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價幾乎一天一漲,出口貨運航線爆艙連連

2020-10-24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報 記者 種昂國慶節後,一位食品添加劑生產商上門詢價,要將一批700多千克的澱粉酶產品從中國北京發往美國明尼阿波利斯。賀美玲清晰記得,當時的航空運價還是29元/千克。短短幾天後,10月13日這位客商訂艙時,運價已漲到34元/千克。

作為山東康拜得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拜得國際物流」)主管空運業務的副總經理,賀美玲近期遭遇了極為罕見的市場行情:國慶以來,中國出口的貨運航線全面上漲,幾乎一天一漲,最多一天每公斤上漲六七元,有的航司因為爆艙接不動貨,直接將歐線價格上調了一倍。

運價猛漲,讓康拜得國際物流與食品添加劑生產商客戶,都陷入了兩難。對於客戶來說,這批貨是通過招標獲得的訂單,價格、利潤早已鎖定,連漲的航空運價幾乎把企業的利潤完全吃掉;可如不能按期運抵,則要面臨違約金的處罰。對於貨代公司來說,既要維繫正常業務利潤,但也不願為了一票業務流失老客戶。

最終雙方反覆協商後,賀美玲所在貨代公司虧損近4000元,才艱難促成這筆貨運業務合作,挽留住這位長期客戶。10月19日,僅一周後,賀美玲再做同一航線的貨運訂單時發現,運價已攀升至52元/千克,比10月初的運價幾乎翻倍,而去年同期運價最高也只有大概30元/千克。

每年的十月,本就是國際空運的旺季。今年受國外疫情不斷蔓延、部分國家復工復產難、汽車手機產品迭代出新品等多重因素的疊加影響,中國出口貨運航線連連爆艙,空運價格更是節節飆升。一頭連著中國工廠,一頭連著海外市場的中國航空貨運線,是中國外貿的中間環節。一筆外貿訂單能否最終達成,要看貨物能否如期抵達。由此,貨運業的境況也成了中國外貿興衰起伏的縮影。

爆艙連連

「從國慶節放假至今,海外出口貨運航線全面吃緊,尤其是美線(發往美國航線)最為火爆。」賀美玲一邊翻閱著訂貨單一邊說,有時客戶來訂艙時才發現,發貨日艙位早已預訂一空,第二天沒有、第三天也沒有。有時被迫推遲一周以上才能搶到艙位。目前,本月赴歐美各大航線貨運艙位已基本售罄,除非撿漏,絕大多數貨物只能排到下月起運。

所幸,比起今年三四月份動輒封國停航,目前貨運航班已相對穩定。不過,面對近來激增的貨運需求,遠遠供不應求。

根據10月13日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前三個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規模分別為6.57萬億、7.67萬億、8.88萬億元,進出口增速分別為-6.5%、-0.2%和7.5%,呈現一季度大幅回落、二季度止跌企穩、三季度全面反彈的態勢。其中,9月份單月進出口、進口值均創歷史新高。進入10月,這一觸底反彈的外貿趨勢更加強烈,持續重壓著海外空運線。「歐美疫情不斷擴散,使得口罩、防護服、醫藥化工品等防疫物資的出口持續增加;西方的感恩節、聖誕節即將來臨,疫情加重也讓多數家庭儲備更多物資;同時,部分國家陸續復工復產,對於機械、電子零部件需求大幅提高。」賀美玲認為,多重因素的疊加,助長今年中國貨物出口量大大多於往年。

一方面,中國出口的貨物比往年大幅度激增。另一方面,國際運力卻遠遠未能恢復如初。在國際航線上,客機腹艙載貨量佔49%,全貨機載貨量佔51%。根據全球航空業統計數據,截至8月底,全球運力僅恢復至一半,許多國際航班仍處於凍結狀態。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測,航空客運量到2024年才有望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

一位長期從事國際貨運業的人士介紹,執飛國際客運航線的都是寬體飛機,每架飛機腹艙可攜帶25噸貨物,而貨機往往都是小飛機,三架寬體客機的運力就相當於一架貨機。目前,雖然國際貨運航線穩定,多數航空公司將客機改裝為貨機使用,但貨機航班的頻率大大少於客機,全球總體航空貨運運力遠未恢復。

中國已成為全球主要的「製造工廠」和消費市場之一,卻並未建立與之匹配的航空貨運能力。2019年底,中國貨機共173架,僅佔全部在冊飛機4.5%。讓許多貨運業人士擔憂的是,因疫情影響,全球各大航空公司又紛紛取消客機。運量徒增、運力不足帶來的後果,必然持續推漲國際貨運價格。

一天一漲的運價

近日,賀美玲接到了一個從中國北京到芬蘭、運送300多箱醫用防護口罩的訂單。賀美玲原本聯繫的一家國內航空公司報價為34元/千克,可由於這批貨物重量雖輕、體積較大,10月20日她接到通知,原訂的航空公司最終無法承運。

由於近期已是一艙難求,賀美玲最終只搶到11月8日起運的卡達航空公司的倉位,運價已飆升至60多元/千克。由於防疫物資的需求緊急,運價又近乎翻倍增長,這位客戶聞訊後連呼「運價太高,無法承受」,被迫放棄了交易,改由其德國分公司就近調運。

中國與歐美航空貨運中,80%是手機、筆記本、冷鏈生鮮、服裝奢侈品等高附加值產品,而晶片等產業的全球供應鏈幾乎全靠航空貨運完成。據統計,航空貨運量大約佔全球貿易總量的1%,但貨值卻佔全球貿易總量的36%。儘管航空運輸的大多都是高貨值、高利潤商品,卻也無法承受當下飛漲的運價。

深圳一家位居前三的民營貨運代理公司副總經理吳鑫,也正在遭遇類似的經歷。

上周,上海某汽配企業希望近期發往美國底特律一批汽車零部件,周鑫在查閱航空公司報價後,當時給出了37元/千克、門到門運價44元/千克的報價。這位客戶認為運費太高,隨後就掛斷電話、沒有了下文。10月19日客戶去而復返,可吳鑫卻給出了更高的報價:門到門的運價已漲到60元/千克。這位客戶在直呼「運費太高」後,又沒了消息。

吳鑫介紹,目前他所在的深圳天翼通開始涉足電商,電商以家庭消費居多。隨著感恩節、聖誕節即將到來,電商業務迅速升溫。但家庭消費品大多貨值不高,對於運價變動較為敏感。10月12日,一位深圳客戶欲將一批70方的家用電器元件運至美國洛杉磯,當時運價尚為40元/千克,可一周後的10月18日,運價攀升到48元/千克。這超出了客戶的承受範圍,導致客戶直接爽約、放棄了這筆交易,可吳鑫所在的貨運代理公司已經向航空公司預定了艙位。吳鑫只能緊急降價再行尋找貨源,以44元/千克找到了另一貨主。吳鑫坦言,近來運量徒增、運價瘋漲,讓穩定不久的中國商品出口又變得起伏不定,他手頭約有近三成的訂單相應出現各種變數。這無形當增加了作為貨代的日常工作難度。

儘管運價連漲不止,但吳鑫也經常遇到不惜成本的緊急運單。10月12日,發往美國的運價尚在40元/千克時,一部分汽車或手機配件企業就表示,願意出高價到50多元/千克,條件是必須保證當天訂艙,第三天或4天以內直飛出去。因為美國特斯拉、蘋果手機等產業正面臨迭代出新品,如果不能及時發貨,下遊企業生產線就面臨停工的危險。

不可預知的風險

不惜成本搶運的畢竟只是少數,許多外貿企業面對激增的空運費,開始想方設法尋求變通的路徑。

一位濟南的貨代經理就發現,由於中國北方航線價格相對較低,部分華東、華南的企業開始出現北上的趨勢,試圖將貨物從北京、青島、大連、鄭州等口岸外運,以節省部分運費。

吳鑫也遭遇過客戶因空運費太高,與收貨方協商後,更改運輸方式,選擇通過海運快船將貨運抵。跨國空運一般五至七天到門,海運有時要一個月以上,海運快船介於兩者之間,運期只比傳統海運稍快五六天,仍難以滿足大多數商品緊急交貨的需求。而且,當下的海運費也一路飆升。

香港信息公司Freightos數據顯示,中國發往美國西海岸的運費,9月下旬就突破了3900美元/每40英尺貨櫃,接近去年同期的3倍,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進入10月,貨櫃運費仍在不斷衝高,十一期間中國至美國的出口海運費曝出了一天上漲550美元的消息。

相對於出口貨運爆艙連連、運價飛漲,中國外貿的進口業務卻波瀾不驚、相對平穩。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前三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3.12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0.7%;其中,出口12.71萬億元,增長1.8%;進口10.41萬億元,下降0.6%。

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旗下一位負責進口業務的貨代介紹,目前中國進口空運費並未出現大幅度上漲的現象,即使在國慶節後,多數航線只比去年同期高出一兩成,航空艙位預定也並未出現爆艙的現象。這位貨代反映,今年截至目前,其獲得的訂單要比去年少三分之一。

受全球疫情影響,2020年中國外貿業經歷了封國、停航、斷運等一系列動蕩。但多個貨代公司均表示,儘管上半年業務大幅下滑,但三季度全面反彈,從而使今年整體的訂單數量與企業效益均好於往年同期水平。有的貨代公司通過貨運包機,賺到了高於以往的利潤;有的因為疫情物資出口猛增,增加了三分之一以上的訂單;有的得益於中國製造業迅速復工復產,能夠大量出口機械設備、家庭必需品。

可全球疫情並未消散,中國外貿貨運業仍如同一列航班,闖入一片看不到邊界的暴風雨中,前程充滿不可預知的風險。一頭連著海外市場,一頭連著中國工廠的航空貨運線,是中國外貿的中間環節。

一位專做外貿的雕刻機生產企業負責人就表達了她的擔憂。以往每個月,企業都能固定出口幾個貨櫃的產品,可今年接連遭遇到國外客戶停業、合同爽約、停航斷運等現象。因為國外疫情持續,國內工廠不敢大量投資、生產,國外經銷商也不願冒然訂貨、備貨,在前景未明的情況下,企業這一年來的出口貨運量大起大伏、極不穩定。

目前,從中國發往歐洲各國的運費已普遍破「4」(40元/每千克),美線運費已然破「5」。儘管這比去年最高時幾乎翻倍,但貨運業一種流行的觀點是,目前是十月下旬,距離感恩節、聖誕節尚有一段時間,根據一天一漲的行情,隨著出口需求的日益激增,國際航空貨運價格勢必持續上漲,近期歐線運費破「5」,美線運費破「6」已是大概率事件。

在近十年的歷史同期來看,這無疑將是歷史的高點。

(應訪者要求,吳鑫系化名)

相關焦點

  • 運價一天一漲,貨代公司無奈走上包機之路
    國慶以來,中國出口的貨運航線全面上漲,幾乎一天一漲,最多一天每公斤上漲六七元,有的航司因為爆艙接不動貨,直接將歐線價格上調了一倍。對於外貿企業而言,這批貨的價格和利潤早已鎖定,連漲的航空運價幾乎把企業的利潤完全吃掉;可如不能按期運抵,則要面臨違約金的處罰。對於貨代公司來說,既要維繫正常業務利潤,但也不願為了一票業務流失老客戶。每年的十月,本就是國際空運的旺季。
  • 未來兩月將嚴重缺箱、缺車,一艙難求,運費節節攀升現象
    因艙位緊張狀況持續,多數航商執行了高額的新一輪運價普漲計劃,即期市場運價大幅上漲。 隨著運價持續上漲,訂艙更是難上加難,越是靠後越是難以進艙。十一期間甚至直到十月月底,歐洲航線、美線、日本航線等都將一艙難求,即使訂了艙也會缺箱,仍有可能無法順利裝箱。
  • 一箱難求 一艙難訂!海運價格暴漲為哪般?
    外貿回溫推動貨櫃運輸需求快速回升,同時進出口檢疫導致物流周轉效率下降,大量貨櫃滯留海外,全球可用貨櫃出現結構性短缺,「歐美箱子太多,中國箱子不夠」的現狀讓包括青島在內的海運市場出現一箱難求、一艙難訂的狀況。
  • 運價持續暴漲!艙位難求!缺箱缺櫃!黃金周即將來臨
    因艙位緊張狀況持續,多數航商執行了高額的新一輪運價普漲計劃,即期市場運價大幅上漲。隨著運價持續上漲,訂艙更是難上加難,越是靠後越是難以進艙。十一期間甚至直到十月月底,歐洲航線、美線、日本航線等都將一艙難求,即使訂了艙也會缺箱,仍有可能無法順利裝箱。
  • 航空貨運也在漲!需求旺盛運力緊張,運價持續上漲
    受海運旺季的持續推動,歐洲貨運代理報導稱,空運價格已觸及每公斤隨著歐洲多數國家因疫情進行了封鎖,如英國、德國、法國和比利時等,貨運代理指出,儘管商店關門,消費者需求仍將繼續。封鎖預計結束日期為12月初,而這些封鎖預計也會影響乘客需求,進而影響航空貨運能力,其中一些封鎖還包括旅行禁令。
  • 南航將組建777F貨運部門,2019年南航貨運全球排名第十
    新的公司名稱為「中國南方航空貨運有限公司」,總部位於廣州,南方航空將旗下的777F貨機機隊轉移至新的貨運公司運營。而從運力結構上看,客機腹艙仍是我國航空運輸的主要方式,在國際航線中,客機腹艙運力佔比達49%。在國際客運航班受限的前提下,腹艙運力的缺失加上防疫物資的大量出口,使得空運價格不斷飆漲。
  • 有貨代公司2個月完成一整年業績!上了央視報導
    每公斤110元,航空貨運一些航線價格現「天價」!近日,央視財經報導對此做了相關專題報導!!今年上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國際航班班次減少,貨運運力一度不足,不少國內航空公司對客機進行改裝,來承擔貨運任務。
  • 搜航周報44:全航線漲價!東南亞暴漲1000美元,空運價也漲
    本周重點關注:全航線漲價!東南亞暴漲1000美元;航空貨運也在漲!需求旺盛運力緊張,運價持續上漲!東南亞暴漲1000美元從6月開始美線突飛猛進、量價齊升到現在,非洲線、地中海線、南美線、印巴線、北歐線等幾乎所有航線都跟上了節奏,海運費直奔幾千美金。隨著「黃五」、「白五」、「黑五」,阿聯「星期五」大促,還有萬聖節、聖誕節等節日的到來,大多都選擇在近段時間集中運貨,物流價格更是閉著眼的往上漲了!
  • 運價要跌了?船公司取消GRI並將下調跨太平洋運費
    新冠肺炎的出現影響了全球經濟活動,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集運市場,隨著各國陸續恢復經濟活動,貨運需求量飆升,集運運價也跟著翻倍上漲。 不過,從長期來看,高運價肯定是不可持續的,市場最終會回到一個比較健康穩定的狀態。
  • 貨代公司2個月完成一整年業績
    今年上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國際航班班次減少,貨運運力一度不足,不少國內航空公司對客機進行改裝,來承擔貨運任務。航空運力的緊張,使得今年上半年,國際航空運價出現了大幅上漲。  記者了解到,美國、歐洲等多地航線的運價基本都是類似情況。由於運價走高,不少貨代公司負責人都表示今年生意好做。
  • 順豐航空開通「武漢=大阪」國際貨運航線
    民航資源網2020年8月28日消息:2020年8月28日,順豐航空有限公司(下稱「順豐航空」)「武漢=大阪」國際貨運航線順利開通運行,這是順豐航空自2009年開航以來在武漢開通的第2條國際航線。「武漢=大阪」航線的開通運行,有利於加快湖北本土企業復工復產進出口物流渠道的恢復,同時也可為武漢當地航空物流供應鏈體系的建設提供助力。當前,湖北本土企業復工復產開始提速,防疫物資由進口逐步轉為出口,跨境電商產業對航空物流的需求也逐步增長。
  • 順豐航空開通武漢=大阪國際貨運航線
    【民航事兒】2020年8月28日,順豐航空「武漢=大阪」國際貨運航線順利開通運行,這是順豐航空自2009年開航以來在武漢開通的第2條國際航線。「武漢=大阪」航線的開通運行,有利於加快湖北本土企業復工復產進出口物流渠道的恢復,同時也可為武漢當地航空物流供應鏈體系的建設提供助力。當前,湖北本土企業復工復產開始提速,防疫物資由進口逐步轉為出口,跨境電商產業對航空物流的需求也逐步增長。
  • 「搶」,儼然是今年下半年中國出口貨櫃運輸市場的主題。上海航運...
    「搶」,儼然是今年下半年中國出口貨櫃運輸市場的主題。上海航運交易所13日發布了最新一期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1857.33點!比今年4月的855.34點上漲已超過1000點。
  • 有航線價格翻倍!貨車排隊到凌晨等待卸貨……
    記者走訪貨運代理公司了解到,近期不僅貨量增長明顯,主要航線的貨運價格也漲了不少。歐洲的航線也進入傳統旺季,從30元/公斤漲到50元/公斤,有些極端的到了60元/公斤。上海暢順達國際貨運副總經理 姚才華:基本上是普漲的,甚至某些航特定航線有翻倍的。
  • 6月全球航空貨運同比下降20%!航空旅行2024年才能恢復正常
    2020年6月全球航空貨運的計費重量同比下降了20%。其中,商務旅行也可能面臨持續低迷,將會威脅到長途航空公司和航線的盈利能力。而在封鎖期間,視頻會議已成為常態,商務旅行模式是否會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還有待觀察。 貨運方面,數據顯示,2020年6月全球航空貨運的計費重量同比下降了20%,環比增加了3%;收益率同比增幅達76%,而環比則呈下降態勢,降幅達21%;環比下降的收益率使得航司利潤亦呈19%的環比降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