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Rxiv:華人科學家開發出AIOD-CRISPR技術,可快速超靈敏地可視化...

2020-11-29 生物谷

2020年3月30日訊/

生物谷

BIOON/---來自美國康乃狄克大學健康中心生物醫學工程系的研究人員一直在努力開發一種新的基於CRISPR的低成本

診斷

平臺,以便檢測包括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之前稱為2019-nCoV)在內的傳染病。

隨著近期導致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病原體SARS-CoV-2疫情爆發,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康乃狄克大學健康中心生物醫學工程系副教授Changchun Liu及其團隊開發出一種稱為「All-In-One-Dual CRISPR-Cas12a(AIOD-CRISPR)」的方法,以實現對SARS-CoV-2和HIV病毒的簡單、快速、超靈敏的目視檢測,旨在在家中或小型診所中使用。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3月21日發表在預印本伺服器bioRxiv上,論文標題為「All-in-One Dual CRISPR-Cas12a (AIOD-CRISPR) Assay: A Case for Rapid, Ultrasensitive and Visual Detection of Novel Coronavirus SARS-CoV-2 and HIV virus」。

AIOD-CRISPR的設計和工作原理,圖片來自bioRxiv, 2020, doi:10.1101/2020.03.19.998724

Liu實驗室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於開發用於傳染病檢測的簡單診斷技術。Liu說,「最近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已在世界範圍內迅速傳播。對SARS-CoV-2病毒的較早和快速檢測將有助於早期幹預並降低疾病傳播的風險。我們的方法具有開發下一代即時分子

診斷

技術的巨大潛力。」

聚合酶鏈反應(PCR)方法目前被認為是疾病

診斷

的「金標準」。但是,PCR方法依賴於昂貴的設備和訓練有素的人員。 Liu的方法與PCR不同,是等溫的(?37°C),並且與其他等溫擴增技術不同的是,它具有更好的靈敏度和特異性。

在Liu的實驗室中,他的AIOD-CRISPR系統成功地檢測出SARS-CoV-2和HIV的DNA和RNA。此外,通過檢測從人血漿樣品中提取的HIV-1 RNA,對這種方法進行了評估,它獲得了與PCR方法相當的結果。

Liu說,「我們將把AIOD-CRISPR測定整合到我們的微流體診斷設備中,以便開發出用於SARS-CoV-2檢測的快速即時診斷平臺。我們設想,這種簡單的負擔得起的移動診斷技術可以廣泛用於SARS-CoV-2的快速

診斷

。」

這並不是Liu第一次用創新的診斷技術應對疫情。在2015-2016年的寨卡病毒疫情爆發期間,當時還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Liu及其團隊開發出一種無需儀器的即時分子

診斷

平臺,用於寨卡病毒檢測。

博士後研究員Xiong Ding、Kun Yin和博士生Ziyue Li與Liu合成完成了這項研究。康乃狄克大學最近針對這項技術了提出了專利申請。(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Xiong Ding et al. All-in-One Dual CRISPR-Cas12a (AIOD-CRISPR) Assay: A Case for Rapid, Ultrasensitive and Visual Detection of Novel Coronavirus SARS-CoV-2 and HIV virus. bioRxiv, 2020, doi:10.1101/2020.03.19.998724.

2.Researchers working on simple, low-cost CRISPR-based diagnostic test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https://phys.org/news/2020-03-simple-low-cost-crispr-based-diagnostic-infectious.html

相關焦點

  • bioRxiv:科學家基於CRISPR-Cas12技術開發出了一種超靈敏、快速...
    2020年3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發表在預印版平臺bioRxiv上題為「An ultrasensitive, rapid, and portable coronavirus SARS-CoV-2 sequence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CRISPR-Cas12」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基於
  • Nat Commun:利用AIOD-CRISPR超靈敏地可視化檢測新冠病毒
    2020年9月26日訊/生物谷BIOON/---今年3月,來自美國康乃狄克大學健康中心生物醫學工程系的研究人員開始開發一種新的低成本的基於CRISPR的診斷方法,用於檢測包括HIV病毒和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在內的傳染病。如今,這種方法向成為快速檢測傳染病的前沿診斷技術又邁進了一步。
  • bioRxiv生信好文速覽
    上個月6號,biorxiv上post出了一篇獨特的預印本(preprint):來自biorxiv的創建團隊的Richard Server等人,以
  • BioRxiv到底是什麼期刊?為什麼突然火了?
    無疑這嚴重地影響了學術交流的效率,是嚴重的科學資源的浪費。           www.biorxiv.org《BioRxiv》美國一相關慈善組織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於2013年啟動的一個儲存及發布學術論文的平臺(也被翻譯成預印本在線期刊)。
  • bioRxiv:科學家構建出了首個COVID-19開源全原子模型
    2020年6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SARS-CoV-2是誘發COVID-19的主要原因,刺突蛋白或S蛋白會促進病毒進入到宿主細胞內;日前,一篇發表在預印版平臺bioRxiv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國立首爾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出了首個全長S蛋白的開源全原子模型,相關研究結果非常重要,因為S蛋白在病毒進入宿主細胞內扮演著關鍵角色
  • bioRxiv | 基於結構的高效PROTAC分子設計策略
    2020年5月30日,美國Fox Chase Cancer Center的John Karanicolas課題組和以色列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的Nir London課題組在bioRxiv上傳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使用基於Rosetta軟體的方法設計PROTAC分子。
  • 科學家們開發出多種能快速檢測COVID-19的新技術!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開發出的那些能快速檢測COVID-19的新技術!分享給大家!-020-0392-7在最近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有助於快速提取和分析遺傳物質的技術,可用於在移動狀態下開展COVID-19測試,包括在機場和遠程測試中心。
  • bioRxiv速覽 | 拓撲異構酶專題
    Wojciech Kaspera, Wojciech Szopa, Mateusz Bujko, Bartosz Czapski, Miroslaw  Zabek, Ewa Iżycka-Świeszewska, Wojciech Kloc,  Pawel Nauman, Bartosz Wojtas, Bozena Kaminska連結:https://www.biorxiv.org
  • BioRxiv已有8篇論文關注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截止目前1月25日已有8篇nCoV-2019相關論文發布在BioRxiv預印本網站上。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方法,可以快速篩選lineage B betacoronaviruses,包括SARS-CoV和最新的2019-nCoV,包括病毒所利用的受體情況以及感染的細胞類型。通過此方法,研究人員確定了2019-nCoV進入人體細胞的受體為ACE2。
  • [bioRxiv] ROP-GEF3是根毛髮生所必須的重要調控因子
    根毛是根表皮的管狀突起,其顯著擴大了根際土壤中可利用的土壤體積。Trichoblasts是負責根毛形成的細胞類型,在根毛開始形成時首先需要在Trichoblasts細胞質膜上的形成特定的極性分布的根毛髮生結構域(RHID)。Rho型GTP酶(ROPs)是RHID形成的第一個分子決定因素之一,在後面的極性生長中同樣發揮核心作用。
  • 研究人員使用CRISPR-HOT新技術「塗色」 可在類器官中實現快速可靠...
    研究人員使用CRISPR-HOT新技術「塗色」 可在類器官中實現快速可靠的基因敲入  Evelyn Zhang • 2020
  • 科學家研製出過氧化氫超靈敏指示劑
    科學家研製出過氧化氫超靈敏指示劑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9 23:02:46 俄羅斯Shemyakin-Ovchinnikov有機化學研究所Vsevolod V.
  • bioRxiv:華人科學家揭示2019-nCoV的潛在T細胞和B細胞表位
    圖片來源:bioRxiv近日來自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Chen Binbin和Ethan Fast在預印本網站bioRxiv上發表了一篇尚未經過同行評議的最新文章,題為"Potential T-cell and B-cell Epitopes of 2019-nCoV"。
  • 2020年3月CRISPR/Cas最新研究進展
    2.bioRxiv:華人科學家開發出AIOD-CRISPR技術,可快速超靈敏地可視化檢測SARS-CoV-2和HIVdoi:10.1101/2020.03.19.998724隨著近期導致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病原體SARS-CoV-2疫情爆發,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康乃狄克大學健康中心生物醫學工程系副教授Changchun Liu及其團隊開發出一種稱為
  • 4月bioRxiv生信好文速覽|galaxy聯合創始人離世
    介於飛速增長的新冠肺炎相關preprint,bioRxiv,medRxiv,以及谷歌學術都開出了專門通道供大家查找新冠相關主題的文章。
  • 科學家開發出一種超快速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
    2020年6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利用光敏核苷酸開發了一種新方法來加速CRISPR-Cas9基因編輯的過程,文章中,研究者描述了整個實驗過程及其這種新方法的精準性;在Science雜誌同一期的一篇展望文章中,來自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科學家們還概述了
  • 華人科學家張鋒:贏了專利,輸了諾獎
    張鋒,1982年出生於石家莊,美籍華人科學家。 哈佛本科、斯坦福博士;打破錢學森曾創下的記錄、成為麻省理工學院歷史上最年輕的華人終身教授,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院士……他和杜德納、卡彭蒂耶曾經是隊友,後來也成了對手。簡單回顧下CRISPR的發展:· 1993年,CRISPR第一次被發現[3]。
  • 華人科學家張鋒:贏了專利,輸了諾獎
    張鋒,1982年出生於石家莊,美籍華人科學家。 哈佛本科、斯坦福博士;打破錢學森曾創下的記錄、成為麻省理工學院歷史上最年輕的華人終身教授,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院士……他和杜德納、卡彭蒂耶曾經是隊友,後來也成了對手。
  • 超靈敏磁力傳感技術顛覆傳統反潛理念
    新型超靈敏磁力儀之所以能克服傳統磁異常探測技術的缺陷,是因為運用超導量子幹涉儀陣列相關的新技術、新算法。 構建了超導量子幹涉儀陣列。超導量子幹涉儀的基本原理是基於超導約瑟夫森效應和磁通量子化現象,能測量出相當於地球磁場一百億分之一的微弱磁場,是常規磁異常探測器靈敏度的數百倍甚至數千倍,能夠更容易捕捉到潛艇對地球磁場造成的微弱變化。
  • 被Nature翻牌的bioRxiv——冷凍電鏡發展到原子級別解析度水平
    來源:Paul Emsley / MR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它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宇宙」:顯微成像技術首次看到了單個原子!Nature 新聞報導了2020年5月22日同時發表在預印本平臺bioRxiv上的兩篇關於冷凍電鏡裡程碑式的突破,將解析度提高到單個原子水平。這一突破鞏固了cryo-EM在繪製蛋白質結構圖譜中的主導工具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