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天上走》:來自《小河淌水》的故鄉歌謠

2020-12-07 鳳凰網讀書

【書籍信息】

書名:月亮天上走

作者:唐似亮

出版社:雲南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10月第一版

開本:16開

書號:ISBN 978-7-5482-1291-1

定價:35.00年

【作者簡介】

唐似亮:男,漢族,1955年1月生於雲南宜良草甸。七十年代末開始文學創作,至今發表小說、散文百十篇,出版中、長篇小說多部,並創作有報告文學《民工局長陳家順》、《裂太陽》等6部作品,字數達200多萬字。其中報告文學《大道健行》榮獲中宣部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文藝類圖書「優秀作品獎。除民間文學集曾獲雲南省一等獎外,其作品還多次在省內外受到嘉獎。日前,當選中國民協第七屆理事會理事,現為雲南民協副主席、曲靖市民協主席。

【內容簡介】

彌渡是《小河淌水》的故鄉,山歌的故鄉,也是中國的花燈之鄉,花燈、民歌文化氛圍濃厚。《月亮天上走》以全景式的角度,細膩的筆觸,生動的故事去透視這一獨特的地方文化現象,全面的搜集了以彌渡為代表的雲南山歌,生動地再現了民歌的呈現形態,詳實地記錄了這一類型的文化在民間的傳承。

【編輯推薦】

當我們厭倦了繁雜的都市生活,想與心靈對話的時候,當我們無法從快餐式的現代文化中獲取營養的時候,當我們發現千篇一律的商業旅遊失去原味的時候,如何讓靈魂得到救贖?或許找一個安靜的角落,體味一首首靜靜的民歌,清雅悠揚,娓娓道來;酌品一段段原始的調子,淳樸厚重,韻味十足。退去繁華,慢慢品讀,還原本真,回到最初。讓心聆聽雲南,在山歌中尋找歸處……

相關焦點

  • 夜讀丨致奮鬥的通信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月亮,跟著你走
    如季羨林的《月是故鄉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盲人阿炳的《二泉映月》等等,不可勝數。濛濛細雨中我漫步在玉華宮彎曲的小山路上,獨自一人享受著大山的寧靜和小河的歡歌。此刻沐浴在涼爽的細雨中便有著幾分亢奮和飄逸之感。山區的石沙小路彎曲卻不泥濘,雨中也無積水,我獨自走在沒有月光的山間小道上,絲毫沒有感到陰森和害怕。
  • 小學生仿寫作文:走月亮(小練筆)
    天漸漸黑下來了,靜靜地站立在月下,我抬頭仰望:月光如水,它像瀑布般,一瀉千裡,所到之處,大樹上、花壇裡,能見到的地方都仿佛變身為一灣湖水,閃動著銀色的漣漪;月光如影,它映照在大樹上,又頑皮地透過那繁茂的樹葉,一絲絲地落了下來,在地上留下點點銀色,如天上的繁星:月光如紗,皎潔的明月一會兒在空中自由的漫步,一會兒又偷偷鑽在雲裡,只透出朦朧的光亮隱隱約約的照在小河上
  • 故鄉的水月亮
    ,當屬故鄉的水月亮。在我的記憶裡,小時候的故鄉就像今天的江南水鄉,村裡村外到處是水。不足千人的村莊,有三個首尾相連的坑塘,村子的北邊和東邊被一條蜿蜒曲折的石河環抱著,村子的西邊和南邊有兩個堰塘,與板橋水庫乾渠相連,灌溉著一望無際的稻田。這裡雖然沒有宋埠元橋,也沒有城市的燈紅酒綠,但有的是清清河水,有的是富含氧粒子的新鮮空氣,有的是沁人心脾的野花香,有的是潔白而又灑滿清輝的月光。
  • (美文)十五的月亮
    可我呢,孤單一人,枯坐屋中,任寂寞圍困,困得我心亂發慌;任鄉愁瀰漫,漫 的光陰荒涼;任思潮如水流淌,淌滿我清靜的小房。深邃的夜空,只因那月亮的蕩漾,使得星辰一顆顆變得黯淡、無光。幽幽的月光下,似有層層浮雲,煙霧嫋嫋瀰漫著。清涼的天空,向人間灑下淡淡的憂傷。
  • 懷念,那故鄉的山,故鄉的水
    故鄉的山,故鄉的水,是我兒時故鄉的美好圖畫,是那人生世世代代甘願被沐浴,享受一份舒適。此刻,我常常會想起故鄉的山山水水,還有那悠悠的濃濃的思念!我的家鄉在一個小地方,有一條小溪,涓涓而流。我們在小河裡遊泳,在河水的盡頭跑回家去,清澈的小溪,那時是我們的最愛。這裡的每一處風景都是我們每一年中最溫馨的回憶。那時候,生活安逸,一個人,走在幽靜的青石板上,周圍瀰漫著青草的味道,草香與青草的味道,總是充滿著生活的味道。
  • 河南大旱,你家鄉的小河裡還有水嗎
    河南地處中原,是一個非常美的地方,我愛我的故鄉。就拿我的家鄉南陽來說,這裡山清水秀。總結一句話就是,春賞公英花黃,夏聞瓜果飄香;秋收莊稼滿倉,冬取白雪為床。仔細一想這不就是嚮往的生活嗎?河南許久沒有下雨,我也很久沒有看到那會冒泡的雨花,如今看到的只有炙烤的太陽和乾涸的小河。昨天閒著沒事,在傍晚的時候順著小河一路往下走,往年在門前流淌的小河,如今沒有一絲生機,坑坑窪窪的河溝滿是水生動植物的遺體,它們本該在水裡歡快的遊泳、蠕動、嬉戲,隨著水位的不斷下降,動植物缺少水源,再加上暴曬,它們已經沒有能力再回到有水的地方,不得不乾死在岸邊。
  • 月亮升起的地方是故鄉
    原標題:月亮升起的地方是故鄉 你知道月亮是怎樣一點一點圓起來的嗎?我是知道的。 前一段時間,我每天晚上都要站在陽臺上看月亮。那是我因生病閒居的一段日子,覺得每天可以相伴的除了日月星辰,再也沒有什麼可以依賴的了。身體生病的時候,人是脆弱的,幸好母親的電話每晚必到,給我以慰藉。我等母親電話的時候,便靠在陽臺上,抬頭望月。
  • 《月亮走我也走》兒時的月亮
    月亮走,我也走。拿起了手機,開啟杜比音效,家鄉的畫面一張張像幻燈片從眼前過了起來。很小的時候,鄉村都是土路,平時塵土多,下雨就變得泥濘起來,家門口的巷子也是如此。摘取浮現的第一幕與大家分享下,以舒鄉愁。
  • 月亮船呀月亮船,載著媽媽的歌謠,飄進你的夢鄉,悄悄帶走無憂夜
    讓這首《月亮船》載著媽媽的歌謠,飄進你的夢鄉,悄悄帶走無憂夜。載著媽媽的歌謠飄進了我的搖籃淡淡清輝瀅瀅照好像媽媽 望著我笑眼彎彎月亮船呀月亮船載著童年的神秘飄進了我的夢鄉月亮船呀月亮船載著媽媽的歌謠飄進了我的搖籃淡淡清輝瀅瀅照好像媽媽 望著我笑眼彎彎月亮船呀月亮船
  • 離人心上初月唱的歌謠是什麼 星星睡了月亮睡了天空大地在沉默是...
    《離人心上》這部電視劇在網上很火,就連劇中初月唱的歌謠很多人也非常喜歡,「星星睡了,月亮睡了,天空大地在沉默」,很多網友想知道這首歌歌名,那麼,離人心上初月唱的歌謠是什麼?下面小編就來說說。
  • 月光的歌謠
    月光的歌謠            文/張祥華村裡人過節,歷來就那麼幾個大節:中秋,端午,元宵,春節。中秋——照他們的話說,那是城裡人才該慶賀的逍遙,鄉下人不興。母親也這樣說過。但我們這幫小孩是知道中秋的,不然豈不白讀了書?
  • 【北京】梁曉 微笑的月亮
    今夜,風兒輕柔,月光如水,我靜靜地佇立窗前,仰望星空,恬淡的夜晚,月籠輕紗,我像一個頑皮的孩子坐在月亮的懷抱裡 ,忘情地親吻著那嫵媚的月光,心在飛翔,夢在馳騁,我披著月光,襲一身清輝,看天上的月亮向我微笑。
  • 小提琴演奏《大海啊故鄉》質樸深情,優美動聽,心中的記憶隨海浪湧來......
    曾經,故鄉有一條河,沒有海的寬廣,也沒有海的碧藍,但都盛放來自天上的水。村邊的小河連著運河,跟運河如同母子關係,終年流水,沒有汙染,清徹見底。       小河裡遊著我養的魚。清晨,迎著剛出的朝陽跟著父親走在草路上,半黃的枯草皮上還有霜凍,滑滑的,冰涼冰涼,走起來吱吱地響。走著走著肩膀開始痛了,父親就對我說:挑擔要讓肩上的擔子與你同步,腳步與擔子的上下要相順相隨,不能頂,要懂擔子,就要讓擔子懂你,它就會跟著你走,做什麼事都要用心去做。        簡單的道理多年後才真的明白。
  • 心中那枚圓圓的月亮
    現在城市的夜,霓紅燈、日光燈、各色各樣的影燈比著勁地明亮,整個城市的夜景,成了火樹銀花,絢麗繽紛,高懸雲空的月亮已顯得暗淡無光,像冷冷清清的棄女,形單影隻地掛在那裡。  這時,總會情不自禁地回想起中秋佳節故鄉的那個圓圓的月亮。老家在一個古老的小鎮,青石板鋪就的街道,圓木青瓦搭建的民居,一條清流涓涓地從鎮中穿過,河水平靜得照人,依欄觀月是我小時最愜意的事情。
  • 我的遠方在天上,那裡是月亮的家鄉
    十五的月亮,唱起來悅耳動聽,看起來美輪美奐;十五的月亮,總是令人思念遠方。我的遠方,就是天上。因為天上,是月亮的家鄉。少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白玉盤,多麼圓潤純潔!然而曾幾何時,月亮成了我的圖騰。無論是秦時明月,還是漢時明月,在我心中,只有一輪明月。月亮的心像玉,我的心像冰,玉潔冰清,是我們共同的格調。
  • 「新詩採擷」蘇然|故鄉夢(組詩)
    沿著父親開挖的公路到佤山去從滇西南的滄桑記憶開始向西、向西,沿著祖先的脊梁走下去向西、向西,沿著祖先的歌聲唱下去數十年,我在先輩的詩經裡吟誦著多麼暖和的鄉音。並不博大的三百裡河山漾著四肢,伸展漂泊的腳步秋風乍起,父親的嘆息和母親的眼淚在佤山落地生根我背上的行囊,左衝右突滿是內心的蒼涼和母親的淚水凝重的心,在我乘坐的班車一次次駛過六順時,滑落故鄉無恙的故鄉,庭院小河,學校,山崗,童年的牧場都記著我的悲歡
  • 月是故鄉明
    當然不止是口腹之愉,她還是可印萬川的圓月,是醉酒後清涼的夜,是羈旅之客心心念念的故鄉。 休說陰晴圓缺,且喜人間好時節。 今日分享幾篇名家文章,我們一起去看看名家如何過中秋。 壹 徐志摩西湖度中秋 1925年9月25日是中秋,當晚現代著名詩人徐志摩與堂弟徐繹義一同去遊西湖,當時月亮只是若隱若現地浮在湖面上,他們在湖上玩得很開心。晚上9點左右,月亮終於從雲陣裡奮戰了出來,滿身掛著勝利的霞彩。 徐志摩站在白堤上看月望湖,月有三大圈的彩暈,應是月華。月亮出不久就被烏雲吞沒了。
  • 星星、月亮、太陽—中國民間故事
    婉姑嚇了一跳,想要退出去,但是天色已晚,又無處可去,只好大著膽子走進去。A、屋裡到處都是血跡,婉姑弄了些水,洗了半天才把地上洗乾淨,她累得立刻坐下來體息。婉姑十分害怕地走了出來。高大的男人見了她說:「別怕,我不會傷害你的。」原來這人就是天上的月亮,白天休息,晚上工作。月亮知道了婉姑的孤單的生活很同情她的遭遇,又看到她肯勤奮工作,決定要娶她為妻。
  • 竇靖童:你就像天上的月亮,想看看水裡的月亮長什麼樣
    《幻月》的靈感來自於《猴子撈月》這個古老的寓言故事,導演麥子從童童的夢境中找了很多的素材。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夢境是了解人潛意識的途徑。光怪陸離的夢境是藝術的溫床。在竇靖童的夢境裡有張著猩紅眼睛的巨大黑影,一開始她恐懼它,逃避它,慢慢地她學會控制它,引導它,最終在《幻月》裡,她戰勝了它。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於詩詞中尋找月亮的足跡
    《長恨歌》中這短短的十四個字,將傷心斷腸的心事描繪得十分生動,離開行宮望見那月光只覺是傷心顏色,這裡的月亮所象徵的含義便是孤清冷寂,給人一種深深的寥落之感,月亮生在暗夜之中,它灑向人間的光輝遠不及太陽的千分之一,可是我們不能沒有月亮,因為只有月亮能寄託我們這樣淡淡憂傷的情絲,也只有月亮能在詩詞中扮演這樣的角色。「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