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Rxiv:科學家基於CRISPR-Cas12技術開發出了一種超靈敏、快速...

2020-11-27 生物谷

2020年3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發表在預印版平臺bioRxiv上題為「An ultrasensitive, rapid, and portable coronavirus SARS-CoV-2 sequence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CRISPR-Cas12」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基於CRISPR-Cas12技術開發了一種超靈敏、快速、可攜式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檢測技術。

圖片來源:fr.wikipedia.org

如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引起了全球的關注,這種病毒與SARS冠狀病毒存在高度的序列一致性,其能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傳播,這就使其成為了可能導致疾病大流行的危險病毒;目前研究人員正在開發多種針對SARS-CoV-2的檢測手段,同時WHO網站也提供了在諸如中國、德國、日本和美國等多個國家所使用的進行病毒檢測的相關過程及步驟,所有這些方法都是基於實時逆轉錄PCR的檢測技術,儘管其效率很高,但仍然需要較高水平的專業技術人員和昂貴的設備來進行操作,在此背景下,無論是否有合格的專業人員或用於病毒檢測的複雜設備,任何用於可評估可疑感染病例的超靈敏、便宜且可攜式的診斷測試技術的開發或許都有助於SARS-CoV-2的檢測。

CRISPR是一種以在基因編輯領域的應用而出名的生物技術,值得注意的是,近來研究人員已經開始使用CRISPR來進行核酸的體外檢測,因此其就有望被開發成為一種強大精確的分子診斷工具;在CRISPR-Cas效應子家族中,Cas12是一種RNA導向的DNase,其屬於II類V-A系統,該系統能在識別靶點後誘導任意單鏈DNA(ssDNA)的分裂,這就會導致ssDNA報導子的降解,並在分裂位點釋放螢光信號,這就能通過一種可攜式的方法進行檢測。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報告了一種基於CRISPR-Cas12的新型診斷工具,其能在原理論證的評估中對合成性的SARS-CoV-2的RNA序列進行檢測,研究結果表明,該工具是一種超靈敏、快速且極具潛力的檢測手段,對於有效實現目前資源相對缺乏的地區進行SARS-CoV-2的檢測至關重要。後期研究人員還會繼續深入研究來進一步優化該設備使其更加高效地對SARS-CoV-2進行檢測。(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Curti Lucia, Pereyra-Bonnet Federico, Gimenez Carla Alejandra. An ultrasensitive, rapid, and portable coronavirus SARS-CoV-2 sequence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CRISPR-Cas12,bioRxiv (2020) doi:10.1101/2020.02.29.971127

相關焦點

  • bioRxiv:華人科學家開發出AIOD-CRISPR技術,可快速超靈敏地可視化...
    2020年3月30日訊/生物谷BIOON/---來自美國康乃狄克大學健康中心生物醫學工程系的研究人員一直在努力開發一種新的基於CRISPR的低成本診斷平臺,以便檢測包括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之前稱為2019-nCoV)在內的傳染病。
  • bioRxiv | 基於結構的高效PROTAC分子設計策略
    蛋白質靶向降解嵌合體(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aeras,PROTACs)是一種雙功能的小分子,由三個部分組成:結合靶蛋白的配體
  • Nat Commun:利用AIOD-CRISPR超靈敏地可視化檢測新冠病毒
    2020年9月26日訊/生物谷BIOON/---今年3月,來自美國康乃狄克大學健康中心生物醫學工程系的研究人員開始開發一種新的低成本的基於CRISPR的診斷方法,用於檢測包括HIV病毒和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在內的傳染病。如今,這種方法向成為快速檢測傳染病的前沿診斷技術又邁進了一步。
  • bioRxiv生信好文速覽
    上個月6號,biorxiv上post出了一篇獨特的預印本(preprint):來自biorxiv的創建團隊的Richard Server等人,以
  • bioRxiv:科學家構建出了首個COVID-19開源全原子模型
    2020年6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SARS-CoV-2是誘發COVID-19的主要原因,刺突蛋白或S蛋白會促進病毒進入到宿主細胞內;日前,一篇發表在預印版平臺bioRxiv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國立首爾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出了首個全長S蛋白的開源全原子模型,相關研究結果非常重要,因為S蛋白在病毒進入宿主細胞內扮演著關鍵角色
  • 科學家們開發出多種能快速檢測COVID-19的新技術!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開發出的那些能快速檢測COVID-19的新技術!分享給大家!-020-0392-7在最近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有助於快速提取和分析遺傳物質的技術,可用於在移動狀態下開展COVID-19測試,包括在機場和遠程測試中心。
  • 科學家開發出一種超快速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
    2020年6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利用光敏核苷酸開發了一種新方法來加速CRISPR-Cas9基因編輯的過程,文章中,研究者描述了整個實驗過程及其這種新方法的精準性;在Science雜誌同一期的一篇展望文章中,來自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科學家們還概述了
  • BioRxiv已有8篇論文關注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上發布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與一種蝙蝠中的冠狀病毒的序列一致性高達96%,推測2019-nCoV或來源於蝙蝠(詳見:特別報導 | 相似度96%,石正麗團隊報導新型冠狀病毒或來源於蝙蝠),該論文引起了廣泛關注。
  • bioRxiv速覽 | 拓撲異構酶專題
    Wojciech Kaspera, Wojciech Szopa, Mateusz Bujko, Bartosz Czapski, Miroslaw  Zabek, Ewa Iżycka-Świeszewska, Wojciech Kloc,  Pawel Nauman, Bartosz Wojtas, Bozena Kaminska連結:https://www.biorxiv.org
  • 4月bioRxiv生信好文速覽|galaxy聯合創始人離世
    介於飛速增長的新冠肺炎相關preprint,bioRxiv,medRxiv,以及谷歌學術都開出了專門通道供大家查找新冠相關主題的文章。
  • bioRxiv|廈門大學夏寧邵團隊合作發表基於SARS-CoV-2 S蛋白假病毒系統用於篩選中和抗體相關文章
    方便、可靠的體外中和試驗對於開發中和抗體,疫苗和其他抑制劑非常重要。在這項研究中,評估了帶有SARS-CoV-2全長或截短刺突蛋白(S)的G蛋白缺陷性水皰性口炎病毒(VSVdG)以及在不同細胞系中假型病毒包裝和感染。VSV-SARS-CoV-2-Sdel18(C末端18個胺基酸截短的S蛋白)的病毒包裝效率遠高於VSV-SARS-CoV-2-S。
  • [bioRxiv] ROP-GEF3是根毛髮生所必須的重要調控因子
    今日德國海德堡大學Guido Grossmann實驗室在bioRxiv上的文章指出ROP鳥嘌呤核苷酸交換因子3(GEF3)參與到將ROP定位到RHID參與到根毛的發生,而GEF4參與調控之後的根毛生長。 首先作者結合已經發表的數據以及對不同Marker基因在根毛髮生、生長過程進行觀察。
  • 超靈敏磁力傳感技術顛覆傳統反潛理念
    原標題:超靈敏磁力傳感技術顛覆傳統反潛理念 新型超靈敏磁力儀之所以能克服傳統磁異常探測技術的缺陷,是因為運用超導量子幹涉儀陣列相關的新技術、新算法。 構建了超導量子幹涉儀陣列。超導量子幹涉儀的基本原理是基於超導約瑟夫森效應和磁通量子化現象,能測量出相當於地球磁場一百億分之一的微弱磁場,是常規磁異常探測器靈敏度的數百倍甚至數千倍,能夠更容易捕捉到潛艇對地球磁場造成的微弱變化。
  • BioRxiv到底是什麼期刊?為什麼突然火了?
    特別是幾位印度老學者在 BioRxiv 發文懷疑2019-nCoV可能是人造病毒後,這個雜誌在微信朋友圈更火了。處於好奇,作者剛剛用谷歌檢索 「BioRxiv」 and "武漢" 竟然顯示有近36萬條目!那麼BioRxiv究竟是什麼類型的期刊呢?
  • 被Nature翻牌的bioRxiv——冷凍電鏡發展到原子級別解析度水平
    來源:Paul Emsley / MR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它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宇宙」:顯微成像技術首次看到了單個原子!Nature 新聞報導了2020年5月22日同時發表在預印本平臺bioRxiv上的兩篇關於冷凍電鏡裡程碑式的突破,將解析度提高到單個原子水平。這一突破鞏固了cryo-EM在繪製蛋白質結構圖譜中的主導工具地位。
  • 科學家研製出過氧化氫超靈敏指示劑
    科學家研製出過氧化氫超靈敏指示劑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9 23:02:46 俄羅斯Shemyakin-Ovchinnikov有機化學研究所Vsevolod V.
  • Commun Biol:開發出一種用於癌症診斷的新型生物標誌物技術
    2020年7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瑞典隆德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識別癌症生物標誌物的新方法,這種新方法能夠更加敏感、快速且有效地對癌症生物標誌物進行識別。
  • 致遠榮譽計劃本科生利用CRISPR/Cas12a技術成功開發致病菌快速核酸...
    王韻晴於2019年申請加入 「致遠學者研究計劃」,在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個性化醫學研究院丁顯廷教授的指導下,以「一種基於CRISPR/Cas12a的快速靈敏的致病菌檢測方法」為題,開展課題研究。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0157:H7是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感染者通常表現出腹瀉、出血性腸炎等症狀,部分嚴重者出現敗血症甚至死亡。為了設計出一種更靈敏、更省時、更省力的核酸檢測方法,王韻晴把目光投向了近年飛速發展起來的新一代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12a技術。核酸內切酶Cas12a具有切割雙鏈DNA及單鏈DNA的生物活性。
  • 連載:CRISPR領域最新進展盤點(2)
    總之,AcrFinder將是一個有價值的網絡資源,幫助科學家發現新的Acr蛋白。、靈敏和快速區分舊金山河口共同出現的三種管理興趣的魚類的能力,這三種魚類在野外很容易被錯誤識別。作為基於Cas9的基因組編輯的一種替代和補充方法,Cas12a在哺乳動物細胞中的應用並不如SpCas9廣泛,這主要是因為它對TTTV PAM序列的要求嚴格。2020年5月11日,美國內華達大學嚴偉教授報導了Mb3Cas12a可以有效地編輯基於TTV PAM序列的小鼠基因組,並具有最少的大片段缺失或插入1。
  • bioRxiv:華人科學家揭示2019-nCoV的潛在T細胞和B細胞表位
    2019-nCoV是一種引起COVID-19的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CoV有很高的相似性。目前還沒有針對2019-nCoV或任何形式的冠狀病毒的疫苗被批准。圖片來源:bioRxiv近日來自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Chen Binbin和Ethan Fast在預印本網站bioRxiv上發表了一篇尚未經過同行評議的最新文章,題為"Potential T-cell and B-cell Epitopes of 2019-nC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