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屆國際空間大會在京召開,聚焦空間技術和平利用、抗疫與健康
《衛星與網絡》農燕 報導2020年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簡稱「第三屆國際空間大會」),於1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開。本屆大會的主題詞是「和平、健康、合作」。期間,來自中國、美國、歐盟等空間領域的院士、科學家、企業家、教育家等,重點圍繞空間技術在醫療衛生、健康防疫等民生領域的應用深入研討交流,以更好促進空間經濟發展、造福人類健康。
-
2020年「太空達沃斯」論壇即將舉行 探討全球空間創新技術和平利用解決方案
國際宇航科學院秘書長讓-米歇爾·康坦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孟彥):以「同一個太空、同一個家園」為主題的2020年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簡稱「第三屆空間大會」),將於1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開。
-
第三屆國際空間大會將促進空間技術二次利用、產業轉化
中國日報11月18日電(記者 趙磊)2020年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將於今明兩日在北京召開。本屆大會的主題詞是「和平、健康、合作」。期間,來自中國、美國、歐盟等空間領域的院士、科學家、企業家、教育家等將重點圍繞空間技術在醫療衛生、健康防疫等民生領域的應用深入研討交流,以更好促進空間經濟發展、造福人類健康。
-
聯合國及多家國際航天機構負責人:祝賀並期待第三屆空間大會召開
國際在線消息(特約記者 孟彥):2020年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簡稱「第三屆空間大會」),將於1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開。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歐洲航天局等多家國際航天組織負責人等,以不同形式發來賀信賀電,祝賀這一航天盛會召開。
-
中國代表希望國際原子能機構大力推動核能的和平利用
新華社聯合國11月11日電(記者王建剛)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吳海濤11日說,中方希望國際原子能機構大力推動核能的和平利用。機構應根據世界核能發展形勢及成員國需求,加大資源投入,繼續為成員國開發利用核能和擴大核技術運用提供有力支持。
-
國際青少年空間教育中心成立 院士籲成就一批新的科學家
為期兩天的2020年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11月19大會以「同一個太空,同一個家園」為主題,重點研討空間技術在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等方面的轉化應用,以及推進空間科普教育等問題。國際和平聯盟(太空)供圖 中新網北京11月20日電 (記者 張素)「希望在若干年後,我們的國際青少年空間教育中心能夠成就一批新的科學家。」
-
和平利用外太空 高質量服務全球
為空間活動國際合作貢獻中國力量7月31日,中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的消息公布。聯合國外空司讚賞了北鬥系統在和平利用外太空、參與聯合國空間活動國際合作方面作出的巨大貢獻。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消息稱,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標誌著中國作為主要太空大國的發展又邁出了一步。
-
在和平利用外空領域加強國際合作(人民時評)
中國開放空間站使用生動詮釋了合作共贏,充分體現了開放包容,並始終致力於可持續發展空間站的開放,讓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科學家們能夠探索更加遼遠的星空駐守在空間站的太空人用機械臂抓住緩緩接近的貨運飛船,使其「停泊」在空間站上
-
外交部談「天問一號」升空:中國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2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馬子倩)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標誌著中國「探火」邁出了關鍵一步,中國航天事業又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不過卻有外媒稱,中國躋身火星探測行列是為了加大對太空主導權的爭奪。
-
專訪:打開合作大門的中國空間站將推動和平利用外空合作——訪聯合...
,中國空間站向世界打開合作大門將推動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的國際合作,這也是歷史上此類項目首次向所有聯合國會員國開放。聯合國已與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籤署《利用中國空間站開展國際合作諒解備忘錄》,商定利用中國空間站為各國提供科學實驗機會,並在未來為他國航天員或載荷專家提供在軌飛行機會。迪皮波說,這個合作項目讓全世界都有機會使用中國空間站開展科學實驗,「這顯示中國在努力向全世界開放,讓大家有可能使用中國正在發展的外空設施」。
-
第五屆空間光學儀器與應用國際研討會舉辦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莊國京在開幕式上表示,空間光學儀器與應用國際研討會自2014年至今已成功舉辦四屆,推動了中荷乃至中歐的合作交流,成為中荷航天領域重要的交流平臺。
-
外交部:中國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翟磊):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4日在北京說,中國的航天事業是人類和平探索和利用外空努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全用於和平目的。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23日發射升空,有外媒認為,中國躋身火星探測行列是為了加大對太空主導權的爭奪。對此,汪文斌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說,這種說法不符合事實。他表示:「這樣一種解讀並不正確。
-
南海議題1.5軌國際研討會上,中外官員學者共商和平合作
南海議題1.5軌國際研討會上,中外官員學者共商和平合作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20-09-03 10:57 來源:
-
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將以更開放的姿態 深入開展外空領域國際交流合作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趙妍主論壇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鬱):2020年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18日至19日在全球多個城市同步召開。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18日在北京主會場發言時表示,中國國家航天局將以更加積極開放的姿態,深入開展外空領域國際交流合作。吳豔華表示,中國期待與世界各國共同推動空間技術的進步,助力經濟建設和人類健康。
-
太空技術推動健康 珠海太空大會緊扣民生
關注樂土社,深刻洞察大健康行業。撰文 | 樂土社編輯 | 暮雪 2019太空技術和平應用(健康)國際研討會(珠海太空大會)將於11月17-19日落地廣東珠海。這是一場全球高規格的太空技術和平利用國際峰會。
-
外交部:中國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
新華社北京7月24日電(記者朱超)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有關中國躋身火星探測行列是為了加大對太空主導權爭奪的說法不符合事實,中國的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中方願同世界各國開展航天領域國際合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汪文斌說,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23日成功發射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自主火星探測之旅。
-
大連理工大學成為國際宇航聯合會正式會員單位
年10月1日,經國際宇航聯合會(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al Federation,IAF)全體成員投票,大連理工大學順利成為國際宇航聯合會正式會員單位!國際宇航聯合會總部設在巴黎,是負責聯合國下屬航天事務的唯一非政府組織。同時也是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COPUOS)的技術諮詢機構。
-
外交部:中國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有關中國躋身火星探測行列是為了加大對太空主導權爭奪的說法不符合事實,中國的航天事業完全用於和平目的,中方願同世界各國開展航天領域國際合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汪文斌說,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23日成功發射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自主火星探測之旅。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 外交部:對俄羅斯、歐洲等航天機構的美好祝願表示感謝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 外交部:對俄羅斯、歐洲等航天機構的美好祝願表示感謝】2020年12月2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部分內容如下。 問:昨天,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負責國際合作事務的負責人薩韋利耶夫對此表示祝賀,並祝願中國圓滿完成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同日,歐洲航天局也在社交媒體上向中方表達祝賀。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中國很多民眾都像我一樣關注嫦娥五號的軌跡,同嫦娥五號一起遨遊太空。我們對俄羅斯、歐洲等航天機構的美好祝願表示感謝。嫦娥五號探測器12月1日成功在月球著陸並將開展後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