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安信證券
■新能源汽車:全球電動化時代來臨,細分領域迎漲價周期。歐洲方面,我們預計2030年碳排放指標有望在之前59.4g/km的基礎上降至47.5g/km,若減排目標進一步提升將使碳排放目標進一步趨嚴,預計碳排放指標將降至45g/km,目前,法國和德國皆提出延長補貼時限,而英國則提出2030年去燃油化目標,主要國家電動化政策不斷加碼;在此基礎上,我們預計歐洲電動車高增長態勢將持續,今年銷量預計近120萬輛;明年銷量將超190萬輛,同比增長近70%;2025年銷售量將超500萬輛,6年CAGR達45%。中國方面,今年以來多款爆款車型滿足不同下遊需求,私人消費佔比提升,中國市場正由政策驅動轉向產品驅動,在自主品牌、造車新勢力、合資品牌平臺化車型和特斯拉的產品驅動下,我們預計中國今年電車銷量超120萬輛;明年銷量近170萬輛,同比增長超40%;2025年達611萬輛,6年CAGR達31%。除此之外,美國市場,美國總統拜登提出的以綠色新政為核心的經濟刺激政策利好電車,特斯拉、優步等28家頭部公司組建零排放交通協會(ZETA)推動電動車發展;在中國、歐洲和美國市場的帶領下,全球電動化大勢所趨,我們預計2025年全球新能源車銷售量近1500萬輛,6年CAGR達37%。
下半年由於國內外下遊電動車需求旺盛,目前有部分細分領域已迎來漲價周期。正極磷酸鐵鋰材料方面,隨著碳酸鋰價格的回漲和下遊需求的旺盛,正極磷酸鐵鋰材料廠商已上調平均售價,根據目前對下遊企業的調研,主要的磷酸鐵鋰企業陸續上調幅度在1000-3000元/噸不等。儘管目前正極磷酸鐵鋰總體產能仍過剩,但優質產能有限,隨著正極材料三元和磷酸鐵鋰路線長期共存,和磷酸鐵鋰在電動船舶、儲能方面的應用,磷酸鐵鋰頭部廠商盈利中樞上移;銅箔方面,擴產周期較長使得產能短期釋放有限,目前產能釋放主要集中在頭部廠商;由於上半年新能源車需求端萎靡,主要廠商轉而生產標準銅箔,下半年需求轉旺,鋰電銅箔和下遊電池廠商皆缺少鋰電銅箔庫存,目前銅箔廠商目前多數處在滿產狀態,根據GGII,目前市場上6μm銅箔加工費平均價格較上半年上浮約2000-3000元/噸。電解液方面,上遊主要原材料六氟磷酸鋰今明兩年供給端新增產能較少,電解液和六氟磷酸鋰產能緊密綁定。目前,主要電解液廠商上遊六氟磷酸鋰和添加劑等環節皆實現自供或者長協綁定。上遊原材料供需偏緊導致的價格上漲趨勢在實際上給電解液龍頭廠商帶來的成本壓力不大,但增強了電解液龍頭廠商的話語權,電解液龍頭廠商將持續受益。投資建議:我們重點推薦產業鏈各環節具備全球競爭力的龍頭公司:1)電池環節,重點推薦寧德時代,建議關注億緯鋰能、國軒高科、欣旺達、鵬輝能源、孚能科技等;2)材料及零部件環節,重點推薦璞泰來、恩捷股份、科達利、新宙邦、嘉元科技、當升科技等,建議關注德方納米、諾德股份、貝特瑞、中科電氣、杉杉股份、星源材質、湘潭電化(湖南裕能)等。3)特斯拉和大眾MEB平臺產業鏈,重點推薦:寧德時代、宏發股份、三花智控、奧特佳等。
■新能源發電:能源發展路線持續夯實,成長發展空間廣闊。9月17日歐盟發布將2030年可再生能源佔比目標從32%以上提升至38%-40%;由於目前減排目標或提升至60%,在此基礎上,預計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將持續提升至約42%-44%的水平;從歐洲來看,根據預計發電量增量,在現有的風電和光伏裝機的基礎上,若在減排目標55%的基礎上,預計2020-2030年光伏和風電合計年均新增裝機量在103-114GW的範圍內,若在減排目標60%的基礎上,預計合計年均新增裝機量117-130GW的範圍內;以光伏、風電為代表的能源發展路線再次被夯實;而從國內來看,假設國內非化石能源佔比在2025年提升至18%,預計2020-2025年國內光伏和風電年均新增裝機量在107-117GW,對應全球光伏和風電新增裝機分別在330GW以上,新能源發電成長空間廣闊;投資建議:光伏方面我們建議把握4條主線:1)盈利修復彈性大的矽料和電池片環節,重點推薦通威股份、愛旭股份;2)競爭格局最好的矽片和膠膜環節,重點推薦隆基股份、福斯特和中環股份;3)技術迭代產生的下一個α機會,一是受益雙玻滲透率提升的玻璃環節,重點推薦福萊特,重點關注港股信義光能和福萊特玻璃。二是從0到1的HJT產業鏈,重點推薦蘇州固鎝和帝科股份,重點關注邁為股份、捷佳偉創和山煤國際;4)業績增速快的錦浪科技、固德威、陽光電源、中信博;目前風電板塊整體估值10-15倍,向上修復彈性較大。重點推薦金風科技、明陽智能、天順風能、中材科技、日月股份、金雷股份等,建議重點關注大金重工、東方電纜等。
■電力設備與工控:國網換帥不改數字新基建步伐,工控看龍頭。國網儘管宣布再換帥,但數字新基建步伐不改,10大重點任務包括:電網數位化中心,能源大數據中心,電力大數據應用,電力物聯網,能源工業雲網,綜合能源服務平臺,5G應用,人工智慧,區塊鏈,北鬥,具體投資方面,2020年信通方向預計投資247億(YoY+100%),帶動社會投資超1000億,從穩增長的角度看,配電網建設更具有長期促進作用,從長期來看,電網投資將出現結構性轉變:一是配用電端投資的佔比會持續上升;二是基於電力物聯網建設相關的智能化、信息化領域投資的佔比會大幅上升,預計未來5年電網智能化的投資規模有望超萬億。
工控方面:10月PMI指標維持在榮枯線之上,從工業機器人產量來看,隨著國內中小企業復工達產,4-9月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27%/17%/29%/19.4%/32.5%/51.4%(1-2月同比下降19.4%),工業機器人在9月份達產2.31萬臺/套,工控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從長期來看,未來中國工業自動化市場將進入中速成長期,主要需求來自於產業升級帶來的以效率提升為目的的設備改造,同時,進口替代也是中國工業自動化企業有望獲得高於市場平均增長水平的驅動因素。
投資建議:電力設備重點推薦四條主線:1)低壓電器國產化替代趨勢顯著,未來空間廣闊,行業集中化趨勢明顯,龍頭公司增速高於行業整體,重點推薦良信電器、正泰電器;建議關注眾業達;2)國網明確全面開啟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網際網路企業新徵程,重點推薦國電南瑞、國網信通、億嘉和、涪陵電力、遠光軟體、威勝信息、金智科技、海興電力、正泰電器、良信電器等;3)特高壓領銜的電網基建帶來2-3年的業績彈性,重點推薦平高電氣、許繼電氣、國電南瑞、特變電工、長纜科技等;4)充電樁進入發展快車道,重點推薦:許繼電氣、國電南瑞、特銳德等。工控方面,本土品牌產品進口替代的邏輯已經得到廣泛驗證,細分領域龍頭公司增速將高於行業,重點推薦:匯川技術、麥格米特、信捷電氣、雷賽智能、鳴志電器等。
■風險提示:新能源車下遊需求不及預期、動力電池技術發展不及預期、光伏裝機低於預期,新能源發電政策不及預期等。
■本周組合:寧德時代、璞泰來、恩捷股份、科達利、當升科技、新宙邦、宏發股份、隆基股份、通威股份、福萊特、良信電器、國電南瑞、正泰電器。