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資本大鱷「中植系」,盤旋在地產圈的魅影

2020-11-28 騰訊網

中房報記者 苗野丨北京報導

「中植系」跑馬圈地從未止步。

11月17日,青島中植天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一紙豪擲13.4億元斬獲嶗山區3宗合計約90畝商住地的公告,再次讓低調潛行的「中植系」浮出水面。

與以往定增、合作不同的是,此次拿地是中植集團首次以單獨個體進入到房地產市場,也是其許諾將金融產業搬到嶗山區的先期條件獲得這3宗土地的開發。

這不是中植集團第一次與青島「結緣」,因嶗山區是青島國家級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的核心區所在地,中植集團董事局主席解直錕把財富管理行業未來的發展空間投向了青島,這也是中植集團優化戰略布局的首選之地。

今年3月20日,中植集團就與嶗山區政府達成戰略合作,旗下的四家財富公司即恆天財富、大唐財富、新湖財富、高晟財富以及中融匯信期貨等機構將入駐嶗山區,與嶗山區開展全方位合作,打造「中國財富管理第一中心」。

截至目前,中植集團已在青島累計投資達105億元,存續投資規模47億元,合作領域涵蓋青島金王、海力威等股權投資項目、青島(姜山)基金小鎮項目以及各類地產項目。

與嶗山區的合作,只是「中植系」投資版圖下的一小塊。在資本市場沉浮近30年,「中植系」一直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存在。過去數年裡,諳熟資本運作的「中植系」在解直錕的掌控下,稔熟地遊走於國內金融與資本的敏感地帶,尤其是在A股二級市場,曾多次依靠借殼定增重組轉讓等「套路」頻繁進出各類上市公司,在造就萬億帝國的同時,也踩過不少雷區,遭遇過金融監管。

低調、神秘、家底殷實、毛阿敏老公……這是外界對解直錕的直觀感受,但難以窺測到「中植系」真正的內部運作方式。

地產圈「中植系」魅影

相比安邦被接管,海航萬億帝國「缺血」,「明天系」出售資產還貸,「中植系」一直在隱秘擴張,並於近年逐漸活躍在臺前,先後成為數家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

透過「中植系」在資本市場上的一系列戰役,不難發現其在巧妙地利用著資本市場的遊戲規則。主要通過定增和二級市場收購參股上市公司,參與上市公司資本運作獲得更多的股權或現金,進一步與上市公司及其關聯方合作,緊接著拉高股價,再通過股權轉讓等方式高位減持套現,獲取巨額投資收益。

金融圈一位業內人士提到,當年中植集團和中融信託以「PE+上市公司」的模式玩轉多家上市企業,獲得了不菲收益。有的甚至入主後不久就謀求退出,過往的戰績大部分都集中在二級市場。樂視網、康美藥業、中弘股份、長生生物、康得新、東方園林等這些「大雷股」,「中植系」幾乎無一缺席,但同時也在寶德股份、康盛股份、超華科技這些當年的牛股中賺得盆滿缽滿。

「中植系」在房地產行業內的動作也不少,是很多房企背後的「金主」。

33.12億元接盤爛尾樓中弘大廈後,又斥資12億元收購北京工體項目。皇庭國際鄭康豪出讓20%股權紓困,最終找來外援康順晟源的背後正是「中植系」,同樣也是「中植系」掌門人解直錕向復活不久的佳兆業提供支援。在資本市場上「遊走自如」的中國恆大,其背後的資金來源也有「中植系」身影,旗下中融信託一直是恆大的鐵桿合作夥伴。

資本與地產的遊戲,「中植系」向來不陌生,中融信託是其樞紐也是籌碼,承擔原始資金融通的重要職責。

最近的一次是與佳源國際聯手出現在10月末浙江嘉興的一場土地拍賣中。自去年佳源國際在嘉興首次聯合「中植系」衝進土地市場後,雙方便以佳源國際持股60%,「中植系」持股40%的載體展開數次合作。

在「中植系」買入北京工體3號公寓的同時,世茂的名字以合作方的名義被提及。2020年4月26日,「中植系」投資平臺中海晟融披露已收購北京市東城區工人體育場西路公寓項目(北京工體3號公寓),並以40%權益引進世茂集團合作。坊間盛傳,「中植系」在房地產圈最大的合作對象就是世茂,通過中植創信投資這個平臺與世茂以50:50的股權比例成立了多家公司。

其次是佳兆業。2017年9月,佳兆業復牌半年後,掌門人郭英成用項目收益作為交換,引入「中植系」外援,旗下中海晟融透過設立35億元基金收購佳兆業位於深圳南門墩城市更新項目51%股權。中植方面稱,深圳這座城市是投資者們不願錯過的「寶地」。

彼時若按63.3萬平方米、單價4萬元計算,該項目可售貨值超過250億元。對於佳兆業而言,引入資金意味著犧牲了項目未來部分的利潤,但「中植系」藉此擴大了版圖。

華東某房企一位高管表示,「中植系」對房地產行業的投資相對簡單,也不謀求上市房企的控制權,極少過度介入企業經營,大多扮演財務投資者的角色,但它的資金成本不低,相對來說「中植系」不那麼強勢。

這也可能是解直錕的戰術,從過往的操控來看,他本人並不直接持股麾下上市公司,通過多層股權結構設計,讓持股變得隱蔽和分散,令外界難以窺探「中植系」的全貌。

橫掃資本市場

解直錕到底是誰?「中植系」又是什麼來頭?

很長一段時期裡,解直錕和他的「中植系」都只是傳說般的存在。「著名歌星毛阿敏丈夫」、「中央匯金公司總經理胞弟」……解直錕被貼上一個個標籤,各種猜測和傳言多年不息,但他從未回應。

據坊間消息稱,解直錕在上世紀80年代時只是黑龍江省伊春市五營區印刷廠的一名工人,當時印刷廠出現虧損,解直錕因能力突出被任命為廠長並進行承包。在解直錕的帶領下,五營區印刷廠的經營大為好轉。隨後他下海經商尋找各種掙錢的方式,陸續開了麵食廠、服裝廠、儲木廠、水泥廠和養殖場,並收購五營區國有不良資產,1995年在伊春市打造了迷你版的中植集團。

隨後展開兼併、收購,涉足房地產開發、產業投資、礦業投資、公路、水利等諸多領域的業務,「中植系」逐漸成型。

最為關鍵的轉折點是在2002年,「中植系」入主中融信託,依託該平臺逐漸進入金融領域,完成由實業到「全牌照」金控帝國的轉型。

到了2014年年底,「中植系」已織就一張龐大的資本網絡,位居十多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東,如中南重工、興業礦業、上海電氣等。A股市場披露過與「中植系」存在資本運作的企業案例超過50個,如TCL 集團、福田汽車、佳都科技、格林美、金葉珠寶等,其業務範圍已涵蓋金融、地產、汽車、文化、環保、農業、影視等多個產業,總計資產規模超過萬億。

多年來,「中植系」馳騁國內A股市場,完成了一系列極為縝密且激進的資本運作。

《投資者報》曾稱,這一龐大的企業群,在股權結構上極為複雜,難以看透,空殼公司且用且棄,資本運作眼花繚亂,「中植系」成員間合作密切,但在規避法律意義上的控制關係、隔斷資金鍊危機等環節精妙設計、手法老道,使其在規則邊緣遊刃有餘。

據中植圈內人說,解直錕的志向是做中國的巴菲特——不單自己投資成功,晉升富豪,還要帶領其他人包括投資人一起成功。

與其匹配的是解直錕掌控的一系列金融機構,支撐著「中植系」資本版圖擴張。公開資料顯示,解直錕直接持有或控制達到5%以上的有中融信託、中融基金、中融期貨、橫琴人壽、恆邦財險5家。其中最核心的當屬持股比例達32.99%的中融信託,就連中融信託的現任董事長劉洋也是解直錕的外甥,但如今這張「中植系」頭牌深陷ST股中,累計虧損已超10億元。

曾經將「PE+上市公司」的投資模式玩到極致的「中植系」,很難說過去的投資方式適用於每一個投資標的。比如去年A股被曝出業績造假的康得新,「中植系」作為康得新的第二大股東,估算其損失大概為50億元。此外,「中植系」還踩雷過連續30個跌停板的ST天馬,造假疫苗的ST長生等公司。

在房地產行業,「中植系」也善用錯綜複雜的資本運作。除世茂、佳兆業、皇庭國際外,還與大名城、萬通地產、藍光發展等上市房企有過密切交往。

2016年4月,大名城25億元收購中植旗下公司中程租賃100%股權,形成商譽16.52億元。中植集團對該公司2016年至2019年承諾的業績對賭提供連帶責任擔保。公告之後的一個月內,「中植系」旗下公司在二級市場上耗資20億元增持大名城股份,形成更密切合作。

某P2P金融公司高管認為,這是產融結合,「中植系」先行耗資20億元增持大名城,其實質等同於資產換股權。換股雙方當時應該有過打造金融版圖的設想。

結果兩年後大名城又公告擬25億元將虧損嚴重的中程租賃再賣給「中植系」旗下公司。雙方約定,這筆25億元的轉讓款分五期付清,在最後一筆交易中「中植系」違約了。

一買一賣到底玩的是什麼遊戲?「中植系」拿不出5億元,是資金緊張還是另有原因,市場上質疑聲不斷。

類似的故事也發生在萬通地產身上。2017年1月24日,萬通地產公告稱,中融鼎新合計直接或間接持有不超過萬通控股總股本35%的股權。中融鼎新是中融信託的子公司,背後的實控人自然是「中植系」。不出市場所料,5個月後萬通地產又花費5億購買了中融鼎新子公司中融國富100%股權,帳面形成商譽4.82億元。

一位不願具名的私募界人士認為,這就好比「自家人」遊戲,重點在於資產騰挪。一般情況下只要「中植系」出手,上市公司都會配合,雙方一買一賣互賺一筆。如果遇到不合作的公司,「中植系」也可以通過債務等方式將其推上拍賣臺,最終實現控股。「中植系」在金融圈素來就有「千年二股東」的傳說。

實際上,這些都是「中植系」慣用的金字塔式運作手法,它如同一輛高速行使的資本列車,投資風格和套利路徑令人驚訝。雖然隱秘且低調,但「中植系」還是走進了監管視野,罰單、內幕交易、違約等接踵而至,一個萬億金融帝國終將要面對金融強監管時代。

審讀:戴士潮

中國房地產報版權所有

相關焦點

  • 股市大鱷的幣圈淘金「神話」
    「偉大的社區,堪稱區塊鏈中的騰訊,一天賺過千萬元,最關鍵市值才100多億元。」其實,早在黃平之前,業內人士已經注意到,多位股市赫赫有名的大鱷已經深度埋伏幣圈。某業已轉投私募的知名基金經理,是代幣交易平臺OKCoin的間接股東;某位陽光私募的先行者,也深度介入幣圈,並有相當量的倉位。今年3月初,興業證券原計算機團隊領軍人物袁煜明高調投奔幣圈。
  • 一文揭秘IPFS/Filecoin背後的資本大鱷
    小編:記得關注哦 來源:陀螺財經 原文標題:一文揭秘IPFS/Filecoin背後的資本大鱷 無數的人看好IPFS對未來網際網路可能產生的改變,也有巨頭資本垂涎於IPFS這個風口,進而投資,那麼在IPFS/Filecoin,又有哪些資本大鱷呢? Digital Currency Group (DCG 集團)
  • 又一地產大鱷進入南陽——藍光地產 實力怎麼樣,會給南陽老百姓...
    2020年7月18日藍光進入南陽第一個項目藍光芙蓉裡城市展廳亮相,樓盤網後臺今天熱鬧非凡,大家紛紛在諮詢,例如: 藍光地產怎麼樣?藍光地產有實力嗎?藍光南陽項目值得期待嗎?藍光芙蓉裡位置在哪?價格多少?戶型多大?藍光芙蓉裡值得購買嗎?
  • 昌盛倒在股市門口 折射中國地產企業資金困局
    國際大鱷低調抄底 內資急呼「刺激消費以救活地產一盤棋」   華燈初上,夜幕下的北京、上海、廣州……依舊霓虹閃爍,燈火輝煌。一幢幢摩天大樓背後,是中國房地產20年發展的無聲陳述,其背後的例例資本故事,是民企、國資、外資、熱錢間幾起幾落的激烈博弈。時間行至2008年,「偶遇」次貸危機,資本角逐宿命般出現了大變局。
  • 上坤地產:科技締造未來,雲系暢想生活!
    近日,上坤地產在第二屆產品力發布會「產品原力——中國房地產企業產品力TOP100發布會」中斬獲「2020年中國房地產企業產品力TOP100」第69名,同時,上坤地產旗下雲系產品系成功斬獲「2020年十大輕奢精品產品系」。
  • 揭秘原健力寶董事長張海詭秘半生:從氣功大師到資本大鱷
    張海說這話的時候,已經是身價過億的富豪,這時候他頭上的光環,已經換成了:中國最年輕的上市公司董事長、資本大鱷、健力寶掌門人。從氣功大師,到資本大鱷,張海究竟是如何變臉的呢?在錄象帶中,被人攙扶著進場的人,在張海發功後當場自己能走路了。張海還說,他的功法對於工業和農業生產都有奇效。張海:「有些時候可以用工業生產,可增加上百萬、上千萬的效益,而且我們還從事一些農業試驗,藏密功對魔芋種子、菸草種子的試驗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收成比一般的種子好上幾倍,甚至十幾倍。」
  • 他是深圳地產圈潮汕隱形富豪,瓦泥工成為地產大亨,自稱「潮州佬」!
    在深圳地產界,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老闆,圈內人多尊稱他為「龍哥」。不只是因為他掌舵的地產帝國名聲在外,精品眾多,更多是因為他身上有一股與眾不同的豪氣和江湖情結,而也正是他身上的這一特質,奠定了他今天在圈子內的地位,造就了今天的星河帝國。他,就是星河控股集團董事長——黃楚龍。
  • CF王者魅影屬性及外觀介紹 王者魅影怎麼樣
    還記得2019年初,魅影一經問世就以全新玩法吸引了無數CFer。不得不說,魅影所自帶的【賦予特殊屬性】功能,可是為之後功能型角色的問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然而隨著三功能槽角色的逐漸增多,或許部分CFer認為不具備防閃功能的魅影的實用性已大不如從前,但其在火線戰場上可是依然有著大批粉絲喔!
  • 「深度」復盤酷派之死:「國產機皇」的地產毒藥
    當時,酷派為了這份地產藍圖高歌猛進。酷派的財報顯示,在2014年和2015年,酷派的資本開支一項(包括添置物業、廠房及設備、無形資產以及預付土地租金付款)翻了一倍,從2013年的2.1億港元陡增到了2014年的4.7億港元和2015年的4.8億港元。與之同時增長的還有借款。
  • First Look |「地植系」大陸植美/Planta System 新空間
    「地植系」的空間中,有組群的小風景。大陸植美新空間  「地植系」opening      「我在妙不可言的等待中,等待任意一種未來。」沒有夕陽光,也會有,沒有夕陽的光。植  しょくぶつ正如我們的空間名「地植系」一樣,是以後活得比我們都長的紅葉李,是也許過不了今年冬天的雛菊,是不知什麼時候被砍下懸掛在頂部的白龍骨,還有南瓜,乾花,凍在滴膠和蠟燭裡的花,或者是我們用奇奇怪怪的材料去追逐的植物的形態。
  •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轉設命運:關鍵在於地產資本
    恐怕,要牽扯到一個國內民營地產企業——合生創展。可能有同學家住的就是合生創展開發的樓盤,卻鮮有聽到這個地產公司搞了XX大學獨立學院,這一切都是通過廣州珠江投資集團來操作的,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朱偉航,正是合生創展朱孟依的二兒子。
  • 地產開發商要變成平臺公司?
    然而,蹊蹺的是,同樣是自2019年至今,中國的商業地產也出現了一系列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變化。首先,屢屢出現在媒體報導中的商業不動產收益率和出租率「雙下降」的這一事實,讓很多人就此判斷商業不動產又進入一個「長期寒冬」。
  • 「雙面」高盛「三屠」我國資本市場
    高盛到底在中國資本市場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狼外婆」或是「吸血鬼」?那麼,就讓我們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例子,看看高盛在中國資本市場上,究竟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吧!  一屠金融資本  作為國際投行大鱷,高盛對賺取資本市場的「快錢」向來是來者不拒,由此培養出其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高度敏感性。
  • 勞斯萊斯魅影讓利促銷中 豪華內飾外觀
    同時,庫裡南全系標配雷射大燈,夜間照射距離可達600多米。車頭處屹立的飛天女神標識是全車最令人矚目的焦點,作為勞斯萊斯亙古不變的經典元素,飛天女神標​示​理所應當地出現在庫裡南上。RR勞斯萊斯汽車訂購:洪小寒 18622193555(同微信) 勞斯萊斯魅影的大膽設計,讓我們無法用慣性思維來思考。
  • 樓市資本論:德信地產數字營銷的藝術,1.2億房源秒光
    樓市資本論研究院看來,營銷是戰略更是一門藝術,靠「11.11 知己喊房節」營銷破圈的德信地產,就如同地產界的特斯拉,施展數字營銷的藝術,直擊人心——從淘寶、抖音數字營銷破局,到董事長直籤的特批房源、7天無理由退房,再到價值1888元的「錦鯉」雙十一購物基金。德信地產直接打出了開發商的底線策略,加上「無理由退房」的保障措施,徹底打破了樓市潛規則。
  • 東航五星機長駕機伴飛C919全程揭秘:空中盤旋20多圈
    原標題:東航五星機長駕機伴飛C919全程揭秘:伴飛飛機空中盤旋20多圈  C919上周末成功首飛,少有人知的是,"小夥伴"如何在天上迎接它?  進入首飛空域後,B3293在盤旋中搜集飛行數據並等待。自然,B3293的隨機人員是在空中得知C919在2點順利起飛的消息,那一時刻整個機艙都沸騰了,每個人都情不自禁地歡呼鼓掌,帶隊的東方公務航空公司負責人付小勇說,「作為航空業內人,聽到國產大飛機首飛那一刻,怎麼能不激動?!」
  • 資本運作淋漓盡致 張海如何將健力寶收歸囊中?
    特約記者張思傳報導 張海向來以其「資本運作」出名。自凱地系從資本市場銷聲匿跡之後,張海在收購和運作健力寶這場大戲中,又將其「資本運作」的高超手法運作得淋漓盡致。張海是如何調動各方資源把健力寶掌控在自己手裡達兩年之久的呢?
  • 為什麼有的飛機降落前,會在城市上空盤旋一圈?說出來你不一定信
    導語:為什麼有的飛機降落前,會在城市上空盤旋一圈?說出來你不一定信我相信一些比較經常乘坐飛機的朋友們都會有過這麼一個奇怪的經歷,飛機不管是在起飛的過程中還是在降落的時候都會首先在城市的上空去盤旋一圈,你們知道這到底是為什麼嗎?
  • 中植系旗下生物公司助力超級雜交有機水稻「超越千號」試驗成功
    近日,中植系旗下的中植同惠生物工程(廣東)有限公司,通過把汙泥(淤泥)生活垃圾,轉換有機質、生物菌肥等方式進行土壤改良,在「超越千號」超級雜交有機水稻的栽培過程中表現優異,為陽春有機水稻種植示範基地的驗收發揮了積極作用。
  • 上海地產集團接手 耀皮玻璃後續資本運作路徑被封?
    公告顯示,公司現實際控制人國盛集團擬將持有的建材集團100%股權置出給上海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地產集團」)。隨著耀皮玻璃大股東的變化,耀皮玻璃的實際控制權也轉移到上海地產集團。但此次變更僅僅是控股股東層面的調整,並未涉及到資產。由於新任實際控制人上海地產集團還直接控股中華企業,耀皮玻璃與中華企業之間如何協同發展也成為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