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穩則經濟穩、社會穩、人心穩,就業不僅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更是國家和諧穩定和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石。「十三五」以來,我市始終把穩定和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立足拓寬就業渠道,加大就業幫扶,讓老百姓的就業之路越走越寬。
統籌城鄉及重點群體就業
「十三五」期間,我市完善城鄉均等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消除勞動者就業的城鄉差別和就業歧視,重點群體就業成效顯著。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3.89萬人,幫助城鎮下崗失業人員4.87萬人實現再就業,幫助特殊困難群體3.98萬人實現再就業,農村勞動力新增轉移就業58.5萬人次,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預期目標4%以內。預計「十三五」末,三次產業就業結構將達到46.2∶20.1∶33.7,與「十二五」末相比,三次產業就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五年來,通過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統籌城鄉就業,全市共籌集就業補助資金近3.7億元;發放各項社會保險補貼超過1.6億元,惠及3.6 萬人次;發放城鎮公益性崗位補貼超過0.6億元,惠及2.31萬人次;發放就業見習補貼1033萬元,組織3048名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發放高校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超過1089萬元,惠及高校畢業生1.09 萬人;發放就業扶貧各項補貼456.5萬元。
著力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
陳玉有懷揣夢想,於2016年創辦玉溪晨邦科技有限公司,一直以來他帶領員工專注軟體研發。2020年11月,他參加了紅塔區技能提升行動培訓班。通過培訓,幫助他彌補了市場營銷、企業計劃等方面的不足。
五年來,我市圍繞提高就業培訓質量、加強創業培訓為主的創業服務體系建設,著力提升勞動者素質。通過大力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特別行動計劃」,深入企業、鄉村開展就業、創業培訓,使勞動者素質得到提升,為勞動者擇業就業提供知識技能儲備。統計數據表明,五年來全市累計組織企業職工、農村勞動力、城鎮失業人員開展職業培訓13.76萬人次,開展創業培訓1.69萬人次。
五年來,我市大力實施創業擔保貸款扶持創業政策,在全省首創網絡申貸模式,變「群眾跑腿」為「網絡跑腿」,促進創業帶動就業。預計到2020年底,全市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63.13億元,扶持4.79萬人創業,帶動吸納就業10.58萬人。貸款規模位居全省前列。紅塔區北城街道北城社區的賈子雄,2016年創辦了「好朋友汽車養護中心」,2019年獲得了15萬元三年期的「貸免扶補」創業貼息貸款用於擴大經營規模。作為個體經營戶的賈子雄,如今帶動了7人就業。
同時,我市大力推進創業平臺建設,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7個創業孵化平臺,入駐創業實體1000餘戶,成功孵化300多戶創業企業;切實落實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認定優秀大學生創業實體177戶,帶動就業1006人,兌現創業補貼383.9萬元。
大力實施就業扶貧和穩崗就業
江川區前衛鎮前衛社區前街村的建檔立卡戶吳留寶,全家5口4人殘疾。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吳留寶參加了蔬菜種植培訓班,成了種植蔬菜的行家裡手,帶領全家實現脫貧。
「十三五」期間,我市充分發揮人社職能作用,加大就業扶貧工作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創新工作機制,強化精準發力,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積極貢獻。全市累計組織農村勞動力各類培訓98萬人次,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培訓累計達13.8萬人次。全市實現轉移就業66.53萬人,轉移就業率達64.87%;全市5.7萬貧困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3.5萬人,轉移就業率達61.45%。
同時,我市積極發揮失業保險穩定企業就業崗位作用,全市預計為6200餘戶參保單位減輕負擔4.85億元。加大援企穩崗力度,全市向4102戶(次)不裁員少裁員企業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補貼(返還)資金1.47億元,惠及職工32.64萬人次。此外,2017年以來,實施失業保險參保職工技能提升補貼政策,向3611名企業參保職工發放提升技能補貼資金633.58萬元。充分發揮失業保險保障基本民生核心作用,全市共向24293名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金和醫療補助金1.65億元,向2868名農民合同工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2825.8萬元。
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李艾麗
編輯:蘇晴
審核: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