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9日,美國企業輝瑞製藥宣布,與德國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共同開發的新冠mRNA疫苗能有效阻止90%的新冠病毒感染。
在輝瑞宣布沒過多久,北京時間10日當晚10點02分,中國企業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通過微信公眾號「廣昌看世界」發文稱,這是科學的勝利,也是全球合作的勝利。
「感謝我們在全球的合作夥伴輝瑞和BioNTech,也感謝所有參與到疫苗研發中的志願者們。這是一場關乎全人類的戰鬥,今天是一個裡程碑的時刻,標誌著我們在這場面對新冠病毒的戰爭中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在全球多處爆發疫情二次傳播的今天,這個好消息無疑是極其振奮人心的。」郭廣昌稱。
振奮的同時,不過「廣昌看世界」稱,我們要用科學、理性的態度來看待疫苗,復星也會繼續與政府監管、審批部門密切溝通協同,希望根據全球研發的進展和數據分析的結果,在符合中國法規的前提下,復星新冠疫苗能儘早在中國上市使用。
假如mRNA疫苗能拯救世界,那麼中國復星、美國輝瑞、德國BioNTech這三家企業將如何分得疫苗收入這塊大蛋糕。
今年3月15日,復星醫藥發布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上海復星醫藥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獲BioNTech 許可,在中國獨家開發和商業化基於其專有的mRNA技術平臺研發的針對COVID-19的疫苗產品。
根據協議,復星醫藥負責該疫苗在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區域內)的臨床試驗、上市申請和市場銷售,並承擔相應的成本和費用。BioNTech將負責提供區域內臨床試驗申請所需的技術材料和臨床前研究數據、配合區域內臨床試驗,並供應相關臨床試驗及市場銷售所需的產品。
根據約定,復星醫藥產業將向BioNTech支付至多8500萬美元的許可費(包括首付款、臨床開發註冊及銷售款項),並在約定的銷售提成期間內按該產品年度毛利的35%支付銷售提成。與此同時,復星醫藥子公司擬認購BioNTech新增發行的1580777股普通股,認購金額約為5000萬美元。
也就是說,BioNTech已將中國市場「賣」給了復星醫藥,一旦疫苗投入市場,復星醫藥將疫苗年度毛利的35%支付銷售提成給德國BioNTech。
簡單算一筆帳,假如一支疫苗100元人民幣,1億人口使用,將有100億元營收,這對於復星和BioNTech來說,都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收入。
按照前述 「廣昌看世界」透露,輝瑞也是復星全球的合作夥伴。但雙方具體合作並未給外界透露過多。
一見君順著輝瑞之前發布的公告梳理得到了更多信息。
3月17日,美國製藥公司輝瑞(Pfizer)和德國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宣布,將共同研發新冠病毒的實驗性疫苗。輝瑞公司在官網發布的兩家公司聯合聲明中稱:「我們將共同研發預防COVID-19感染的實驗性疫苗。」聲明指出,兩家公司已經籤署了向除中國之外的所有國家提供疫苗的意向協議,合作將立即開始。
當時有公眾質疑,瑞輝為何唯獨排除向中國提供?
3月19日,輝瑞回應輿情稱,在此之前,BioNTech已宣布與復星醫藥合作開發中國市場。因此,輝瑞與BioNTech的協議不包括中國市場。
也就是說,復星醫藥與德國BioNTech達成了在中國市場的合作,拿到了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的獨家研究權和銷售權。輝瑞則負責歐美地區。
輝瑞11月9日宣稱,在94名新冠感染受試者中,研發的mRNA疫苗證明了高於90%的有效性。《華爾街日報》稱,這是阻止全球大流行的裡程碑。
路透社稱,90%的有效性遠高於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所要求的50%。
輝瑞董事長兼執行長阿爾伯特·布爾拉表示,這對於科學和人類是偉大的一天,「在全球感染率創新高,醫院接近超負荷,經濟掙扎重啟,全球最需要疫苗的時候,我們迎來了關鍵的進展。」
輝瑞稱,預計今年年底前生產5000萬劑新冠mRNA疫苗,足夠2500萬人注射,到2021年擴大至13億劑。
按照瑞輝目標,到2021年擴大至13億劑,按照100元人民幣/劑推算,將有1300億的營收,如若各國監管認可,中國復星、美國輝瑞、德國BioNTech這三家企業將賺的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