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Rxiv] ROP-GEF3是根毛髮生所必須的重要調控因子

2021-03-04 iPlants


iPlants,專注世界植物最前沿。更多前沿研究,關注我們

根毛是根表皮的管狀突起,其顯著擴大了根際土壤中可利用的土壤體積。Trichoblasts是負責根毛形成的細胞類型,在根毛開始形成時首先需要在Trichoblasts細胞質膜上的形成特定的極性分布的根毛髮生結構域(RHID)。Rho型GTP酶(ROPs)是RHID形成的第一個分子決定因素之一,在後面的極性生長中同樣發揮核心作用。然而,將ROP定位到RHID並開始向外生長的分子參與者至今依然不是很清楚。今日德國海德堡大學Guido Grossmann實驗室在bioRxiv上的文章指出ROP鳥嘌呤核苷酸交換因子3(GEF3)參與到將ROP定位到RHID參與到根毛的發生,而GEF4參與調控之後的根毛生長。


首先作者結合已經發表的數據以及對不同Marker基因在根毛髮生、生長過程進行觀察。ROP2在Trichoblasts細胞沒有形成凸起(bulging)前已經定位到RHID中,ROP4與ROP6與ROP2的定位變化類似。PIP5K3(參與囊泡運輸)與RHD2(參與細胞壁調控)定位到RHID中雖然發生在ROP2之後,但依然在凸起形成之前。在根毛生長過程中早RHID積累的蛋白主要有ARPC2(參與細胞骨架的調控)以及SYP123與SEC3A(參與囊泡運輸)(圖1)。

圖1,不同Marker蛋白在根毛髮育過程中的積累變化

 

為了將ROP定位到RHID並開始向外生長的分子參與者,作者對擬南芥中ROPGEFs在不同類型細胞中的表達進行了分析比較,發現GEF3 與GEF4在根毛中有很強的表達之後依次是GEF12,GEF11,GEF14與GEF10。近而對以上成員的的定位以及對應突變體的表型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GEF3與GEF14定位到RHID要稍早於ROP2,並且只有gef3突變體變現出根毛密度降低的表型(不影響跟貓的長度);GEF4與GEF111定位到RHID發生在凸起之後,並且gef4表現出根毛短的表型。綜上作者初步認為GEF3主要參與根毛的發生,GEF4則是參與根毛生長的調控。

 

圖2,GEFs蛋白的定位以及隨時間變化的分布

 

為進一步證明GEF3是否參與調控ROP2定位到RHID過程中。作者在gef3突變體背景下對ROP2的定位進行了觀察發現雖然ROP2依然能定位到細胞膜上,但是不能再RHID富集。反之在在rop2突變體中不影響GEF3定位到RHID。生化實驗表明GEF3與ROP2相互作用,無論是互作還是ROP2正確在RHID積累均依賴於ROP2蛋白的N端。

 

最為有意思的是在擬南芥中過表達GEF3內在非Trichoblasts細胞(如胚軸細胞)誘導RHID樣的類似GEF3富集區域同樣也會招募ROP2在相應區域富集但是不能形成凸起。這也表明單獨的ROP極化並不能誘導根毛的形成還需要其他一些因子的調控。

原文連結: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biorxiv/early/2019/01/29/534545.full.pdf

微信加群

iPlants組建了6個植物科學研究交流群,匯聚了一批全球各地的從事植物科學研究的研究生和PI。歡迎從事植物科學相關研究的同學和老師加入我們,一起討論學術和夢想。溫馨提示:進群請備註一下(格式如學校+專業+姓名,如果是PI/教授,請註明是PI/教授/副教授/副研究員/博後,否則就直接默認為在讀研究生,謝謝)。加小編微信號時請註明學校和專業,長按下面二維碼,添加小編,之後再進群,非誠勿擾。

iPlants,專注植物最前沿。更多植物前沿研究,請長按上方二位碼關注我們

投稿、商務合作、轉載開白名單等事宜請聯繫微信:18321328797 或郵箱:703131029@qq.com



 

相關焦點

  • 生命科學學院瞿禮嘉研究組發現控制植物根毛髮生的重要基因
    什麼樣的分子機制決定長根毛這個過程呢?這些問題長期以來困擾著大家。,通過最近十幾年對擬南芥的研究,人們發現了一系列重要的基因參與對根表皮細胞長根毛過程的調控,其中GLABRA2 (GL2)就是一個主要的調控基因。GL2基因編碼一個同源異形-亮氨酸拉鏈類型的轉錄因子,它決定表皮細胞是否長根毛:如果表皮細胞中有GL2表達,就不長根毛,反之就長根毛,因此,GL2是根毛髮生的抑制因子。
  • Science | 植物維管特異性轉錄因子調控根毛響應低磷環境的機制
    責編 | 逸雲  磷是植物生長發育所必須的大量元素之一,磷缺乏會顯著地抑制植物的生長。在缺磷土壤中,植物通過增加其 根系 根毛密度,提高對磷的吸收。植物根系中維管細胞的增殖受到轉錄因子TMO5 (MONOPTEROS 5) /LHW (LONESOME HIGHWAY) 形成的異源二聚體複合體的調控【1,2】。TMO5/LHW複合體通過調控它的直接下遊靶標LOG4 (LONELY GUY4) 和LOG3的表達以控制細胞增殖【3】 。 LOG4 和LOG3編碼細胞分裂素合成途徑的限速酶【4】。
  • BioRxiv到底是什麼期刊?為什麼突然火了?
    一般來講,一篇論文從投稿到發表一般需要12-24個月的時間,超過三年也不罕見,在自己身上就發生過數次。無疑這嚴重地影響了學術交流的效率,是嚴重的科學資源的浪費。           www.biorxiv.org《BioRxiv》美國一相關慈善組織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於2013年啟動的一個儲存及發布學術論文的平臺(也被翻譯成預印本在線期刊)。
  • ROP-ROS信號通路調控植物滲透脅迫響應的新機制
    Current Biology | ROP-ROS信號通路調控植物滲透脅迫響應的新機制其中ROP(Rho of plant)作為Ras/Rho GTPases的重要分支,在細胞信號傳導中起關鍵作用,包括對生長素或ABA等激素以及外界生物刺激的響應
  • bioRxiv生信好文速覽
    上個月6號,biorxiv上post出了一篇獨特的預印本(preprint):來自biorxiv的創建團隊的Richard Server等人,以
  • bioRxiv | 基於結構的高效PROTAC分子設計策略
    2020年5月30日,美國Fox Chase Cancer Center的John Karanicolas課題組和以色列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的Nir London課題組在bioRxiv上傳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使用基於Rosetta軟體的方法設計PROTAC分子。
  • bioRxiv速覽 | 拓撲異構酶專題
    Wojciech Kaspera, Wojciech Szopa, Mateusz Bujko, Bartosz Czapski, Miroslaw  Zabek, Ewa Iżycka-Świeszewska, Wojciech Kloc,  Pawel Nauman, Bartosz Wojtas, Bozena Kaminska連結:https://www.biorxiv.org
  • 4月bioRxiv生信好文速覽|galaxy聯合創始人離世
    需要注意的是,biorxiv將拒絕你的研究成果在其上發布,如果你的文章是:針對新冠肺炎的、純生信的、藥物作用或療效的預測。為此,biorxiv聯合創始人Richard Server發推表示這是團隊深思熟慮的結果:The balance we have to strike is speeding up science but also minimising potential for harm。
  • BioRxiv已有8篇論文關注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整理丨BioArt編輯部2020年1月23日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研究團隊在預印本網站BioRxiv
  • Plant Cell | 中科院版納植物園研究團隊揭示茉莉酸信號調控根毛...
    ,參與調控植物某些重要的生長發育過程以及對環境因子的響應,如葉片表皮毛的起始、花青素的積累及抗凍害反應等。根毛是根表皮細胞特化形成的一種單細胞管狀突出物,它們能有效增加根的表面積,促進植物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從而在植物適應環境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根毛的生長發育過程受到多種環境因子和內源信號的影響。前人研究發現茉莉酸可以影響植物根毛的發育過程,然而相應的分子調控機理及信號傳導通路仍不清晰。
  • 上海生科院揭示小G蛋白調控豆科植物根瘤共生互作新機制
    然而,根瘤菌所誘導的根毛變形是一個獨特的發育程序,其中的機制並不清楚。  該研究發現根瘤菌分泌的寡糖信號分子——結瘤因子能夠誘導根毛中ROP10短暫地上調表達,而且可以改變根毛頂端質膜上ROP10蛋白的定位。
  • 2019年3月bioRxiv生信好文速覽
    如果我們點進這些在經歷評審的manuscript,則會找到該文在bioRxiv或其他預印本伺服器的連結。Nature Communications為大家提供了一份列表以供參考:https://nature-research-under-consideration.nature.com/posts/20010-community-recognised-preprint-serversarXiv, bioRxiv, ChemRxiv, EarthArXiv, ESSOAr
  • 生長素反應因子6(ARF6)和ARF8促進赤黴素介導的下胚軸木質部擴張和形成層動態平衡
    已知赤黴素(GA)通過降解Della蛋白來觸發這一發育轉變,形成層主控調控因子BREVIPEDICELLUS/Knat1(BP/Knat1)以及類似受體的激酶ERECTA和ERL1調節GA下遊的這一過程。然而,我們對GA介導的次級生長背後的調控網絡的理解仍然有限。
  • bioRxiv|廈門大學夏寧邵團隊合作發表基於SARS-CoV-2 S蛋白假病毒系統用於篩選中和抗體相關文章
    歡迎點擊上方BioResearcher關注我們廈門大學夏寧邵教授,張天英博士,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李志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疾病預防控制所黃保英副研究員在
  • ...同行評議|預印本|biorxiv|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冷泉港實驗室
    該研究將2016年發表於bioRxiv的56篇預印本文章與後來在期刊上發表的同行評審版本進行了比較。其中,大多數文章屬於遺傳學和神經科學。研究發現,預印本報告質量的平均分數為68%,而同行評議後的發表版本對應的分數是72%,數值差別僅有4%。時常不靠譜、作用又有限,一時間,關於傳統同行評審模式的質疑再起。
  • 上海藥物所等發現去泛素化酶USP21調控Nanog轉錄因子機制
    Nanog是胚胎幹細胞全能性維持和重編程過程中至關重要的核心轉錄因子。最近的研究提示泛素化修飾系統在幹細胞乾性維持和分化中有重要作用。Nanog的穩定性的維持同時受泛素化和去泛素化的調控,如泛素連接酶FBXW8可以促進Nanog的泛素化降解進而誘導細胞分化。
  • Nature Plants | 細胞極性生長的調控新機制
    細胞極性生長是細胞極性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植物中細胞的極性生長有的是單向的,例如花粉管和根毛的頂端生長,有的只限制在植物某個特定部位,例如擬南芥葉的毛狀體或葉表皮的扁平細胞。真核細胞極性生長的重要調節因子是Rho家族的分子開關小G蛋白(GTPases),細胞的極性生長需要在不同的質膜域對Rho GTPases信號傳導進行精確調控
  • 程金科課題組發現腫瘤免疫抑制重要調控因子
    中新網上海新聞6月19日電 記者19日獲悉,上海交通大學基礎醫學院程金科課題組在腫瘤研究領域知名期刊《腫瘤研究》(CancerResearch,影響因子
  • Mol Plant | 山東農大研究團隊揭示小G蛋白ROP介導細胞極化的正...
    植物花粉管及根毛採用頂端生長方式,分別在植物繁衍及環境應答中起關鍵作用。小G蛋白ROP是植物中唯一一類Rho蛋白。其動態極性定位對於頂端生長的建立和維持至關重要。這種動態的極性定位需要至少一個正反饋調控環進行維持,而目前對於ROP信號的正反饋途徑尚不清楚。
  • 適應人類宿主,新冠病毒在早期進化中發生長片段基因缺失突變
    近日,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生物預印本網站bioRxiv上發表題為:Discovery of a 382-nt deletion during the early evolution of SARS-CoV-2的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