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是多數男同胞的家常便飯,不少男同胞均比較關心:與不喝酒的男性相比,經常飲酒的男性,健康差別有多大?
不少朋友認為少量飲酒有益健康,但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少量飲酒並不會對健康產生正向影響,也會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從健康的角度出發,飲酒量越少越好,不飲酒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大量飲酒不僅會對肝臟、心臟、大腦與胃腸等器官組織造成一定損害,還可能對血壓、血糖、血脂與尿酸等代謝指標產生不利影響。
對於肝臟,酒精帶來的損害存在閾值效應,達到一定飲酒量或年限才會出現肝臟損害,因此飲酒早期對肝臟影響通常不大,但這並非意味著可以長期大量飲酒,男性飲酒時間達5年以上,每日折合酒精攝入量達40克以上,肝臟易出現脂肪變性,即大家所熟悉的脂肪肝。脂肪肝本身是一種良性疾病,且早期在戒酒一月後可使肝臟恢復正常,但若繼續大量飲酒,可能會繼發肝炎、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一旦進展為肝硬化,意味著已經接近肝癌的隊列,因此飲酒對肝臟的損傷重在早幹預。
對於心臟,酗酒可增加酒精性心肌病的發生風險。酒精進入人體可依次代謝為乙醛、乙酸以及二氧化碳與水,但部分人缺乏乙醛脫氫酶以致乙醛代謝緩慢,長期大量蓄積可引起心肌損害,一方面會使心臟的收縮功能受損,無法繼續為外周組織提供大量的血液,可能會出現運動後心累、氣緊,使運動耐力下降;另一方面可能會使心臟的電活動出現異常,心臟可能會突然跳得很快或很慢,或心臟跳動的節律不規則。這些損害以30-55的男性多見,較常發生於飲酒五年以上的男性,且早期症狀通常不顯著,因此不易發現。
對於大腦,飲酒的過程中神經系統可出現先興奮、後抑制的變化,興奮時會出現欣快、健談等舉止,對於部分人而言,這是恰到好處的狀態,不建議繼續飲酒,否則接下來大腦功能可能會被不同程度抑制,可能會出現呼吸、心跳減慢,重者可出現昏迷。而長期大量飲酒的人群可能出現維生素B1缺乏,重者可進展為韋尼克腦病,會出現精神渙散、情感淡漠,整個人似乎喪失了精氣神,但也可能超相反的方向發展,表現為易激惹,還可能增加痴呆的發生風險,因此長期飲酒的人群若出現相關症狀應警惕是否出現了維生素B1缺乏。 對於胃腸道,多數男性朋友可能均經歷過急性胃黏膜病變,可出現腹痛、解黑便等症狀,此時說明酒精擊潰了胃黏膜的保護屏障,並引起了胃黏膜充血、水腫或出血,但我們的胃黏膜有強大的修復功能,在2-3天內可快速恢復正常,但若已經發生了胃潰瘍,由於胃黏膜組織缺損較大,因此需要更長的時間進行修復。由於酒精大部分在小腸上段進行吸收,長期大量飲酒也可引起小腸損傷。此外,大量飲酒可引起Oddis括約肌痙攣,而胰腺導管的開口恰在此處,痙攣可能引起胰液排出受阻,從而增加急性胰腺炎的發生風險。
對於部分代謝指標的影響,酒精可表現為雙向作用,可能出現血壓降低、血糖下降,可能會使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但就對代謝指標的整體影響與長期影響而言,會對所有指標產生不利影響。就血壓而言,飲酒時間越長、飲酒量越大,血壓升幅越大,而限酒或戒酒有助於降低血壓;就血糖而言,酒屬於高熱量食物,是血糖升高的重要原因,且空腹飲酒會增加低血糖的發生風險,增加血糖波動反而易損傷血管內膜、視網膜、腎臟等;就血脂而言,無論飲酒多少,均會使甘油三酯升高,而後者是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就尿酸而言,飲酒可增加尿酸生成並減少尿酸排洩,因此可增加高尿酸血症的發生風險。
因此,對於男性朋友而言,大量飲酒短期可增加急性胃黏膜損傷、胰腺炎的發生風險,遠期可增加酒精性肝病、心肌病、韋尼克腦病以及腫瘤的發生風險,同時可增加高血壓、糖尿病以及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的發生風險。所有男性朋友在增強社交、拓展人脈的同時,應注意觀察相關臟器或代謝指標是否出現異常,這些異常改變在早期通常有機會逆轉。建議男性朋友每日酒精攝入量控制在25g以內,有助於減輕對各組織器官與代謝指標的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