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看的大部分電視劇都是後期配音而成,所以看來看去,明明是那麼多部電視劇,但是如果有時候不看畫面,還有種會串戲的感覺,沒辦法,因為配音演員大概就那麼幾個。那麼為什麼一定要用配音演員而不能像以前的電視劇一樣用演員的原音。
首先是現在國內大多數活躍的演員其實能力都不合格。像是中戲、北電這些學校招生,表演環節要考「聲臺形表」,也就是聲樂、臺詞、形體、表演。臺詞很明確的是一項重要考核標準,而且專業出身的演員,也必然要經過嚴格的臺詞訓練。按理來講演員自己說好臺詞是件理所當然的本職工作。
但是現在很多演員,你只能說他是明星,本身是不具備表演的基本素養的。臺詞能聽的沒有幾個,要麼氣息弱,要麼帶口音,要麼咬字不清,原聲根本沒法用。就算是像唐嫣、鄭爽這樣表演專業畢業的演員,臺詞功底能拿上檯面的也沒多少,這種情況下除了配音根本沒辦法。但是在這個好多演員連演技都沒有也能火的年代,還有多少明星願意扎紮實實地練好聲樂基本功呢?
還有一種現象就是現在演員們認真背臺詞反而成了稀事。一部五六十集的戲,主演就在劇組呆幾十天、為了省時間外景都靠摳圖這種新聞屢見不鮮。時間就是金錢,他們們哪裡會浪費在琢磨演技上。所以拍的時候不好好記臺詞,就對個口型說個123456,這樣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現場收音也會受拍攝條件的限制,很多劇確實沒法做到,演員自己配音又限制於演員本身的能力,因為音色與角色形象不契合。這種情況一般用配音的話大家都比較能理解。要不然是因為受環境影響採音沒採好,些情況其實演員後期可以配音的,但是很多演員趕時間不能配,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配音演員。或者是因為演員一般檔期都比較滿,他們拍完這部劇,接著又要去趕下一個錄製,正常是安排不出時間進行後期錄音。所以近年來本來在幕後的配音演員們反而越來越火。
當然以上說的都只是娛樂圈裡的一部分演員,也是有很多努力的演員願意沉下心來花時間好好鑽研演技之類的。這可能也是觀眾們對國產劇越來越抗拒的原因,也是為什麼近些年拍的電視劇電影還不如以前條件不好時候拍出來評價高的緣由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