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小五說科技,今天小5給大家帶來的是一篇科技小文章,希望大家喜歡也歡迎大家在評論下方踴躍留言!世界好大奇妙的事情每一天都有,就讓我們一起去發現!我們今天要講的是月相,月相有四個基本的點位,簡單的來說就是新月、上弦、滿月和下弦,那麼當日月地成一直線,也就是說月亮在地球和太陽中間的時候,稱為新月。
從定義上看,月球和太陽是在一個方向上的,從我們專業的角度來說就是黃金相等,它的角距離被認為是零度,這個就是我們所謂的朔,一定就是我們的農曆初一,因為農曆採用的是定朔,跟著它走的。第二個點位就是月球、地球和太陽構成直角三角形,月球在太陽東側90度,也就是上弦,發生的時間是農曆的初八或初九,這個時候月亮差不多就是中午生起,等到日落的時候我們剛好能夠看到月亮差不多是在南方的天空,一半亮一半暗,而且一定是右半邊亮,也就是靠近太陽的這一面亮。
到了半夜的時候,月亮就落下了,要注意這幾個月相都是點位,第三個點位就是月球、地球和太陽成一條直線,地球在中間,月球距太陽是180度,這個時候就是滿月了,通常發生在農曆15/16,這裡就不多說了,比較好理解。第四個點位就是月球、地球和太陽構成直角三角形,當然和上弦不同,這個時候月亮是在太陽西側90度,被稱為下弦,發生在農曆的22、23左右,這個時候的月相也是一半亮一半暗,但是和上弦剛好相反,它是左半邊亮的,在半夜裡升起來中午才落下。
這四個點位實際上就是把朔望周期分成了四份,所以老外給月相起名字比較簡單粗暴,新月就叫new moon,滿月叫full moon,上弦叫first quater,下弦叫last quater,最後的四分之一周期,你別說倒也挺方便記憶的,尤其是對於周期來說,它比上下弦更好理解,但是從視覺上上下弦也很好理解。接下來,小編再給大家總結一下這樣一個月相的規律,我們可以把它稱之為四段四點。
上弦是剛好一半一半,這是一個非常精準的時刻,大家注意我們講的上弦它剛剛好就是一半亮的時候,是一瞬間的事情,看到一個月亮別說這是上弦月,其實是不太準確的,因為就那麼一瞬間它是上弦月,但是有的時候我們為了方便,我們可以以滿月為界,滿月之前的那一半周期我們統稱為上弦月,這是因為什麼這個階段叫做上弦月,而把那個精確的某一個瞬間就叫做上弦,這個只是我們為了方便記憶。
這個階段的月亮都是日落前生起,日出前落下,而上弦以前的我們把它叫做上弦凹月,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這個形態,左邊暗而右邊亮,或者更為準確的講應該是東邊岸西邊亮,我們所說的像小船一樣的月牙就是這種,這個就是峨眉月了,是非常的漂亮的,在日落後不久,而且這個時候天上有一些深藍色慢慢過渡到地平線附近淺藍色的那種感覺,所以是非常的迷人。
上弦以後再到滿月,這個時候月亮就是所謂的扭虧為盈,月亮的左邊開始突出,逐漸的變圓,這個階段我們就叫做上弦凸月,其實也可以叫它見盈凸月。滿月以後,過程就剛好反過來,我們統稱為下弦月,都是日落後才生起,而日出後月亮還沒有落下。滿月到下弦這一段叫下弦凸月,也可以叫它見虧凸月,月亮是左邊亮右邊略微有些虧損。下弦再到下一個新月之間,我們把它叫做下弦凹月,又呈現出月牙的形態,但是它是東邊亮西邊暗,它還有一個俗稱就是殘月了。好了小編的分享今天就到這了,喜歡我的科技文的小夥伴可以點讚加關注,我會每天分享新的內容給你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