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肥腸練口算的時候,我用批改軟體掃了兩遍,錯了四道題。
我仔細一看,原來他只錯了一道題,另外三道題雖然計算結果是對的,但是由於字跡潦草,批改軟體沒有識別出來,依然顯示是錯誤。
我不動聲色把掃描結果拿給肥腸看。
他自己定睛一看,很不服氣:「我明明只錯了一道題,為什麼顯示錯了四道呀?!」
我笑了笑說:「是啊,我也覺得有點奇怪,所以我認認真真用批改軟體掃描了兩遍呢!」
肥腸說:「那我記錄口算時間和正確率的時候按照錯一道題算就可以了。」
我把口算題拿過來,說:「記錄之前我們先一起看看錯題吧,找找為什麼會把對的識別成錯誤的原因,下次避免。」
肥腸開始跟我一起分析錯題原因。
他看到這道題,說:「我明明寫對了99+11=110,它給我識別錯了。」
我說:「是啊,好奇怪啊,你看,這個中間的1,你剛開始寫成了0,又隨手塗改成1,但是中間還有空隙,看起來還是有點像0,機器識別不出來,誤以為是100,所以成了錯題。
以後很多關鍵大考都是機器閱卷呢,只要機器識別不出來就會按照錯誤扣分,閱卷標準是非常嚴格的,不但要答案正確,還要書寫清晰美觀容易識別,才能拿到你應有的分數。
如果你能平時就養成下筆就寫整齊清晰的習慣,這樣就不會被誤判,與你心儀的機會失之交臂。」
肥腸又繼續看。
這道題,開始吐槽:「14+11=25沒問題呀,我寫對了,而且這個25我寫得也不太難看啊!」
我點點頭:「是啊,你這個25雖然沒有字帖寫得那麼好看,但也還算清晰,為什麼識別不出來呢?哦!原來是因為它蹲下了!
你看,這個25比等號矮了那麼多,等號後面像空了一大半沒有答題似的,批改軟體掃描的時候,會以為這道題你沒做。
你寫口算題的時候,等號應該對著答案的腰部,這樣就清晰美觀容易識別。如果一個人把腰帶繫到頭頂上,是不是很滑稽啊?」
肥腸嘎嘎笑了笑,表示認同。繼續看34+13這道錯題。
肥腸不服氣地說:「34+13=47我寫得沒錯呀,為啥給我判錯呢?我算的是對的呀。」
我說:「34+13=47是沒錯,就是你把47寫得太瘦了,貼在一起了,看起來像希臘字母φ,機器就以為是答題錯誤了。你看,機器閱卷,一絲不苟,完全沒有任何潦草的空間。
如果你養成下筆就整齊清晰的好習慣,到了關鍵考試的時候,就不會掉鏈子了。人在應急情況下是靠本能應激反應,如果你平時潦草慣了,關鍵時刻就會露馬腳。
一個習慣性駝背的人,你提醒他的時候他能想起來把背挺直,但是沒幾分鐘他就又開始駝背了;如果一個人習慣了把背挺直,他什麼時候背都是直的,體態都是美的,這就是習慣成自然。
平時對自己要求標準高一些,把嚴謹、認真、高效、自律這些好品質好習慣變成你的本能,到了關鍵時候,你不用刻意思考,僅憑本能就能經得起考驗了。你覺得是不是這樣啊?」
肥腸點點頭,問:「那我記錄口算準確率的時候按錯幾個算呢?」
我沒有直接表態,把自主權交給了孩子,很平靜地說:「這個取決於你自己。你想按幾個算都可以。如果喜歡正確率數字高一點,可以按一個錯題算;如果想要對自己要求高一點,眼光長遠一點,養成嚴謹的習慣,可以按四個錯題算。你選哪個媽媽都接受。」
肥腸沒吭聲,用小胖手撓撓頭,拿著口算題看了一會兒,我也沒有催他,就耐心等他。
因為我覺得比起快馬加鞭趕時間多學幾個知識點,讓孩子有主見、懂得取捨更重要,畢竟孩子才是學習的主人,應該發自內心認為「學習使我快樂」,而不是「學習使我媽快樂」。
肥腸思考了幾分鐘以後,拿出筆,把口算準確率和使用時間記錄在本子上,錯題是按照4道算的。
記錄完以後,肥腸很認真告訴我:「媽媽,我想了想,還是按照錯4道題算比較好,雖然我希望準確率高一點,不過看遠一點,還是按照錯4道題比較好,自己對自己放水也沒啥意思。」
我立刻給肥腸豎大拇指:「孩子,你真是了不起,是個眼光長遠的人!媽媽真的很佩服你,你是個頭腦很清醒的孩子。」
肥腸受到很大鼓舞,學習的勁頭很足,效率也提高不少。孩子的好心情是很有生產力的!有時候,給孩子自己思考和選擇的空間,遠勝於大人一廂情願把意志強加給孩子。
人類對自己做出的選擇更有責任感和敬畏心,提高孩子對自己的定位和標準,自驅力就帶動起來了,馬不揚鞭自奮蹄。
心平氣和雞娃不是雞湯,而是高質量雞娃的關鍵。雞娃是個需要持續十幾年的事情,心平氣和更容易讓我們堅持,也會讓孩子在身心健康的基礎上持續進步。
雞飛狗跳只是偶爾的插曲,雖然不可避免,但絕不應該是常態。把雞飛狗跳作為常態的雞娃,是很難堅持下去的,就算咬牙扛下來,也會損耗身心健康,得不償失。
每個孩子都是向好的,需要被家長認可,需要被父母看見。比起知識點的學習,點亮孩子內心的光更加重要,思想意識先行,帶動行動,也更容易糾偏堅持。
希望我們都能照亮孩子內心的光,給孩子帶來溫暖和前行的動力。人生不易,內心有光有愛的孩子,面對各種考驗時會更加理性和從容。
轉發、在看,我們不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