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車「國家隊」長什麼樣?解讀上汽高端化布局背後

2021-01-08 車東西

車東西(公眾號:chedongxi)文| 野桐

上汽的高端化進程,在今年按下了加速鍵。

今年5月,上汽全新R標旗下的旗艦量產車型——MARVEL R終於揭開了它神秘面紗的一角。

按照設計,MARVEL R將率先實現智能喚車、彎道自動減速等L3級自動駕駛功能,並搭載智能網聯車載系統。藉助5G技術,這款即將上市的新車型將變成人們科技出行體驗的超級入口。

事實上,不僅僅是MARVEL R。上汽還打造了全新品牌上汽R和新的R標logo、上市上汽R ER6,並推出了與傳統4S店運營模式徹底說byebye的新零售模式。

現階段,車市下行壓力和政策環境的變化,使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消費者購買力逐步提升,則意味著出行需求不再局限於單一的代步功能。面對新的形勢,品牌向上、布局高端迫在眉睫已經成為自主車企們的普遍共識。

上汽集團以上汽R為全新基點正式落棋高端市場,可謂恰逢其時。

與其他車企相比,上汽R兼有造車新勢力與傳統車企的雙重優勢。既能從用戶思維出發,制定符合市場需求的戰略;又可背靠上汽在技術、供應鏈、製造能力等方面的多年積累,從起初就能在產品力上擁有較高起點。

對於上汽而言,承載其對於高端化憧憬及想像的上汽R,將助力這家傳統車企進一步實現銷量上漲、品牌向上的目標。

對整個汽車產業而言,上汽R勢能的不斷釋放則有望進一步影響產業格局,並引領國內高端新能源車市場走向一個更加嶄新的未來。

一、高端車型崛起 自主車企積極開啟向上路

現如今,中國汽車產業已經邁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從外部政策到內部市場環境,均出現了根本性的變化。

早在2018年,中國最高領導人便拍板決定儘快開放針對外資車企的股比限制,相當於市場保護傘的股權限制制度正式取消。對於自主車企們而言,這意味著「狼」真的來了。

根據中汽中心的最新數據,面對合資車企的集體圍攻,自主品牌已略顯乏力。

2020年1至7月,自主品牌累計零售銷量是316.7萬輛,同比下滑27.8%,下滑幅度超過了美系、歐洲和日系品牌。

從市場份額看,歐系、日系品牌表現強勁,1月至7月的市場份額分別提升1.7%和2.1%。相比之下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卻下降了2.7%。

▲2020年分系別市場表現(數據來源:中汽中心)

當前情勢不夠樂觀,不過好在自主車企們仍有突圍的機會。國內消費者購買力正逐步升級,並已成功激發出高端車市場的潛力。

2020年,全球車市受疫情影響嚴重。但在國內,高端豪華車市場一直表現良好。

前7個月,高端豪華汽車的市場份額相較於去年同期不降反升,增長幅度更是達到了4.1%。

▲國內豪華車市場表現走勢(數據來源:中汽中心)

換句話說,布局和實現高端化已經成為擺在自主車企們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在此基礎上,全球汽車產業「新四化」轉型浪潮又為自主車企在高端新能源車上發揮乃至實現反超創造了更多的空間。

作為三大汽車國企之一,上汽對新的行業脈搏已經有了較為精準的判斷。為順應年輕群體用戶對出行智能化、環保及舒適性的要求,今年5月,上汽正式提出「雙標戰略」。全新品牌上汽R亮相,主攻的便是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

二、上汽R標發布 產品服務一起走向高端

國內自主車企衝擊高端市場,整體起步較晚,目前仍有一些核心問題亟需決。何謂高端化,如何實現高端化,這些都是需要提前想清楚的問題。

就這一點而言,上汽R對於品牌向上的理解是怎樣的?其在具體打法上,又會有哪些特點?

據介紹,上汽R的品牌向上之路,是以思維轉變為起點的。

在最近的一次活動上,上汽乘用車副總經理俞經民再一次強調了用戶意識。在談到智能汽車時,這位上汽高管表示,企業需要回到用戶狀態,多些想像力,多些觀察與感情,這樣才能夠給消費者帶去更好的智能汽車交互體驗。

換句話說,以用戶思維來打造產品、重塑服務模式,正是上汽R追求向上、實現轉型的關鍵。

在踐行用戶思維方面,上汽R可以說是「從一而終」。從推出全新R標logo、打磨產品到對服務方式進行全新的設計,都能夠看到這一點。

品牌logo並非單純的圖樣,它本身會涉及到品牌理念闡釋等方方面面。從設計到最終確定,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

參與上汽R標 logo設計競賽的共有16支團隊。其中,7支團隊來自上汽,另外9支團隊來自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等國際頂級的設計高校及設計機構。而從徵集到定版,所用時間超過了10個月。

最終,由上汽前瞻設計部90後設計師楊麗蓉擔任主設計師的全新R標 logo,從500多份設計方案裡脫穎而出。

據楊麗蓉介紹,R標 logo的靈感緣於篆書的「人」字、紐約哈德遜河以及上海黃浦江標誌性的江彎。

在風格處理方面,她還借鑑了文化意蘊深厚的中國書法藝術。人們在全新R標的細節處,甚至可以發現側鋒落筆和抽鋒收筆這樣的書法技巧。

▲上汽R標經過了全新設計

配合全新R標的理念,上汽R在產品和服務方面也做了全面升級。

產品設計方面,上汽R推出了全新的智能電動設計理念——集智設計。在上汽技術中心副總設計師兼全球設計總監邵景峰帶領下,上汽設計SAIC DESIGN團隊希望可以用高度集成、自然純粹、福佑生命力的設計形象,去打造年輕人喜歡的有溫度、有情感的高端純電汽車。

在用戶服務方面,上汽R將採用「主機廠服務+用戶」的全新零售模式,和傳統4S店鋪的運營模式徹底告別。

這種變化,意味著服務背後的組織、合作關係都會發生根本性改變。車企與用戶不再是賣方與買方的關係,而是在購車、具體服務環節上實現互相賦能。

舉個例子,在購車環節,上汽R規劃了一套完整的購車體系,將線上和線下兩種不同渠道一同覆蓋。用戶從看車、選車、諮詢、訂車到金融服務,在家躺著就可以完成。

同時上汽R還給每個用戶配備了一對一的客服服務。如果拿補習班打個比方,這種一對一的專屬服務就是給用戶開了個「小灶」。

在不久的將來,R-Super Center城市旗艦店、R-Center城市中心店、R-Store城市商超店、承接售後服務的R-Station也將真正融入人們的生活場景,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三、除了兩款新車型,還有全新的銷售模式

3個多月前,上汽R和全新R標面世,成為上汽轉型的關鍵鑰匙。截至目前,距離上汽R發布過去僅僅一百多天,但其在產品規劃、線上線下渠道及服務方面已經取得了不少成果。

迄今,上汽R旗下已有兩款全新車型亮相。如何在設計、性能、智能配置上實現全面高端?上汽R ER6和MARVEL R這兩款車給出了不錯的示範。

上汽R ER6已於8月13日正式上市銷售,而上汽R旗下的旗艦車型MARVEL R也上市在即。

在造型設計方面,兩款全新車型均採用了上汽R的全新智能電動設計理念——集智設計。

智能配置上,MARVEL R這款以5G、L3級別自動駕駛、OTA為關鍵詞的新車未發先火,已經成為行業內最受關注的5G汽車先行者。

▲上汽R旗艦車型MARVEL R

上汽R的全新用戶服務體系也在快速鋪開。

上汽R認為用戶是主導企業發展的動力。為更好地和用戶溝通、豐富體驗,上汽R在上海黃浦江畔打造了一個新的「網紅」打卡地——R SPACE旗艦展示空間。

據了解,這棟純白色的建築高約10米。除了主體設計和R標 logo保持一致外,門與窗戶也利用了R標 logo上天然的虛空元素。

晚上,當冷白光打在R SPACE上時,這棟設計獨特的建築將會變得相當出挑。

▲R SPACE的夜間燈光秀

功能設計方面,R SPACE內部的展示空間可分成「科技」與「想像」兩大主題館。

一樓聚焦科技,設置五大未來智能科技體驗項目。二樓專注為前來到訪的人們創造新的想像空間。人們在R SPACE的二樓,還可以270度環視浦江兩岸江景。

R SPACE從8月8日開始向公眾開放,開放時間為至少3個月。

事實上,除了R SPACE旗艦展示空間,上海和北京的上汽R-Store城市商超店如今也已經正式營業。在北京,第一家R-Store城市商超店位於東直門來福士,落地之處在北京東二環的核心商圈當中。

按照上汽R的計劃,至今年年底,其銷售網絡將覆蓋到全國40多個城市,包含R-Store城市商超店在內的各類型店鋪則預計會達到60家。

雖然100多天內取得的成績,只能算是初步成果。但從整體看,這些落地成果已為上汽R那新造車「國家隊」選手的效率及應有實力提供了較為完整的註腳。

四、新造車「國家隊」面世 上汽獲發展新機遇

從上汽R誕生之日起,它就具備雙重優勢。

一是造車新勢力的角色定位,為其發力高端新能源車市場提供了最直接的入口,使上汽R擁有了全新出發的可能;一是上汽在電動車技術、供應鏈體系及製造能力等方面的經驗積累,為上汽R的未來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就高端電動汽車而言,由電驅、電控、電池構成的「三電系統」依然是其最為關鍵的部件。一輛純電動汽車在動力、續航、能耗等方面的表現都與這三個系統息息相關。

而根據了解,上汽R旗下已上市的ER6和即將上市的MARVEL R都將會配備上汽的第二代三電系統。

上汽的第二代三電系統在設計上擁有許多亮點。以電池為例,通過採用大模組的設計,這兩款車型所使用的電池相較於普通電池可增加約20kWh的電量,達到72kWh左右。換句話說,上汽R ER6超過600公裡的NEDC續航並不是紙上談兵、說說而已。

此外在供應鏈和製造能力方面,上汽已擁有多家合資零部件公司,如華域汽車、延鋒安道拓、上汽法雷奧等。這給上汽R布局高端車型產品提供了完備的品質與生產保障。

在過去,上汽已經經過努力,成為網際網路汽車的創領者、新能源科技的領導者、智能駕駛的領航者。現如今,「新四化」浪朝下,上汽在上汽R標的領航下以新造車「國家隊」的底氣和身份重新出發,未來前景更加值得期待。

結語:上汽R啟航 自主車企高端化未來可期

上汽R的亮相生逢其時,同時也肩負著時代使命。當中國汽車產業度過了起步、學習和野蠻生長的階段後,衝擊高端化是一個必然的選擇。對於這一點,業內早有共識,自主車企不做品牌向上很難有未來。

另一方面,由於整體起步較晚、經驗相對欠缺,對國內自主車企來說,何謂高端、如何布局高端市場,這些問題都需要在不斷的摸索中才能得出答案。對於這一點,上汽R已經找到了自己的「道」和「法」,即從用戶思維出發,在產品、服務等方面全面追求極致化。

以上汽R為代表的國內自主高端品牌正漸漸登上舞臺。未來隨著產品和服務部署的逐步落地,上汽R也將在高端新能源車市場上釋放更多能量,甚至影響或重塑整個行業格局。

相關焦點

  • 東風、長安後,上汽智己也來了!高端電動能成為自主品牌向上的突圍...
    上汽榮威、東風汽車分別於今年4月份、7月份發布了全新R標、嵐圖品牌。僅在11月份,就有寶能、長安汽車接連宣布旗下高端品牌的新進展。截至目前,包括長城、吉利、長安、奇瑞、北汽、上汽、寶能等多家車企均在高端品牌上有了布局。不過,在自主品牌向上衝擊的發展歷程中,傳統燃油車沒能突破的天花板,換成新能源品牌後,是否就會有更多機會?
  • 上汽阿里又合作了,智己汽車會不會重蹈斑馬覆轍?
    今年以來,自主品牌國家隊紛紛走起了高端路線,廣汽埃安、北汽ARCFOX、東風嵐圖之後,長安和華為以及寧德時代也高調宣布要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沒過幾天,上汽也官宣了。和其他新造車相比,智己汽車是妥妥的富二代,背後的爸爸們背景雄厚,要錢有錢、要地有地、要技術有技術、要經驗有經驗,這樣的條件,好像想不成功都難啊。
  • 自主新高端化第三波:跨界聯手能行嗎?
    劉曉林 郭有信/文 在這次廣州車展上,中國自主品牌又出現了高端化的小高潮。其中上汽R標第一次以獨立的方式參展,這意味著這個作為榮威高端板塊存在的產品序列,正式升級為一個獨立品牌。R標獨立運作之後,依然歸屬於上汽乘用車體系,在組織架構上與榮威和名爵是平行的關係,R品牌目前已準備好未來三年的車型。而除了R標,上汽集團還正在打造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L」項目。11月25日,上汽集團發布公告稱:上汽之前公布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L項目」定名「智己汽車」。公告同時顯示:「智己汽車」已完成首輪融資。
  • 上汽全新高端品牌R標汽車獨立運營!
    作為國內汽車龍頭企業的上汽集團,終於正式推出面向中高端新能源市場的新品牌。在2020年廣州車展期間,上汽集團設立了一個新的展臺——R汽車展臺,引起了外界的關注。當R標汽車剛剛推出時,它的定位只是上汽榮威的一系列品牌,而不是一個自主品牌。」
  • 「智己汽車」即將就位,上汽R標如何立足?_易車網
    這不是上汽第一次發力高端化,當然也不清楚會不會是最後一次。未來,智己汽車如何與上汽乘用車旗下的R品牌保持互助而非互攻的關係,將持續考驗上汽決策層的智慧。是重點 不過,智己汽車並不是上汽在高端新能源領域的唯一布局。今年5月,上汽榮威才發布了專注於中高端新能源車市場的全新R標。並在8月13日推出了首款旗艦轎車ER6,補貼後指導價為16.28萬-20.08萬元,續航裡程620公裡。
  • 666到777,上汽紅巖數字遊戲背後隱藏的硬實力
    777————2019年,上汽紅巖的目標是銷售7萬輛、市場佔有率7%、7個重點區域市場方向。在上汽紅巖總經理樓建平的目標解讀中,實現這一目標,以數位化轉型,C2B為核心的「智行」顯得尤為重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卡車之友網》帶您一起解讀666躍進為777背後折射出的上汽紅巖硬實力。產品型譜+渠道建設,打開成功的半扇門2019年上汽紅巖銷售目標7萬輛,市場佔有率7%,7個重點區域市場方向是西南、華東、新疆、廣東、中原、專用車、國際市場。
  • 汽車研發「黃埔軍校」的新煩惱上汽通用泛亞升級應對本地化競爭
    面臨「新四化」的激烈競爭,跨國車企在華本土化研發布局進一步升級,同時短兵相接的時刻也越來越近。繼唐鎮園區後,上汽通用泛亞汽車技術中心全新的金橋園區也於去年4月份正式啟用,並在近期對媒體開放。據了解,該園區聚焦未來前瞻設計、造型及工程研發能力的提升。
  • 汽車研發「黃埔軍校」的新煩惱 上汽通用泛亞升級應對本地化競爭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幹群芳 面臨「新四化」的激烈競爭,跨國車企在華本土化研發布局進一步升級,同時短兵相接的時刻也越來越近。繼唐鎮園區後,上汽通用泛亞汽車技術中心全新的金橋園區也於去年4月份正式啟用,並在近期對媒體開放。
  • 智己汽車衝擊高端:1000公裡續航、1000T算力儲備,今年底實現點到點...
    在新車發布背後,上汽選擇了讓 80 後、90 後的主理人走到臺前。作為上汽的一號工程,智己高喊「偉大的時代,做偉大的用戶企業」。兩款新車是這家中國市場上體量最大的汽車集團智能化轉型的決心。1000 公裡續航,1000 TOPS 算力傳統車企大佬上高分作為高端品牌下的首發產品,兩款新車的價格上探,讓上汽過往在三電、電子電氣架構等方面的積累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間。
  • 上汽阿里「梅開二度」做「智己」,與R品牌內部賽馬?
    11月26日,由上汽集團、浦東新區、阿里巴巴聯手打造的百億級項目——智己汽車,宣布正式啟動,今後將落戶浦東新區張江智能園區。這是繼廣汽埃安、北汽的ARCFOX、東風的嵐圖、長安前不久剛宣布要打造高端品牌後,「國家隊」的又一個再造高端電動車品牌。至此,國內幾乎所有主流汽車集團,都推出了自己的高端品牌。
  • 智己來了,上汽集團就能找得回自己?
    到底是什麼力量促使這上汽這一次使出這麼大的力氣?蓄謀已久的「智己」會使出什麼奇招幫助上汽做回自己?如何做自己?重新定義商業模式為什麼上汽這麼在意做「自己」呢?這與上汽去年至今的迷失自我有很大關係。上汽集團迎來整體上市10年來首次淨利潤下滑。此外,上汽集團發布的產銷公告顯示,前三月累計銷量67.9萬輛,同比下降55.7%。遠超過中汽協公布的全國汽車銷量下滑的42.4%,上汽的下滑速度甚至高出已經處於退市邊緣的海馬汽車。而且,上汽大眾近幾年時有發生的負面情況以及錯誤決策也讓上汽集團倍感壓力。
  • 上汽大通重新定義汽車全業務 向數據+用戶科技公司轉型
    依託於上汽集團「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共享化、國際化」的新四化戰略,上汽乘用車已經憑藉「你好,斑馬」紅遍網際網路汽車圈。作為上汽集團旗下另一家自主品牌車企,上汽大通自然也承擔起整個集團數位化轉型的重任。C2B大規模個性化智能定製雖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但如何將這一模式推廣得更遠?如何在突破技術邊界的同時進一步打通與用戶之間的無縫連接?
  • 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上汽R純電時代的「超級符號」!
    而目前廣受好評的上汽高端純電 R 標,其主設計師楊麗蓉,也是一位與霍飛蛟一樣來自上汽前瞻設計部的 90 後年輕新銳,畢業於紐約視覺藝術學院設計專業。出自她手的上汽高端純電 R 標,受到業內外一致好評,奠定了 「R」 的超級符號的視覺形象。
  • 拆解上汽R:破圈運動後的價值重估
    上汽的轉型大幕自2006年就已拉開。據億歐網報導,彼時,上汽集團在全面創新誓師大會,已預測到了新能源車的發展機會與品牌建設的重要性,將自主品牌建設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化作為著力點,由此拉開上汽集團創新發展的新階段。自2018年開始,「新四化」(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共享化、國際化)成為引領上汽集團創新發展最重要的戰略之一。
  • 引領電動潮流,上汽乘用車新能源版塊再傳捷報
    10月份,上汽乘用車再傳銷量捷報,新能源車型銷量達13646輛,環比大漲96.6%、同比大漲196.3%,一舉超過特斯拉,成為當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三名!尤其是在上海發布更嚴格的限行政策後,上汽榮威、上汽MG在上海地區銷量激增,10月24日到10月28日僅5天的時間就賣出了近1000輛新能源車,平均1天就能賣出超過200輛新車。
  • 挑戰中高端MPV,新款上汽大通G20能否Hold住?
    作者說:18.68萬起,新款上汽大通MAXUS G20迎來改款。我對於大通的最初印象,來源於一次上汽大通G50的試駕。從其官方指導價18.68萬-28.98萬元也不難看出,大通G20想要和中高端MPV一較高下。目前,中高端MPV市場GL8、奧德賽、艾力紳三款合資車型佔據了MPV市場大部分銷量,而自主品牌中很少有能夠大談銷量數據的。去年4月份,上汽大通G20迎來上市,成為大通衝擊中高端MPV市場的產品,不過自主品牌的高端產品在市場中由於售價較高外加部分消費者的「偏見」,讓其市場表現並不是很如意。
  • 電氣設備行業:上汽發布純電動高端品牌 單晶矽片價格上漲
    報告摘要  投資觀點:新能源車方面,上汽聯合阿里發布智己品牌。智己定位於純電動高端市場,預計明年1月份發布全新品牌,明年4月開啟限量預定。隨著造車新勢力的高速增長,傳統車企正加速布局新能源車市場。此外,網際網路企業均已進入新能源車領域,騰訊+蔚來,百度+威馬,美團+理想。
  • 國企民企集體布局高端新能源品牌 傳統車企新品牌不夠新logo湊
    國企民企集體布局高端新能源品牌 「資本運作」引關注去年12月30日,在長城汽車智能駕駛戰略升級發布會上,現任長城汽車數位化執行官李鵬透露,「這是最後一次以長城汽車數位化執行官的身份公開亮相」,並表示後續將主要負責長城汽車內部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SL項目(沙龍汽車)。
  • 小林訪談丨三大品牌持續打造差異化,上汽通用明年要跑贏大盤
    別克品牌在中國市場根基牢靠,下一步是如何探索高端化和電動化之路;凱迪拉克在二線豪華車品牌陣營的領頭羊地位也相對穩固,下一步面臨的是如何提高盈利和運營效能;只有雪佛蘭品牌發展相對而言更具挑戰,從短期來看甚至不排除要面臨「如何差異化生存」的殘酷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