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投影法:如何將自己挪到世界的中心

2020-12-03 鳳凰網

梁文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前幾年,臺灣還在民進黨執政的時候,他們當時的「教育部長」曾經有這麼一個主張,杜正勝說,應該畫這麼一張以臺灣為中心的亞洲地圖來振興這個臺灣人的士氣,聽起來非常的荒謬,因為平常我們腦海裡面那個地圖,臺灣是在整個中國的東南角,那你如果把它到挪到中心,那這會是什麼感覺呢?

但是實際上地圖的確是可以這麼挪的,比如說我現在請大家看一下,這張根據《麥卡託投影法》畫出來的世界標準圖,那麼這張圖是不是平常大家都看的很習慣很熟悉呢?可是你接下來再看,接下來這張圖是什麼呢?是以北極為中心畫出來的世界地圖,是不是跟平常我們熟悉的世界完全不一樣。

我們再反另一個極端,來看,這是什麼圖呢?這是以南極為中心的,當你以南極為中心去畫世界地圖的時候,各位會產生什麼效果呢?它完全顛倒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甚至連南北半球的關係也完成變換了,今天我們一說北半球,就想到是發達地區,想到南半球我們就覺得南半球,好像是一個往下面沉的很低的很邊垂的這麼一個地帶,但是這個東西其實是決定於你怎麼樣去畫地圖,決定於就算是同一張地圖,你以哪一個地方為中心的。

那為什麼我們可以這麼不斷把一張地圖顛來倒去,換來換去呢?我今天繼續講丹尼斯沃德這本《地圖權力學》,那麼《地圖權力學》這本書裡面,其中一個章節,其實講到一個部分是我最感興趣,也是我最想在這裡邊跟大家介紹的,就是各種不同投影法的運用。

什麼叫做投影法呢?我們在過去四天裡面一直講到就是地圖它畫的比例的問題,它上面的符號的問題,它的繪畫的使用的方法的問題,它的目的在哪裡等等。

但是我們都忽略了一點,一個很根本的一個點,哪個點呢?就是首先我們要知道地球是圓的,假設這是地球,那麼地圖是什麼呢?是一張平面,我們如何可能把這個圓球完全用一張平面把它的能夠覆蓋起來,然後展現上面所有的東西呢?把這個平面的圖要往上覆蓋上去的時候,這就是牽涉到一個畫地圖的關鍵的學問,就是投影Projection。

那麼由於這是一個圓球,我們是可以在各個地方考慮各種不同的平面,貼上去,包起來去畫它的,因此在技術上、在理論上我們其實是能夠有無數的投影方法。也就是說,同樣是世界地圖,其實是可以完全不同的畫法存在的,而畫出來的世界地圖,給我們的感覺它產生的視覺效果跟心理影響都是截然不同的。

比如我給大家看一下,現在這張紙投影法,這是也是一個相當有名的投影法畫出來的圖,這張圖叫做《藍伯特方位等面積投影法》,它以北極為中心這樣子慢慢畫出來,但是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在一個赤道為中心看上去,你按照這張圖來說看的話,你會發現一個效果,就是在這樣的地圖上面,澳洲跟南極變的非常的狹長,尤其是澳洲,你幾乎沒辦法辨認它的。

好,我們再看另一張圖就是現在為止仍然是全世界最多人使用的一種投影法,叫做《麥卡託投影法》。那這個投影法呢,其實是早在300年前就已經存在的投影法,你看這個《麥卡託投影法》這麼看起來,你會發現有一個很怪異的地方,就是北半球的各個陸地是出奇的大。

你看美洲,北美洲是比南美洲大了大概一半,而且這裡面會出現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這個關鍵的問題在哪兒?就是格陵蘭,就是白色的那一塊不就是格陵蘭嗎?格陵蘭是所有的投影法,所有的製圖學家其中的一個致命傷,為什麼呢?他是這樣的,因為它的高緯度會導致空間上的誇大,結果在比實際面積在《麥卡託投影法》裡面,要比實際面積大了百分之兩、三百,這是不是非常誇張。

那為什麼《麥卡託投影法》其實它常常扭曲真實的面積,為什麼現在大家仍然那麼喜歡使用它呢?有一個理由,這個理由就是《麥卡託投影法》會扭曲面積的比例,但是它卻保持了原來的形狀,就是原來這些陸地的面積,被它扭曲了,但是形狀卻是對的,但形狀對了之後,會有一個什麼效果呢?也就是它的畫航線的時候,等角航線能夠保持直線,因此《麥卡託投影圖》是一張很標準在航海上面使用的圖。

那麼為什麼當年歐洲人發明這樣一個投影法,而一直使用至今,這正是當時歐洲航海大發現的時候,在整個的殖民世界的過程裡面,擴張的過程裡面,他們需要這樣的一個航海圖,所以後來有學者批判這種投影法,你看這個投影法,它一方面它扭曲了地表的面積,它使得北半球看來比南半球大,使得歐洲比正常的情況要大,使得亞洲比正常的情況要小,完全有一種歐美為中心的大西洋為中心的想法,同時它又是最便利於航海,這兩者之間難道一點關係都沒有嗎?

因此很多人說,它其實是代表一種殖民心態在後面的一種投影法,相反的,目前你去看一下左派的網站,一些左翼的一些政治書籍,或者地圖學家們,他們喜歡什麼圖,他們喜歡《彼得斯投影法》,我們看一下《彼得斯投影法》是怎麼樣的?《彼得斯投影法》,出現世界地圖是這樣的,大家請注意,再看美洲最明顯,剛才再看《麥卡託投影法》的時候,北美洲是比南美洲大,但是現在我們看到,卻像是南美洲比北美洲大,而非洲變成非常狹長的一塊,而歐洲在中間上方變的非常的小,亞洲像中國,你就真看到,為什麼我們常說中國有歐洲那麼大,比歐洲還大,在這張圖就能夠清楚的看出來了。

那麼這張彼得斯投影圖呢,它的特點就是在於它是等面積的,所以它會扭曲了這個地形,它的非洲就變特別的狹長,但是他的面積是對的,這是就是它是更等面積的圖,那麼你選擇用哪種投影法去畫世界地圖呢?這就要考慮你的目的是什麼了?比如說現在我們通常為了要顯示人口啊,宗教,顯示這些資料的時候,我們就用《彼得斯投影法》,但是我們要如果要做海航用途的話,就用《麥卡託投影法》,此外當然還有無數數不清的各種投影法的存在,而每一種投影法都不能夠真實的百分百完全展現這個圓形的地球。

相關焦點

  • 墨卡託投影法:有約450年歷史的地圖投影法
    例如,如果想要保持地圖上的陸地面積和實際面積的比例不變,那麼角度就無論如何不可能正確了;想要保持地圖上地點之間的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例不變,那麼陸地的形狀就必然會有變形。  其原因顯而易見 ,因為地球是球形的。1777年,著名的數學家歐拉就已經證明了:將球面上的世界投影到平面上卻沒有任何變形是不可能的。
  • 世界地圖是如何失真的:墨卡託投影的由來
    在一幅世界地圖的上方邊緣有這樣一句拉丁文標題,這幅圖是1569年由佛蘭芒—德國製圖大師傑拉德·墨卡託製作,這句話恰當地描述了這幅最著名地圖的使用目的——以對水手有用的方式在平面描繪球形地球。最終,墨卡託發展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地圖投影法,這種投影法直到今天仍然被廣泛使用。
  • 其實,你一直被世界地圖「騙」了
    喜歡旅行的你,一定對世界地圖非常熟悉。但如果我說,我們熟悉的世界地圖其實是個「小騙紙」,這麼多年它一直在忽悠你,你還會愛它嗎?
  • 趣科普|各國的世界地圖都長什麼樣?
    一般來說世界地圖有兩個通行版本:以歐洲為中心的地圖和以西太平洋為中心的地圖。以歐洲為中心的地圖每個國家的人們都喜歡把他們自己放在世界地圖的中心,比如歐洲和非洲的人們喜歡以歐洲為中心的地圖,但如果把自己放在中間,就會將亞洲一分為二。美國世界地圖但美國說:怎麼辦?
  • 連載歐洲探索時代的世界地圖——世界地圖的完善
    葡萄牙則為了壟斷航海貿易而嚴格限制地圖的外流。1502年,義大利費拉拉公爵的代表康蒂諾將一幅世界地圖從裡斯本走私到義大利。這幅以康蒂諾名字命名的世界地圖,全面反映了葡萄牙人在非洲、印度洋和新大陸的探險成果。其中非洲大陸和印度洋北岸的輪廓以及大西洋中的島嶼繪製得較為準確,而東南亞和東亞的海岸輪廓卻表現得較為失真,這表現了當時葡萄牙人在亞洲的探險邊界。
  • 豎版世界地圖,看完你的世界被顛倒了嗎!?
    我們熟悉的世界地圖,通常是沿著一條經線把地球「豎著切開」,再採用幾何投影法將地表各部分投射到地圖上。這個過程必然導致一些區域嚴重變形、面積失真,比如南極大陸的實際面積是澳大利亞的1.8倍,可在用「等差分緯線多圓錐投影法」繪製的世界地圖上,面積就變成了澳大利亞的3.8倍!
  • 西媒稱世界地圖以歐洲為中心 誇大北半球面積
    參考消息網7月17日報導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7月16日報導,自16世紀以來,世界地圖的繪製就是歐洲中心論為依據的,過分誇大了北半球的面積和比重。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資料圖片:2006年6月28日,歐航局向聯合國贈送衛星照片世界地圖。
  • 在旅遊界刷爆存在感的紐西蘭,為什麼總被世界地圖遺忘?
    也許是因為「小個頭」的原因,再加上它四面環海,乍一看,存在感確實不強,容易被世界地圖遺忘。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連紐西蘭自己都把自己給忘了。經典的墨卡託投影地圖早在16世紀,航海家們就發現要想將他們的航海線畫在地圖上,是很艱難的,因為地球是球體。生於比利時的基哈德斯·墨卡託在地理、天文、數學方面都有精細的研究,經過他的刻苦鑽研後,終於有了經典的墨卡託投影地圖。墨卡託投影法也是最經典的地圖投影法,一直被沿用至今。
  • 你看到的世界地圖,也許都是「錯」的
    2018年夏天,Google地圖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雙雙啟用新的世界地圖,摒棄了誤導大眾450年,將格陵蘭島畫得和非洲一樣大的墨卡託投影地圖。但這一偏差實屬無奈之舉:將三維地球投射到二維平面,自然需要在某些方面進行改動。怎樣的改動?幾何學和意識形態孰輕孰重?地圖之爭才剛剛開始。
  • 世界地圖並不是世界的真實樣貌!甚至誤差非常大
    我們現在所用的世界地圖選擇犧牲面積大小,保留角度和形狀,這種獨特的方式繪製世界地圖也被稱為「墨卡託投影法」。或許學過地理的讀者會比較熟悉,墨卡託投影法就是假想在地球內部中心位置放上一個點光源,這個光源所釋放的光線會將地表每一個位置都投影到一個圓柱面上(如上圖),我們將這個圓柱面展開就是一張長方形的世界地圖了。
  • 世界地圖不準確?為什麼中國被稱為東方國家?
    眾所周知現在最流行的平面世界地圖為其下二種: 一、大西洋版世界地圖: 以大西洋為主,以倫敦0度經線(本初子午線)為中心,和時區劃分匹配。
  • 世界地圖「嫌貧愛富」? 越靠北極面積越大
    全球通用的世界地圖有錯誤?這張利用墨卡託投影法繪製的地圖如實還原了陸地形狀,但面積上卻有失精準,因為在二維平面上完全準確地表現球形地貌幾乎不可能。這種繪圖法似乎更「偏心」地處北半球的富裕國家,靠北極越近在地圖上表現面積越大。以英國為例,雖然實際面積不及馬達加斯加,但在這份世界地圖上看起來卻比後者大。
  • 世界地圖「嫌貧愛富」? 越靠北極面積越大-新華網
    資料圖  全球通用的世界地圖有錯誤這張利用墨卡託投影法繪製的地圖如實還原了陸地形狀,但面積上卻有失精準,因為在二維平面上完全準確地表現球形地貌幾乎不可能。這種繪圖法似乎更「偏心」地處北半球的富裕國家,靠北極越近在地圖上表現面積越大。以英國為例,雖然實際面積不及馬達加斯加,但在這份世界地圖上看起來卻比後者大。
  • 墨卡託投影:讓世界變得失真 卻使地圖看著美觀
    在一幅世界地圖的上方邊緣有這樣句拉丁文標題。這幅圖是 1569 年由佛蘭芒—德國製圖大師墨卡託製作,這句話恰當地描述了這幅最著名地圖的使用目的。就是以對水手有用的方式在平面描繪球形地球。最終,墨卡託發展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地圖投影法,這種投影法直到今天仍然被廣泛使用。 這種新的現代地圖投影法誕生於遠離海洋波濤之地。
  • 《十二幅地圖中的世界史》:如何通過地圖加深對世界的了解?
    「一幅好的地圖真是價值連城,讓人像是從另一個世界觀看自己的世界。」——畫家,薩繆爾地圖的本質:多角度解讀空間關係的工具這幾天我的朋友圈被一幅「世界文學地圖」刷屏了。繪圖者是一位斯洛伐克的年輕人,名叫Martin Vargic。
  • 書摘|地圖引發的慘案:印巴分治造百萬人屠殺
    在展示他的地圖時,彼得斯提出,聽眾們所熟悉的、出自他說德語的祖先筆下的「常用」世界地圖「展示的是完全錯誤的圖像,尤其是非白人居住的土地」,他認為「它過度重視白人,同時以有利於當時殖民地主子的方式扭曲了世界的圖像」。彼得斯在解釋他的地圖有哪些技術創新時指出,麥卡託的投影將赤道定在了地圖從上往下的約2/3處,實際上將歐洲置於地圖正中心。
  • Authagraph世界地圖:讓地球能看得更準確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
    現在最常用的世界地圖投影法是墨卡託投影(Mercator Projection),由荷蘭地圖學家墨卡託(G.Mercator)於1569年創立。這種地圖對於海洋航行非常有用,但墨卡託地圖投影的缺點是變形非常嚴重。
  • 這17張世界地圖幫你重新認識世界
    1570年,奧特柳斯出版了第一本現代意義上的地圖集《世界概貌》。1596年,他提出了最初的「大陸漂移學說」。4. 公元1569年由佛蘭德人傑拉杜斯·麥卡託繪製的世界地圖。這是世界首幅以麥卡託投影法繪製的地圖。
  • 地圖作為世界的圖像——歐洲人繪製的世界地圖的千年之旅
    世界地圖引發了我們旅行的興趣,但是當看著地圖時,我們經常首先尋找我們自己的家鄉。我們尋求界定我們所知道的世界的邊界,以便我們了解相對於我們而言未知的異域土地。在擁有繪製世界地圖傳統的所有文化中,地圖製作者都努力將自己的文化和家鄉置於地圖的中心,並將陌生的異域土地放在圖的邊緣。這點也適用於古巴比倫人、中國人、阿拉伯人和印度人的世界地圖以及歐洲人的地圖。
  • 傳教士利瑪竇繪製的世界各國地圖
    耶穌會傳教士來華後,憑藉自己掌握的技術,在明末清初長期主持西洋曆局和欽天監工作,參與了曆法改革、火炮製造、中俄談判和地圖測繪等活動,開啟了中國天文學、數學和地圖測繪等科學向近代科學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