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教士利瑪竇繪製的世界各國地圖

2020-12-08 騰訊網

耶穌會傳教士來華後,憑藉自己掌握的技術,在明末清初長期主持西洋曆局和欽天監工作,參與了曆法改革、火炮製造、中俄談判和地圖測繪等活動,開啟了中國天文學、數學和地圖測繪等科學向近代科學的轉變。

在這場中西文化大交流中,傳教士介紹的歐洲地理學知識,雖然沒有像火炮那樣直接影響著明清之際的軍事、政治形勢,也沒有像《泰西水法》那樣改善著中國的農業水利技術,但它衝擊了中國士大夫對中國和世界的認識,讓他們對傳統的華夷觀產生了很大的疑問。中國士大夫一直把華夏文化視為天地之間最高的文明樣式:「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國內也。」華夏即中國,是世界的中心。四夷即「東夷」「西戎」「南蠻」和「北狄」,它們處於一種落後的狀態。從漢代張騫通西域開始,一直到明初鄭和七下西洋的1300多年間,中國人對世界地理的認知進展十分緩慢,使「四海之內」以中國為中心的「天下」意識,不斷地強化為一種「虛幻環境」,這在中國歷代刻印的「華夷圖」「廣輿圖」中表現得非常明顯。在這些地圖上,中國的區域位於地圖的中心,而且面積很大,周邊的國家則位置模糊,汪洋大海也被人為縮小。

利瑪竇在繪製《山海輿地圖》時,依據的藍本是歐洲人繪的《萬國輿圖》,為了迎合中國士大夫的心理,他將福島(即加納利群島)零度經緯線移到圖幅中央,同時將中國移到圖中部,歐洲、非洲與南、北美洲則分列在地圖兩旁。萬曆十三年(1585年),章潢編纂的《圖書編》第二十九卷收有輿地山海全圖和南北兩半球圖,應該是根據利瑪竇的地圖編制的。萬曆三十年(1602年),李之藻重刻《山海輿地圖》時,利瑪竇根據原圖和其他資料進行了考訂,改正了舊圖的錯誤,增加了各地風俗土產,使內容變得更加充實,並將其改名為《坤輿萬國全圖》。全圖高七尺,寬三尺,分為六幅,成屏風狀。次年,利瑪竇再次譯製新圖,圖名為《兩儀玄覽圖》,與前一圖內容基本相同,只是圖幅略有增大。

利瑪竇繪製的世界地圖,對中國士大夫的思想造成極大的震動。這些地圖雖然仍將中國繪在地圖的中心,但圖上畫有五大洲:亞細亞、歐羅巴、利未亞(即非洲)、南北亞墨利加、墨瓦蠟泥加(南極地方),中國只是五大洲的一小部分。雖然墨瓦蠟泥加洲之說是出於臆斷,不符合實際情況,但是,16世紀地理大發現的產物——五大洲的概念,是第一次被介紹進中國。因此,從地理的角度來說,利瑪竇的地圖向中國人介紹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利瑪竇繪製的世界地圖,將西方經緯度的概念傳入中國。16世紀中葉,歐洲已經使用平面投影法繪製地圖了。在《山海輿地全圖》上,就標註了與中方傳統格地圖不一樣的經緯線:緯線為平行線,經線則是曲線。利瑪竇還對經緯線的作用以及如何劃分作了介紹。他指出,經緯線是應該每度都要畫,這樣可以把世界各國或各地的位置畫在地圖的對應位置上。東西向的緯線為平行線,表示地球的長度,以赤道為緯度的起算線,向上數至北極為北緯,共90度。南北向的經線為曲線,表示地球的寬,自福島起算,繞地球一周為360度。利瑪竇在圖上標註的洲名、海名、地名等名詞,如亞細亞、歐羅巴、地中海、尼羅河、羅馬尼亞、羅馬、古巴、加拿大、南北極、地球、大西洋等,至今仍在使用。

利瑪竇繪製的世界地圖,也包含有中國的測繪成果,是16世紀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產物。馮應京在《兩儀玄覽圖》序中說:「即如中國聖人之教,西土固未前聞,而其所傳乾方先聖之書,吾亦未之前聞。乃茲交相發明,交相裨益,惟是六合一家,心心相印,故東漸西被不爽耳。」利瑪竇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兩儀玄覽圖》中,標有許多中國和亞洲的地名,這在利瑪竇以前的西方世界地圖中是不具備的。在這兩幅的亞細亞洲中部,突出地標有「大明」「大明海」,又畫有長江、黃河及黃河源星宿海,以及長城、女真、遼東奴兒乾等。因此,利瑪竇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兩儀玄覽圖》,是當時較為完備的世界地圖。

相關焦點

  • 天主教與中國地理繪製,傳教士與中國最早世界地圖和現代地理學
    在地理學方面,傳教士介紹西方地圓學說和世界輿圖的測繪,矯正了中國人天圓地方的觀念,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利瑪竇曾繪成名為《山海輿地圖》的世界地圖,向士大夫們展示,並把所攜《萬國圖志》作為貢品獻給朝廷。他在《天主實義》和《乾坤體義》等書中介紹了地圓說,並把西方經緯度線測繪技術介紹到中國,開中國以科學方法測繪地圖的先河。
  • 傳教士繪世界地圖,百姓認為中國乃天地中心,利瑪竇只好刪子午線
    利瑪竇來華傳教之地理知識教授傳教士的學術傳道活動中,地理學知識的成就相當突出,這些知識開拓了中國人的世界觀,顛覆了古人天圓地方的認知,讓國人進一步了解了世界,對世界有了初步的正確認知。在這些傳教士中,義大利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成就最大。1582 年8月,利瑪竇來到澳門,之後先後在廣東、南昌、南京和北京等地進行傳教活動。
  • 傳教士利瑪竇出版第一份中文世界地圖(組圖)
    利瑪竇與《兩儀玄覽圖》  木刻板的8大幅利瑪竇《兩儀玄覽圖》,即當年的世界地圖,於明代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由李應試在北京刻制。  利瑪竇是義大利傳教士,1552年10月6日出生。1583年9月,利瑪竇來到中國後,出版了第一份中文世界地圖。1601年,作為歐洲使節,利瑪竇被召進北京紫禁城。
  • 明代西方傳教士繪製的地圖為你揭秘
    主要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古代地圖學史、浙江歷史文化。主要著作有《求知集》《利瑪竇世界地圖研究》(與黃時鑑教授合著)等。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世界歷史》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明朝末年,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公元1552—1610年),於公元1602年,在當時的北京繪製完成了《坤輿萬國全圖》,這幅地圖也被歷代史家認為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結晶。
  • 中國最早的「世界地圖」,沒有高科技手段,古人是如何繪製來的?
    我們不妨從離我們比較近的一幅明代地圖開始說起。四百多年前出自中國的世界地圖在南京博物院有一件稀世珍寶——《坤輿萬國全圖》,這是一件不同於一般歷史遺產的文物,可謂國家寶藏。據史料記載《坤輿萬國全圖》是義大利耶穌會的傳教士利瑪竇,和明代科學家李之藻合作的一副世界地圖,於1602年在北京付印距今已有四百多年。
  • 意傳教士利瑪竇400年前古地圖面世 中國曾是世界中心
    據美國《西雅圖時報》1月12日報導,義大利的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400多年前繪製的一幅地圖日前在美國國會圖書館展出,這幅珍貴地圖將當時的中國標示為世界中心,而將美國佛羅裡達州稱為「花卉之鄉」。利瑪竇是天主教在中國傳教的開拓者之一,也是16世紀末第一位訪問中國北京的西方人。
  • 看過明朝人繪製的世界地圖,才發現,清朝的統治者究竟有多愚昧
    此外,也曾經有傳教士來到明朝,隨後明朝人繪製了一幅中國版的地圖,看到這張地圖時,才發現清朝的統治者有多愚昧。 清王朝距離我們的年代很近,因此有較多的史料存在,有利於我們研究這個朝代。了解清王朝的人都知道,清朝有「康乾盛世」,這時的國力強盛,可此後清朝卻由於不與外界交流,慢慢開始走了下坡路,直到最終被西方人打開了國門,一步步受制於人。
  • 明朝繪製的第一幅世界地圖,不愧是海洋強國 : 那時南海全是中國的...
    原標題:明朝繪製的第一幅世界地圖,不愧是海洋強國 : 那時南海全是中國的 連菲律賓都是附屬國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到京獻圖,深受明神宗喜愛。
  • 中國最早的世界地圖,傳播西方輿地知識,都是由一個外國人完成的
    西方天文學的知識,最早是通過來華傳教士利瑪竇傳到中國的,而中西天文學最重要的成果是《崇禎曆書》的編纂。利瑪竇初入中華時帶來了一幅《萬國輿圖》掛在臥室,這是中國境內出現的第一幅世界地圖,該圖由奧代理烏斯所製做,他的《地球大觀》標誌著歐洲地圖學進入了近代的階段。後來《萬國輿圖》被利瑪竇翻譯成中文。
  • 古代沒有衛星和無人機如何繪製最早的「世界地圖」?
    在這座墓葬中發現了7幅距今2400多年的地圖。這也是我國最早的地圖,比《禹跡圖》提前1300多年。1602年,明代地理學家李之藻和傳教士利瑪竇共同繪製了一幅世界地圖,起名字叫《坤輿萬國全圖》。地圖的繪製參考了西方的相關資料,但並沒有把歐洲放在世界的中心,而是以中國為中心。這幅最早的世界地圖勾勒出五大洲,並以不同的顏色加以區分。
  • 我國現存最早的「世界地圖」
    《坤輿萬國全圖》是義大利耶穌會的傳教士利瑪竇在中國傳教時與李之藻合作刊刻的世界地圖,該圖於明萬曆三十年在北京付印後,刻本在國內已經失傳。南京博物院所藏《坤輿萬國全圖》為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宮廷中的彩色摹繪本,是國內現存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幅據刻本摹繪的世界地圖。
  • 明朝《坤輿萬國全圖》,為何繪製有200多年後才發現的南極洲
    雖然愚昧的清朝人奉行"閉關鎖國"政策,最終釀成苦果,但是在清朝以前的朝代,都是積極向全世界開放交流;例如漢朝與隋朝,都有關於與世界各國緊密交流的記載史料,盛唐時期更是成為全世界的經濟、文化交流中心,這一盛況一直延續到了明朝;在此前提下,1601年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遠渡重洋來到大明
  • 坤輿萬國全圖:中國最早的彩繪世界地圖
    《坤輿萬國全圖》原圖由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和明朝官員李之藻共同繪製,是中國最早的彩繪世界地圖,它以當時的西方世界地圖為藍本,改變了當時通行的將歐洲居於地圖中央的格局,而是將亞洲東部居於世界地圖的中央,此舉開創了中國繪製世界地圖的先例。明代最詳細的中文版世界地圖義大利人利瑪竇是最早進入中國的耶穌會傳教士,他於公元1581年來到廣東肇慶傳教。
  • 看了明朝人畫的世界地圖,才明白,清朝統治者愚昧到了什麼地步
    1583年,一個名叫利瑪竇的外籍傳教士來到中國,他拜見了當時的明朝皇帝明神宗,並帶了很多貢品,其中有一份特殊的貢品,就是一冊《萬國圖志》,這是一份當時的世界地圖。
  • 古代中國人是如何繪製地圖的?
    「輿」指的是車輛,古人繪製地圖時就是駕著一種叫做「記裡鼓車」的馬車丈量世界,馬車行到哪裡,地圖便畫到哪裡。至於地圖之外的世界,不是一片蠻荒,就是與己無關。在古代中國,只有統治階級才有能力組織大規模的地圖測繪,也只有作為知識分子精英的士大夫才掌握著繪製地圖的秘密。
  • 世界聞名的中國地圖,耗時長久精心修改,激起華夏兒女的民族自豪
    澳門開埠以後,隨著越來越多的耶穌會天文學家和地理學家匯聚,向中國介紹世界地理與向歐洲介紹中國地理這一雙向地理傳播工作幾乎同時在澳門展開。傳教士在澳門早期傳播的西方地理學最早在澳門傳播西方地理學知識的人是誰,我們無十分確切的資料予以證明。
  • 世界地圖誕生的奧秘
    地圖的繪製,其實是人類記錄自己對世界的認知過程。現在我們的地圖可以精確到每棟房子甚至每一棵樹,可是早期世界地圖描繪的範圍可不像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這樣。那麼世界地圖是如何像拼圖一樣被拼湊起來的呢?請隨我們一起去探索其中的奧秘吧!巴比倫世界地圖您能猜得出來這畫滿奇妙圖案的石板是什麼嗎?沒錯,這就是古代巴比倫人製作的世界地圖。
  • 揭秘德送習近平「中國地圖」真實面目 或藏深意
    利瑪竇 在明末之前,中國從未出現過世界地圖。雖說在元時,扎馬魯丁在製造地球儀時談到了海陸的分布,但沒有具體的世界各大洲和大洋的名稱。那時中國人只知道亞洲,部分歐洲、非洲的知識,而對其它幾乎一無所知。中國人對世界的完整認識,源自傳教士帶來的世界地圖。 在中國,第一張世界地圖是由利瑪竇傳入的。利氏來中國所攜帶的物品中,有一單張的世界地圖和成冊的西方世界的地圖集。這張世界地圖名《萬國輿圖》,他將之掛在肇慶住處的客廳內。
  • 1820年人類發現南極洲,為何提前兩百年畫在明朝第一張世界地圖上
    中國古代第一張官方完整的世界地圖是明朝萬曆時期的《坤輿萬國全圖》,由當時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主導繪製,被當時的大明官方所接受。利瑪竇他只是個傳教士,或者說是博學的傳教士,當然啦,對於當時結束黑暗中世紀沒多久的歐陸來說,西方先進的知識技術不是在教廷的牧師手上,就是在土豪貴族領主他們那兒才能尋到,和普通人基本不沾邊。所以明清跑來東亞這邊傳教的歐洲傳教士,他們分享一些知識和技術只是為了更方便的達到傳教目的罷了。
  • 科普丨世界地圖誕生的奧秘
    地圖的繪製,其實是人類記錄自己對世界的認知過程。現在我們的地圖可以精確到每棟房子甚至每一棵樹,可是早期世界地圖描繪的範圍可不像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這樣。那麼世界地圖是如何像拼圖一樣被拼湊起來的呢?請隨我們一起去探索其中的奧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