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世界愛滋病日,陳曉宇發布了一條《恐懼愛滋病的人》的短視頻,當天他就收到了2000多條網友的私信。
「用了路上撿的用品,會不會感染愛滋?」
「電梯裡碰見兩個黑人,他們說話很大聲,有唾沫飛出,我的嘴巴微張,會不會感染愛滋病?」
「我把痘痘破了,有個人給了我一張紙巾,我用了,他會不會惡意傳染愛滋給我?」
「外賣盒上有血色液體,是不是外賣員……」
在這些問題的背後,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中國160萬~180萬名恐艾患者,人數遠多於感染HIV病毒的患者數95.8萬。
一、恐懼愛滋病的人
6年了,他不知道樓下的世界變成了什麼樣子,他甚至不敢站在窗口往外面張望一下。這一切都源於之前在娛樂場所隨意有過一次性生活,自從那次之後,他沒有辦法擺脫恐懼愛滋病的陰影,他走不出來,於是便選擇了退縮。
他把自己關在家裡,這一關就是6年時間,他認為外面的空氣裡都充滿了愛滋病病毒,和別人說話也會導致感染。很多人可能會為他的行為感到可笑,但他還是一名海歸博士,不能說是沒有知識的底層群體。
圖:陳曉宇 圖源醫學界 受訪者供圖
這個人是成都恐艾幹預中心陳曉宇醫生的一位病人。陳曉宇見過太多恐艾的人,恐艾症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嚴重的心理疾病。
二、恐艾症是一種病
在醫學上,愛滋病恐懼症是一種嚴重的心理疾病。
最直接的表現是,患者明確接觸過愛滋病患者,接觸的過程屬於正常交往,不會導致感染,但恐艾者自此便會疑神疑鬼,總是在擔心自己可能會患上或者已經患上了愛滋病。他們會選擇不停地去做檢測,拼命地尋找有關此類的信息。嚴重的患者會出現失眠、焦慮、抑鬱等多方面呢的心理疾病。
另一些患者之前可能有過隨意的性行為,繼而也會開始疑神疑鬼。
所以,恐艾症不僅僅會帶來生理上的不適,更嚴重的還是心理層面。
陳曉宇介紹,他的一個患者斷斷續續10年了,時好時壞,始終難以根除內心的病魔。在陳醫生看來,愛滋病只是一個導火索,背後的每個患者都有複雜的心理動因和各自的現實情況。
這些患者在恐懼愛滋病之前,本身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理問題,比如強迫症、焦慮症等,當愛滋病因素闖入到他們生活中的時候,放大了他們內心的焦慮。
再者,很多恐艾症的隨意行為都是嫖娼、約P或者地下情,這些問題本身在社會層面就見不得光,它觸犯了多數人的道德禁忌,問題本身就會給本人帶來巨大的壓力,如果再加上愛滋病因素,他們的內心自然就難以承受了。
所以,恐艾症的病根,是患者本身面對著來自社會各個方面的壓力,這種壓力使得他們難以招架。
三、恐艾症的背後,更是被汙名化的愛滋病與落後的性教育
愛滋病相對於伴隨人類幾千年的其他疾病,它是最晚出現的,正因為它的「新」,使得社會很多人對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理解誤區。有的人認為這是不治之症,得了就會死;有的人認為愛滋病傳染嚴重,患者身邊的一切東西都會傳染。
過去因為信息知識的匱乏,使得人們接觸不到正確的信息,從而產生恐懼和害怕。如今網絡發達了,人們一個手機就能搜索到各種信息,但面對海量的信息,人們又會陷入到一種無助的狀態——因為這些信息良莠不齊,有些根本就是錯誤的。
陳曉宇醫生表示,他的很多恐艾症患者中,有很多人都是自行在網絡檢索各種信息,然後看到這些信息也越來越害怕。
信息匱乏,會導致事實判斷錯誤;信息海量,又導致了人們對愛滋病的過度妖魔化。正是因為存在錯誤的認知,那些恐艾症患者才會心理壓力巨大。事實上,只要對一些方面做簡單、正確的了解,就可以極大緩解這種心理恐懼。
第一,要相信醫學的檢測。很多恐艾症一遍又一遍去檢測,結果即便是陰性還是會懷疑。但事實上,只要在窗口期後做了抗體或者核酸檢測為陰性的,基本上都能排除是愛滋病。
第二,不要相信自己身上的一些症狀。
醫學上有「安慰劑效應」,給患病者吃一些沒有任何療效的「藥物」,讓患者相信這是有效果的真藥,那麼患者的症狀可能會真的減緩甚至消失。
而那些恐艾症的人,恰恰是反效應。因為他們堅信自己患上了愛滋病,所以身體上也會出現一些愛滋病感染後的急性症狀。可事實上,只有感染了大量的病毒,患者本人才會在短時間內出現急性症狀,一般真正的愛滋病感染者,短時間內身體不會出現任何明顯症狀。所以,那些恐艾症患者的所謂急性症狀,都是假性反應。
第三,就是要及時的轉移注意力,恐艾症患者反覆糾結此事,導致不能自拔。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那些身體上的假性反應基本上都會消失,而且內心的焦慮感也會緩解。
所以綜合來說,恐艾症的患者就是過於糾結疾病本身,加上愛滋病信息的錯誤引導,使得自己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如果過度嚴重的話,就得求助心理醫生的幹預了。
陳醫生一直在打算建籌建一座療養院,專門收治恐艾症患者,對嚴重恐艾心理進行幹預。所有進院患者的第一件事,就是沒收手機,與網絡隔絕。但他不知道,這個願望什麼時候能變成現實。
參考資料:
[1]《活在愛滋病陰影中的人……恐艾症來了》 醫學界 2019.12.8
[2]《什麼是恐艾症,該如何脫恐》 南寧市邕寧區人民政府2019.11.11
[3]《如何擺脫「恐艾症」困擾》 北京地壇醫院2019.12.9
[4]《恐艾症:100萬人的隱秘戰爭》.社會創新家.2020.01.1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