性增長。其中一項技術被稱為超級透鏡,超透鏡利用了波的一些特性,能夠分辨出原本看不見的細節。
  • 超高解析度顯微鏡:顯微鏡發展史上的新突破
    起初,許多科學家,包括那些聲名顯赫的物理學家都認為Hell的工作對於提高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沒有太大的意義。他們認為,Hell僅用他那少得可憐的科研經費來從事這項研究簡直就是在冒險。但Hell卻始終堅信他能夠打破衍射極限。   Hell的努力沒有白費,他的冒險終於獲得了回報。
  • 專家小談|常用商業化超高解析度顯微鏡概覽(含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因此,20世紀的顯微鏡生產商們主要通過提高物鏡的數值孔徑來提高物鏡的解析度。但是,由於衍射的存在數值孔徑的提高是有極限的,衍射極限限制了系統的解析度。極限是用來打破的幾十年以來,研究者們採取了不同策略進一步了提高顯微鏡的解析度。
  • 淺談影響數碼顯微鏡解析度的兩大因素
    空間採樣率對數碼顯微圖像解析度的影響奈奎斯特採樣定理是指將模擬信號轉化為數位訊號時,要求採樣頻率fs要大於模擬信號中最高頻率fmax的2倍,即fs>fmax才可以通過採樣之後的數位訊號準確地重建出模擬信號。
  • 超高解析度螢光顯微鏡的應用
    超高解析度螢光顯微鏡正在不斷改變我們對細胞內部結構及運作的認識。不過在現階段,顯微鏡技術還是存在著種種不足,如果人們希望顯微鏡能在生物研究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就必須對其加以改進和提高。
  • 顯微鏡解析度 - CSDN
    如今,科學家們已經研發了多種超解析度技術,遠遠超出了衍射J限,能夠觀察到分子尺度的細節。SRM技術可以將細胞結構解析為亞細胞水平,從而獲取有關細胞組分的3D結構的信息,並可以觀察到單分子共定位。圖1: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中,成像是通過將來自點光源的光線會聚到像平面上的單個點來實現的。超出光衍射的限制,防止了射線的較精確會聚,從而導致物體的圖像模糊。顯微鏡的解析度取決於點擴散函數(PSF)的大小,或對象在某個點的三維強度分布。在STED中,應用環形炸彈耗盡型雷射器,其零點與激發雷射焦點的zui大值重疊。
  • 顯微鏡解析度破紀錄,兩位中國學者《Nature》刊文|獨家...
    從 16 世紀的光學顯微鏡發明以來,400 年後的 20 世紀初,電子顯微鏡的發明突破了光學顯微鏡固有的衍射極限(大約 200 納米),能夠輕易的分辨出單個原子。但對於亞原子尺度的世界,這個解析度還遠遠不夠。
  • 解析度突破了世界紀錄的電子顯微鏡有多厲害?
    文章稱,研究人員憑藉電子顯微鏡(電鏡)像素陣列檢測器(EMPAD),使電鏡達到了0.39的解析度,刷新了世界記錄。電鏡雖然能觀測到單個原子,但即使在這個解析度下,它也並不能把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電鏡的鏡片具有稱為像差的內在缺陷。為此人們開發了像差校正器,正如Muller所說,它就像「顯微鏡的眼鏡」。而為了校正多個像差,需要一個不斷擴展的校正元件收集器。
  • 新型光學顯微鏡突破解析度極限
    原標題:新型光學顯微鏡突破解析度極限   多光子—空間頻率調製成像顯微鏡   據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官網26日報導,該校科學家演示了一種空間解析度達2η(η是非線性光強反應單位最高級)的多光子—空間頻率調製成像(MP-SPIFI)技術,突破了光學顯微成像解析度極限。
  • 用放大多少倍的顯微鏡才能看到亞原子粒子?
    利用透鏡觀察放大的物體可能有上千年的歷史,16世紀末有人發現將兩個凸透鏡放在合適的位置能夠將物體放大很多倍。17世紀時科學家製造出了真正意義的顯微鏡,並被用來觀察細胞、微生物等。光有波動性,遇到比較小的障礙物會發生明顯的衍射。光經過一個很小的障礙物時可能會繞過它,即使被它反射後也容易擴大為一個光斑。
  • 顯微鏡放大40億倍,能看到什麼?盧瑟福100多年前看到了原子核!
    >R≈λ/2R為物體最小可分辨距離,λ為入射光的波長,假如我們肉眼能看到的上限紫光與紫外波長380nm極限計算的話,大約是是190nm,按我們肉眼極限解析度在25mm時的極限解析度0.2mm計算的話,那麼放大倍率為:D=0.2/190×10^6=1050倍左右現代光學顯微鏡的極限解析度大約為1500-2000倍,那是因為顯微鏡的等效視物距離跟肉眼對比的
  • 英研製出解析度最高光學顯微鏡 可觀測50納米物體
    曼徹斯特大學研製出50納米級的光學顯微鏡據英國廣播公司(BBC)3月1日報導,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學家近期研製出了世界上解析度最高的光學顯微鏡,能夠觀測50納米大小的物體。這是世界上第一個能在普通白光照明下直接觀測納米級物體的光學顯微鏡。***解析度達到納米級他們的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通信•自然》雜誌上。由於光的衍射特性的限制,光學顯微鏡的觀測極限通常約為1微米。研究人員通過為光學顯微鏡添加一種特殊的「透明微米球透鏡」,克服了上述障礙,使這一極限達到50納米,觀測能力提高了20倍。
  • 科學家開發出比人的頭髮還要細一千倍的平面透鏡
    科學家開發出了比人的頭髮細一千倍的透鏡。它可以用作智慧型手機中的相機鏡頭,也可以在需要傳感的許多其它設備中使用。這種鏡片被稱為超透鏡或超級透鏡,英語:metalens 或 superlens,指通過使用超材料超出衍射極限的透鏡。衍射極限是常規透鏡和顯微鏡的一個特徵,該特徵限制了其解析度的精細度。已經提出了許多透鏡設計,它們在某種程度上超出了衍射極限,但是透鏡面臨尺寸的限制和其它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