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構築內容護城河"企鵝帝國"的敵人是今日頭條?

2020-11-25 網易科技

(原標題:騰訊構築內容護城河「企鵝帝國」的敵人是今日頭條?)



每經記者 許戀戀 每經編輯 溫夢華

2018年,騰訊20歲。2015年前的騰訊,《騰訊傳》已經寫得明白。如果再出公司傳記,騰訊20周年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這一年騰訊經歷了遊戲業務下滑、股價下跌,被指「沒有夢想」。這一年,騰訊再次宣布組織架構大調整,決心擁抱產業網際網路,走向更加開放的狀態。

在11月1日~3日舉行的2018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騰訊未來的戰略被表述成「兩張網」,即擁抱產業網際網路,同時紮根消費網際網路。持續3天的大會上,「內容側」的戰略也逐漸清晰,企鵝號宣布重大升級,QQ打出「年輕+社交」的大旗,新的短視頻品牌yoo視頻也正式官宣。

騰訊強勢的標籤是「社交」「遊戲」「流量」「資本」等,但是「內容」在外界看來,並沒有特別高光。細數以往,和內容相關的業務分別分布在不同的事業群,微信成為爆款後,騰訊內部的賽馬機制盛行,鼓勵了競爭,也產生了不必要的資源消耗。現在,這種狀態結束了。在騰訊架構調整中誕生的PC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將騰訊的內容業務進行了強勢整合,PCG的負責人是任宇昕。PCG成立後,關於騰訊內容的未來,有太多讓人好奇的地方:當騰訊以社交優勢強勢整合平臺內容,能否誕生新的爆款?而騰訊做內容,誰又會是他的敵人?

PCG成立後首次亮相

說騰訊不懂內容,似乎有失公正。2015年,馬化騰第一次明確提出了騰訊未來專注做的兩件事:連接和內容。

時間再倒推到2011年,騰訊集團副總裁程武提出了「泛娛樂」的概念,《騰訊傳》作者吳曉波說這是一個看上去很美的戰略,他評價認為「騰訊是一家工程師文化非常深重的企業,理科生思維把持了它的價值觀,從流量變現到內容跨界,關山萬重。」

任宇昕和程武的突破口是動漫,動漫團隊用兩年多時間打造出了全國最大的動漫平臺,動漫的成功可以說是騰訊在內容市場奪到的第一塊地盤。隨後騰訊盯上了網絡文學,培育出了上市公司閱文集團,從專業的新聞平臺角度來看,騰訊的網絡媒體平臺也是被認可的。

但過去的打法似乎需要改變,來適應弱肉強食的網際網路叢林。

根據騰訊公司副總裁殷宇的介紹,騰訊將打造兩類內容平臺,第一類是「超級綜合平臺」,這個超級綜合平臺有兩種形態,一種是綜合的資訊流,比如微信看一看、QQ看點、天天快報,還有視頻的綜合資訊平臺,騰訊視頻、微視等。另一大類是「垂直內容平臺」,能夠覆蓋更加有圈層文化的、更有用戶社區感的內容。

也就是說,未來騰訊內容將是「兩條腿」走路,一個是綜合平臺,另一個是垂直向內容。而無論哪種內容,都將通過企鵝號來實現連接,騰訊用企鵝號統一引入合作夥伴,打通MCN、主播和騰訊的關係。

細心觀察可以發現,這次亮相的內容,並沒有對例如影視業務做相應的公開和戰略表達,此前架構調整以後,企鵝影視和騰訊影業這兩個原屬於不同事業群的業務將成為一個戰壕裡的兄弟,但合併以後的PCG必然要進行「合併同類項」,這讓人好奇,PCG這個騰訊人員規模最大的事業群(規模將超11000人),整合進度如何?

「PCG的成立和融合我們現在內部也在快速地推進,而且我們預計會很快,因為一些基本的劃分和整合已經初步都達成了一致和結論。」騰訊副總裁林松濤坦言。

或許是時間太短,即便是雷厲風行如任宇昕,也沒能將PCG這個龐然大物迅速分門別類,但PCG的第一次公開亮相已經透露了一個明顯的信號:騰訊的內容和流量都將迎來變革。

流量和內容變革

細數PCG的業務,比如瀏覽器、應用寶和手機管家、QQ和QQ空間、騰訊新聞、視頻、體育、微視、騰訊影業、企鵝影視等業務,QQ是一個最重要的內容承載器。2016年,QQ制定了娛樂化社交和場景化通信兩大打法。

QQ是騰訊第一個功臣。到2003年QQ秀的誕生打通了收費的任督二脈,流量變現的道路徹底被打開。

2011年微信發布,張小龍改變了中國人的通信方式,騰訊拿到了移動網際網路的船票,但是QQ依然沒有被取代或者消亡。根據騰訊2018年半年報,QQ智能終端月活躍帳戶同比增長7.0%至7.09億。在財報中還特別提及了QQ看點,表示QQ看點優化了短視頻及小視頻的推薦算法,推動日視頻播放量環比增長逾1倍。11月初,騰訊公布,QQ看點當前日活躍用戶已超過1億人,其中「95後」用戶接近70%。

QQ15歲的時候,當時社交網絡事業群負責人湯道生表示,QQ到了一個關鍵的時刻,如果不自我變革,就會被用戶拋棄。

QQ的自我變革,關鍵詞是「年輕」。這次大會上,QQ再次放大了這一特性,布局年輕內容生態,希望內容和社交彼此賦能。QQ希望通過QQ看點、波洞星球等新的產品來吸引更多的年輕用戶,抓住未來的消費主力。

一位網際網路觀察人士則表示,社交和內容吸引用戶,進而創造消費,QQ的改變並沒有毛病,但是QQ需要做的不僅是提供入口價值,而是能夠在QQ土壤裡培育更多能夠商業化變現的產品。

PCG裡,還有另外幾個巨大的流量入口,比如應用寶、瀏覽器等,在新的事業群下,這些流量側產品也都將發生改變。

PCG副總裁侯曉楠表示,在新架構下,應用寶會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我們會跟更多的社交平臺去聯動,產生更多的社交流量,同時在應用寶的平臺會加入一個新產品騰訊手遊助手,讓PC的流量也能夠成為應用寶體系的遊戲分發渠道。」相關負責人也透露,在手遊分發領域,PCG將整合騰訊系更多維的流量資源,如PC端流量、廣告型流量、社交流量等。

流量側的變革以外,內容側的改變似乎更加微小,對於內容的未來,馬化騰在致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的公開信中表示,「騰訊將藉助『社交×內容』的網絡效應,讓UGC與PGC(專業生產內容)彼此滋養,形成最有活力的IP創生土壤。幫助更多優秀的IP獲得跨平臺、多形態的發展機會,通過新文創的方式讓更多用戶和年輕人,獲得高品質的數字內容消費體驗。」

不過,即便是PCG承載了騰訊在內容側的使命,微信的作用也不可忽略,尤其是小程序的崛起,讓微信在既有流量池以外,開闢了一個新的流量空間。林松濤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將來PCG和微信也會有非常多的整合和聯動。

和今日頭條爭「時長紅利」

內容的爭奪焦點,是用戶時間。用戶紅利結束後,內容生產方需要搶奪的,就是時長紅利。當騰訊一度放棄微視投資快手之際,字節跳動(今日頭條母公司)旗下的抖音以勢不可擋的姿態迅速在短視頻市場攻城略地。今年以來,今日頭條已經和騰訊數次正面交鋒,每一次都能引起輿論熱議。

今日頭條尤其是抖音的崛起,意味著騰訊的新「敵人」出現了,準確來說,是內容領域的敵人,尤其是短視頻領域。誰都不能否認,抖音不僅具有巨大的流量,是一個巨大的流量入口,而且努力發展社交的抖音能否成為下一代社交方式,也是業內被廣泛探討的話題。

短視頻領域的反擊勢在必行。這次大會上,騰訊發布了面向未來的短視頻形態「yoo視頻」,另一款產NOW直播將在直播的基礎上重點推出短視頻功能。PCG互動視頻產品部總經理吳奇勝表示,直播和短視頻作為移動網際網路視頻時代的Twins,NOW直播的短視頻內容將會在QQ、QQ空間、微視、NOW直播上同步分發。

從短視頻的角度,也有分析認為,能夠戰勝抖音的,一定不是另外一個抖音。

林松濤也坦言,「我們不太考慮打敗某個產品為一個目標,而且我們也認為,短視頻市場在爆發的前夜,而不是一個飽和後期,這是個最基礎的判斷。所以我們完全不認為今天任何在市場上已經做得很好的這些產品,就已經代表了短視頻的未來。」也就是說,騰訊認為短視頻領域尚有很大潛力,並未飽和,戰爭,剛剛開始,不確定,亦是網際網路的迷人特質之一,裂變中的網際網路依然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顛覆隨時都會發生。迎來20周歲生日的騰訊,是否已經準備好迎接下一個顛覆的到來?

本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姚立偉_NT6056

相關焦點

  • 頭條VS騰訊,一場遊戲領域的全面戰爭
    一個是被譽為獨角獸,頗有重塑BAT格局勢頭的今日頭條,一個是將中文網際網路納入內海,擁有二十多年歷史的騰訊帝國。在騰訊帝國統治中文網際網路之後,其歷戰老兵軍團也許在局部戰場中有過失利,但從來沒有真正戰敗過。而如今,那個曾經全量推送過《還要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網遊對少年兒童的戕害》的今日頭條(字節跳動),正在組建自己的遊戲軍團,以期王國在擴張中獲得對騰訊帝國的優勢。這份信心,不只來源於其主力精銳剛剛擊敗了騰訊帝國消耗大量資源打造的微視軍團的戰績。
  • 騰訊引路,企鵝為王
    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超四成用戶會因為平臺負面新聞而換直播平臺,而企鵝電競此舉則無疑博得了用戶的認可,穩固了平臺的大後方。 依託於騰訊雄厚的社交資源,企鵝電競快速打造起電競興趣社區,同時通過社群連接主播、戰隊能夠實現精準內容分發,建立精細化運營體系。
  • 軍武次位面榮獲騰訊企鵝號2018十大金企鵝獎
    2018年1月23日,」騰訊企鵝號2018年度金企鵝盛典」在京舉行,軍武科技與百餘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內容創作者受邀出席。  企鵝號與內容創作者們共同回顧過去一年內容產業的創新與變革。在金企鵝頒獎盛典上,企鵝號公布了最具風向意義的內容創作者年度榜單。
  • 騰訊股價漲幅超阿里:什麼才是網際網路公司的「護城河」?
    騰訊股價漲幅超阿里,馬化騰賣在半山腰,究竟什麼才是網際網路公司的「護城河」?2020年初以來的這波新冠肺炎疫情,騰訊港股的股價走勢是「√」型反轉,阿里港股和美股的股價都是「v」型反轉,騰訊相比年初上漲近25%,可能連馬化騰自己都沒有想到,資本市場會在阿里和騰訊之間投票給騰訊,因為他今年精準減持在了「半山腰」的位置。
  • 發明迷創始人袁方長:滋養IP生命力才是原創內容的護城河
    11月1日,騰訊內容開放平臺在北京組織了一場以「原創內容如何構築IP壁壘」為主題的導師公開課。發明迷創始人袁方長在會上針對原創內容創作者日常被多平臺抄襲的苦惱分享了他的經驗和看法,並強調,好的原創內容應當是「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面對當前國內複雜的版權環境,滋養IP生命力才是原創內容的護城河。
  • 今日頭條舉辦「頭條分之一」創作者沙龍,內容生態 「分子引力計劃...
    眾多自媒體大咖、知名媒體、今日頭條諸多垂類優秀創作者以及粉絲們齊聚現場,一起分享、交流與探討。今日頭條內容生態的「分子引力計劃」同步啟動。隨後,楊路表達了對創作者分子勢能的肯定,並由此引出「頭條分之一」的概念以及與之呼應的多維提升分子勢能的「分子引力計劃」。同時,楊路表示今日頭條平臺的創作者規模已經達到160萬以上,單日在平臺上的內容發文量超過60萬。整體單日內容消費量已經超過50億以上。未來,今日頭條平臺將會持續為優秀的頭條分之一續力,驅動各個頭條分之一的分子引力,提升作者個人品牌的勢能。
  • 再戰騰訊?「今日頭條」張一鳴的「逃逸速度」(深度)
    比如在內容分發和信息流廣告上,和騰訊、百度直接開戰;與曾經的投資方微博分道揚鑣,推出微頭條;上線悟空問答,與知乎展開競爭;在短視頻領域,和快手爭奪老大地位。騰訊在2015年9月推出「天天快報」,2015年10月阿里系推出UC頭條,百度直到2016年中才大力推廣信息流。 而當時今日頭條平臺的數據,已從2012年底的100萬日活,生長到2015年初的2000萬日活,累計用戶超過2.2億,並一躍成為了僅次騰訊新聞的第二大客戶端。在商業化的探索上,也憑藉信息流廣告在當年達到15億的營收,為此後的強力競爭積累了彈藥。
  • 虎牙鬥魚合併;今日頭條起訴今日油條商標侵權|一周資訊
    在執行合併協議的同時,鬥魚與騰訊亦在2020年10月12日籤訂了一份「重組協議」,據此,騰訊將把其以「企鵝電競」品牌經營的遊戲直播業務以總價五億美元轉讓給鬥魚,並深化與鬥魚的業務合作,以將企鵝電競與合併後的虎牙和鬥魚整合。若合併完成,虎牙現任CEO董榮傑和鬥魚現任CEO陳少傑將成為合併後公司的聯席CEO,陳少傑也將成為虎牙董事會第十名成員。
  • 今日頭條競品分析報告
    編輯導讀:今日頭條憑藉著自身強大的大數據運算,精準推送用戶所喜歡的內容,同時滿足用戶碎片化利用時間的要求。本文作者對今日頭條競爭對手的發展模式以及特色功能進行對比,找出今日頭條的優勢所在以及以後需要完善自身的地方。
  • 即刻VS今日頭條:深度分析個性化推薦機制與內容差異化突破
    我們將從理想新聞資訊應用的時效性/準確性、豐富度、質量這三個方面對優質內容保障部分做出衡量個性化推薦機制分析今日頭條今日頭條通過技術算法獲得用戶的偏好,我們不討論具體如何實現,但從用戶的角度來看,今日頭條實現個性化推薦採用的方法是:
  • 怎樣看待今日頭條10億美元收購 Musical.ly
    今日頭條已經完成了對海外音樂短視頻平臺 Musical.ly 的收購,交易總價近 10 億美金。這不僅僅是今日頭條最大的一筆收購,也是短視頻行業的最大一筆。1我們知道,今日頭條旗下抖音短視頻的鼻祖就是musical.ly,所以這是一筆兒子收購老子的生意。
  • 構築原創內容IP壁壘,騰訊內容開放平臺攜多位大咖揭秘爆款內容方法...
    2020年11月1日,騰訊內容開放平臺在北京組織了一場以「原創內容如何構築IP壁壘」為主題的導師公開課,「Better更好學院」創始人青音、十點讀書VP廖仕健、看鑑CEO李鋒、中關村在線內容中心副總監龔明以及《發明迷》創始人袁方長等五位內容行業的資深人士各自帶來了對於內容行業的經驗分享和思考。
  • 新聞聚合app那麼多 今日頭條之後我們還該看好誰
    在綜合門戶移動客戶端林立的情況下,今日頭條依然斬獲了屬於它的一方天地,CEO張一鳴曾表示:「我當然想做龍頭,規模越大就有越多的資源來提高技術。」由此可見今日頭條的野心,爾後,國內不少新聞閱讀產品都把今日頭條的「個性化閱讀」學了去,可惜始終不得其精髓。
  • 今日頭條接盤錘子科技!
    今日頭條可能變成今日頭錘了,昔日的錘子科技最終難逃被收購的命運。已經實錘了,字節跳動將會出面接盤,確實收購了錘子科技部分專利使用權,用於探索教育領域相關業務。據錘子科技內部人士透漏,已經接到臨時通知,要求他們放棄錘子這邊的假期、股權等等,然後再籤頭條 6 個月試用期,改籤勞動合同到今日頭條的母公司「字節跳動」。下面是匿名網友的留言:從這看,錘子科技真是人走茶涼了。
  • 今日頭條的 2018:整改、抗爭,與那些瘋狂擴張
    2018年6月1日,騰訊公告顯示,已將今日頭條、抖音運營者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起訴至法院,理由是後者涉嫌不正當競爭行為,並對騰訊聲譽造成嚴重影響。同時,騰訊還宣布暫停與上述兩公司的合作。2018年6月1日晚間,字節跳動官方就此回應稱:我們已經對騰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提出訴訟。
  • 搜狐網易今日頭條等被約談
    【慧聰廣電網】7月18日,北京市網信辦依法約談搜狐、網易、鳳凰、騰訊、百度、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網站的相關負責人,責令網站立即對自媒體平臺存在的「曲解政策違背正確導向」、「無中生有散布虛假信息」、「顛倒是非歪曲黨史國史」、「格調低俗突破道德底線」、「驚悚誘導標題黨現象泛濫」、「抄襲盜圖版權意識淡薄」、「炫富享樂宣揚扭曲價值觀」、「題無禁區挑戰公序良俗
  • 今日頭條內容營銷大全:選人、投放、數據效果全揭秘
    最近為客戶做策劃,在今日頭條上規劃了一定的比例,效果非常不錯,更多的客戶也因此想嘗試。因此結合最近的投放經驗,整理一下今日頭條的內容營銷攻略,同大家交流。誰在頭條?解讀頭條的營銷環境說起頭條,大部分人的認知還是「資訊平臺」「刷新聞的」。誠然,今日頭條的國民使用時間已經達到80分鐘/天,每天有一億多人在今日頭條上閱讀新聞。
  • 今日頭條旗下APP可以開戶並交易?三家券商開展...
    財聯社(北京,記者高雲)訊,今日頭條與券商正面廝殺?  今日攪動證券行業的,莫過於今日頭條旗下APP海豚股票「已可以開戶交易」的消息,一位投資者向財聯社記者表示,這個功能屬於灰度功能,即「隱藏技能」。
  • 騰訊企鵝號產品升級,給內容創作帶來新「助手」
    看得出來,企鵝號的升級之路與內容創作者的成長全過程是密不可分的。洞察內容創作新的困境企鵝號上活躍的群體來自各行各業,不僅僅是我們熟知的自媒體,還有諸多美食達人、專家學者、漫畫家、時尚博主、協會組織乃至科研院所。可以說,企鵝號的創作者生態非常大,有很強的包容性。
  • 早訊丨微選上線「京東騰訊+」效果顯現;今日頭條回應融資傳聞
    內部人士:今日頭條確定在融資,望上市前達千億規模3月16日消息,有自媒體爆料稱,今日頭條已經開始向各大投資機構詢價並籌備融資,估值區間為400-600億美元(約合2500億-3800億人民幣)。幾家投資機構人士表示,今日頭條的新一輪融資估值可能會超過500億美元。針對此消息,今日頭條方面表示:「我們對於傳言,一貫不予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