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摘要
投資觀點:新能源車方面,上汽聯合阿里發布智己品牌。智己定位於純電動高端市場,預計明年1月份發布全新品牌,明年4月開啟限量預定。隨著造車新勢力的高速增長,傳統車企正加速布局新能源車市場。此外,網際網路企業均已進入新能源車領域,騰訊+蔚來,百度+威馬,美團+理想。優質車型推出必將進一步推動新能源車行業發展。光伏市場,單晶矽片價格有所上漲。由於新擴矽片產能釋放不如預期,使得本周龍頭單晶矽片企業隆基宣布12月M6(166mm)矽片牌價維持,且國內G1(158.75mm)價格相比前期上漲每片0.05元人民幣,預判隨著年底搶裝項目的結束,單晶矽片價格將有鬆動的可能。
新能源汽車:上汽聯合阿里發布智己品牌。智己定位於純電動高端市場,預計明年1月份發布全新品牌,明年4月開啟限量預定。隨著造車新勢力的高速增長,傳統車企正加速布局新能源車市場。此外,網際網路企業均已進入新能源車領域,騰訊+蔚來,百度+威馬,美團+理想。優質車型推出必將進一步推動新能源車行業發展。中遊建議重點關注動力電池和電池材料方向,主要標的:寧德時代、當升科技、恩捷股份、星源材質、欣旺達、億緯鋰能、孚能科技、國軒高科等。
新能源發電:光伏多晶矽方面,矽料供給持續增加,部分企業出於庫存銷售壓力,對於價格仍有一定的讓步。本周國內單晶用料呈現跌價走勢,整體來看,年底前單晶用料價格走勢偏弱。矽片方面,由於新擴產能釋放不如預期,使得本周龍頭單晶矽片企業隆基宣布12月M6(166mm)矽片牌價維持,且國內G1(158.75mm)價格相比前期上漲每片0.05元人民幣,預判隨著年底搶裝項目的結束,單晶矽片價格將有鬆動的可能。電池片方面,今日通威官宣價格出爐,本次調降單晶電池片M6尺寸與G1尺寸的價格,另外新增G12(210mm)電池片報價。從近期大廠公布大尺寸的價格趨勢來看,尺寸的迭代發展加快、廠商加速大尺寸供應鞏固自身競爭力的策略更加明確。組件方面,目前預期在12月的搶裝過後,需求將在一季度逐漸轉淡,玻璃以外的輔材料、以及維持在高價位的矽片、電池片屆時可能開 始鬆動,讓組件成本能出現下降的空間,明年農曆年後,隨著各環節的產能逐步提升,以及搶裝後需求降溫,預期整體供應鏈將回到產品與價格的戰爭,屆時價格將重回緩跌走勢。消息面上,八家光伏企業發布《關於推進光伏行業210mm矽片及組件尺寸標準化的聯合倡議》,光伏矽片「尺寸之爭」再起。我們認為雖然182和210尺寸的誰更有性價比還有待市場的驗證,但矽片大尺寸化的趨勢是必然,兩種尺寸可以並行,各自分佔一定的市場份額,小尺寸在明年將面臨淘汰。關註標的:隆基股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陽光電源、福萊特、福斯特。GWEC預計今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將達到創紀錄的71.3GW,2021年將進一步提升至78GW,在2020-2024五年中,全球新增風電裝機的一半以上將來自中國和美國兩大市場。《風能北京宣言》提出「十四五」年均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的目標,超出市場預期。財政部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審核有關工作的通知》,推進補貼清單審核工作。1-10月份新增併網風電1829萬千瓦,工程完成投資額為1835億元,同比高增126.7%,搶裝趨勢顯著,關註標的:明陽智能、禾望電氣、中材科技、天順風能。
工控儲能:10月PMI指數51.4%,連續8個月處於擴張區間。整體上看,製造業生產繼續回升,需求穩步改善,國內出口韌性彰顯。在人力成本上升、進口替代等背景下,智能製造景氣向好趨勢不改。
行業龍頭公司業績持續超預期,有望受益於下遊應用的國產供應鏈切換,市場份持續提升。繼續推薦行業龍頭匯川技術,看好公司「雙王戰略」的持續推進;此外建議關注在消費家電變頻和工業控制領域技術領先的麥格米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