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圖像顯示,空氣汙染大降,義大利北部二氧化碳含量降四成

2021-01-18 河南生活健康

新冠疫情蔓延導致空氣汙染大幅下降。據衛報報導,歐洲航天局的衛星圖像顯示,新冠疫情蔓延導致工廠關閉,暫時降低了全世界的空氣汙染水平。

歐洲航天局的sentinel—5p衛星的數據顯示,2月1日至3月17日,亞洲和歐洲城市和工業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顯低與去年同期。

韓國的二氧化碳水平也有所下降,長期以來韓國一直在努力,應對大量燃煤電廠二氧化碳的高排放。

義大利北部的變化,尤其引人注目,自3月9日進入封鎖狀態以來,米蘭和義大利北部其他地區的二氧化碳水平下降了約40%。

儘管英國的疫情傳播和隔離措施,比義大利晚一個多星期,但監測站顯示,倫敦馬裡波恩等熱點地區的汙染水平已經顯著下降。

英國碳氧化物排放量的80%來自道路交通一輛普通的柴油車的停運,每公裡可減少52毫克的汙染物進入空氣。

英國政府空氣品質科學諮詢委員會前主席蒙克斯認為,減少空氣汙染似乎完全有可能對一感人群有益,減少疾病的傳播。由於染阻礙了植物的生長,減少空氣汙染對農業也有益。

相關焦點

  • 空氣捕獲二氧化碳成本大降—新聞—科學網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科學家表示,未來的化學工廠可能會將捕獲每噸二氧化碳的成本降至100美元以下。這可能使合成燃料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這樣的鼓勵低碳燃料的地方成為現實。 加利福尼亞州帕羅奧多市史丹福大學氣候科學家Chris Field說,這一數字是「真正的進步」。這是因為新的研究得到的數字基於真實試驗設施的數據和成本,而其他研究則依賴於科學家對二氧化碳捕獲技術最佳推測的按比例放大。
  • 空氣有毒!泰國北部成全球汙染最重地區,衛星雲圖:甚至飄到我國
    在最近一個多月以來,我國華南西南的雲南、廣西多地空氣一直不太好,不少地方的朋友抱怨空氣裡有奇怪的煙味,風雲4號衛星也不止一次觀測到我國廣西中西部的雲被染成奇怪的灰黃色,看上去髒髒的,實際上,這很大部分,是來自中南半島火災產生的空氣汙染物。
  • 「降碳」已成大氣汙染治理「牛鼻子」
    北極星大氣網訊:「近年推出的『大氣十條』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等,讓空氣品質改善非常明顯。但目前,治理正進入相對困難的瓶頸期,越到後期、難度越大。若把現行措施比作『地面攻打』,如今僅僅靠地面力量已經越來越費勁,急需呼叫『空軍』支援,為深度治理大氣汙染提供強有力的推動。」
  • 我們呼吸的空氣中不僅有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也是重要汙染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每年約有800萬人的過早死亡與空氣汙染有關,超出此前估計的兩倍。 二氧化氮是對健康影響最明顯的汙染物之一。在歐盟,二氧化氮排放的最主要來源者是道路運輸部門,以及工業活動和住宅燃燒產生的汙染。
  • 歐盟法院裁定義大利汙染超標 北部霧霾狀況難改觀
    歐聯網11月28日電,據歐聯通訊社報導,歐盟法院本月10日剛剛裁定,2008年至2017年期間,義大利空氣汙染持續超標違反歐盟法律,並支持歐盟對義大利祭出的制裁和罰款。而最新空氣品質監測報告顯示,米蘭省PM10平均值已超出歐盟標準近2倍,威尼託大區霧霾狀況也依然十分嚴重。
  • 新冠疫情蔓延導致空氣汙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迅速下降
    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大幅下降。然而,也有警告稱,在新冠肺炎大流行過後,空氣品質的警戒級別可能迅速上升。隨著全球經濟活動因新冠病毒大流行而迅速減少,與能源和交通有關的各種氣體的排放也隨之減少,這並不令人驚訝。科學家表示,到今年5月,由於樹葉的分解,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達到峰值,屆時記錄的水平可能是十多年前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
  • 外國科學家首次用衛星繪製中國空氣汙染圖
    人民網1月20日訊 據僑報網報導,周五,法國和比利時大氣科學家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訊》雜誌上發表文章指出,他們首次從太空繪製了中國北部的地面汙染圖。     科學家使用安裝在歐洲氣象衛星上的紅外線探測器,在2013年1月繪製了華北平原上空覆蓋北京、天津和河北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氨氣的粒子流動圖。
  • 北京「紅警」成績單:早高峰一氧化氮濃度降四成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新京報訊(記者鄧琦 實習生戴軒)5日提前發布空氣重汙染橙色預警,7日提前將橙色預警提升為紅色。根據初步測算結果,前期橙色和隨後的紅色預警減排措施,將日平均汙染水平由嚴重汙染壓低至重度汙染水平,即從空氣品質標準中最嚴重的六級壓低至五級。  昨日,北京市環保局發布此次空氣重汙染預警措施初步效果評估。
  • 義大利自由航路實施高度降至9000米
    民航資源網2018年5月24日消息:據Air Traffic Management報導,義大利空中導航服務商ENAV已在9000米以上飛行高度實施自由航路。自由航路使航企可以飛行最優航路,沒有對航跡的限制,從而提高飛行效率,減少燃油消耗以及隨之而來的對環境的影響。
  • 英媒:經濟活動放緩 中國空氣二氧化氮含量顯著下降
    來源:環球時報原標題:經濟活動放緩,中國空氣改善英國廣播公司3月1日報導稱,歐洲航天局和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衛星圖像數據顯示,今年中國空氣中的二氧化氮的含量顯著下降。NASA的衛星圖像顯示,先是武漢地區的二氧化氮排放出現急劇減少,此後全國的二氧化氮排放逐漸出現下降。空氣汙染程度的下降與限制交通和工商活動的時間相契合。近年來在農曆春節假期期間,中國空氣中二氧化氮的含量也一直在下降,往往假期過後汙染水平會回升,但是今年的降幅最為顯著,時間也較往年持久。
  • 合肥空氣品質近4年逐步好轉 PM10和PM2.5都在降
    中安在線3月3日訊 據安徽商報消息 從2013年開始,合肥市空氣品質在逐年穩步好轉。 3月1日,合肥市環保局發布該市空氣品質狀況解析,解析顯示,顆粒物(PM10)和細顆粒物(PM2.5)的含量也在逐步下降,而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機動車保有量的增加,氮氧化物的含量在上升。
  • 空氣還是毒氣?全球空氣汙染實時地圖分析
    【PConline 資訊】據說全世界每十個人中就有九個人呼吸著糟糕的空氣,每年700萬人因為空氣汙染死亡。2016年,我國大部分地區遭霧霾圍城。空氣汙染問題越來越受關注,如何能足不出戶獲取全球空氣汙染的實時狀況?
  • 疫情期京津冀仍空氣汙染?專家:重汙染行業變化不大
    對於疑問,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柴發合表示,春節期間,工業企業、施工工地、重型載貨車等人為排放源與平常相比確實有所減少,但煙花爆竹燃放導致汙染物大量增加,同時,排放量佔比較大的重汙染行業變化不大,這是造成重汙染天氣的主觀因素。
  • 衛星圖像顯示鹹海面積急劇萎縮
    來自歐洲Envisat衛星的最新圖像顯示,2006年至2009年間,鹹海的海岸線出現了急劇回退。鹹海曾經是全球四大內陸水體之一,但在過去50年裡,由於灌溉工程導致匯入鹹海的河流改向,鹹海的面積一直處於萎縮的態勢。
  • 西伯利亞北部的空氣汙染阻礙了陽光並減緩了北方森林的生長
    新的研究表明,西伯利亞北部的空氣汙染阻礙了陽光並減緩了北方森林的生長俄羅斯汙染最嚴重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北端的城市諾裡爾斯克,對那裡的樹木年輪進行研究後發現,當地礦山和冶煉廠的空氣汙染至少部分製造了一種被稱為「北極變暗」的現象。
  • 空氣組成和氧氣含量的測定(提高)
    【學習目標】1.記住空氣中各成分的體積分數;了解空氣主要成分的性質和用途;了解空氣汙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2.掌握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實驗原理、裝置、操作方法以及誤差分析。3.認識純淨物、混合物的概念,並能從物質的組成上區分純淨物和混合物。
  • 吸空氣像吸菸!印度空氣指數飆升至999,PM2.5粒子濃度超標準27倍
    根據《印度時報》10月4日報導,印度首都新德裡附近的都市圈正在面臨著史無前例的空氣汙染問題,如今整個印度北部都好像披上了一層厚厚的灰紗一樣。民眾的生活因此大受影響,就連在印度舉行的國際馬拉松賽事都受到了衝擊,許多參賽選手不得已戴上口罩來參加比賽。
  • 義大利大地震與地球深層的二氧化碳排放有關
    2009年4月,義大利山城拉奎拉發生地震,當時很少有人會認為二氧化碳與此有關。但義大利國家地球物理和火山學研究所的地質學家們馬上就開始了調查。他們持續對泉水進行採樣,直到2018年,將源自地下深處的二氧化碳溶解氣體脈衝與地震活動記錄進行比較。在那段時間裡,還有兩次大地震會震撼該地區。
  • 中國首發6年空氣品質改善報告:北京PM2.5濃度大幅下降
    華北、黃淮、華東、華南北部等地出現持續20多天的霧霾。社會輿論高度關注,一時間,「PM2.5汙染」「改善環境空氣品質」成為熱點話題。嚴峻的大氣環境形勢給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來了巨大挑戰。頻繁發生的霧霾天氣,表面上看是空氣汙染問題,從深層次看卻是中國多年來粗放式發展導致環境問題不斷累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