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借外力,傳我美名。2020年12月30日,CCTV-2央視財經頻道《生財有道》欄目刊播了《生態中國鄉村行——四川綿陽安州區:農旅巧結合 鄉村出味道》,用時24分鐘講述了安州區三名返鄉創業年輕人依靠綠水青山建生態農場、特色民宿等經營體,走上了一條農旅融合「創富路」的故事。此前的11月18日,CCTV-4央視環球頻道以《四川綿陽安州:從「旅遊扶貧」到「旅遊富民」》為題,報導安州區構建全域旅遊大格局,推動旅遊富民典型經驗。央視「濃墨重彩」關注安州農旅融合、帶富一方的旅遊故事,受到廣泛關注。
在「謀」字上下功夫,抓好選題策劃。立足爭創全域旅遊示範縣、天府旅遊名縣實際,區委宣傳部牽頭,區委外宣中心圍繞安州穩打穩紮開展脫貧攻堅、推動農村新業態轉型升級的火熱實踐謀劃選題,做深做細素材搜集「功課」並主動推送給央視。對接成功後,組織設計採訪路線,認真遴選採訪內容,制定詳實採訪方案,尤其是精心安排採訪對象。為了更好方便媒體記者宣傳報導,還協調融媒體中心先行挖掘素材,加強宣傳造勢、預熱報導,積極與主流媒體密切聯繫,建立公共微信群,不間斷保持與媒體的溝通、協調,及時提供宣傳素材資料,確保採訪圓滿成功。
在「掘」字上做文章,深挖經驗典型。農旅結合,以農促旅,以旅富農。為深入闡述這一主題,區委宣傳部組織外宣服務中心、地管處、文旅局等多部門,配合央視精選宣傳切入點,將鄉村旅遊著力點同返鄉創業、精準脫貧、生態文明等新聞點有機契合,充分提煉挖掘蔣軍、陳遠航、肖世剛三位返鄉創業典型青年人物發揮農業、文化等方面優勢,將先進經驗和技術帶回家鄉,帶領鄉親走上發展生態農業和鄉村生態旅遊的脫貧致富的動人故事,極大提升採訪選題「含金量」。側面烘託出鼓勵優勢互補推動轉型升級,形成「農業打底、文化引領、旅遊帶動」促進鄉村振興的「安州模式」,進一步助力全區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在「推」字上擴影響,提升傳播力度。從「靠山吃山」到「旅遊富民」,安州逐漸探索出了一條鄉村美、產業興、村民富的發展之路。一年來,圍繞全域旅遊示範縣創建宣傳主題,宣傳部相關股室與區委外宣服務中心借力桑棗鎮民宿節、千佛鎮消夏節、媒體走基層等重大活動,先後策劃4場新聞發布會;並按照「基層發現—媒體傳播—文化升華」的路徑,以千佛鎮老望溝村擦亮紅色旅遊「金飯碗」為故事原型推出微電影《老望溝》,推動了主流輿論和文化創作相得益彰。2020年,共推出旅遊相關稿件405篇,其中中央等主流媒體20篇,省級以上媒體161篇;聯合四川日報視覺中心策劃拍攝《衛星看安州》旅遊類專題宣傳片兩期,進一步強化了旅遊外宣成效,助推安州形象傳播力不斷提升、發展活力不斷彰顯。(安州區委宣傳部)
【來源:綿陽市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