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千萬畝農作物受旱 蓬萊一村籌13萬打井鋪管
再加上降水分布不均,部分地區旱情持續加劇,目前全省受旱面積發展到1095萬畝,近44萬人出現臨時性飲水困難。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報導,持續乾旱造成高密市最大的水庫王吳水庫水域面積不斷減少,水位已降到了死水位以下,無法向外放水,水庫管理站只好用電泵往外抽水。 高密市王吳水庫管理站站長張道俊介紹說:「目前蓄水量只有30萬方,是建庫以來最低的蓄水量,比死庫容還少著一半;現在抽這點水僅供應周圍72個村,5萬人口的生活用水,其它用水無法保證了。」
-
深度報導:煙臺再生水利用如何破題?(圖)
水母網1月18日訊(YMG記者 孫致霞 通訊員 姜水 攝影報導)近日,一條《套子灣新項目年可節水3000萬噸》的新聞在港城持續發酵,對正遭受歷史上最為乾旱冬季的煙臺來說,這不僅標誌著煙臺在再生水的規模化利用上實現重大突破,而且還給人們帶來新的希望
-
福建多地遭遇氣象乾旱 福州逾七萬人用水困難
中新網福州12月3日電 (記者 龍敏)因高溫少雨引起的氣象乾旱現象,已造成福建多地水庫告急、農作物受旱,其中福州市逾7萬人用水困難。福建省防汛辦3日通報,由於缺少有效降水,各地乾旱程度有所加重。
-
自貢市每天從雙溪多調水7000立方米確保生活用水
自貢市每天從雙溪多調水7000立方米確保生活用水 2011年09月07日 00時00分
-
即墨王村鎮請來鑽井隊打井50眼 保萬餘人吃水
鑽井隊正在準備打井。 半島都市報2月25日訊(記者 劉純來) 面對持續乾旱,即墨市王村鎮為保障群眾飲水,緊急從水庫鋪設管道調水進村裡,為搶工期夜間都不停施工。25日記者採訪發現,即墨市王村鎮政府購買了50臺抽水機讓群眾無償使用,並派出機關人員「客串」技術員蹲地頭服務,還請來鑽井隊為群眾打井50眼。
-
調水將達16.8億方 山東2019至2020年度調水量創新高
自1989年引黃濟青工程通水以來,截至目前,全省通過水網工程累計調水量已達到126.47億立方米,其中,調引長江水46.24億立方米、調引黃河水66.13億立方米(不含沿黃各市引黃灌溉水量)、當地水(東平湖、峽山水庫、大沽河等水源)14.1億立方米。外調水是受水區各市城市工業、生活的保障水,是農村飲水安全的重要水源,同時也是地下水壓採區的替代水源之一。
-
山東濰坊旱情嚴峻:前期太乾旱,近期降水下滲量不大
壽光市巴龍國際小區的居民付先生說。 我市多地用水形勢緊張,需客水救急記者採訪得知,由於近期高密市持續乾旱,而用水量卻持續增長,用水缺口進一步加大,經高密市政府同意,該市供水時間由此前的供9天停1天調整為供4天停1天。
-
向大海要水「喝」!山東大手筆布局海水淡化,青島被委以重任!
2016年,煙臺、威海、青島和濰坊四市分別比多年平均值偏少90.5%、79.8%、73.3%和50.6%,以致出現了嚴重的資源性水危機。2跨區域調水「解渴」如何破解山東水之困局?調引客水成為重要方式。南水北調山東段工程自2013年建成通水以來,已順利完成七個年度的省界調水任務,累計調引長江水46.24億立方米。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如同條鑲嵌在齊魯大地的「T」字型藍色「動脈」,不僅提供沿線居民生活保障水、生產必需水、河湖生態水,更盤活了南北相通、東西互濟的大水脈,成為潤澤齊魯的黃金水道。
-
水源被汙染而不作為 怎能不十餘年用水困難?
在貴溪市志光鎮,當地鎮政府及居民家中明明有自來水卻不敢用,得自費打井解決飲水難題。貴溪市有關部門曾多次建議當地政府,對飲用水源地保護區進行重新選址,確保飲用水水質安全。自2016年起,鎮政府嘗試跨區域從鷹潭調水,但四年過去了,國家專項資金鋪設的地下管網,卻因種種原因遲遲沒接通。(據8月29日《新法制報》)供水工程是最基礎的民生工程,然而,近十年,貴溪市志光鎮的居民無法用到乾淨的水,就連鎮政府也靠井取水,用水成了當地一個巨大的問題,嚴重影響居民生產生活。
-
用水靠打井!即墨怡裡鑫莊園小區供氣供暖供水房產證等問題盼解決
用水靠打井,取暖裝煙囪!即墨怡裡鑫莊園小區供氣供暖供水房產證等問題盼解決怡裡鑫莊園業戶投訴小區沒有雙氣、自來水管道,無法滿足基本生活即墨區怡裡鑫莊園入住8年沒有暖氣、天然氣和自來水,小區居民基本生活無法滿足!
-
冬季河流乾枯,5萬印軍斷水到處打井找水:到現在還沒找到地下水
光是最前邊的印軍就有4個師4-5萬人,這麼多人一天至少消耗50萬公斤水。如果再計算他們看裝甲車卡車等等車輛清潔,裝備,清潔做飯,洗澡等等用水,印軍一天至少需要200萬公斤水。也就是,2000噸水,1個月需要6萬噸水。
-
科學認識乾旱和應對南方極端氣候的建議
近10年來我國乾旱頻繁發生,極端天氣頻發現象尤為明顯,我國由南澇北旱變成了北旱南也旱。以前是南方局部地區季節型乾旱,目前是許多地區發生持續乾旱,乾旱成為天氣預報和影響我國國民經濟的焦點和難題之一。因此,應對氣候變化,抗旱節水及水資源高效利用將無疑成為我國當前和未來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
-
棠下天鄉村的飲水記憶:從「經常斷水」到喝上穩定「放心水」
此前,由於地理位置偏僻,加上村集體收入微薄,為了保障居民用水,天鄉村各村小組籌集資金在村內打井,並通過抽水泵等設施將水輸送到每家每戶。村內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的情況。江門市從2005年開始推進供水一體化工作,主城區已基本形成供水一體化安全保障體系。但2019年以前,棠下鎮仍有部分包括天鄉村在內的村未實現村村通自來水。
-
頻繁遠程調水的憂思 千裡調水誰來買單?
延伸閱讀: 南水北調使世遺項目武當山遇真宮臨滅頂之災(圖) 黃河第三次調水調沙已使陸地向大海推進1.5公裡 北京缺水狀況持續惡化 引發兩大水庫調水衝突 新華網北京8月11日電(「新華視點」記者王立彬)「如果澱裡沒有水
-
水利部:新疆伊犁河應急調水水頭順利通過中哈邊界
7月4日9時,新疆伊犁河幹流三道河子水文站(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交界處我方水文站)流量達到290立方米每秒,比應急調水前增加了215立方米每秒,這標誌著應哈薩克斯坦共和國請求,我方緊急實施的新疆伊犁河應急調水的水頭通過中哈邊界流入哈薩克斯坦,清澈的水流將有效地緩解哈方伊犁河下遊的旱情。
-
山東:辛卯山丘區找水打井圖
去年乾旱得厲害。正月十四,從保定來的打井隊來找水。找來找去,說在山頂上打。我說,山頂上怎麼會有水?如果山頂上打出水,周圍3000畝地都能自流灌溉。探井找了11個點,最後,還真是定在了山頂。真神了,竟然打出來了。 鑽機往山上運,碰上雨夾雪,路上打滑。幾十個村民,就把自家大棚上的草苫子拿下來,鋪在路上,從山下鋪到山頂,100多米。
-
保障居民用水自貢雙溪水庫實行人工降雨
蓄水量減少,是否會對居民用水產生影響?據了解,目前正處於汛期,雙溪水庫水位降低的情況預計不會持續太久,後期庫區出現的大雨等能及時的增加蓄水量。目前,相關部門已採取多種措施從威遠長沙壩水庫、葫蘆口水庫以及部分可供引用的河流取水,保障居民用水。
-
旱情持續,用水告急!樂清這些行業被停水或限水……
1月3日,樂清發布了冬季抗旱應急供水措施通告,再一次強調目前按照「先生活、後生產」的原則,優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限制酒店服務、電鍍、道路灑水、企事業單位等供水,停止遊泳池、浴場(桑拿)、洗車場等高耗水行業供水。
-
人水矛盾結苦果:多省區地下水超採形成「漏鬥區」
在內蒙古陰山北麓地區,種植著大面積的馬鈴薯、燕麥等作物,然而這裡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屬於半乾旱地區,靠自然降水無法有效灌溉。近年來,旱地上豎起許多噴灌圈,種植企業和農戶通過開採地下水灌溉農田。農業用水過快發展,導致淺層地下水位下降,內蒙古已形成33個大小不同的地下水超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