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銀行和企業為農民種植非轉基因大豆提供優惠貸款

2020-11-29 食品夥伴網

  烏克蘭通訊社8月21日消息,烏克蘭OTP銀行和KMD有限責任公司向農民提供現代技術種植高產作物收購方案優惠貸款。OTP銀行中小企業客戶銷售部經理Olga Volkova指出:「我們推出一項按優惠

價格

收購產品計劃,包括全套解決方案:融資、保險和合作夥伴專家的技術支持。」

 

  行業專家Dmitri Motuzko指出強調非

轉基因大豆

計劃的重要性。由於缺乏優質大豆種子導致轉基因種植擴散。因此烏克蘭大豆在世界名聲不好,售價遠遠低於競爭國家產品,「相反,我們建議為歐洲市場種植符合歐盟蛋白質戰略的優質大豆。即使種子價格高和植保產品需求量大,高價銷售非轉基因大豆(40美元/噸)將為生產者帶來更多利潤。」

 

  他還指出,大豆種植和加工龍頭企業KMD公司在烏克蘭不同氣候條件下開發和測試了種子優化、植保產品和礦物肥技術,以保證產量和每公頃的盈利性。該公司在烏農業市場運營超過5年,是GREEN EXPRESS公司與中小企業合作的下屬企業,固定客戶超過150個。年種植面積超過2萬公頃。產品銷售年收入超過2億格裡夫納。目前該公司在烏全境開展業務(不含頓頓巴斯地區和克裡米亞)。

 

  OTP銀行為企業和私人客戶、以及中小企業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1998年進入烏克蘭市場。其全資持有者是匈牙利最大的銀行——OTP Bank Plc。

相關焦點

  • 國產大豆具有高蛋白、非轉基因優勢,但種植面積和產量連續下降——
    具有獨特優勢 位於山東德州的禹王集團是大豆蛋白加工行業的佼佼者,從1979年開始加工大豆蛋白,經過幾十年的起起落落,目前年加工大豆50萬噸以上,大豆蛋白10萬噸以上,為國內外肉製品行業、乳製品行業、烘焙食品、保健食品,還有部分製藥產業、生物製劑產業提供大豆蛋白,成為世界最大的非轉基因大豆蛋白及原料加工基地。
  • 王紹光:大豆的故事——資本如何危及人類安全
    而為這五大跨國集團提供資金支持的國際債權人有很多,包括荷蘭的荷蘭銀行、荷蘭商業銀行、拉博銀行;法國的巴黎銀行、裡昂銀行、法興銀行、法國農業銀行;美國的美洲銀行、花旗集團、摩根大通集團;德國的商業銀行、德意志銀行;以及瑞士信貸集團
  • 大豆發芽和轉基因有關係嗎?
    實際上,大豆對於中華文明的支撐作用要大過其他四谷。這不是因為它們可以變化成豆豉、豆腐、豆醬等諸多美味,而是因為蛋白質不僅可以提供日常所需能量,還可以為大腦發育提供必需的胺基酸。在戴蒙德的《槍炮、鋼鐵和細菌》一書中,詳細介紹了不同文明古國的蛋白質來源,兩河流域有馴化的野牛,南美有羊駝,北非有駱駝,而中國則有大豆!
  • 三種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十年來首次獲生物安全證書
    大北農1月21日晚間公告顯示,DBN9936玉米對危害玉米的玉米螟等主要鱗翅目害蟲具有良好的抗性,同時能耐受標籤推薦中劑量4倍的草甘膦,其草甘膦抗性滿足我國大田玉米安全生產的實際使用要求,可以為玉米種植戶提供高效、安全、靈活、低成本的雜草解決方案。
  • 東北滿地大豆景象能否重現?
    現在土地流轉十分普遍,大豆補貼對土地承租人或是土地出租人就變得十分重要。據了解,黑龍江大豆補貼對象是大豆合法實際種植面積的實際種植者,包括農民和企事業單位。土地承租人在與土地出租人籤訂土地承包合同時,專門就大豆目標價格補貼如何分配進行約定。  嫩江縣長江鄉金石村人傑種植合作社理事長邵人傑已經從土地出租人那裡收回屬於合作社的那一部分大豆補貼。
  • 闢謠:「黑龍江出現吃了轉基因大豆的變異老鼠?」
    以下為熱心網友家庭群對該視頻的解釋。謠言內容:這是黑龍江853農場發現的三十多斤的大老鼠,四條狗才把它制服,經查是吃了轉基因大豆和玉米的原因,太可怕了!天吶,嚇死寶寶了,萬一寶寶吃了轉基因豆油,變成超級賽亞人怎麼辦啊!
  • 兩種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獲生物安全證書,為近十年來第二批
    批准清單顯示,此次獲批玉米品種為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申報的轉epsps和pat基因耐除草劑玉米DBN9858,生產應用區域為北方玉米區。大豆品種為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申報的轉g2-epsps和gat基因耐除草劑大豆中黃6106,生產應用區域為黃淮海夏大豆區。兩者安全證書有效期均為2020年6月11日至2025年6月11日。
  • 數據新聞|數看轉基因作物種植「世界地圖」
    根據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2019年9月發布的《2018年全球生物技術/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發展態勢》報告,2018年全球有26個國家和地區種植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超1.9億公頃,其中美國、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和印度的轉基因農作物種植面積佔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的91%。
  • 「不含轉基因」等字樣介紹食品違規?弱化標識對農業和農民的影響
    近年來,消費者購買食用油和醬油等食品的時候,都會注意到一個現象,那就是非轉基因食用油等用醒目的標註了沒有使用轉基因大豆,而使用了進口大豆的食用油等,則會用很小很隱蔽的地方顯示了「轉基因大豆」字樣,就像醜媳婦怕見到公婆一樣,似乎低人一等。然而,這種情況就很有可能被改變了。
  • 轉基因玉米種植大門已打開?研發者:它堪稱無敵,大家誤會太深
    一旦通過公示期,這批轉基因植物就很可能將獲得安全證書,從而得以在國內進行種植推廣,這其中就包含著大家爭議很大的轉基因玉米和轉基因大豆。在這份名單中的轉基因玉米,品種為「雙抗12-5」,據研發者之一的張先文表示,一旦通過批准,5年內轉基因玉米就將在國內大面積種植,在抗病和抗蟲害方面,目前的非轉基因玉米絕對不是它的對手。
  • 農業部介紹中國允許種植的轉基因作物種類
    但實現大規模商業化生產的只有抗蟲棉和抗病番木瓜,抗病辣椒和耐儲存番茄在生產上沒被消費者接受,故未實現商業化種植,而抗蟲水稻和植酸酶玉米沒完成後續的品種審定,未進行商業化種植。 2015年去年我國進口了8169萬噸大豆,且大多數都是轉基因大豆。這種大豆脂肪含量高而蛋白質含量較低,適合榨油而不適合做豆腐,因此市售豆製品多為國產非轉基因大豆製作,無需憂慮。
  • 起底美國農民破產潮:去年農業收入中位數為負1萬
    其中,伊利諾州,印第安納州和威斯康星州在2018年的破產數量是10年前的兩倍;北達科他州和阿肯色州的破產案同比也增加了96%;堪薩斯州的的破產數量則比10年前多了59%。而這幾個州的農產品銷售額佔2017年美國農產品銷售總額的近一半。與此同時,還在苦撐的農民則選擇加大貸款額度。
  • 轉基因龍頭持續發力,大北農再獲大豆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
    當前公司主要經營業務為生豬養殖與服務產業鏈經營、種業科技與服務產業鏈經營。種業科技與服務產業鏈經營包括雜交水稻、常規玉米、植物農藥和肥料、帶有生物技術性狀的玉米、帶有生物技術性狀的大豆等種子產品的科研、繁育、生產、銷售等業務。2020年1月21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DBN9936玉米品種。
  • 轉基因與非轉基因的區別
    轉基因與非轉基因的區別 來源:摘自網絡 下面教你識別幾種常見食品是否轉基因: 一、大豆 非轉基因大豆為橢圓形狀,有點扁,肚臍為淺褐色,豆粒大小不一,打出來的豆漿為乳白色。
  • 興業銀行「數據畫像」讓小微企業信用「變」貸款
    探測器進入火星大氣後氣動外型和降落傘減速過程所用的陸傘繩連接技術、特種彈性繩索,是由青島華凱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研發製造的。公司始建於1922年,致力於特種繩攬的研發、生產和技術服務,長期為國家「蛟龍號」深潛器、極地科考等重大項目提供產品和技術支持。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青島華凱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這樣的企業也出現了資金一時捉襟見肘的情形。
  • ISAAA發布報告:轉基因作物種植23年,種植面積增加約113倍
    8月26日,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發布了2018年全球轉基因/基因改造作物的商業化狀況(ISAAA簡報第54期)。報告認為,全球農民持續種植轉基因作物的情況表明,轉基因作物將繼續幫助人類應對飢餓、營養不良和氣候變化等全球挑戰。
  • 兩種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獲生物安全證書 大北農一品種獲批
    這是近十年來第二批獲得生物安全證書的國產轉基因玉米、大豆。批准清單顯示,此次獲批玉米品種為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申報的轉epsps和pat基因耐除草劑玉米DBN9858,生產應用區域為北方玉米區。大豆品種為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申報的轉g2-epsps和gat基因耐除草劑大豆中黃6106,生產應用區域為黃淮海夏大豆區。
  • 歐委會批准了一種新的轉基因大豆 做食品及飼料用途
    據來自歐委會官網的消息顯示,近期歐委會批准了一種用作食品及飼料用途的基因改造大豆(mon87708 xmon89788 x A5547-127)。這種轉基因大豆已經通過了全面的授權程序,授權有效期為10年。任何用這種轉基因大豆生產的產品都將遵守歐盟嚴格的標籤和可追溯性規則。
  • 文佳筠:養活中國必須依靠轉基因嗎?
    選擇比率的定義為常規型/轉基因型。在2005~2010年的短短5年中,可供農民選擇的玉米,大豆和棉花的品種總數量都在不斷減少,常規非轉基因型更是快速下降。其中玉米常規品種數量減少67%,大豆常規品種數量減少51.4%。美國農民在轉基因品種之外別無選擇的趨勢,比西班牙表現得更為明顯。作物多樣性的減少對農業可持續的長期危害,前文已經有所敘述。
  • 轉基因能不能吃,以及轉基因的真相
    談了生物安全和進化論以後,接下來我們可以切入正題了,農作物的轉基因可以簡單理解為農作物基因片段嫁接,科學家經過多次「嫁接實驗」,從試驗體中挑選出產量高、蟲害少的農作物作為種苗來>供農民種植。基因片段嫁接,無疑是一種人為加快農作物進化的方式,比如轉基因大豆,破壞的基因會不會讓大豆缺乏一種對人體非常重要的微量植物蛋白(畢竟這和高產量相比算不了什麼)?轉基因大豆會不會在繁殖多代以後,修改的基因片段表現出一種新的特徵,比如不宜食用。而這些隱性的、未知的,才是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