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中國婦聯新聞 ,作者中國婦女報記者
中國婦聯新聞
中國婦聯新聞
從勞動保護到創業就業、從扶貧減貧到權益保障、從生育關懷到衛生保健、從社會福利到法律援助……五年來,我們身邊的每一個「她」,都在暖暖的「立體關懷」中感受「國家溫度」,擁抱美好人生。
「十三五」期間,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統籌謀劃婦女事業發展。促進婦女全面發展,首次作為專章專節,被寫入「十三五」規劃綱要。五年來,各領域的具體政策舉措不斷落實,我國婦女全面發展開啟新篇章,平等共享發展成果取得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
日前,在接受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採訪時,各界婦女回顧「十三五」,暢談幸福感獲得感成就感,展望「十四五」,暢想美好願望、立下奮鬥目標。
幸福生活有保障
「今年,我娘家的土地因為流轉分紅,村裡通知我也可以領到一份分紅收入,這讓我非常意外!我這才明白,雖然我嫁出去了,但我在娘家的地還在,所以權益也在。」甘肅慶陽市合水縣固城鎮王昌寺村村民高茹豔是一名外嫁女,這樣的土地權益保障,讓她切實感受到了「國家的政策真是好」。
2019年,國家新修改的農村土地承包法頒布實施強調,不得侵害婦女依法享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像高茹豔一樣的農村外嫁的女性,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也能平等享受原有承包地的各項權益。
女性平等獲得土地權益的背後,是「促進婦女全面發展」首次作為專章的專節被寫入了我國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我國女性平等獲得土地權益、就學、就業、婚姻財產和參與社會事務等權利和機會,獲得了更多制度保障。
「整個『十三五』期間,我們看到了巾幗脫貧行動、『兩癌』篩查等一系列惠民政策措施出臺實施,看到了在各個領域奮鬥建功的女性身影,看到了文明家庭、巾幗建功標兵一項項榮譽的獲得取得,極大地展示了婦女姐妹的貢獻。這些都讓我們感到了滿滿的幸福感獲得感成就感。」中國婦女十二大代表,河南省焦作市審計局黨組書記、局長申文燕說,她將繼續立足崗位,促進重大政策措施落實和民生福祉改善,帶領廣大婦女姐妹建功新時代,實現人生價值。
衛生保健、生育關懷、社會福利……「十三五」時期,一項項保障措施讓婦女獲益。據了解,為防止貧困女性因病返貧,宮頸癌、乳腺癌免費篩查,也首次覆蓋到全國832個貧困縣。
新疆和田地區婦聯項目辦主任阿吉古麗·衣明介紹,「十三五」期間,在決戰決勝的關鍵時刻,在全國婦聯的關心關愛下,和田地區共篩查婦女276436人次,救助1085名農村貧困「兩癌」婦女,為每人發放1萬元救助金,「這緩解了貧困婦女家庭的困難,有效防止返貧,讓邊疆貧困姐妹們擁有了健康和快樂的生活,感受到、分享了國家的發展成果」。
在鄉村,婦女的幸福生活觸手可及。河北省張家口市康保縣小蘿蔔村婦聯主席白秀琴說:「『十三五』期間,我們村裡建起了婦女之家、兒童之家、文化廣場等活動場所,婦女們在勞動之餘有了讀書學習、文藝健身的地方,姐妹們文化生活豐富了,精神生活富足了。村婦聯從2012年開始至今,每年在『三八』國際婦女節,評選表彰『最美家庭』『好媳婦、好婆婆』等,已評選出各類婦女典型90餘名。作為一名基層婦聯主席,在為村裡的婦女服務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婦女的成長和進步,也有一種獲得感和自豪感,對未來美好的生活更有信心!」
脫貧致富有底氣
「其實我們歪梳苗一直有蠟染刺繡的傳統,但之前只是自己穿、自己用,經過婦聯『錦繡計劃』組織的培訓,不僅技藝有了很大提高,還懂得了商業化的製作和標準。」貴州省織金縣官寨鄉溶穀苗寨的楊平曾在浙江打工十年,2019年回到家鄉重拾技藝,成為一名苗族籤約繡娘,「一個月有2000多塊錢收入,夠家用,滿意了。」她說,家裡孩子老人都需要照顧,現在溶穀苗寨房子建好、路面鋪好,旅遊業也紅火起來,不用再外出打工賺錢,「蠟染刺繡訂單越來越多,我們的生活也越過越好!」
脫貧攻堅、發展經濟,婦女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十三五」期間,全國婦聯廣泛開展巾幗脫貧行動,在貧困地區建立了2萬多個合作社等脫貧基地,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讓一名女性掉隊。
陝西省榆林市吳堡縣張家山鎮高家塄村的劉豔寧家祖祖輩輩做掛麵。之前,她和丈夫在工地打工,日子過得緊巴巴。由於常年外出打工,飲食不規律,丈夫患了胃病,無法再外出打工。2015年,得益於縣上的扶貧政策,她重拾手工空心掛麵製作技藝,加入了「家庭工廠婦聯」,和姐妹們潛心研究、反覆試驗,摸索合適的原料配比,改進後的掛麵粗細均勻、口感很好。「一天做60斤掛麵還不夠賣,2019年,我們投資120萬元,將掛麵小作坊升級為掛麵廠,購置了新設備,擴大了生產規模,去年廠裡的銷售收入突破了100萬元。」
河北省張家口市康保縣土城子鎮大七頂房村黨支部書記孫樹珍,連續二十多年擔任村「兩委」幹部,帶領大七頂房村脫貧出列,66戶建檔立卡戶全部脫了貧。「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我們利用大七頂房村位於省道旁的地理優勢,帶領村民大力發展種植業,輸出農產品,品種眾多,有小麥、莜麥、紫甘藍、冰菜等等。我自己也發展了200畝的種植業,帶動了6戶建檔立卡戶長期務工穩定增收。國家的脫貧政策,讓老百姓都過上了好日子。」
建功立業有方向
寧夏億嘉陽光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喬家手工皮藝非遺傳承人喬雪2015年研究生畢業以後開始創業。2017年年底,經銀川市婦聯和賀蘭縣婦聯牽線,她來到銀川市賀蘭縣洪廣鎮廣榮村,開始帶著這裡的留守婦女做手工。三年來,她和這裡的婦女們一起,用自己的雙手開闢出了一片天地,書寫了一群農村婦女和一名創業女大學生互助成長的故事。「我用創新的方式傳承了中國文化、非遺手藝,帶著婦女姐妹們一起脫貧致富奔小康,這種幸福感是由內而外的!」
隨著「十三五」時期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鼓勵以創業帶就業,千千萬萬個像喬雪一樣的婦女,投身建功立業、收穫精彩人生。
「我是一名軍嫂,新時代的軍嫂應該以事業來體現人生價值。」北京育文教育校長趙茜說,她教育事業取得的小成就,和「十三五」以來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和支持是分不開的。「『十三五』規劃指出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加快完善現代教育體系。五年來,區教委相關領導多次實地走訪,為我們的辦學發展指明方向。我們也始終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積極落實創建特色課程,把國學教育和科技教育融入日常教學,立德樹人譜寫教育新篇章。」
隨著婦聯改革不斷深入,「十三五」時期,各級婦聯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立足基層、服務婦女,以紮實的工作,不斷增進廣大婦女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借著基層婦聯改革的東風,榆林市榆陽區小紀汗鎮羅灘村婦女劉建梅從40多名婦女中高票當選村婦聯主席。「感覺自己身上有了壓力,更有了責任,婦女兒童工作推進落實起來也更有力、更順暢了。」劉建梅說,她和11名婦聯執委組織全村婦女表演才藝、學習交流,開展環境評比以及關愛幫扶活動,在改善村風民風、助力精準扶貧、農村環境整治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現在大家遇事一塊商量、有活兒一起幹,已成為支部班子的『得力助手』。」
「過去五年,鄭州市婦聯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帶領廣大婦女幹部堅守初心、砥礪前行,引領百萬婦女和家庭同心奮進,推進巾幗心向黨、巾幗建新功、巾幗暖人心三大系列行動持續深化,不斷叫響『八個萬家』品牌,為中原出彩、中部崛起、黃河戰略凝聚半邊天的磅礴偉力。」鄭州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馬斐穎表示,「十四五」時期我們將乘勢而上,團結帶領廣大婦女建功立業,為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鮮明特徵的國家中心城市作出應有貢獻。
(本文來源:中國婦女報)
往期精彩回顧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感受「國家溫度」 活出精彩人生 ——各界婦女暢談「十三五」時期幸福感獲得感成就感》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