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伴隨河洛文化流傳千古至今,遊戲規則從未改變:黑白子,代表陰陽雙方,必須有兩個眼,「雙眼」方可「活棋」,否則會被對方包圍「提掉」,已經有兩個眼的活棋,相互展開「實地」與「虛空」的勢力爭奪,玄妙的「打劫」,演繹了時間與空間的變換法則,千古無同局。
隨著科技發展,現代天文觀測手段的進步,天文學家最近利用南極天文望遠鏡,
發現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宇宙星系「圍棋賽」,隨後赫歇爾空間天文臺和智利阿塔卡瑪大型毫米波天線陣,也證實了這次遙遠的「星系大戰」。
在宇宙深空,十四個星暴星系團攜帶著子星系,糾纏在一起,如同勢均力敵的圍棋絞殺,利用各自強大的引力優勢,不斷吞噬周邊星系的虛空領地,來壯大自己的實地範圍,在虛空與實地的打劫消劫中,成為整個宇宙棋局的一隅。
這是一盤沒下完的棋,天文學家已經開發出一個數字模型,預測在接下來的10億年中,它們終將合為一體。
更多細節,可在NASA官網,搜索starburst galaxy來了解。
百年以前的愛因斯坦,就在廣義相對論中,對引力和引力波進行了論證。
他提出引力的本質是:時空在物質影響下的幾何彎曲,引力的作用以波動形式傳播,即引力波。引力波與其它波一樣有波峰波谷,向一起聚攏時就形成旋渦,產生「雙眼」並引發時空漣漪,宇宙就是由一個個漣漪組成,實體星球沿著虛空坡度旋轉,是星球不停運動的原力。
回顧一下中國的太極河圖,和圍棋古傳的雙眼規則,不難發現這與現代觀測的天文現象極為近似,原理也幾乎相同。
太極河圖就在那裡,固定不動,圍棋則通過特定規則,活生生推演宇宙星盤的變化,
一盤棋,就代表一方宇宙。
不朽的圍棋規則,不朽的河洛思想,到底還包含著多少宇宙秘密可以古為今用呢?作為華夏後人,我們只能在懷疑中探索,在讚嘆中求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