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心間接害死百億人,卻被原諒,劉慈欣:不如此,人類早已滅亡

2020-12-05 葉子聽蟬

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無疑是部極為成功的科幻著作,關於《三體》最高大上的軼事是歐巴馬運用白宮力量找劉慈欣催更。

劉慈欣上海書展

剛開始還只是白宮助理髮郵件,劉慈欣以為是惡作劇不予搭理。因為一直沒有得到劉慈欣的回覆,結果美國外交部直接找到中國外交部協調此事。

歐巴馬,大概是史上最任性和最有牌面的讀者了。人家都是寄刀片對作者表示關愛催更,而歐巴馬則是任性地讓外交官上門交流。

任性粉絲歐巴馬和劉慈欣合影

那麼,《三體》到底有何種魅力,讓一國元首也心心念念?

在我看來,《三體》的魅力絕不僅僅只是宏大絢麗的科幻想像。的確,無論是宇宙黑森林理論、三體星系構想、還是「水滴」「智子」的科幻設計、十維的「田園宇宙」暢想,都展現出劉慈欣的深厚的科學理論基礎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三體人製造的「水滴」宇宙探測器

然而,如果只是「光速航行」「二向箔」「四維空間」等科幻名詞,那不過是一本科幻科普文,而不是一部引人入勝的科幻小說。

劉慈欣上海書展與女粉絲合影

《三體》的魅力除了這些科幻知識與幻想以外,還有精彩紛呈的劇情和讓人難以忘懷的人物角色。這些角色中,雖然有章北海、汪淼、維德等人,但真正的主角無疑是兩女一男——葉文潔、羅輯、程心。

葉文潔敲響了地球人類的喪鐘;羅輯在倒計時的最後時刻力挽狂瀾,延續了人類的文明;程心最後因為「善良」導致地球人類99.99%以上滅亡。

這三個人,葉文潔的經歷讓人無限唏噓,完美地詮釋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這句話。

葉文潔

羅輯則是讓人敬佩和感嘆,由玩世不恭的高知識分子,到幾十年如一日的苦修士執劍人,甚至沒有一個人類感謝他,還想審判他,但他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責任。

程心卻是讓大多數讀者憤恨和討厭。「哀其善良,怒其心軟」,大概是大多數讀者看完《三體》的感受。

在第三部中,程心曾有兩次機會拯救地球人類,皆因為她的「善良」而錯失良機。

第一次,是執劍人職責交換之際,三體人的智子立馬發起突襲。在短短的幾分鐘內,她本可以揮動手中的「劍柄」,把兩個世界的坐標公布給全宇宙,從而擊退三體人。雖說如此,改變不了接下來逃離太陽系的命運,但至少可以不讓澳大利亞移民事件發生,拯救上億人的生命。

第二次,是她被維德喚醒,問及光速飛船是否要繼續研究時,她再次選擇了放棄。結果,當時雖然避免了一場內戰,卻讓光速飛船的研究遲緩了幾十年。最後的後果就是,歌者文明發射宇宙規律武器——二向箔對太陽系進行降維打擊,只有光速飛船能逃出生天,而整個太陽系只有一艘。

太陽系被二向箔降維景象

如果以成敗論英雄,那麼程心無疑會被評為史上最大的罪人,在第一次決策失誤時就被送上絞架。然而,《三體》後期的人類社會不再是結果論,而是善惡論。

羅輯雖然拯救了人類世界,並保持了半個世紀的和平,但因為必須做實驗,從而毀滅了一個不知是否有生命的恆星系,就有無數人叫囂要審判他。

而程心雖然在第一次選擇時間接害死了上億人,但倖存者依舊體諒她,她依舊是純潔無瑕的「聖母」。

這差異化待遇的深刻原因和底層邏輯,在於程心代表了人類社會「正確的、普世的價值觀」。她在小說中,有非比尋常的重要性。

劉慈欣

劉慈欣曾這樣評價程心:

她只是一個符號,代表著人類的普世價值觀和道德。你說人們不喜歡這個主人公,其實人們是不喜歡自己。程心是一個非常普通的正常人,她在每個關鍵時刻做出的選擇是每個正常人會做的選擇,符合普世價值觀和道德取向,但恰恰是這種選擇把人類推向了滅絕。

正因為程心更接近每一個普通人,所以小說中的人類並不恨她。因為無論是選她作執劍者,還是光速飛船停止研究,表面上是她一個人做的選擇,實際上是大多數人類做的選擇。

在小說中,尤其是小說後期,整個社會女性化和高度文明化以後,真正有能力接下執劍人這個肩負兩個世界和平、幾百億生命重擔的人選,也不過寥寥數人。由此可見,人類的命運早已註定。

甚至於,如果小說中沒有程心的存在,人類可能早已滅亡。

人類

這個滅亡,是兩個層次的。一是肉體層次上的毀滅,二是哲學意義上的改變

假如我們從小說中刨除掉程心這個人物,那麼必然不可能有「為愛犧牲一切」的雲天明。沒有雲天明,就沒有光速飛船和黑域方向提升。那在最後二向箔打擊的那一刻,不會有一個人類能逃出來。

至於執劍人的權利,在小說中已經描繪出一個天真的女性化感性化社會的時候,就註定不會由幾百年前的公元人接任。沒有程心,還有李心、張心。

面壁計劃

另一方面,我覺得可以從「人」的哲學意義上去看待程心的重要性。

如劉慈欣所說,程心在小說裡面漸漸化為一個代表著人類普世價值觀和道德的符號。這點從她幸福美滿的童話家世、清純可人的相貌、無與倫比的追求者雲天明以及所有人對她的態度就可以看出,她的經歷美好得不太現實,甚至連結局也給人美好幸福的感覺。

她跟她的長官維德是「人類」的兩面。

維德說過特別有名的一句話:「「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他,代表了人類獸性的一面。而程心,則是人類人性的一面。

可以把媽媽賣到妓院的維德

她的所有行為,無疑是發自內心的的善意和愛。即便這個愛和善意最後把人類推向了滅絕。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愛和善意,正是區分我們人類和動物的界限之一。如果丟掉了這份人性,那麼人類的肉體的確是存活下來了,但「人類」還是我們心中的「人類」嗎?

「人」的定義,絕對不僅僅是DNA或者肉體,還要包括哲學意義上的涵義。

《三體》中的智慧機器人,個人認為最後大結局時已經擁有人性

所以說,無論是程心的第一次錯誤選擇,還是第二次錯誤選擇,周圍的人依舊對她寬容大度。甚至在第二次太陽系即將滅絕之時,政府高層、科學家、羅輯等人,都不約而同決定把人類唯一逃生的希望光速飛船讓給了程心。

我當時沒有看懂,尤其是不理解政府高官們在死亡面前的高尚情操。後來,我看完了結局,才慢慢懂了。

小說中的所有人。或許還得包括作者劉慈欣,都對人類的「善良」抱有最大的敬意。如果只有一個人能登上諾亞方舟去往新世界,那麼大家都希望是代表人類最「美」也是最人性一面的程心。

大家還記得那道考驗人性的題嗎:

如果你是火車司機,軌道上有五個人,這時火車快要撞上了,但是發現有另一條軌道只有一個人。1、若選擇變軌,撞1人救五人2、若不選擇變軌,撞死5人救1人

這道題其實修改一點,就是《三體》裡程心面對的困境:

如果你是火車司機,軌道上有五個人,這時火車快要撞上了,但是發現有另一條軌道只有一個人1、若選擇變軌,撞1人救五人2、若不選擇變軌,撞死5人就1人3、還可以選擇停車,停車的可能性有兩個:A、火車急剎車成功,無一傷亡(可能性較大);B、火車翻軌爆炸,司機與這6人全部死亡(可能性較小);C、火車翻軌爆炸,司機存活,6人全部死亡(可能性幾乎為0)

程心最終選擇了3急剎車,她想像的美好結局是A,卻不想變成了C。她的遭遇和行為,只不過是被劉慈欣放在小說中特定的環境裡做選擇而已。

她為了救所有人,結果害死了所有人。

如果換做你,你又會選什麼?

相關焦點

  • 《三體》:程心間接毀滅了人類,劉慈欣卻說,她是很完美的一個人
    這些思維可能有三體文明對人類文化侵略的成果,但即便排除三體文明的攪擾,只需人類自己能夠挑選,肯定不放心將權利交給自己不信賴的人。所以政治人物們不管其心裡真實主意怎樣,都要找機會去與平民聯歡,來獲取民眾的好感和。單純如程心都知道接過孩子當一回「聖母瑪麗亞」。
  • 《三體3:死神永生》,程心沒有將小魚缸歸還大宇宙,將導致什麼問題?
    於是所有的文明都開始在查找,到底是誰害死了大家? 最後,神通廣大的回歸者終於發現了程心他們留在小宇宙內的5公斤物質,而正是這5公斤物質,導致了宇宙最終膨脹到毀滅,所有的現存文明也一起滅亡了。 於是乎「死神永生」,程心終於用她的「愛」,毀滅了一切。
  • 為什麼《三體》聖母程心是全人類不可原諒的罪人?(下)
    與人類文明互相交流後,三體文明開始自己的「文藝復興」和「思想啟蒙」,他們的思維漸漸地有了人類的影子,對於計謀的應用日漸成熟。因此,他們持續與人類交流科學技術,想人類傳播以友愛和平為主體的文化產品,麻痺人類的思想,助推人類對於和平和仁愛的訴求。於是,程心成為執劍人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即便程心不出現,也會有下一個程心繼任,因為末人時代註定會選舉一個能夠代表末人們的價值和道德傾向的人選。
  • 《三體》:劉慈欣最後為何沒有安排程心和雲天明在一起?
    讀過劉慈欣科幻經典《三體》的朋友,大多對女主程心頗有微詞。程心兩次親手改變了人類歷史進程,如果說第一次被選為執劍人,並不完全是她的過錯,那第二次阻止維德開發光速飛船則難辭其咎。從人性上說,程心有大愛,但正所謂慈不掌兵、義不掌財,太陽系的命運和個體命運哪個重要,身處那個位置根本無需糾結,所以也可以說程心才不配位。大劉無疑是偏愛程心這個人物的,對她著墨甚多,還用不少篇幅描述了雲天明和程心的感情線索。
  • 《三體》英文版遭遇嚴格審查,對於程心的描寫是否是性別歧視?
    那些指責劉慈欣性別歧視的無外乎以下幾點:劉慈欣不擅長描寫女性;劉慈欣對於女性有著很深的刻板印象;《三體》中缺少女性的正面角色。對於劉慈欣不擅長描寫女性角色這點,小編是同意的。畢竟作為寫出一系列硬科幻作品的劉慈欣來說,他毫無疑問是個鋼鐵直男。對於女性的描寫自然與言情小說作家或者女性作家有著一些差距。
  • 為什麼《三體》的讀者大多討厭程心,而不是討厭葉文潔?
    若是生命都不需要帶價,誰去發動的戰爭,又犧牲整個族類而成全惡人!到了一定的程度,很多事物就是去了分辨對錯的價值!不讓人吃虧,他是得寸進尺的,沒有持重,怎能讓對方有懼!君無落命之心,不可無殺命之劍!將主動權放給無道之人,怎麼保世人安和,怎麼護佑正義之道!習武,知理,高於危牆,方能平安!大家原諒葉文潔正是因為善,因為都理解她在那種環境下的想法,並對她受到的不公平感到同情。
  • 三體:有人說程心是聖母,那是因為沒看懂,劉慈欣給了很多暗示!
    劉慈欣利用旁白批評程心讚揚維德,就是在告訴我們程心不好不對。當然有的小夥伴可能會說還有李天明、王天明啊,但是劉慈欣沒寫啊!再說《三體》的最後,如果沒有程心的資助,維德也不可能有資金能夠研究曲率飛船。而事實證明,黑域計劃才是拯救地球最靠譜的方式。所以,劉慈欣其實是在通過讚揚維德來讚揚程心。
  • 看過《三體》後為程心鳴不平,劉慈欣你真的殘忍的一點溫度沒有
    慢慢隨著時間的流逝,害死她父親的人沒有懺悔,背叛家庭的母親也沒有懺悔。她開始對人類產生了失望的情愫,她認為人類需要被清理,她漸漸的失去了自己的感情,她殘忍地將自己的丈夫殺害,在她的潛意識中,人類都不過是一個個披著笑臉的惡魔。
  • 劉慈欣《三體》中,對程心的選擇表明民主什麼樣的弊端?左派大劉
    劉慈欣《三體》中,對程心的選擇表明民主什麼樣的弊端?,從劉慈欣的所有作品中,無論是《流浪地球》還是《三體》等等,大致都能看出,劉慈欣本人對民主,對基層人民還是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小編在這裡絕對不上綱上線,咱們就事論事的討論討論,在《三體》中,除去科幻的元素,還蘊含了大劉的哪些「心聲」。
  • 三體:維德為什麼遵守程心的約定,放棄了曲率飛船的研究
    掩體紀元11年,維德向程心展示了稍有成績的研究成果。卻被程心認為有違人性,必須立即停止。維德遵守約定,交出了控制權,隨後被處死。後來我們知道維德的做法才是正確的,程心也為此悔恨不已。然而,這讓我們疑惑不解。為何選擇獸性的維德居然會遵守人性的諾言,放棄了曲率飛船的研究?對程心那句輕飄飄的約定,不可能讓不擇手段前進的維德就此妥協。這是維德留給人類世界最大的謎。
  • 《三體》讀後感6:如何評價程心的偽聖母思維
    程心是《三體》死神永生的女主,但是喜歡程心的並不多,大部分人覺得程心是聖母婊或者說白蓮婊,我們今天分析一下程心都做了些什麼?在三體水滴入侵地球的時候程心放棄了發射三體坐標的機會,人類被三體人發配到澳大利亞,並且在物質匱乏的情況下,人類開始自相殘殺,程心利用自己的權利把艾AA和一個澳大利亞原住民安排到了安全的地方,而沒有關心其他人並很快原諒了自己。
  • 《三體》小說人物吐槽:程心替人類背了最大的黑鍋
    最近又拜讀了一遍劉慈欣的小說《三體》,在感嘆大劉構思之精妙,想像之瑰麗同時,對程心這個角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很多讀者一樣,我在看第一遍的時候,也非常討厭這個這角色。大家都認為,羅輯以一己之力拯救了太陽系,而程心又憑一己之力,讓所有努力付諸東流。
  • 距離15億光年!此星球向地球發6次信號,劉慈欣:該星球或已滅亡
    距離15億光年!此星球向地球發6次信號,劉慈欣:該星球或已滅亡在前幾年,由美國的《國家地理雜誌》還有BBC,都公布了一個令世界十分震驚的消息:「天文學家公布了加拿大一座射電望遠鏡接收到來自遙遠星系的神秘信號。
  • 人類最有破壞力的女性,應該是三體小說裡的程心
    這段歷史沒寫進二十四史,大家不熟,就跟大家先簡單介紹下,就是在我們太陽系三光年外有個三體文明,三體文明要進攻地球。這時候,有個叫羅輯的人,發展了一套黑暗森林理論。在宇宙中,文明就像在黑暗森林中探索,第一要務是隱藏自己。如果被發現,就被一槍幹掉。根據這個理論,他建立了一套黑暗森林威懾系統。
  • 外星文明不一定有道德觀念,人類卻發射定位光碟,劉慈欣:太危險
    在《三體3》一書中,劉慈欣塑造了主人公「程心」這個聖母般的角色,程心擁有世人所認為的一切優秀品格:善良、博學、感性、道德,從現實的角度而言這樣的角色按理說只會收穫讚賞與崇拜,而劉慈欣卻把這樣的角色放在了人類的前景中
  • 讀三體後為程心鳴不平,劉慈欣,你殘忍的一點溫度都沒有
    讀完三體,我心中久久不能忘記第一部《三體》的葉文潔,第二部《三體Ⅱ·黑暗森林》的羅輯,第三部《三體Ⅲ·死神永生》的程心。葉文潔,羅輯雖一生坎坷,但在亂世中尋得了一份精神力量,為此付出一生,堅定不移,至死不悔。唯獨程心讓人心疼,讓人憐,一生仿徨,望著前方,好像迷失了。
  • 《三體》中,程心做了那麼多貢獻,為何還被討厭?
    人性最真實的反應還有另一個可能,人們討厭那些做到了自己能做但因為自私或者不好的原因而不去做的人,換句話說程心做的事讓很多人有那種被撕開偽善的感覺所以她會被討厭,再簡單說就是有人善良積極會被某些人覺得她的行為顯的我不積極善良所以某些人會覺得她做作所以討厭她,不用懷疑這裡的某些人真的很多很多,但是當那個善良積極的人的做的結果是成功的是好的那麼某些人會從討厭她轉變為敬佩她,但結果不如意那麼等待她的就是挖苦諷刺
  • 科學家收到30億光年外信號,連續向地球發送15次,劉慈欣:別回應
    科學家收到30億光年外信號,連續向地球發送15次,劉慈欣:別回應《三體》是中國科幻小說的巔峰之作,擁有數量龐大的粉絲,作者劉慈欣更是被稱為「中國科幻第一人」。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信號在宇宙中穿越了30億年才被我們接收,它們出發時地球還是一片不毛之地。如果它們真的源自外星人,那麼時至今日我們的外星朋友恐怕早已成精了。
  • 15億光年外傳來詭異信號,向地球重複發送6次,劉慈欣:別回答
    在該無線電信號中,有個非常不尋常的重複信號。這一重複信號中兩次相同的無線電脈衝,都來自大約15億光年距離的一個相同信號源。而這個信號竟重複發送了六次。」因此,很多人認為。我們之所以不能發現外星人,只有兩種原因:一、宇宙中只有人類一種智慧生命;二、外星人刻意隱藏了自己。而劉慈欣傾向於第二種觀點,同時他因此推論出「黑暗森林」法則,解釋了外星人為何會刻意隱藏自己。在劉慈欣看來,宇宙就像一片黑暗無比的森林。在森林中,到處都是不懷好意的獵手。每個獵手,只會做一件事,那就是殺死一切敢於暴露自己的人。
  • 為什麼劉慈欣的《三體》把人類寫那麼慘?
    第二次致命失誤,迎接水滴,在面對未知文明未知科技時的飛行器到達太陽系時,居然擺出了一幅高高在上的姿態,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除了從冬眠時代直接到末日之戰的船長控制的幾艘飛船外(早已準備好深海技術應對高G加速逃離),其他悉數毀滅!!將人類直接暴露在水滴的打擊之下,當然即使沒有一次消滅又如何?科技的代差就是屠殺,唯一的要求是請人家在屠殺前將刀磨得鋒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