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消化產能,未來矽企業的調價頻次會加快。
從2012年以後,光伏企業對庫存的控制都非常嚴,過高庫存太容易出現大幅減值。但此前因為各大主流企業都在處於擴產中,對於「531新政」的準備也未必很充足,所以在市場巨變之後,消化現有產能必然可以帶來現金流的增加,哪怕是犧牲價格也比守著無法出貨的產能要好。
如今,光伏產品價格調整得很快,別說是一個月,幾天就下調的情況時有發生,價格端非常敏感。
廠商會試探性的調價,而市場上若是有接盤者(如前期沒有釋放出來的海外和領跑者、扶貧項目需求)則會仔細觀察價格動態。只要達到自己的項目收益率要求,可能隨時出手。現階段處於廠商、貿易商及終端企業的博弈期:廠商如果發現定價還不足以拉動市場需求的話,有可能會進一步試探性地降價,從而刺激真正買家的出現。
當然,如果戶用指標不及時發放,對於國內市場的打擊也會很大,同樣也成為了價格繼續下滑的動力之一。就像前述那家新能源貿易商所言,如果價格在下跌通道中,即便是有採購需求,但只要終端不是特別著急,貿易公司還是會坐等新的下滑,這也是為什麼「處於買方市場,價格將深不見底」的原因之一。
不過從多方信息了解到,未來的戶用指標政策會出現一定鬆動,可能會以其他形式出現,成為「531」新政的補充,從而讓戶用企業不至於沒活幹,也不會讓已併網的項目長期擱置。
單、多晶鐘擺效應凸顯
事實上,單多晶矽片的價格,除了依賴於下遊需求之外,也要看上遊多晶矽的價格走勢而定。
「目前,上遊矽料價已大致穩定,多晶用料每公斤約80元人民幣,單晶緻密料每公斤約93元,有十幾元的價差,單晶緻密料價格仍有下降潛力,使得單晶矽片價格可能進一步下降,」上述機構分析師透露。
而下遊需求端的整體態勢來看,國內作為光伏主力市場,從原來預測的50GW左右縮減到30-40GW,會讓訂單量有明顯下滑。據研究機構的分析,雖然不少單晶廠商尚未釋放出新的報價,可短期內將有十分明顯的下降,以刺激後續訂單量。
「其實單晶和多晶,最近顯示出了非常多的鐘擺效應」,在7月初舉辦的黃山光伏大會上,阿特斯董事長瞿曉鏵表示,「我們看網上說單晶要『消滅』多晶了,但是『消滅』的日期卻一直在往後拖。近期單多晶之間鐘擺效應凸顯,多晶矽片率先降價,降價幅度非常大,因此到5月底之後,特別是籤的海外單幾乎都是多晶組件,每瓦的價格低5個美分,折合人民幣有的時候可以便宜4-5毛錢,買什麼這是都是明擺著的事。單晶矽片6月底降價,估算來說還有一點不夠,再降一點可以看到鐘擺往回擺。」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李俊峰會上表達了類似觀點,「我一直批評,把誰趕出去,把誰滅掉,這是不可能的問題。就如多晶和單晶一樣,一定說誰消滅誰,有了鐘擺效應推動這兩個技術不斷的進步,任何一個問題一花獨秀都不行。」
海外市場啟動
就在近日,晶科能源作為美股的首個代表企業,公布了今年第一季的出貨量和財務數據。其中,該公司的整體組件出貨為2015兆瓦,比2017年第四季的2481兆瓦有所下跌;7.28億美元的收入環比去年第四季的9.76億美元也有下滑;公司毛利率14.4%,表現出色。從數據上可以發現,晶科能源的業績已受到了市場變化的影響。不過對中遊企業來說,包括晶科能源在內的企業,繼續重視海外市場的開發建設,算是令人欣慰的一點,給中遊企業也帶來了契機。
江蘇賽拉弗光伏系統有限公司(下稱「賽拉弗」)近期也宣布,將為烏克蘭最大的綠色能源項目提供246MW組件,此項目為烏克蘭最大私人能源公司DTEK能源集團開發,並由中國機械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CMEC)承建,計劃容量246MW,將全部採用賽拉弗72片版型330W高效多晶組件。賽拉弗將於今年8月完成全部組件出貨。
東方日升則在5月啟動了澳大利亞Yarranlea1的21兆瓦太陽能發電站建設工作。「平價上網在幾年前看,真是一個挺遙遠的目標。但這幾年,實際上組件成本每年都在以超過20%的速度下降。例如今天,在一些光照條件好,非光伏成本較低的地區,平價上網已經成為了現實。這為企業發展帶來了很大的空間。」東方日升總裁王洪表示。
平價上網,會讓市場機遇和發展機會有所增加,也會打動組件廠商、EPC廠家的需求。
但王洪也提醒,「我們也必須看到,在2012年-2013年行業最不好的時候,國內光伏市場大規模啟動營造了『雞犬升天』的局面,一些本該被自然淘汰的產能,又重新活了過來。」所以,下階段,可能部分產能的淘汰也會伴隨著價格的繼續下探。
一家大型逆變器廠商負責人也提醒道,海外市場的接受程度是分區域、分產品進行的,歐洲接受速度會較慢,南美、亞太地區對於國內的電池及矽片接受更快。但因為國內產能還是相對較多,高性價比的產品將是決定誰能在海外和其他新增市場中取得先機的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