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粒子對撞機背後的物理魅力,一直是各國高能物理學家所執著追求的,但想要探索更為深層的奧秘付出的代價也不小。在動輒上百億投資的大型粒子對撞機建設上,傳統物理強國俄羅斯已無力打造,歐洲二十多個國家聯合建造的強子對撞機如今也僅發現了上帝粒子。可以說如今有能力打造對撞機的國家,全球也僅中美兩國。近日美國能源部對外宣稱,預計投資26億美元,美國將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開始打造大型電子—離子對撞機,在未來數十年內佔據核物理國家的領先地位。
出品|國器
中國在7年前正式提出的CEPC對撞機項目至今因分歧而未實施
就在中國猶豫要不要搞大型對撞機時,美國物理界先出手了,後面就看中國願不願意與其一爭高下。其實中國的大型對撞機項目在7年前就正式提出過,它就是用來承接北京正負離子對撞機的CEPC粒子加速器項目,不過對於該項目的具體實施中國科學家們至今仍有著很大的分歧,這也是CEPC項目目前遲遲沒有正式展開的主要原因。CEPC項目的提出背景其實是目前高等物理得不到進一步發展,而大型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或將給現代物理規律、真空穩定性以及微觀粒子性質等一系列科學研究帶來新的研究方向。
美國此前曾耗費20億美元挖掘對撞機隧道但於1992年就宣告停止
美國在高能物理領域上向來都是處於領先位置,所以對於大型對撞機研製美國早前就已經有所行動了,此前美國的高能對撞機在前期隧道建設上就耗費了20億美元。但是由於資金等一系列因素,美國的高能對撞機項目在1992年正式宣告結束。相關人士對此表示美國此後在高能物理上一蹶不振,也有其放棄了高能對撞機建設的原因。而歐洲物理界則是憑藉著大型強子對撞機,在高能物理舞臺上獲得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遺憾的是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繼希格斯玻色子後並沒有其他顯著成就,而這也是楊振寧院士反對CEPC項目建設的原因之一。
楊振寧對於如今CEPC對撞機項目的重提也是堅持反對態度
楊振寧院士在全球物理領域是屬於頗具話語權的一位泰鬥,但在CEPC項目剛提出的時候就說其不合時宜。目前97歲高齡的他在面對該項目的重提時,在某大學禮堂中依然堅持反對態度,不少網友戲稱這是楊老的最後一戰。大型對撞機項目的建設必然會需要上百甚至上千億資金的投入,這意味著中國其他科研項目的資金會因此縮減甚至擱置。大型對撞機研究超對稱粒子的存在目前也尚未得到證實。雖然中國的整體科研投資較以往大幅增長,但環境、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仍是目前中國發展的重點問題。
中國是否要跟進打造大型粒子對撞機應該交給專業科學家定奪
不可否認在CEPC對撞機項目成功建造後,中國吸引國外優秀科學家的資本將更加豐厚,這對於中國基礎物理的提升是非常好的機遇。王貽芳院士也曾表示中國科技想要走得更遠,大型設備的建造是必不可少的。畢竟目前中國擁有的最大科學裝置也僅在10億元左右。中國大型對撞機建設的收益還是具有了許多不確定性,對於如今處於瓶頸時期的基礎物理,想要取得較大的突破,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是一條路徑。至於中國要不要跟進發展大型對撞機,且交給專科學家和有關人員進行定奪。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