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家族名稱為「酸鹼指示劑」。
關於我們家族名稱名稱「酸鹼指示劑」,滬教版九年級化學教科書是這樣定義的:「像石蕊這樣的能檢驗溶液酸鹼性的試劑,稱為酸鹼指示劑。」
從定義中可知,我們家族的作用就是用來檢驗溶液的酸鹼性。我們家族在初中階段的代表常見的有紫色石蕊試液、酚酞試液。
紫色石蕊試液的自我介紹:石蕊是一種藍色固體,溶於水後溶液呈紫色,這溶液就是我,人們稱我為紫色石蕊試液。
看看百度百科中介紹我的發現史:石蕊作為化學指示劑檢驗溶液的酸鹼性是英國化學家、物理學家波義耳( Robert Boyle, 1627 -1691)首先發現並開始推廣使用的。如何能簡便地測出溶液的酸鹼性,曾使波義耳及其他科學家大傷腦筋、束手無策。但有一天,問題在波義耳面前出現了轉機。這一天,波義耳把剛採來的一束美麗的紫羅蘭插在實驗室的花瓶裡,開始做實驗。可是他一不小心把幾滴鹽酸滴到了紫羅蘭的花朵上。愛花的波義耳趕忙用清水去衝洗,就在此時,波義耳看到紫羅蘭花竟變成了紅色花! 紫羅蘭為什麼會變紅? 波義耳感到很新奇,同時更感興奮,他決心探根究底、搞個水落石出。波義爾又用HNO3(硝酸)、H2SO4(硫酸)、CH3COOH(醋酸)做實驗,結果完全相同———花瓣全變成了紅色。經過反覆實驗,波義耳認定紫羅蘭花的浸出液,可用於檢驗溶液是否呈酸性。(資料來源:網絡)
配製方法:把石蕊溶於蒸餾水,充分攪拌,靜置半天后,倒出上層清液,逐滴加入二氧化碳飽和溶液調色至紫色。加適量酒精。(感謝指導:福州市石老師)
當我縱身躍入食鹽水、醋、石灰水中,看看我的顏色變化:
酚酞試液的自我介紹:酚酞是一種白色固體,在水中的溶解性比在酒精中的溶解性差,所以常用酒精溶解酚酞,形成的溶液就是我,人們稱我為酚酞試液,因為我無色,所以又常稱我為無色酚酞試液。
當我縱身躍入食鹽水、醋、石灰水中,看看我的顏色變化:
下面來總結下我們家族二大成員的變色情況:
紫色石蕊試液:遇酸性溶液變紅色,遇鹼性溶液變藍色,遇中性溶液不變色。
無色酚酞試液:遇酸性溶液不變色,遇鹼性溶液變紅色,遇中性溶液不變色。
試一試我們家族成員的身手:
問題一:氯化鈉溶液和碳酸鈉溶液均為無色液體,怎麼將氯化鈉和碳酸鈉區分開呢?
這時候你需要用到無色酚酞,瞧:
操作:取樣,分別滴加酚酞試液。若酚酞變紅色,則為鹼性的碳酸鈉溶液;若酚酞仍為無色,則為中性的氯化鈉溶液。
問題二:氯化鈉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稀鹽酸均為無色液體,怎麼將氯化鈉、氫氧化鈉、稀鹽酸一次性區分開呢?
可用紫色石蕊,瞧:
操作:取樣,分加滴加紫色石蕊試液。若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則為酸性的稀鹽酸;若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則為鹼性的氫氧化鈉溶液;若紫色石蕊試液不變色,則為中性的氯化鈉溶液。
我們家族成員的用途:用來區分溶液的酸鹼性。現在,你認識我們了嗎?
紫色石蕊試液:遇酸性溶液變紅色,遇鹼性溶液變藍色,遇中性溶液不變色。
無色酚酞試液:遇酸性溶液不變色,遇鹼性溶液變紅色,遇中性溶液不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