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3次獲諾貝爾獎,居裡夫人教育的4個「特別之處」,值得一看

2020-11-30 騰訊網

我們從小在課本中就學過居裡夫人的故事,居裡夫人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曾經兩次榮獲諾貝爾獎,而她的高尚品格和對科學事業的奉獻精神,更為人們所敬佩和讚揚。

居裡夫人把自己的兩個女兒也教育得非常優秀,大女兒伊倫娜是核物理學家,獲得過諾貝爾化學獎;二女兒艾芙,是音樂家和作家,其丈夫也獲得過諾貝爾和平獎。居裡夫人究竟是如何把孩子們都培養得這麼優秀?我們能從居裡夫人的教育觀中學到什麼?

1、把握智力發展的年齡優勢

著名的教育家蒙特梭利提出:孩子的身心發展都具有階段性,出生到6歲之間,是孩子心理和智力發展的胚胎期。居裡夫人也十分重視在孩子小的時候,用各種方法來啟蒙孩子的智力。

居裡夫人在孩子們很小的時候,就帶著她們到大自然中去,讓孩子感受陽光、藍天、白雲。帶孩子們去認識各種動物,捉蟲子、捉蝴蝶,並讓她們來養貓和小狗,下雨的時候,讓孩子們去盡情地玩水。

孩子大一些之後,就讓她們做各種手工、泥塑、雕刻。讓孩子們參與到勞動中,種菜、澆水、施肥,經常和孩子們一起討論各種問題,告訴孩子各種自然知識。讓孩子學習繪畫、彈琴、騎車,和孩子們一起外出運動。

居裡夫人對孩子們的教育,都是在生活中進行,通過讓孩子自己感受,自己探索,激發求知慾,每一天都充滿驚喜。這就是培養智力最好的方法,比單純地教會孩子認字、數數要更加有意義。

2、培養她們節儉樸實、輕財的品德

居裡夫人用一生的時間對科學進行孜孜不覺地探索,無論生活中經歷多少磨難,甚至家毀人亡,都沒有動搖過自己高尚的意志,她說:「一個人的智力,取決於品德的高尚。」

在居裡夫人的丈夫去世以後,她曾面臨過生活上的艱難拮据,不僅要維持科研事業,還要照顧家庭和孩子。別人曾經勸居裡夫人賣掉自己的科研成果,好讓家人過得更舒服一些,居裡夫人絲毫不為所動,並把所有的科研成果都捐獻給了國家。

在戰爭來臨的時候,居裡夫人毅然挺身而出,帶著醫療設備和自己的女兒到前線支援,並且把自己的所有獎金都捐獻出去,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一個人只有品德高尚,才會找到自身的價值所在,才能做對社會和他人有用的人。

現在很多家長只注重孩子的成績,孩子成績好就是好孩子,孩子成績不好就是沒出息,忽視了孩子的能力和品德發展。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在社交和未來的生活中遊刃有餘。孩子6歲前就要進行品德的培養,家長可以通過一些帶有品德教育意義的繪本,讓孩子自然而然地接受品德的教育,更容易真正被孩子吸收。

3、培養她們勇敢、堅強、樂觀、克服困難的品格

居裡夫人在女兒們小時候,就讓她們到野外露營。一開始孩子們很害怕,特別是晚上,黑暗和野外的環境讓孩子們感到恐懼。居裡夫人就鼓勵女兒們戰勝恐懼,培養她們不怕困難,勇敢堅毅的性格,從不因為她們是女兒就放棄這方面的培養。

兩個女兒從中學會了克服困難,變得更陽光、自信。讓孩子學會挑戰自我,戰勝艱難困苦,可以培養孩子堅韌不拔的意志,使孩子學會面對生活中的打擊和磨難。

4、尊重孩子的興趣

居裡夫人十分尊重孩子們各自的興趣愛好,大女兒想要和母親一樣成為科學家,居裡夫人就鼎力支持。而小女兒喜歡藝術,居裡夫人也沒有阻攔。

兩個女兒正是在這種民主、自由的家庭中,成長為和母親一樣出色的偉大人物,在各自的領域中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因此,教育孩子要尊重其天性,不能把自己的意願施加給孩子。

二女兒艾芙

而大女兒之所以能跟母親一樣獲得諾貝爾獎,離不開居裡夫人的言傳身教。在母親身邊耳濡目染的大女兒從小就很喜歡科學,而居裡夫人也非常重要女兒們的自然教育,經常讓她們接觸科學類的知識。無論是自然、天空還是動物,從未缺乏這方面的教育。

而中國的孩子在這方面的教育卻缺失很多,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中接觸不到星空、海洋,更別提科學教育。一般在孩子4歲左右,就要接受科學的薰陶了,這時他們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奇怪問題,會對天空自然感興趣。

相關焦點

  • 母女3次獲得諾貝爾獎!居裡夫人的3個育兒秘笈,值得學習!
    正如這位與眾不同的母親:她身為一個女性,兩次贏得諾貝爾獎已實屬不易;她在丈夫罹難後忍受巨大的痛苦,親手將兩個年幼的孩子撫養長大,又將一個女兒送上了領取諾貝爾獎的紅地毯。她,就是居裡夫人。居裡夫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女性科學家,但有人說,科學家的稱號掩蓋了其作為母親,在教育實踐方面的成就。
  • 居裡夫人母女共3次獲得諾貝爾獎!3個育兒秘笈,值得學習!
    正如這位與眾不同的母親: 她身為一個女性,兩次贏得諾貝爾獎已實屬不易; 她在丈夫罹難後忍受巨大的痛苦,親手將兩個年幼的孩子撫養長大,又將一個女兒送上了領取諾貝爾獎的紅地毯。 她,就是居裡夫人。
  • 獲得過五次諾貝爾獎的居裡夫人一家
    諾貝爾獎可以說是當今世界上最知名的獎項了,自1901年首次頒發以來,該獎項至今已經延續了一百多年,截止2019年共有919位個人和24個團體曾獲得過該獎項,其中不乏在世界歷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比如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於1921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原子核物理學之父歐內斯特.盧瑟福曾於1908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曾獲
  • 居裡夫人:一家五人獲諾貝爾獎,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居裡夫人的一生,極其平凡,卻又極其偉大,輝煌而又榮耀,她有很多個世界第一:第一位獲得科學博士學位的女性;第一位法國大學的女性教授;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第一位兩度獲得諾貝爾獎的得獎人;第一位將放射性同位素用於治療癌症的人;第一位母女皆獲得諾貝爾獎的母親;是愛因斯坦最為推崇的女科學家……
  • 偉大的科學家瑪麗·居裡夫人
    導語:瑪麗·居裡夫人第一位獲得科學博士學位的女性;第一位法國大學的女性教授;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第一位兩度獲得諾貝爾獎的得獎人;第一位母女皆獲得諾貝爾獎的母親……01 瑪麗·居裡的初戀——凱希米·佐洛斯基
  • 居裡夫人:2次獲得諾貝爾獎,一個家庭女教師的華麗轉身
    居裡夫人作為一名女性,曾兩度獲得了諾貝爾獎,到現在沒有第二個,她是世界上最聰明、最有成就的少數幾位科學家之一。很多孩子在小時候,尤其是成績優異的女孩子都懷揣著這樣的夢想:努力學習,長大以後成為一個像居裡夫人那樣的大科學家。然而成功以後她頭上巨大而迷人的光環,使人們看不到她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 居裡夫人的愛與她的諾貝爾獎家族,如今科學基因依舊延續
    1.居裡夫人的諾貝爾獎曾受到爭議居裡夫人是法國第一位獲得博士學位的女性,索邦大學的第一位女教授,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第一個獲得多個諾貝爾獎的人,也是第一個在多個科學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3.諾貝爾獎使居裡夫人成為名人居裡夫人誕辰150多年後,仍然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女科學家之一。但即使在她有生之年,保守的居裡夫人還是一位超級明星。」有人曾說:「在這個科學領域幾乎沒有女性的時候,誕生了像她這樣一位著名的科學家。她是個女英雄,是個奇才。」
  • 居裡夫人,兩次諾貝爾獎之外,遇到的污衊與成就
    居裡夫人的丈夫因意外而去世,經過痛苦的5年之後,她遇到了另一個物理學家郎之萬,而這段感情,讓她陷入了流言蜚語之中。保羅·郎之萬,已婚,擁有一個四口之家。他的妻子將居裡寫給郎之萬的情書發給了巴黎的小報,居裡夫人的聲譽受到了巨大的打擊。
  • 居裡夫人:她11歲喪母,40歲失伴侶後孤身奮戰,母女均獲諾獎
    今天拾起《居裡夫人自傳》,邂逅大科學筆下真誠質樸的文字,依然覺得親切,有似曾相識之感,居裡夫人的一些人性的光輝會激勵億萬讀者,尤其會給女性朋友在學業、事業和育兒帶來一些啟發。父母情投意合,共育有5個子女,瑪麗是最小的女兒,倍受父母疼愛。童年時期,大姐不幸病逝,母親因悲患病,不久也撒手人寰。父親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也關注對4個子女的教育。當時波蘭處於俄國的統治之下,俄國人掌控著公立學校,學校一律採用俄語教學,壓制波蘭人的民族意覺醒,當時波蘭的一些有識人士不願去公立學校任教。
  • 居裡夫人為什麼不是法國科學院院士?
    一百多年前,兩度獲得諾貝爾獎的居裡夫人被法國科學院拒之門外。1910年底,居裡夫人參選法國科學院院士,這引起了公眾的極大興趣,因為這涉及到婦女能否進入科學院的問題。皮埃爾1906年去世,瑪麗亞1911年獲化學獎,1934年去世。次年,他們的女兒女婿獲獎。粗看上去他們一帆風順。可是,皮埃爾第一次競選法國科學院院士時落選,而瑪麗亞則終生未進法國科學院。是否當選院士,對一位科學家來說自然是有榮譽和認可的問題。另外,當時的科學結構中,法國科學院還是科學交流和研究經費掌管的主要機構。這樣一來,對法國科學家來說,當選院士又有更多一些意義。
  • 諾貝爾獎公布居裡夫人筆記本:仍具放射性且延續1500年
    IT之家11月10日消息 近期,諾貝爾獎官方公布了瑪麗-居裡使用過的筆記本。諾貝爾獎方面稱,瑪麗-居裡(Marie Curie)於1934年7月4日死於再生障礙性貧血諾貝爾獎官網還提到,居裡夫人患病去世,可能是長年暴露在輻射下所致。
  • 居裡夫人:一家2代人3獲諾貝爾,用一生去做研究
    年輕的居裡夫人進入大學之後的居裡夫人,沒有同大多數女孩子一樣沉迷在這所浪漫之都,而是每天從事自己的研究,她希望通過自己的發聲,讓世界知道,女人依舊可以頂半邊天,人人生而平等。居裡夫婦在實驗室丈夫去世之後,她與小她六歲的保羅相戀,可悲的是這時的保羅已經有了妻子,不知怎麼的,居裡夫人寫給保羅的情書被有心之人利用,公然發表,她被世人詬病,背上了長達半生的「波蘭蕩婦」的稱號;戰爭開始,
  • 居裡夫人女兒也獲得了諾獎,看她的教育方法,為什麼如此成功
    偉大的科學家居裡夫人,法國籍波蘭裔科學家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裡(居裡夫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第一位兩次在不同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1903年物理學獎:發現放射性與釙元素,1911年化學獎:提煉出鐳。她曾經培養出了10多位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從某種意義上講居裡夫人的影響早已超越了科學領域,成了一種精神象徵。
  • 居裡夫人,一家兩代人三獲諾貝爾,把一生奉獻給科學事業
    年輕的居裡夫人進入大學之後的居裡夫人,沒有同大多數女孩子一樣沉迷在這所浪漫之都,而是每天從事自己的研究,她希望通過自己的發聲居裡夫人懷著一股子不服輸的勁頭,依舊在進行她的科學實驗。在丈夫故去幾年之後,她因為提純金屬鐳和釙再次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一次,她站在領獎臺上,拋出了她的豪言壯語:「關於鐳和放射性的研究,都是我一個人獨立完成的。」這個女子總算為所有女性爭了一口氣。歷史終究會證明真相,那些魚目混珠的人,也會原形畢露。
  • 居裡夫人:離世86年,筆記至今仍有放射性,一生奉獻在科學研究上
    因為諾貝爾獎一般來說不會頒發給同一個人兩次,但是居裡夫人獲得的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和諾貝爾化學獎,而且更牛的是居裡夫人的女兒和女婿也獲得了諾貝爾獎。那麼為啥居裡夫人能夠如此強大的拿下兩次諾貝爾獎?居裡夫人在學習上究竟有何過人之處呢?估計你看完之後要是有居裡夫人一半努力,考上清華北大不是夢。
  • 居裡夫人:一家五人四次獲諾獎,被國人罵作「波蘭蕩婦」一戰仍為國犧牲奉獻
    第二年,也就是 1896 年,居裡夫人就開始研究鈾鹽的放射性現象,居裡放下自己正在從事的晶體研究,和妻子一起投入到新元素的尋找工作中幾年後,丈夫已經去世的居裡夫人,因為提純了金屬鐳與釙而第二次獲得諾貝爾獎——這一次,獲獎名單上只有她一個人了。在演講中,她簡潔地澄清了第一次獲獎中世界對她的不公:「關於鐳和放射性的研究,完全是我一個人獨立完成的。」
  • 居裡夫人的事跡有哪些 有哪些成就
    居裡夫人的事跡有哪些 有哪些成就1903年,居裡夫婦和貝克勒爾由於對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因發現元素釙和鐳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
  • 居裡夫人不是僅靠苦幹而發現新的放射性元素
    這位母親就是後來兩獲諾貝爾獎的居裡夫人,而那個女嬰就是1935年與丈夫約裡奧·居裡一起獲得諾貝爾獎的伊雷娜·約裡奧·居裡。,注意到了貝克勒爾的工作,並認為這是個很有意思,並且別人還沒太重視的課題,值得繼續進行下去。
  • 中國居裡夫人、原子彈之母、世界物理女王—吳健雄
    吳健雄(1912~1997),生於江蘇省蘇州,美籍華人,著名核物理學家、被譽為"東方居裡夫人"、中國居裡夫人、物理科學的第一夫人、世界物理女王、原子核研究女王、原子彈之母、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堪稱世界一流物理學家行列中的中國女性第一人,世人也稱她為居裡夫人後最偉大的女性科學家。
  • 偉大的女科學-居裡夫人
    諾貝官方: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還將持續1500年日前,諾貝爾獎官方推特發布了一條科普公告,即使到今天,她自1899年至1902年在實驗室中使用的筆記本仍具放射性,並將持續1500年。瑪麗·居裡出生于波蘭華沙,畢業於巴黎大學,她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釙(Po)和鐳(Ra),成為世界首位兩獲諾貝爾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