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每年人均吃掉一隻羊 少吃肉可拯救地球

2020-12-07 騰訊網

吃肉太多容易導致高血壓、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的發生,這一結論目前已經得到大部分公眾的認可和關注,但人們把它和身體健康緊密聯繫時,可能怎麼也想不到:吃肉還和環境有關。少吃肉甚至可以拯救地球。

每個國人一年吃掉一隻羊

2015年6月,我國農業部發布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肉類產量8707萬噸,比1978年增長了9.2倍。目前,我國每天消耗2.3億公斤肉類。國人愛吃肉,雖然增長速度和需求總量均已成為世界第一,但人均肉品消耗量仍比國外那些食肉大國少得多。

2015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每年人均肉類攝入量已從不足9公斤增加到近64公斤,相當於一隻成羊的體重;而全球吃肉最多的國家紐西蘭,年人均消費肉類126.9公斤,澳大利亞(121.2公斤)、美國(117.6公斤)緊隨其後;排名前六的國家,年人均肉類消費全部超過100公斤。可見,愛吃肉已成為一個全球化趨勢。

「長期吃肉太多,會對身體造成諸多傷害。」朱慧蓮指出,2015年10月,加工肉製品被國際權威機構列為致癌食物後,人們對吃肉太多的健康危害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導致肥胖,增加患上癌症和代謝疾病的風險。越來越多的研究還指出,吃肉太多可能誘發大腦、腸道、生殖等系統的很多問題。

吃肉也會讓地球患上「代謝病」

肉吃多了損健康,還會影響環境,使地球患上「代謝疾病」。

英國劍橋大學、阿伯丁大學共同研究發現,隨著全球肉類消費的增加,畜牧業規模越來越大。由於畜牧業需要大量農作物作為飼料,如果這一趨勢延續下去,到2050年,全球糧食種植面積至少要在2009年的基礎上增加42%,與此同時,導致生物多樣性損失,使原始熱帶雨林面積減少約1/10,農業化肥使用量猛增,畜牧養殖中甲烷等溫室氣體的排放增多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地球正常「代謝循環」產生問題,誘發全球變暖和氣候災難。

霍貴成告訴《生命時報》記者,雖然85%的溫室氣體來自工業,但畜牧業排放的甲烷、氧化氮等溫室氣體也不可小覷,因為同等體積下,甲烷對溫室效應的「貢獻」是二氧化碳的25倍,氧化氮則是298倍。甲烷主要由牛、羊等反芻動物排出,氧化氮則主要來自動物糞便。

「理論上,人類適量少吃點肉的確有助於保護環境,減緩全球變暖的趨勢。」霍貴成具體指出,目前,我國玉米等農作物的主要用途都是畜牧養殖。按照植物飼料轉化為肉類的效率約為3%計算,如果每天少吃30克肉,就能節約至少1千克植物飼料,從而減少農業用水、施肥等消耗,減輕環境壓力。

少吃肉,不代表不吃肉

霍貴成指出,減少畜牧業溫室氣體排放,當務之急是有效處理牲畜糞便,提高糞便在肥料化後的利用率。另外,農業生產中,合理用水、高效用地、減少不必要浪費,也對環保有利。

不過,霍貴成提醒,雖然研究顯示,少吃點肉會對環境有益,但絕不代表「不吃肉就能遏制全球變暖」,減少工業溫室氣體排放仍是首要措施。「與其說少吃點肉利於環保,不如說,除了維護自身健康,控制肉類攝入又多了一個重要、具有公共意義的理由。」

朱慧蓮表示,肉類中含有的動物蛋白是人體必須營養元素,適當攝入有益健康。對身材消瘦、貧血虛弱的人群來說,科學補充優質動物蛋白還能強身健體。因此,控制肉類攝入一定要從身體的實際情況出發。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明確指出,成人每天應吃125克~200克動物性食物,具體為魚蝦類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類25~50克。但生活中,不少人一頓就吃半斤肉,一天能吃一斤以上。研究發現,肉類攝入過多會改變腸道菌群狀況,讓人對肉食產生依賴,變得無肉不歡,與此同時,多種健康風險也會顯著增加。

生活中,離不開大魚大肉的人們,應該如何減少肉類攝入呢?朱慧蓮給出幾點建議:首先,應該加強健康教育,讓公眾認清吃肉太多的諸多壞處,在意識上有所轉變,並主動多向親朋好友宣傳這一觀念。

其次,降低肉類對人的吸引力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裡掌勺的「大廚」最好慢慢降低家庭每天、每周、每月的肉類消費,肉食少買、勤買,少在家中囤積,每次控制用量,科學分配到每日三餐中,逐漸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再次,在外就餐時,多吃蔬菜,早上主食,控制夾菜次數,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肉類攝入。

最後,朱慧蓮指出,「減肉」是個循序漸進的長期過程,但好習慣一旦養成,想要再次變得「無肉不歡」,身體便會不再適應,利於長期維護健康。

受訪專家:

中國營養學會老年營養分會委員、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朱慧蓮

東北農業大學乳品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畜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 霍貴成

歡迎收聽「西安健康幫」官方微信:

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或在微信上搜索「西安健康幫」。

相關焦點

  • 羊吃肉?我的天吶,山羊一口吃掉小雞仔,雞媽媽急得要死
    羊一口吃掉小雞仔,雞媽媽急得要死。在我的印象裡,山羊是食草動物,每天只要吃吃草就能長肉了。吃肉這個事情還像跟它完全不搭邊啊。你如果直接跑過來告訴我,你們家的羊是吃肉長大的,我肯定是不信的。但是,直到我看到這個視頻以後, 我對山羊吃肉這個事有了別的看法。這是母雞媽媽帶著孩子們在羊圈裡找食物。因為羊圈裡甘草多,蟲子也多。食物好找。為了安全起見,母雞很有眼裡的跟羊隔著籠子。可是誰知道一個不注意,小雞就從籠子鑽過去了。這個時候在一邊吃草的山羊有了新的動作。山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口就把那個可憐的小雞仔給吞了。
  • 少吃肉能緩和地球暖化災變?
    比如惡劣天地越來越頻繁,冰川急劇消失,很多著名大江大河水源越來越少等。包括中國北方沙塵暴、北極熊生存危機等,除了直接的人為因素外,都有地球暖化的因子。而地球暖化也是人類間接行為引起的結果。所以說到底,主因仍是人禍。不過,地球上的居民除了人類之外,還有猴子猩猩、獅子老虎、羊馬豬牛等等。既然人類可以禍害地球,那麼其他的人類兄弟說不準也是幫兇。
  • 拯救地球,多吃蔬果少吃肉
    【新華社微特稿】多國營養和環保專家研究顯示,人類大幅減少肉類消費才能拯救地球生態,相應增加蔬菜、水果和堅果攝入能確保人類和地球健康發展。這份由英國《柳葉刀》周刊17日刊載的研究報告建議,每人日均最多攝入紅肉14克,相當於半片培根的量。
  • 不吃肉能救地球嗎--中國數字科技館
    文/謝懿近年來,建議人們少吃肉來拯救地球環境的呼聲變得日益響亮。你也許會想,如果少吃肉可以降低對環境的影響,那不吃肉豈不是更好?讓我們來想像一下,如果地球上所有人都不再食用肉類、奶類以及蛋類會發生什麼。
  • 地球告急—— 吃肉就是吃掉地球
    近年來,能源告急、資源告急、環境告急……全球近70億人的需求幾乎要把地球推向崩潰的邊緣。地球之友前任會長英戴維在最近20年裡,一直從事減輕職業與環境危害的工作。他的代表作《被人類吃掉的地球》對世界素食主義和環境保護運動可以說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位英國紳士在《被人類吃掉的地球》裡說了些什麼。
  • 內蒙古新玩法:認養一隻「溜達羊」 可當寵物還可吃肉!
    今年鄂託克旗在「草原雲牧」羔羊認領的基礎上,結合市場實際開啟了「肉羊線上交易」和「羊只理財」,成了農村牧區「富民黨建」的又一創新舉措。 羔羊如何「定婆家」?消費者通過關注鄂託克旗「草原雲牧體驗」平臺公眾號,進行選購,580元購買一隻2歲的羔羊(羯子羊680元),和牧戶通過平臺籤訂認養合同。
  • Nature子刊觀點:少吃肉,要多「少」?吃好肉,何為「好」?
    對此,聯合國報告提出的解決食物短缺和農業耗費資源過多問題的一個辦法是——減少吃肉。 近年來,「少吃肉,吃好肉」的思想被用來引導肉類消費走向可持續發展。然而究竟要減少多少肉類消費?什麼樣的肉屬於可持續發展的「好肉」呢?
  • 不吃肉,真的能拯救地球嗎?
    如果人類都不吃肉,地球環境是不是會更好?全世界每年都要消費數量驚人的肉、蛋和奶,光是一年消耗的肉就超過了一億噸。人類為此付出了昂貴的環境代價:任何農業都會傷害環境,而畜牧業造成的傷害是最嚴重的。
  • 「非一般食品」世界環境日|人類需要素食環保的方式來拯救自
    為了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保持在2攝氏度以下(10月8日,最新IPCC報告將這一數據修改成為1.5攝氏度以下),人們必須少吃75%的牛肉、90%的豬肉和50%的雞蛋——用豆類和堅果代替動物製品。「人類必須把全球變暖程度,控制在1.5℃以內。否則,到2040年,地球將發生氣候大災難。」
  • 甲烷排放創新高,每年增加5000萬噸!研究者:少吃肉,少開車
    根據《環境研究快報 》發布的新消息指出,我們全球甲烷排放量又出現了極限值,已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這真的是二氧化碳創新高之後的又一個大問題,我們都知道甲烷是溫室效應的第二大溫室氣體,如今卻出現了排名靠前的「兩大溫室氣體」都創紀錄,這地球真的是會變成「火球」?按照這樣下去,全球變暖真的會變得越來越嚴峻。
  • 一隻羊能賺多少錢?
    一、養羊效益分析1、成本在完全舍飼圈養的情況下,母羊平均每天需要吃掉4斤草料和0.8斤精料,算下來一年便需要1460斤草料和292斤精料。草料價格全年平均下來看的話,大約需要0.5元/斤,精料自行配製的情況下,大約需要1.4元/斤,這樣一隻母羊一年便需要1140元的飼養成本。羊羔從出生到120斤出欄,期間差不多需要600元左右的飼養成本,3隻羔羊一共需要1800元。此外水電、防疫等雜費開支,一隻母羊連同所繁殖羔羊,差不多需要200元左右。
  • 武則天禁止吃肉,大臣在家偷宰了一隻羊,被告密後,結局真痛快
    說是在公元692年,女皇帝武則天在五月份頒發了一個禁令,不準任何人殺生吃肉。當時這個禁令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因為,其他地方的人,如果不吃肉的話,靠著五穀素食還能勉強存活,但是,天下之大,有不少住在沿海的百姓,他們的一日三餐,就只能是魚蝦之類,五穀作物根本就不夠吃的。
  • 溫室效應怪羊放屁多?紐西蘭要培育少屁羊,網友:羊活著也太難了
    據《衛報》報導,為了應對氣候變化,紐西蘭畜牧業宣布全球首個基因項目,將培育甲烷排放量更少的綿羊,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簡單來說就是紐西蘭將要培養放屁更少的綿羊,這個大膽的想法驚呆了中國網友,有網友評論:羊活著也太難了吧,還要被管放屁?也有網友說:為了環保,這確實是很有意義的研究,只是這畫風讓人嚴肅不起來啊。
  • 《撞死了一隻羊》:有著《東邪西毒》氣質的藏區文藝電影
    在《復仇者聯盟4》的巨輪下上映的《撞死了一隻羊》看起來微不足道,它的題材很難引起廣大觀眾的興趣,無論是它的主題還是講故事的方式都決定了它是一部小眾文藝電影,但小眾文藝電影也分真文藝和假文藝,或者是有趣一點的和無趣一點的。
  • 新手買羊的技巧,一隻羊少花幾百元,還能買到優質好羊!
    隨著羊價不斷高漲,年後勢必會有一批新手入行養羊,然而買羊卻會成為不少養羊新手失敗的根源,若買羊時出了差錯,那麼剛開始便註定了失敗。如何才能少花錢買好羊呢?今天小編則給養羊新手介紹一些有關買羊的技巧。2、堅持就近原則現在良種羊基本上普及了,各個地方均存在良種羊,而且價格差異並不會太大,買羊時可堅持就近原則,儘量不要到太遠的地方買羊。這樣一來可以減少引種時上當受騙的風險,二來可以降低羊的運輸應激反應,三來環境差異小更容易飼養。
  • 吃肉太多竟會汙染環境! 溫室效應的根源竟是它
    飲食排碳不容小覷溫室氣體主要指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氮等會導致地球變暖的氣體。通常情況下,任何生物的活動都會產生溫室氣體,這本是一個正常現象,並且絕大多數溫室氣體會被地球自然「代謝」掉,但如果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過多,地球無法消化,溫室效應就會導致氣溫上升、全球變暖。
  • 聯合國專家:多吃菜、少吃肉
    聯合國專家:多吃菜、少吃肉中國新聞網  作者:  2019-08-10 聯合國專家給人們提出的建議是,要想延緩全球氣候變暖,最好能改變飲食習慣,改吃以植物為主的飲食。
  • 羊放屁引發溫室效應?紐西蘭人:那要不我讓它們少放點……
    而紐西蘭作為人均綿羊擁有數達到6隻的畜牧大國,更是成為千夫所指。面對無盡的指責,紐西蘭人終於拿出了自己的究極解決方案:努力培育「甲烷排放量更少」的新品種綿羊,換句話說,就是讓綿羊少放屁。(圖片來自網絡)綿羊與牛一樣,是一種反芻動物。
  • 這個離中國最遠的國家,可不是吃素的
    ,需要飛行三十多個小時、繞過大半個地球才能到達,但大多數國人對阿根廷可是一點都不陌生。 都說阿根廷人的兩隻腳一隻用來踢足球,一隻用來跳探戈。 可想而知,能為他們好動的雙腿源源不斷注入活力。阿根廷料理,可不是吃素的。
  • 氣候變化:拯救地球最有效的辦法有哪些
    如今,地球氣候變暖已是不爭的科學事實,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已經顯而易見:地球氣候暖化增加了邁阿密(Miami)以及其他地方洪水泛濫的概率,威脅著南亞的布拉馬普特拉河(Brahmaputra River,中國境內的上遊稱雅魯藏布江)沿岸數百萬居民的生活,並且擾亂了動植物的生命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