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我們去商店裡面買東西總會聽見售貨員說「歡迎光臨」、「歡迎再來」,這些常規的招待用語在日常生活中已經被大家使用的習以為常,就是有客人來家中做客,離開的時候主人都會說:「慢走,以後常來。」
其實在英語中也是有這樣的話的,小時候學習的時候知道「welcome」是歡迎,但歡迎再來卻不是腦海裡出現的那個「Welcome again.」,「Welcome again」是一句徹徹底底的中式英語。
「歡迎再來」其實從句子的本身含義上是一種邀請和希望,而且「再來」是對未來沒有發生事情的期盼,所以對沒有發生的事情,英語中應該用「hope」和「wish」來形容。例如:I do hope you'll come next time. 我真的希望你下次還能來。
還有比較簡單的「歡迎再來」,「Come again/See you next time.」再來啊,下次再見、「Thank you. Please come again.」謝謝,歡迎再來。
我們熟悉的「welcome」作為動詞的時候一般都用在客人已經到場之後,主人表示歡迎的時候。但是當「welcome」變成形容詞的時候表示的就是受歡迎的、令人預約的。而且「welcome」有一個固定的句型表示願望:someone is welcome to do sth.
「come again」除了表示再來,在變成問句的時候「Come again?」的意思就是在表示前面說的話沒有聽清楚,其實和「I beg your pardon?」是一個意思。
「你能再說一遍嗎」還可以怎麼表達?Can you repeat that?/Can you say that again?你能重複下剛說的話嗎?/能再說一遍嗎?I didn't hear/catch that.沒聽清剛剛說的話。(catch在口語裡面有「抓住關鍵信息;理解;聽懂」的意思)
What was that? 你剛剛說的是什麼?Sorry, but I missed that. 抱歉,你剛剛說啥?
來看一句話:If you think he is a good man, think again.單純看這個"再想一想"容易誤讓人以為是"三思" 「多考慮一下」
但結合前面半句可以看出。"think again" 只是用婉轉的口氣,指出「好好想想,你前面的結論不對啊」。所以正確的理解是:If you think he is a good man, think again.要是你認為他是好人,那可就錯了。
think again在口語裡面表示讓別人「改變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