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國幽默科技雜誌《不可能的研究紀錄》評出的2008年「另類諾貝爾獎」2日在哈佛大學頒出。世界各國科學家再次用新奇搞怪的研究課題讓人們「笑,而後思考」。
「另類諾貝爾獎」已經創立18年,通常在每年正版諾貝爾獎頒獎前後頒發。美國以外的獲獎者需自掏腰包赴美領獎。獎項創始人馬克·亞伯拉罕說,儘管不少獲獎課題被視為滑稽可笑,但「另類諾貝爾獎」和正版諾貝爾獎一樣,認同有實用或科研意義的研究成果。1000多人出席了今年的「另類諾貝爾獎」頒獎儀式。
「可樂殺精子」獲化學獎
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婦科學教授德博拉·安德森和同事因實驗證明可樂有殺精作用,成為今年的另類化學獎得主。
英國牛津大學實驗心理學教授查爾斯·斯彭斯和義大利特倫託大學教授馬西米利亞諾·贊皮尼共同獲得另類營養獎。他們提出一個理論:食物除了講究色、香、味,還要有「聲」。他們研究發現,咀嚼薯片等食物時,食物發出的聲音越響,人們感覺食物越可口。這一研究成果已在英國倫敦知名「肥鴨餐廳」加以運用。那裡的客人如果點海鮮,會得到一個iPod音樂播放器,邊聽海浪聲邊吃海鮮。
「狗跳蚤」跳得比較高
一些獲獎者的研究靈感則來自動物、植物。哪裡的跳蚤跳得高?另類生物獎得主、3名法國科學家得出的結論是:寄居在狗身上的跳蚤比貓身上的跳蚤跳得高,平均高出20釐米。
犰狳可能「篡改」考古結果
巴西聖保羅大學考古學教授阿斯託爾福·戈梅斯·德梅洛·阿勞若及同事在犰狳的「幫助」下奪得另類考古獎。阿勞若發現,打洞本領超強的穴居哺乳動物犰狳能把一個考古挖掘地搞得亂七八糟,因為它們在挖洞時會移動一些埋在地下的物品。當人們發現這些具有考古價值的物品時,它們已經距離原來的位置好幾米遠,於是,關乎「人類歷史進程」的考古結果可能就這樣被犰狳無意中篡改。
瑞士「認可植物尊嚴」
今年的另類和平獎得主是瑞士「非人類生物工藝學聯邦道德規範委員會」和全體瑞士人。他們批准一項法規,認可「植物也有道德標準和尊嚴」。
「貴假藥比便宜假藥管用」
另類醫學獎得主、美國杜克大學行為經濟學家丹·阿里從自身經歷獲得研究靈感。他曾因嚴重燒傷住院3年,其間注意到一些燒傷病人需要接受注射才能安穩入睡。但一名護士後來悄悄告訴他,給病人注射的並非鎮痛藥,只不過是生理鹽水。阿里的獲獎研究課題是「昂貴假藥比便宜假藥管用」。
「脫衣舞娘何時掙錢最多」
今年的另類認知科學獎由6名日本科學家獲得,他們認為粘液菌類能揭開謎題;經濟學獎由3名研究「脫衣舞娘何時掙錢最多」的美國科學家獲得;2名物理學獎得主則在研究中證明,頭髮、毛線等可彎曲的線狀物會不可避免纏成一團;英國一名作家依靠作品《你這個混蛋:組織內部憤怒經歷的一次敘述性探索》獲得另類文學獎。 (新華社供稿)
責任編輯: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